书城管理销售心经
5189500000033

第33章 观察身体语言,读出客户心理(2)

这种坐姿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客户在听完你的陈述后作出准备就绪的坐姿,而且交谈的气氛又相当融洽,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询问对方的想法。你多半能得到肯定的回答。

你向目标客户推销商品的时候,如果客户在抚摸下巴的动作之后,紧接着作出准备就绪的坐姿,那么客户给予肯定回答的几率会超过一半。

相反,如果在销售员给予购买意见之后,客户先是抚摸下巴,继而双臂交叉的话,这笔生意很可能就谈不成。

4.起跑者的姿势

这种姿势传达出一种结束会谈的愿望。表达这种愿望的肢体语言包括身体前倾,双手分别放在两个膝盖上,或者身体前倾的同时两只手抓住椅子的侧面,就像在赛跑中等待起跑的运动员一样。

如果你和客户交谈的过程中,客户作出了这样的动作,那么你最好重新引导他们对你所推销的产品产生兴趣,或者尝试转换话题的方向,或者干脆结束你们的会谈。

客户怎么坐就像客户的手怎么放一样,蕴含玄机。客户跷起二郎腿,表明他对你的产品不是很感兴趣;客户采用一种“弹弓式”坐姿,证明他想以这种姿势来对你施压。因此,在你面前的客户怎么坐,腿怎么放,你都要能识别其中的含义。

05.脚部动作泄露出的小秘密

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

脸离大脑中枢最近而最不诚实。我们与别人相处,总是最注意他们的脸,而且我们也知道别人也以相同方式注意我们。所以,人们都在借一颦一笑撒谎。再往下看,手位于人体的中间偏下,诚实度也算中庸,人们多少利用它说过谎。可是脚远离大脑,绝大多数人都顾不上这个部位,于是,它比脸、手诚实得多,它构成了人们独特的心理泄露——脚语。

就好像人体语言的所有其他信号一样,脚的习惯动作也有自己的语言。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姿势也就不同;人的秉性各异,走起路来也有不同的风采。脚语是一种节奏,是为情绪打拍子的,如同舞场的旋律。“暴跳如雷”是自然界的快节奏和重节奏;“春风得意马蹄疾”是另一种节奏,一种快旋律的轻节奏。

脚语除反映人的情绪外,还可以反映人的性格品质。如果一个端庄秀美的女子走起路来匆匆忙忙,脚步重且乱,就可断定这位姑娘一定是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的人;反之,看上去五大三粗,走路却是小心翼翼的样子,这样的人一定是外粗内细的精明人,他干事往往以豪放的外表来掩盖严密的章法。

人的心理趋向往往从脚语中泄露出来。若有人坐下来就跷起二郎腿,表明他怀有不服输的对抗意识。若是女性大胆地跷起二郎腿,则表示她们对自己的容貌有足够的信心,也表示了她怀有想要显示自己的强烈欲望。人在站立时,脚往往朝着主体心中惦念的或追求的方向或事物。譬如,有三个男人站在一起,表面看他们在专心交谈,谁也没有理会站在一旁的漂亮姑娘,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每个人都有一只脚的方向对着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注意她。他们的专心致志只是一种假面具,而真情被隐蔽着,但他们的脚语却把各自的秘密泄露了。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杰弗里·贝蒂教授数10年来一直研究人的“脚语”。英国《每日邮报》曾对他的研究进行过报道:

我们通常会注意人的表情和手势,却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脚“说”了很多内容,通过观察一个人移动脚的方式,可以一窥此人的内心世界。贝蒂教授举例说,站在男性追求者面前,如果女性的一条腿前伸,表明喜欢这名男性;如果双脚交叉或者不动,表示不感兴趣。但这种“脚语”不适用于男性。

如果一名男性感觉紧张,会增加脚步移动来表达这种情绪。而女性则相反,如果她们感觉紧张,就会保持双脚不动。

“精英”男性和女性的腿脚动作相对较少,如同他们喜欢主宰对话过程,他们同样喜欢控制自己的身体。性格外向者脚部动作少,害羞者脚步移动相对频繁。自大傲慢的人通常会更好地控制身体,脚部动作也少。

通过观察脚部动作,我们还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如果一个人的双脚完全静止,安分得有点过分,那他正在说谎。

贝蒂说,不少人认为,一个人说谎时会因为紧张而增加动作,但事实上,说谎者往往发出完全错误的信号。“每个人都关注眼睛和脸部,但人们善于控制(那些部位的)动作,”他说,“因此,是否说谎的可靠迹象是脚部动作。”

贝蒂说,不少人知道脸部表情和手势会表露心事,却未发觉双脚动作正将心事一点点泄露出去。“脚部的秘密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表露我们的性格特征、对谈话对象看法、情绪和心理状态。双脚是不用语言沟通的神奇渠道。”他说,“脚部让我们露出马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们是反馈最少的身体部位。”贝蒂分析说,“大部分人知道自己的面部表情是什么,可以戴上微笑面具,可以掩饰眼神;也有人注意到自己的手正在做什么;但除非我们刻意去想,否则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脚在干什么。”

06.读懂客户的手部动作

一般来说,客户本来对你的产品不感兴趣,但是他为了让你能早点离开他的房间,于是他装作喜欢你的产品来敷衍你,但是实际上他是不会购买你的产品的。由于这是一种说谎的行为,客户为了掩饰这种说谎的心理于是不得不借助于手势,所以,身为推销员的你只有懂得了这些手势,你才能很好地推销你的产品。

在与别人谈话时,有人有时候会把双臂紧紧交叉抱于胸前。这个动作表示一种什么意思呢?这一动作最主要的意思就是保护自己,每当我们感到有危险或遇到不愿遇到的事情时,我们都会下意识地将一只或两只手臂交叉抱于胸前,用自己的肢体形成一道身体防线,抵抗外来的危险,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所以,当一个人感到紧张不安想保护自己,或不愿接受他人意见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将双臂交叉,紧紧抱于胸前,借此告知对方他有些紧张或不安。

作为销售员,在面对客户时也一样,客户把双手抱于胸前,那是因为他们对你怀有戒备之心,你的话刺激到了他,于是他借此保护自己。这个时候你即使继续谈下去,也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客户在内心里已把你拒于千里之外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客户的心拉回来,消除他的戒备之心。

销售员:“高总,您好!”

客户:“你好!”

销售员:“我是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员,最近我们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的保险业务,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客户:“哦,真的吗?那你给我介绍一下这项保险的优点在哪里。”

销售员:“这项保险主要是针对小孩的教育,您家的小孩只要入了这个保险,每年向我们公司缴纳200元的保险费,连续交10年,那么他从第三年开始就能每年分得100元的红利,10年之后,还能把这笔钱还给您。”

客户:“看起来这个保险不错哦,很值得。(说完之后,客户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销售员:“是啊,只要入了这种保险,小孩将来的教育就不用愁了。”

客户:“让我再考虑一下,明天给你回话。”

这位销售员最后还是没有攻下这位客户,但有一点让人很纳闷,客户在回答销售员的问题后为什么会摸自己的鼻子呢?这种行为会有什么内涵呢?

有时候销售员对客户所说的话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客户的话是真是假。但是有一点是要明确的,那就是客户尽管说了谎,但是嘴上却说得好好的,让销售员信以为真。但是不管客户怎样说谎,客户的手势却是不能隐藏这些说谎信息的。

1.遮住嘴巴

当客户说谎话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手遮住自己的嘴巴。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停止交谈并且询问客户,“您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我发现您不太赞同我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这样就可以让客户提出自己的异议,销售员也有机会来解释自己的立场并且回答客户的问题。

2.触摸鼻子

美国芝加哥嗅觉与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科学家们还通过可以显示身体内部血液流量的特殊成像仪器,揭示出血压也会因为撒谎而上升。这项技术显示人们的鼻子在撒谎过程中会因为血液流量上升而增大,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皮诺基奥效应”。血压增强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所以,你要是与客户交谈的时候发现客户触摸自己的鼻子,那很有可能是客户在撒谎。

3.揉擦眼睛

根据实验表明,大脑通过摩擦眼睛的手势企图阻止眼睛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避免面对那个正在遭受欺骗的人。如果客户表面上看起来对你的话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却时不时地用手揉擦自己的眼睛,那么也表明他们对你的谈话感兴趣也是在说谎。

4.抓挠耳朵

当你和客户谈妥之后,你拿出订单,要客户在上面签字,但是客户却用手抓了抓自己的耳朵,这一个细微的动作表示的是客户对你的产品不是真正的感兴趣,也许他嘴上说你的产品是如何如何的好。

5.抓挠脖子

当客户在听你交谈的过程中,时不时地用手指抓挠脖子,那是客户疑惑和不确定的表现,等同于他在说“我不太确定是否认同你的意见”。当口头语言和这个手势不一致时,矛盾会格外明显。比如,客户说“我非常喜欢贵公司的产品”,但同时他却在抓挠脖子,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实际上他并不喜欢。

6.拉拽衣领

德斯蒙德·莫里斯发现了一种现象,就是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这种现象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它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就会频频拉拽衣领。

这是因为撒谎者一旦感觉到听话人对他的话产生了怀疑,那么他们的血压就会增强,增强的血压会使其脖子不断冒汗,因此他们不得不去拉拽自己的衣服。只要客户和你交谈时出现了这样的动作,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客户是在说谎。

7.手指放在嘴唇之间

大部分用手接触嘴唇的动作都与撒谎和欺骗有关,但是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却只是内心需要安全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遇到做出这个手势的客户,你不妨给予他承诺和保证,这将是非常积极的回应。

客户为了尽快地把你打发走,他们就会频频点头认可你的产品,并且也说对你的产品有很大的兴趣,但是他们会找借口说过几天给你答复。当时也许你会信以为真,但事后你又会后悔莫及,所以你必须识破客户的这种谎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识别他们的手势动作。

07.保持距离,不要侵入他的“领地”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