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合胡雪岩之意。立马打开话匣子,首先针对苏州的局势发表看法,让他们三个人知道利害关系,再帮他们做日后打算。更承诺他们的钱十万两作为活期,十万两作为定期储蓄,保证动息不动本。自己则用这二十万两银子帮他们在上海投资,亏了算在阜康头上,赚了分文不取,连他们在十里洋场的生活开销,都由胡雪岩一力承担。三人满心欢喜,立即订立合同,签字画押。
生意谈下来了,福山却不乐意了,他感觉这笔生意做亏了。胡雪岩却另有想法,他告诉福山:“铜钱眼里翻跟斗!做生意不能死守一方天地,必须要活络。我们现在的主要目的是开典当行,问题就是没银子。有了这二十万真金白银,足可以开四家大当铺。加上他们的房产、田产,现在归我们打理,等于我们还没投资典当业,就开始有了典当的利润,这才是其中的利益。”福山明白过来后就欢天喜地办事去了。
借用别人的资金投资典当行,胡雪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虽说开出的条件是有点吃亏,但是从长远的利益来看,自己才是最终的赢家。站在“钱眼”外看问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西方生意上有句名言: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这是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开采人生第一桶金的传奇经历。
一天,丹尼尔?洛维格来到大通银行,千方百计总算见到了该银行的总裁。他对总裁说,他把一艘货轮买到后,立即改装成油轮,他已把这艘尚未买下的船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给的租金,就用来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贷款。他说他可以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这样就等于在分期付款了。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荒唐可笑,且无信用可言。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他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这艘船作抵押,借了另一笔款,从而再买一艘船。就这样,他一步一步走下去,最终成了美国的船王,拥有自己的船队。
任何巨额财富的起源,建立在借贷基础上是最快捷的。毕竟,“买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借船”,借得大船,方能去远洋。
洛维格的成功与精明之处,就在于他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来增强自己的信用,从而成功地借到了钱。一个人办事,如果能动用自己的头脑,借别人的智慧、金钱或者信用来助己一臂之力,一定能事半功倍。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问题难,是因为他们只倚重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懂得寻求别人的帮助。有的人甚至由于过于突出自己,而把本来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赶走了。
一幅名画中最伟大的东西,不是画布上的色彩、影子或格式,而是在这一切背后的画家的人格的伟大力量!因此,要把跟头翻到“钱眼”之外,把视线移到不经意之处,用非凡的眼光发掘潜藏的利益,即便是暂时的吃亏,也能收获长远的利益。
圆通之术:别把命押在注定会输的棋子上
左宗棠交代胡雪岩的事,他都尽心尽力,从不怠慢。不仅能及时交差,往往还能够另有作为。左宗棠坐镇新疆,要胡雪岩多多协助。胡雪岩知恩图报,竭尽所能,不但全力支持左宗棠,更是发自内心。左宗棠无比放心,满心感激。自始至终,胡雪岩都抱着把事情做得尽心尽力的想法。
胡雪岩不仅筹集到了左宗棠需要的粮饷、枪支弹药,还想出一项左大人没有交代,而对于部队又是必备的东西,那就是药品,这是胡雪岩从经验中体会出来的。
左宗棠能够打败太平军,远征新疆,击退俄国人,除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主要得力于胡雪岩的相助。左宗棠眼光独到,他看出胡雪岩是商场上的奇才,予以厚望,不仅成了自己的帮手,更帮助自己成就事业,真是荣幸之至,可见左宗棠的眼力不错。
虽说如此,左宗棠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够圆通,加上生性孤傲,清廉、正直,行事光明磊落,对那些悭吝小人从来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这是他不懂“圆通”的结果。在官场上,阿谀奉承的人叫“圆滑”,而“圆通”虽然看起来跟“圆滑”像亲兄弟,却截然不同。
一个懂得圆通的人,堂堂正正,就算得罪了小人也会敷衍一下。左大人一点不圆滑,这是很可喜的事情。但是他不够圆通。不够圆通,是他的致命伤。
左宗棠为官,一直以来是两袖清风,一贫如洗,不相信邪能够压正。因公务需要,他从西北会京城的时候,到城门口被守城的拦下来了,把他当在外当差的,要他按规矩办事。说白了就是要交进城费,这等贪赃枉法的事情他一直都憎恶。居然给自己碰见了,当即就要杀那小差以正歪风。
守城的明白是左大人的时候,两脚一软,跪地求饶。因公务在身,左宗棠放了他一马。让他回去告诉九门提督荣大人,说左宗棠没有这份买路钱。守城人捡回一条命,连称自己该死,不是东西。
左宗棠前脚刚走,守城人就急匆匆跑去告诉荣大人。
没进城,左宗棠就去找胡雪岩,严厉批评收红包的陋习。胡雪岩听了左宗棠的话,一面请他息怒,一面交代开一百两银票,给守城人送去。左宗棠厉声喝阻,还走到桌前写折子要上奏朝廷。这时,荣大人闻风而至,见左大人正在写折子,马上转笑脸,赔不是,并请左大人进城。左大人生性率真,根本不理会,继续写奏折。荣大人被泼冷水,愤愤地甩甩手,转身就走。恰好碰到传圣旨的李莲英,他是来召左大人早朝进宫,御前候询,左宗棠这才放下手中的奏折。
这牵涉到为官之道的问题。荣大人听说下属收红包遇见左宗棠的事,立马前往请罪。本来荣大人的官位跟左宗棠不相上下,照理说他完全可以置若罔闻,但他却表现得低人一等。并不是因为这件小事他怕左宗棠,而是因为他懂得“圆通”之道。同样的事,胡雪岩听说了就马上派人给守城的送银子去,这看似更不合理了。因为凭借胡雪岩的地位,一个守城的完全就是一个势利小人,他完全可以直接找他出气,更别说去送银子说好话。
仔细琢磨,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玄机。胡雪岩的做法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虽然看是一件小事,但是牵涉一个关键人物——荣大人。胡雪岩深谙官商之道,更懂得“圆通”之术。懂得官官之争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牵扯到与之最亲近的人,所以他要防患于未然。正是因为胡雪岩善于为人处世,他才能在官商两道如鱼得水。处理大事最重要的是清楚而且能决断,处理难事最重要的是学会变通而不死板。
清朝的名士袁子才在江宁做知县的时候,有一姓陈的女子,已许配了一个姓李的人家。但那男子家贫,女家的父母又索要聘礼太重,以致无法结婚。后来陈氏女被一个风流和尚设圈套奸污了,此秃颅很有钱,有钱的出家人,自然有一班流氓地痞、衙吏乡绅去帮闲帮凶,添翼助威。陈氏女在其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屈服。有些无赖知道了,借故去勒索和尚,没有成功。这些无赖便耍出手段去捉奸。
一晚,见此秃颅潜入女室,便当场捉获,立即解赴县衙。县太爷袁子才将奸夫淫妇分别拘押,又进行个别审问。陈氏女哭诉被迫通奸经过,实情非得已,心里始终怀念其未婚夫李某。
袁子才听了,心里有数,半夜把和尚秘密提审,申斥一顿之后,勒令和尚写下一张二百两银借据,剥下僧袍,叫他滚蛋,赶出衙去。然后叫出家里一位留短发做粗工的女仆来,吩咐她几句话,换上了那件僧袍,看押起来。
第二天一早,袁大老爷升堂了,先审问陈氏女。此女不发一言,只低头嘤泣。
再审奸夫,答:“与陈女做密友同居很久了。”
大老爷公堂一拍说:“可恶秃颅!出家人竟敢与黄花闺女同居?”丢下签来。“与我打屁股,八十大板!”
“喳!”如狼似虎的衙役,不由分说,当堂剥下奸夫的裤子,一看,都呆了!
“禀告大老爷!是个尼姑,不是和尚。”
“啊!尼姑?”袁子才假戏真做,露出惊讶神气,叫衙役把那班捉奸的无赖子统统赶了出去!
过了几天,袁子才又命人把陈氏女的未婚夫李某找来,试探他对未婚妻的情感,了解这份感情是否会因为这一事件破裂。
李某表示:“责任不在她,归根结底是原因自己付不出聘礼,不幸她又被人陷害。不管她曾做过什么错事,我都原谅她!”
袁子才问:“你之所以不能及早结婚,是因为付不出聘礼是不是?假如有人帮你忙付出这费用,你接受吗?”
“我会马上和她结婚。帮助我的人,钱要来得正当,不夹有坏主意才可以!”
袁子才见这个青年蛮有志气,便让他回去在家里等候,嘱咐他有人送钱到时,照收即可。不要问钱的来历,更不必对人家谈起这件事。
第二天袁子才叫亲信将和尚那张借据去钱庄兑了现,把二百两银子送到李某家里。
李某接到此款,立即去女家纳聘,这对经受暴力迫害的男女,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实际上,世上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灵活处理。当然,在法规面前,不能不认真,但在不违背法规又能通融的情况下,还是要灵活一些为好。比如说上面故事中的陈氏女,如果知县袁子才不问青红皂白,就给收监定罪,不但毁了陈氏女的一生名声,而且毁了一门好姻缘。袁知县的“移花接木”虽然有点荒诞不经,但从人性角度来说却在情理之中,是袁知县的圆融解救了陈氏女的无辜。
固执于某一面,只能使得事情没有了回转的余地,特别是在别人看来明显是错误,或是不利于自己的决策上,更要懂得变通和退步,只有这样,才能都保全自己,为前面的道路打好铺垫。
合作伙伴分红:行有行规,万事得守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做事的万能法宝,依照规矩做事,即便不会取得大的成功,但也不会发生小的失误。无论做什么都要做一行像一样。
胡雪岩做事情的时候,格外强调要按照规矩做事。比如在和古应春、尤五等人做蚕丝销“洋庄”赚了十八万两银子,但是这个赚头不过是账面上的,扣除各种各样的费用之后,再同生意伙伴分红利,不仅一文不剩,反倒贴了一万多两银子。既是朋友又是生意伙伴的古应春,见此情形,主动将红利退还,却被胡雪岩拒绝了。胡雪岩说一切照规矩来,既然是合作伙伴就不能不沾红利,红利一定要均沾。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胡雪岩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说他遵守规矩并不是仅仅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从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我们都知道胡雪岩的生意开始于太平起义由盛转衰的时期,但他绝不和太平军做生意。他认为无论天下在怎样混乱也是大清的天下,这一点不能改变。在他看来就算在太平军的领地做生意就是违法的。因此就算自己的老母妻女和生意根基都在杭州,自从太平军攻下杭州之后,他也没回去过。
对于那些墨守成规的人,大家总是嘲笑他们不懂变通。在众人的眼中,规矩是死的,人是活,规矩更是人制定的,总是围绕着规矩而活无疑是拘束了自己。其实真正的守规矩的人,他遵守的并不是市面上当权者规定的法令,而是发自他内心自己为自己订立的。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唯有平衡了自己心中那个杠杆,你才能平衡别人对你的看法。
身为一个商人,虽然要最大的利润,但在商业经营中更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遵循法令法规,不为了金钱作出犯法之事,才称得上真正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