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等17个少数民族。由于本研究的篇幅所限,因此,在这里仅对人口占比较多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等8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医药情况进行专题阐述。应该说,这8个民族的医药在贵州民族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苗族医药
苗族医药包括医、药学理论两部分。苗族医学将疾病分为“症”和“疾”两类,“症”即症候,“疾”即疾病。在辨症分类上有“两纲”、“五经”、“三十六症”、“七十二疾”。“两纲”即冷病和热病纲。苗族医学把所有的疾病分为冷病纲和热病两纲,由寒气引起的病症称为“冷纲病”。“冷纲病”有儿科和外科两类,“热纲病”也有内科热病和外科热病两类。“五经”即“冷经”、“热经”快经“、”慢经“、”半边经“。苗医医学的”五经“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任何疾病都要按”五经“进行分经辨症,然后对症下药。除了”两纲“、”五经“外,在辨病立症上,苗医又分为消化、呼吸、神经、生殖、内分泌、外分泌等十大系统,疾病分科上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科、五官科、传染科、神经科等九科。苗族医学的病理学说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特色,如感冒之症,苗医病理学说认为主要是由体内热寒之气失调引起,由于寒气侵入体内太多,而不得宣泄以致引起经脉不通,寒气排不出来引起的,治疗感冒主要是用按摩、推拿、点穴、刮背等方式”表寒“,引寒气宣泄,同时用热性药物增加热气,使体内热寒二气调和等方式解决。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苗医对疾病的诊断也有”四诊“,即”望、问、闻、触“四法。有的苗医由于接触外界较多,也常采用中医的切脉手法诊断病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许多苗医出于对苗医事业的负责,通过自己的”望、问、闻、触“传统方式大致诊断出患者患何疾病后请患者到西医医院通过化验、透视、B超、核磁共振等科技手段进行确诊,在西医确诊的基础上再对症下药,这种诊断手法往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疾病认识方面,苗族医师把疾病分为”两纲“、”五经“、”三十六症“和”七十二疾“。把所有疾病分为冷病和热病,称之为”两纲“,然后按冷病用热药,热病用冷药的原则诊治。如咳嗽,夜咳为肺之疾,属寒症,昼咳为肺之火,属热症。五经分为冷经、热经、半边经、哑经和快经。三十六症包括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传染科、精神科等疾病。经调查,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十三症,即鱼鳅症、黄鳝症、耗子症、发痧症、蛤蟆症、老蛇症、蜘蛛症、蚕丝症、烂蛇症、锁喉症、霍乱症、乌鸦症。七十二疾多数为外科、皮肤科疾病以及各种杂病,如疔、癀、花、疮、惊、疔疮走黄、飞疔、水疔、乌疔等病。
在病因学方面,苗族医师认为人体之所以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不当的饮食和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霜、雨、露、雾都可以酿制风毒、气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外,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过度、情志所伤、先天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疾病命名方面,对”症“的命名,苗族多用动物名称命名。比如:“蛤蟆症”(肠梗阻)、“老鼠症”(霍乱)、“鲤鱼症”(泌尿系统结石)、“泥鳅症”(因风寒所引起的腹部剧烈疼痛)等,这些病患大都与所命名的动物有某一种相似之处。对“疾”的命名,苗医取其意而用之。如“见花羞”和“见花谢”,这两种疾病都是指性病中的阳痿。“羞”与“谢”是程度上的差异。所谓“羞”即在性交中阴茎不坚或过早射精;所谓“谢”即阴茎不能举起,已经枯萎凋谢了。所谓“花”是指女阴部。这样,“见花羞”或“见花谢”既形象生动,又文明易解。根据病名,治疗也就容易了。苗医“见花羞”和“见花谢”,多以“淫羊霍”、“常春藤”、“枸杞”等。对于这些药物,也是取意而用之,效果甚佳。
在疾病诊断方面,苗医除了具有中医学上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外,还擅长其本民族的六诊断和三考察方法。六诊断主要包括:血诊,即从病人的手面、手背、手指(男左女右)的血脉流通状况(简称血色),来诊断病症;应诊,即苗医师根据手指在病人的手面、手背、手指(男左女右)的具体部位中所感应出病人的脉象来判断病情,按照苗族医药理论,人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反映出全身状况。物症,即通过一些物品来探测病人病情的诊断方法。苗医中的“物症”所使用的有蛋、鱼、树叶及其他一些物品。摸诊,即主要指摸脉或触摸病人体表的有关部位。弹诊,即苗医者用五指提弹患者腋前、肩背、脊旁、肘窝、咽窝等处大筋或皮肤,若紧束不知疼痛或随着提弹有色块隆起,或提弹处皮肤迅速乌黑色淤点或淤斑,并伴有剧烈头疼或胸腹痛,面色苍白,指尖逆冷,恶心欲吐或吐泻等,多为“翻”病以及测症。三考察主要包括:一是考察病人的功能状况,即精神活动,心、肺、肠、肚等脏器功能,体温高低,反射强弱等。二是考察病变的物质因素,如血色、体液、大小便等,以及细菌、病毒之类的病原体等。三是考察体内外的结构变化情况,如病灶在眼、鼻、口、舌等窟窍的反映,某些病的特定反应区情况等。通过这三方面的考察,目的在于掌握病情、查出病因和明确病机。等把这些情况都搞清楚了,就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也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这就是苗医看病学三考察的主要内容。
在疾病治疗方面,苗医在长期医事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将一切疾病纳入“冷病”和“热病”两大范畴,从而制定出“冷病热治”、“热病冷治”两大法则,即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主要通过口服药物、食品等治疗疾病。外治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放血疗法、刮痧法、暴灯火疗法、气角疗法、滚蛋疗法、发泡疗法、佩带疗法、熏蒸疗法、火针疗法、抹酒火疗法、烧药火疗法、针挑疗法、纸媒筒疗法、刮筋扯腿疗法、拍击疗法、外敷疗法、外洗疗法、热烫疗法、药针疗法和化水疗法等。
黔东南苗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少数民族的摸索和总结,创造了一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经济、简便、速效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有内服、外敷和内服外敷相结合三种基本方式。对于内科疾病,多用内服之法;对于外科病,多用内服外敷之法;对于跌打损伤,主要采用外敷内服之法。在苗族的药物治疗中,常用的药引有酒、鸡蛋、童便等几种。
在千百年的实践中,苗族民间医师总结了多种苗药的性能、作用,并由此形成了具有苗族特色的独特复合药方。雷山县大塘乡掌坡村的已故苗医陆老者能准确地辨认360多种草药并能辨认出这些草药的形状、性质、作用以及配伍、忌伍等。在苗乡行医的一般苗医,绝大多数都能辨认200多种苗药的形状、药性、作用及配伍、忌伍,能开出五六十张各种单方和复合药方。紫云的民间医师共300多人,绝大多数是苗族和布依族。有的祖传秘方有特大疗效。如猴场镇路马苗族村民杨通书,其接骨药材之奇效,有“接骨大仙杨神医”之称,除了本省以外,云南省亦有来向其求医的;民间验方可治细菌性痢疾、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胃炎、驱蛔虫、高血压、盗汗、闭合性损伤(包括跌打损伤)、慢性支气管炎、枪伤、子宫出血等。该县民间验方较多,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苗药药物命名一般以药物的形状、器官、功能、气味、色相为依据对药物进行命名。有三种方式,其一是词头“加(苗语,意即药)+功能”命名法,如“七叶莲”,苗语称为“加弄”,“加”即药,“弄”即蛇,苗语药名意为“专治蛇伤的药”;其二是“药+类别+种名”命名法,如“大蓟”苗语称为“加窝不巴”,“加”即苗语的“药”,“窝”在苗语里是“菜”的意思,“不巴”是药的类别,“窝不巴”的具体含义是“猪萝卜菜”的意思,属于药的种类;其三是“药+使用部位+种名”命名法,如“含笑”,苗语称为“加榜沙略”,这里“加”仍然是“药”,“榜”在苗语里是“花”的意思,指的是用药的部位,指明用药的部位是花,“沙略”苗语为“哄鼓”,是药材的一种,由“加+用药部位+名种”构成苗药的全名;再如“葛根”,“葛根”苗语称为“加干迥菲”,“加”即药,“干迥”即根,也是用药部位,“菲”是种名,是由“加+用药部位(根)+种名”构成的。
苗医用药一般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且多用鲜药,故药物炮制方法也很讲究。一般来说,内服药大多使用干药,通常炮制方法有酒泡、水煮两种主要方法。对于跌打损伤类和风湿类关节痛等疾病,多采用酒泡法,将药的根、茎、叶、花等放入酒中浸泡,待药性浴入酒中后饮用;对于肝炎、肺结核、胆结石、尿道结石等病症,多采用水煮法泡制;外敷药大多用鲜药,鲜药的泡制方式大多数是将药物捣烂敷于患处,不必费大劲来对药物进行泡制,对于治疗淋巴结、无名肿痛等病症,苗医有时也用经过酒浸泡的药酒擦洗。
苗医用药有春夏秋冬之分,同一药物春用叶、夏用花、秋用皮、冬用根,符合植物生理学。苗医民间用药剂量多用“随手抓”,对于无毒药物没有严格的剂量要求,对于有毒药物或剧毒药物,有严格的控制方法,例如马氏梨芦(岩棕),用根时候将根须绕患者小指指尖一圈等方式。
苗医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有手术治疗、按摩治疗、推倒治疗、体育治疗、气功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对于外科脓疮、脓肿等疾病,主要用“打火针疗法”,将针或瓦针等物用明火高温消毒以后刺穿脓肿部位,切开引脓;对于外伤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桐油点烧法”等治疗手段,用布条在桐油内浸湿,点燃,然后在伤口上烧炙,既可消毒,又可止痒,还能促进损伤组织速溃,促进新生组织生长;对于感冒等流行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采取推倒、按摩和“水表”、“油表”等法进行治疗。“水表”即在患者的背筋、手腕等部位用盐水拍打,然后用铜钱、银币或手指等刮擦,使其发红,引导寒气宣泄达到治疗的目的;对治疗感冒等小病还常用“木炭灰水熏疗法”、“药浴疗法”等疗法。“木炭灰水熏蒸疗法”是将燃烧着的木炭灰倒进温开水内,让患者把脚放进盛有木炭灰水的木桶内,用油布将患者包住,让木炭灰水汽对患者进行熏蒸,使其主细血管尽量扩张,达到溢泄寒气的目的;“药浴疗法”是将“表寒”药物放到锅里煮沸出药汁,倒进浴缸,让患者浸泡在药液内进行治疗;对于肠梗阻(苗医称“鱼鳅症”)等疾病,通常是采用推拿手法将患者血逼到手指尖处,用布条等物绑紧,用消过毒的瓦针或针等尖锐物刺穿指尖,挤出乌黑的血液流出体外,达到溢泄的目的,称为“针刺疗法”。“拔火罐法”是治疗关节炎、骨伤筋损疼痛常用的疗法,实际上是将患处用“瓦针”刺破皮肤,将牛角、竹筒等加热后覆盖患处,运用空气压力的原理引导体内寒气宣泄以达到治疗目的。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医的最高成就是伤科和骨科,伤科多用鲜药,采用药敷之法,一般伤口经药物治疗后5~7天愈合,10~15天功能全部恢复。苗医骨科特别有名,苗族俗称为“神松”,意为接骨,接骨原则一般是保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整肢第三。接骨之法简便,疗效奇特,一般先将骨折处复位,称为“正骨”,“正骨”后用药物敷在伤处,外用嫩杉皮当夹板固定,一般两三天为限,敷药超时会引起骨折处增生新骨形成“骨节”,造成副作用,苗医接骨治疗一般20~30天即可痊愈,粉碎性骨折一般两个月即可完全恢复功能。
苗医所用药物达数千种之多,含植物、动物、矿物等,以植物药最多。常用药大约400种。代表药物主要有大血藤、小血藤、毛青杠、八爪金龙、腊梅根、见血飞、海桐皮、小冬瓜根皮、钩藤根、接骨木、白龙须、骨碎补、香樟根、一支箭、铁筷子、八角莲、大(小)马蹄金、马鞭草、杠板归、抱石莲、三角枫、鱼怪、蚯蚓粪、老鹳嘴裸等。
布依族医药
在疾病认识方面,由于布依族居住环境跟汉族接触比较多,因而其生活习惯与医药卫生受汉族影响比较深。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布依族吸收了中医和其他民族医药的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医药。如对疾病的归类,有阴阳冷热之说,致病机因也有冷热快慢之分。阴冷与阳热即为“两纲”,冷热快慢即为“四经”。如腹泻、夜间大便次数多,遇冷加重,喜热为冷经;腹泻为白天次数多,喜冷怕热为热经;中风,发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为快经;发病缓,静卧不烦,面白唇暗,四肢不温为慢经。每经下又分若干经,如麻脚经、转筋经、迷鬼经、红痧绞肠症、烂脚症、哑口症、水臌症、脱节癞症、绞肠痧、镇喉症、乌鸦症、血崩症(功能性出血、中医崩漏)、抽筋症、月家症、小月症、不产症、男子不精症、女子不红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