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83

第83章

第16章第4节为使员工积极工作,却错用惩罚方式

创业硬伤:

每一个老板都希望员工尽全力做好工作,然而要想使某人去做好某事,只有一个方法,这就是使他愿意这样做。当然,可以强硬地命令下属去做,或以解雇、惩罚的威胁使部下与自己合作,但请不要忘记,这一切只能收表面之效,而背后必大打拆扣,因为这些方法具有明显的令人不愉快的反作用。

毫无疑问,惩罚员工可以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仔细想想,就不难判断出,仅靠惩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办法是最低等、最愚蠢的,它是管理者在无能、无奈、无助时想出的权宜之计,惩罚只会使员工更加懈怠。

曾经有这么一家生产炸薯条的企业:在2007年一年有50名员工因违纪而遭解雇,被解雇员工人数占到总人数的20%。解雇事件时常发生,在企业内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恶劣情绪弥漫。尽管企业管理者三令五申地重申制度,提出书面警告,采取无薪停职等措施,员工的违规行径却毫无收敛。可以说,这家企业的老板在管理员工方面用尽了所有的惩罚措施。员工对这些惩罚措施深感气愤和憎恶,随时寻机报复。普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的敌对态势十分明显。

这一天,一个叫张立的工人因为上班期间多去了几趟厕所而受到领导的训斥,他对此很不满,一心想着找个机会报复。第二天,他带了支粗头笔来上班,偷偷地将炸薯条从生产和包装区运转的传送带上拿下,在薯条盒子上写下极具侮辱的话,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到传送带上。这些薯条被销售到顾客手中,顾客看到这些脏话后,纷纷投诉这家企业。

这种“独特的、很具有想象力的”报复手段很快被其他员工学会,他们纷纷效仿。企业管理者向他们发泄情绪,他们就向薯条发泄情绪;管理者惩罚他们,他们就惩罚薯条。顾客投诉增多,纷纷表达不满。然而,企业领导者对这种事情又毫无办法。最终,消费者不堪薯片盒子上的辱骂,再也不买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这家企业在2008年3月宣布倒闭。

惩罚的对立面是宽容。宽容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古人将宽容融合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做人、为事、为官等等。可以说宽容是一种哲学的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同样的道理,管理者在交际交往过程中如果做到宽容别人,尤其是对你的员工来说,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在任总统期间,罗斯福曾同一位军官发生过冲突,结果两人打了起来。那位军官一拳打中了罗斯福的左眼,他眼部的血管被打破了。但是,罗斯福不想让那位青年军官知道是他打伤了他的眼睛。所以,当那位军官想和他再次比试时,罗斯福拒绝了。数年后,他的左眼完全失明了,但老罗斯福始终没有让那位青年军官知道这件事。

林肯曾用爱的力量在历史上写下了永垂不朽的一页:当林肯参选总统时,他的强敌斯坦顿为着某些原因而憎恨他;斯坦顿想尽办法在公众面前侮辱他,毫不保留地攻击他的外表,故意制造事端来为难他。尽管如此,当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时,须找几个人当他的内阁与他一同策划国家大事,其中必须选一位最重要的参谋总长,他不选别人,却选了斯坦顿。

当消息传出时,一片喧哗,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对林肯说:“恐怕您选错人了吧!您不知道他从前如何诽谤您吗?他一定会扯您的后腿,您要三思而后行啊!”林肯不为所动,他回答说:“我认识斯坦顿,我也知道他从前对我的批评,但为了国家前途,我认为他最适合这个职务。”果然,斯坦顿为国家以及林肯做了不少的事。

过了几年,当林肯被暗杀后,许多颂赞的话语都在形容这位具有影响力的伟人。然而,所有颂赞的话语中,要算斯坦顿的话最有分量了。他说:“林肯是世人中最值得敬佩的人,他的名字将留传万世。”

管理是一门科学,决不是单靠一个“罚”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一个好的管理者就一定是一个好的老师。企业管理应该有人员选拔、培训、考核等步骤,处罚则是人员选拔、培训等所有的步骤都失败了之后的一种最无奈的处理办法。所以,在员工出问题的时候,管理者应该扪心自问:“我是不是没有选好人、用好人、培训好人呢?”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回避用处罚的办法处理问题,但是惩罚这个方法我们还是要谨慎使用,即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偶然使用,也应首先要做到公平合理。

创业一点通:

但是在执行者对员工进行批评、惩罚甚至解雇的时候要讲究一定的方式与技巧,要明确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惩罚也是一种艺术,有的时候运用好这种负面的激励,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执行者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为有一点必须明确,惩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惩罚的目的是让员工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部门效力。执行者要掌握惩罚的艺术,因人因时制定惩罚的措施,学会变通,只要能达到“收买”员工心灵的目的,有的时候原谅也是一种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