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52

第52章

第10章第4节缺乏分享意识,做人越来越“小”

创业硬伤:

分享是一种成功的境界,是一种智慧的升华,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领悟。分享爱,分享劳动,分享喜悦乃至分享痛苦,这都是一个团队所需要的。有些创业者在工作当中往往总是喜欢斤斤计较,干什么事情总害怕自己掉了皮毛,更怕让员工捡了便宜。这样的人就是没有领悟到分享的真谛,也不可能与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最终受害最大的是自己。

不懂分享,就不会取得成功。在这个崇尚合作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担当全部,创业者的价值往往是通过与优秀人才的合作而体现出来的,如果创业者过于保守,就不会获得优秀人才的信任与追随,最终会成为光杆司令。只有学会与员工分享成功,企业才能获得员工无私奉献的大能量。

在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就是一个深谙分享之道的人。

在老A选拔赛上,伍六一、许三多、甘小宁、马小帅和落魄在草原五班的成才都在其中。选拔的条件十分苛刻,要在只有一份早餐口粮的情况下,48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绘制敌主阵地地图,并送到指定地点,同时将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对候选人进行围追堵截,到最后,只取前三名。

这是一场残酷而艰难的野外生存,他们没有吃的,只能吃草根,甚至是生吃老鼠肉来维持体力,连去牲口棚喝水都有火力“伺候”。别人都把口粮吃了,而许三多没有吃,他想留在最后冲刺时再吃。

最后他们到达指定地点时,只剩下许三多、伍六一和成才三个人了,要游过冰冷的水泡子需要热量,这时许三多拿出了他的那份口粮,放到两人面前:“我们一起吃。”成才拒绝了,伍六一和许三多一人一半,吃下了少点可怜的那点食物。在这点食物的支撑下,依靠顽强的毅力,伍六一和许三多最终顺利游过了水泡子。

许三多与队友分享了自己的口粮,换来了胜利。懂得分享才是一种聪明的凝聚团队之道。当创业者不再计较鸡毛蒜皮,真心同别人分享成功的时候,才会真正获得别人的真诚,才能使别人愿意帮助自己。这这一点,金军业的做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999年的一天,金军业迫于生活的压力,辞掉了国企的工作,来到民营性质的宁夏力成电气有限公司技术部,当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

当时,技术部除了金军业,就只有两个人,但是全厂所有的产样图纸都是由他们负责。作为一名新人,金军业虚心向同事请教。没想到,同事非但没有帮助他,反而给了他一脸的排斥和不屑。

“军业,厂里来了合同,下活了,你把图纸画一画。”

“怎样画比较好?我刚来,这里的业务还不是很熟悉。”

“你不是大学生嘛,怎么连张图纸也不会画……”同事看着金军业不知所措的样子,嘲讽着。在只有三个人的技术部,竞争无处不在——教会徒弟,等于饿死师傅。

金军业在一旁听着,心里不是滋味:不教就不教,何必出口伤人!越是这样越不能让他们看笑话……对了,下车间!技术部的图纸出来以后,一般直接转到车间,工人师傅经常接触,一定知道怎样做!

此后,金军业就没在办公室里待过。他穿着满身油污的工作服,与工人师傅们一起扛钢板,一起手握电锯冲孔,一天下来,人累得快散了架,但金军业心里却感到越来越充实。他不但迅速掌握了产品的工序制作、工作方法及流程,对图纸设计也有了清晰、形象的了解。

他甚至发现由于理论与实践脱节,过去,工人师傅也是凭着对图纸的一知半解,照葫芦画瓢。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既费时间,质量又得不到保证,不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还缺乏竞争力。

怎么办?

“分享!只有把自己的所得与别人分享,才能让自己收获得更多!”金军业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刚开始,一切进行得相当困难,要求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师傅们听懂、看懂大学才学到的专业术语、名词,实在不容易。

“看不懂也要看,即使我今天什么事也不做,也要陪着你们把图纸给看懂!”这是金军业初期在车间里常说的一句话。“军业在我们面前,从来不摆大学生架子,一起工作六年了,他一直像刚来那会儿一样,朴实,不藏私,你问他什么,只要他懂,就全心全意地教你。”车间里的工人师傅就这么说。

如今,宁夏力成无论是电气还是结构车间,工人师傅人人都能看懂图纸,并且还能对设计图提出自己的想法及意见。

“什么叫个人可持续发展?与别人分享你的成果,并不断听取意见、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个人可持续发展!”金军业说:“知识的吸取,经验的积累,就像改革开放,心态上要放开,外界的东西才能进来,最后通过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金军业通过与工人们分享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不但提高了工人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还找到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他成为公司里最受重视的人。相比之下,那些心胸狭隘、保守,把自己的经验当成《葵花宝典》从不外传的人,无疑是故步自封、自我设限。限制了别人,也挡住了自己的前途。如果创业者都能像金军业一样向别人敞开自己的胸怀,怎能会不赢得员工的忠诚?

创业一点通:

分享不仅仅限于企业或团队内部,对创业者来说,对外部的分享有时候同样重要。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有钱大家赚。综观正泰集团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南存辉不断股权分流的历史。南存辉曾经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股权分流,从最初持股100%,到后来只持有正泰股权的28%,每一次当南存辉将自己的股权稀释,分流到别人口袋里去的时候,都伴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在南存辉眼里,虽然自己的相对收益虽然少了,但是绝对收益却大大地提高了。从南存辉身上可以看出,分享是一种高超的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