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82

第82章

第16章第3节奖罚不明,每个人都是葫芦僧

创业硬伤:

管理者在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员工进行奖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惩罚的作用,在这场博弈中,既要有“胡萝卜”的奖励,又不能忘了“大棒”的警觉效果。要让员工知道,企业的制度、企业的规则如果被人打破,那么“吃螃蟹”的人就要受到惩罚。对待违反制度的员工,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虽然残忍,但是要让他记住甜枣后面还有巴掌。

不同的分配制度对于同样的七个人,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正、公开、公平,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定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一个团队需要秩序和协作,而秩序需要规则维护,协作亦需规则的保障,劝说教育人们遵守规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让人们“不得不”自觉遵守,这样既可以维护秩序,又可以提高效率。企业在管理中就要学会运用“分粥”制定规则,规则制定后剩下的就是执行,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故事续写一下,如果某一个人给自己多分了粥,就应该受到惩罚,这顿饭,他将会没有粥喝。

任何一种精彩的规则,无不体现“公平地制约”。违反规则者能够受到相应的制裁——此为公平;掌握权力者无法公为私用——此亦为公平,只有这样的规则才能真正担负起它的使命。

正如《麦田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所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却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只要参加这样的“球赛”,就只有遵守所谓的“规则”。一旦你打破了规则,等待你的就只有淘汰出局。

老约翰家有只特别聪明的牧羊犬,有一天牧羊犬叼回一只野兔,约翰大大地表扬了它,给了它一条兔腿作为奖赏。牧羊犬吃着兔腿,尾巴得意地摇了起来。第二天,牧羊犬又叼着一只野兔回来了。约翰非常高兴,心想:“我的牧羊犬真是太了不起了!”于是就又给了它一只野兔腿作为奖赏。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等晚上羊群回来的时候,约翰数来数去,发现少了一只羊。他心里非常纳闷,想:“牧羊犬聪明伶俐,怎么会守不住这几只羊呢?”于是第二天早上他就跟踪了牧羊犬。到了牧场,约翰大吃一惊,他发现牧羊犬压根就不守羊群了,而是直奔森林里去抓野兔。因为没有牧羊犬的看守,狼轻而易举地就叼走了几只羊。约翰火冒三丈,当天晚上就把牧羊犬赶出了家门。

牧羊犬捉野兔,获得了奖励的,这使得牧羊犬意识到,捉野兔似乎比守羊更有利可图,于是它自然就不会全心全意地守羊了。但是老约翰奖励的是牧羊犬在守羊的同时还能给自己捉到野味的功劳,而不仅仅是捕捉几只野兔却丧失了本职的行为。如果约翰在奖励牧羊犬时,让它明白它的主要责任是守羊而不是捉野兔,只有羊守好了它才会有奖赏,那它肯定就不会三心二意、舍本逐末了。

有的孩子画了一幅画,父母看见以后很高兴,大大表扬了他,但是却没有告诉他表扬他的原因是因为画的颜色很丰富。那么孩子不明其中原因,以后就会不停的画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希望再次得到父母的表扬。很多领导者经常会犯事例中那样的错误。他们本来想鼓励员工做正确的事,但却无意间纵容了错误的行为,忽视甚至惩罚了正确的行为。

在企业里,管理者就好像员工的家长,他要对员工的行为负责。对员工的激励应该像写文章一样,中心思想要明确,表扬员工时候,一定要说明表扬他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效果。假如只是模糊的称赞,说:“你做得不错!”那样对员工的意义就很小,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指出,员工哪些工作做得很好,好在哪里,让他们知道,公司希望他们能重复良好的表现。

创业一点通:

领导者和普通人一样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也有自己的亲朋好友。但在工作中,无论亲疏远近,都必须一视同仁,赏罚分明,公平地对待每一位组织成员,切不可厚此薄彼、恣意偏袒。公平待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原则虽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却非易事。对领导者来说,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种现象:

1、感情代替原则。例如,对自己的老同事、老部下、知心朋友等,明知不对,也不批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下,如隔靴搔痒、未及痛处;而对关系疏远或有成见的人,虽然同样性质的问题,却是另一种态度。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最容易助长组织内部的庸俗作风,损害良好的人际关系。

2、缺乏足够的勇气。这主要表现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而屈服于歪风邪气,屈服于外界压力,结果使好人受冤屈。由此可见,要做到说话公平,领导者必须有无畏的勇气才行。

3、考虑问题不周全引起的不公平现象。古人有云:“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些因工作关系和领导接触多,又常爱做“面子活”的人,可能会更多地受到领导赞许;而那些在基层做默默无闻踏实工作的人,可能因为领导的疏忽和不周而更加默默无闻。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不公平。然而不管怎样,天长日久,都会影响上下级的友好关系。所以,领导者在未做调查研究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对下属的工作加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