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4983300000048

第48章 回味经典——采撷国粹中的食疗免疫秘方1

第七章 回味经典——采撷国粹中的食疗免疫秘方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中的饮食养生秘诀

在《论语?乡党》中,孔子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饮食观念:“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不食,不多食。……食不语。”

这段话如何理解呢?其中都包含了哪些饮食养生的秘诀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读。

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说吃东西一定要吃精致、美味、可口的食物,吃肉的时候要把肉切成很细的丝。这是大有道理的,因为越精致、精细的食物越容易消化,尤其是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会引起消化不良。孔子坚持了这一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入,这也是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意思是说食物经久变质,鱼、肉腐烂变坏,都不要吃;食物变色难看的不吃;食物气味难闻的不吃;烹调手法不对的不吃。例如,吃鸭子,鸭子一定要烤着吃,因为鸭子是属于寒性的,烤鸭子可以把它的寒凉性质去掉一些,然后取其平补之性。而鸡是不可以烤的,因为鸡是属于火性的,所以吃鸡只能炖;否则,就违反它的本性了。不按照食物的本性进行烹饪的食物,吃了之后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不时不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按季节、不按节气上市销售的东西都不要吃。因为食物有自己的属性,饮食就要顺应四时,不合时宜的饮食不但不会为身体补充营养,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例如,西瓜,西瓜性寒,夏天吃西瓜可以帮助除去体内的暑气,防暑降温,但如果冬天吃西瓜,则会助长体内的寒气,使身体受损。所以孔子提倡一定要吃应季的食物。

“割不正不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烹饪的过程中,如果食物的切割方法不对,也不要吃。这不是说孔子对饮食的挑剔,而是考验一个厨师做事的态度,如果他连食物要切成方的,还是长条的都搞不清楚,做不好,那做其他事情也必然会漫不经心,不负责任。这样的厨师做出来的饭菜又怎么能放心食用呢?

“不得其酱不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调味品配伍不恰当的食物不要吃。古人非常讲究配伍的原则,就像中药一样,哪几种药配在一起疗效最好是很有讲究的。孔子认为调味品也是一样,调味品只有配伍得当,做出来的饭菜才会鲜美可口,让人食欲大增,促进胃肠消化。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便吃很多肉,但肉的量不能代替和超过主食。古人认为,肉食营养价值很高,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和补精血的作用,但是如果过量食用,则会加重身体负担,所以不能贪图口福,超过主食的量。这一观点也很符合中医“五谷为养、五菜为充”的饮食养生原则,是说谷物类的饮食才是汲养身体的根本,菜只不过是作为主食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的,所以不能把菜当主食吃。现在很多女孩为了减肥不吃主食,把菜和水果当饭吃,这是极不符合养生之道的。

“唯酒无量,不及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饮酒可不限量,但是不要让自己喝醉了而作出一些非理性的事情。适量饮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酒后容易乱性,对肝脏的伤害也很大,所以尽量不要喝多。

“沽酒市脯不食”,意思是说,从集市上买的酒不要喝,买的肉脯也不要吃。孔子认为商人都是重利的,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在饮食的卫生、选材、制作等方面降低要求和成本,人吃了不卫生、不好的食物,必然会生病。

“不撒姜不食,不多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姜可以经常吃,但不能过量。姜可蔬可药,兼具药食两用价值,有发表、散寒、化痰、止呕、开胃的功效,用于防治胃脘疼痛、食欲不振、细菌性痢疾等疗效颇佳。但姜性味辛、温,多食可致积热伤阴,损伤正气,出现目红、口舌干燥、身热汗出等症状,所以孔子餐桌上少不了姜,但又不多吃它。

“食不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强调吃相,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要多说话。如果吃饭的时候说话、谈笑的话,很有可能造成很多危险的状况,如噎住、呛着等。

总之,孔子很重视饮食卫生,提出饮食要新鲜、清洁,要定时、定量,饮食要有规律,符合礼教法度,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看,孔子的这些饮食观点大部分也是正确的,值得我们现代人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