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12

第12章

第2章第5节轻言放弃,轻易游离

创业硬伤:

中国著名企业家马云说:“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扛,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者任何时候都要勇往直前,而且要不断创新和突破,直到找到一个方向为止。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再爬起来。如果说有成功的希望,就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

失败对坚定的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它是成功前的一次测试。成功的富豪都经过失败的历炼,失败教会他们成功。

万向集团总裁鲁冠球儿时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在上海一家药厂上班,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农村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沉重的生活负担,鲁冠球回家种地,过起了普通农民的生活。十四五岁本来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告别学校的鲁冠球内心是很痛苦。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

鲁冠球明白,靠种庄稼永远无法摆脱目前的困境,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于是,他决定离开浙江农村去上海闯荡,想让父亲帮忙找些事做。但父亲非但没有给他找到工作,自己也很快退休回了老家。鲁冠球感到很失望。怎么办呢?路毕竟要走下去啊,还回到那几亩稻田里?不!他一定要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后来,经人帮忙,鲁冠球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此后,鲁冠球就干起了铁匠。打铁是非常苦的活,一个十五岁的乡下孩子起早贪黑地跟着大师傅抡铁锤,一天到晚大汗淋漓,而工钱却少得可怜。但鲁冠球却非常满足,他庆幸自己告别了修理地球的生活,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然而,命运往往捉弄人,就在鲁冠球刚刚学成师满,有望晋升工人时,遇上了三年困难时期,企业、机关精简人员,他家在农村,自然被“下放”回家了。鲁冠球感到自己又一次陷入了失意的境地。他知道,他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

鲁冠球的三年铁业社学徒生活使他对机械设备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一种用劳动的汗水凝成的情感。当时宁围乡的农民要走上七八里地到集上磨米面,鲁冠球也不例外。久而久之他竟然不自禁地对轧面机、碾米机“一见钟情”。而且他发现,乡亲们磨米面要跑的路太远了,很不方便,如果在本村办一个米面加工厂,一定很受大家欢迎,而且可赚些钱。如果自己能买机器,既省了磨面的钱,又省了乡亲们的功夫。亲友们得知鲁冠球的这一想法后,都很信任他,也很支持他,纷纷回家翻箱倒柜,勒紧裤腰带凑了三千元,买了一台磨面机、一台碾米机,办起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

那个年代是禁止私人经营的。鲁冠球搞米面加工厂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上级政府就给了他“不务正业,办地下黑工厂”的罪名,立即派人查封。鲁冠球和乡亲们一面到处托人求情,一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连换了三个地方,最后还是在劫难逃。鲁冠球这条“资本主义尾巴”被揪住了,并且被狠狠地砍了一刀——加工厂被迫关闭,机器按原价三分之一的价钱拍卖。当时的鲁冠球负债累累,只能卖掉刚过世的祖父的三间房,变得倾家荡产。

鲁冠球很长时间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日闭门不出。让他感到特别痛苦的不仅是这次商业试验本身的失败,还有败给家里带来的巨大压力,父母用血汗换来的钱就这样化为乌有。但是,鲁冠球没有消沉,没有埋怨命运,没有抱怨生活,而是重新挑起生活的重担,奋然前行。没过多久,他成立了农机修配组,修理铁锹、镰刀,自行车等。后来,他的农机修配组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69年,宁围公社的领导找到了鲁冠球,要他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这个农机修配厂其实是一个只有84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很多人担心鲁冠球会陷进去难以自拔,但鲁冠球以其敏锐的观察力认定可以以此作为创业的起点。于是,鲁冠球变卖了全部家当,把所有资金都投到了厂里。虽然这个工厂前程未卜,鲁冠球却把自己的命运完全押在了这个工厂上。

鲁冠球真正的成功是与万向节密不可分的。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器,因其可以在旋转的同时任意调转角度而得名。当鲁冠球开始接触万向节时,全国已有五十多家生产厂商,而且产品饱和,惟一有空间的市场是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一个乡镇小企业想生产工艺复杂的进口汽车万向节,在许多人看来,无异于飞蛾扑火。而且,鲁冠球不惜丢掉七十多万元产值的其他产品,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万向节上,让许多人难以理解。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决策时,不能不为鲁冠球过人的判断力和选择小厂走专业化的道路而拍案叫绝。万向节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1979年当鲁冠球为刚刚问世不久的产品寻找销路时,却遇到极大的困难。在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一个出自乡镇企业的产品很难取得计划经济体制的帮助。万向节必须自己创天下。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满载万向节参加山东胶南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三万名客商,沿街的展销点,却没有鲁冠球的一席之地。三天过后,鲁冠球摸清了各路厂家的价格,毅然提出大降价的决定,市场顷刻之间发生了变化,鲁冠球站在了市场的最前面。

成功的面前总是会有一些障碍,只有像鲁冠球一样能够克服困难走过去的人,才有资格品尝胜利的自豪和快乐。

创业一点通:

创业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久战的毅力,把创业路上的坎坷视为当然。一个人能否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可以依靠几年的好运和努力,或者一两次机遇就足够了。但一个人能否成为“大生意人”,“大企业家”,成就足以使他人和后人钦佩的事业,则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一家优秀企业的形成,一份长久事业的形成,甚至一个优秀产品的形成,往往都不是一两年、三五年所能做到。他更可能需要创业者的毕生心血。创业路上平常心很重要,坚韧的毅力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第一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