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网络心理
49626100000036

第36章 青少年网络道德心理(3)

第三,身教胜于言教。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模仿对象首先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模仿。实际上,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父母即使不在家,也都在教育着孩子。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谈论别人,怎样读书看报,怎样放碟片和上因特网……所有这一切,对孩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孩子能发现并感受到父母语调和行为中的细微变化。父母思想上的所有转变,都会通过无形的途径传达给孩子。作为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教,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

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里有必要提醒家长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网络色情的影响;

电子游戏中暴力的影响;

网恋的影响;

网瘾的影响;

黑客的影响;

电磁辐射的影响。

下面的一个顺口溜在一定程度上形象地道出了计算机和网络对青少年学习的负面影响,是值得身处网络时代的家长思考的:

网瘾越来越大,英文越来越差,履历越填越假,念书越念越傻。

三、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

1.网络社会中道德教育的必然性

在整个网络社会系统里,网吧管理的无序、网上色情的猖獗、网络犯罪和黑客的肆虐、虚拟社区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网络而催生的社会道德的无序与失范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对于网络的忧虑、迷茫和惶恐,绝非简单的“双刃剑”所能言说。所以,社会道德教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给予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厚望。近年来关于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具有创见性的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干预策略。然而受网络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影响,我们需要对网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的探讨。

一般认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在网络社会中道德成长心理与道德人格的变异,另一个指网络活动中的过错行为。前者主要指因数字化生存而导致的道德情感冷漠与人际疏远,后者则包括利用网络背离和违反社会的行为规范。按其程度不同可分为网络犯罪和网络越轨两种行为。在国外,网络伦理研究者把与网络有关的道德问题归纳为“7P”,即Privacy(隐私)、Piracy(盗版)、Pornography(色情)、Pricing(价格)、Policing(政策制定)、Psychology(心理的)、Protection of the Network(网络保护)。从成因上看,社会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既有网络环境的直接诱因,同时也有网络活动个体自身方面的因素。

(1)网络虚拟空间的自身特征。网络虚拟空间的虚拟性、开放性与主体的平等性、自由性、选择性、互动性是导致网络社会道德问题必然性的最直接原因。网络在直接影响人们的交往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冲击和改变着几千年来已经形成的道德体系。尤其是在社会道德教育的范畴,互联网的影响更为突出。它不仅改变了社会道德教育的内部机制,同时也对道德教育过程诸要素的关系构成了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社会道德的他律机制,削弱了外在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力。道德自律是建立在相应的社会约束机制和有效的监控体系之上的。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与内心信念是维系道德力量的基本因素。三者的有机统一确保了道德他律与自律共同作用于各道德主体的有效约束力。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社会舆论生成条件已不起作用。网络活动的跨时空、跨地域特征和网络人际沟通的匿名性都使得网上的社会规范与法律监督很难收到切实效果。尽管在虚拟社区BBS论坛中也会形成针对某一问题的社会舆论,但因匿名性的影响,仍然难以形成切实的约束力。而因为网络文化催生的道德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加之青少年因迷恋网络而产生的情感冷漠、人际疏离和个人中心主义的影响,传统的道德习惯正逐渐失去对青少年的感召力。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相对较低,个人的道德自律与内心信念尚不足以形成足够的道德维系力量时,社会道德约束机制的严重缺失必然导致社会道德的失范与混乱。因此,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出现,用上述原因去解释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多元价值观念导致了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消弭了信仰教育的功效。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世界。目前为止,全世界160多个国家中,只有朝鲜和阿富汗没有接入国际互联网。不同的国家、民族、社会团体和宗教团体都会从各自的政治立场和集团利益出发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因此,由于各自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的不同,各种各样与价值观念相关联的信息也会千差万别。受人生阅历、道德评价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影响,青少年面对各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社会思潮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加之网络空间内消极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常常会接受西方价值观念的蛊惑,怀疑或否定现实社会中传统的道德规范,盲目崇尚价值信仰出现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进而导致信仰出现的功利、低俗的取向和享乐主义的泛滥。

(2)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决定了虚拟世界道德问题的“社会化”。面对网络,人们更多联想到的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而忽略了网络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和现实属性,割裂了虚拟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在虚拟空间中,人们所虚拟的内容依然来源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虚拟世界里的场景或角色是个体愿望在虚拟空间里的主观透射和表达,或者说是人的愿望的延伸。

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会被移植到现实中来,网络中的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也会在现实中发生影响。黑客的攻击,直接影响到现实中的人,网络犯罪侵害的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许多网友随着交往聊天次数的增加和心理相互印证的加深,道德情感被虚拟心理浸润,都会打破“不见面”的承诺,而把虚拟移植到现实中来。网络存在的合理性,突破了道德心理的防线。

从本质上说,“所谓的网络行为只不过是在现实空间中发生的,以符合电子空间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动作、运动、行为或行动。没有一种网络行为可以脱离现实空间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决定了网络不可能成为完全独立于现实世界人类活动空间。我们必须正视网络与现实之间的这种统一性,避免片面夸大网络的特殊性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问题的必然性有一个客观的估价和认识,才能对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问题的出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积极应对。

(3)网络活动主体特殊的心理特征与年龄阶段构成了网络社会道德问题的内在因素。CNNIC近几次的统计报告均显示,青少年是网络活动的主体。青春期特殊的年龄发展阶段和人格特征的差异性导致了青春期特殊的心理特征。林崇德在《中学生心理学》中把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概括为过激性、封闭性、社会性和动荡性,在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他们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格赛尔则把青春期心理特征的研究重点放在11~12岁,11岁为人机体的激变时期,此阶段的儿童常常有冲动和强烈的逆反情绪,在行为上常表现为与同伴争吵,与父母作对。从12岁开始,进入积极的反应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内心的冲突激烈、情绪波动明显加剧,心理学家霍尔将其形象地称为“疾风怒涛时期”。

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使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的愿望。然而他们受自身阅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他们的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力相对较弱,因此他们会具有独特而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和应对道德生活事件时往往有失偏颇,常常表现出固执、任性,甚至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容易和家长、教师产生激烈的冲突。因此,青春期也成为青少年网络过错行为的多发期。

(4)网络社会不仅需要高科技,更需要高情感、高思维、高道德。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中,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物质、能量对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但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为了取得信息上的优势,美国在1993年就提出了全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9年又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计划;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国于1995年12月提出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需要高科技。而信息价值的体现取决于人们对信息的有效选择。虚拟网络社会的出现,的确有可能使人们多年来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变成现实,但这种可能要想变成美好的现实,更要依靠的是人类的智慧和理性,尤其是道德。

高科技不仅需要高情感和高思维,更需要高道德。网络社会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显然是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高科技的产生不是人们凭空想象的一种结果,而是人们孜孜不倦、潜心钻研的结果。换言之,离开人的高情感和高思维,高科技的产生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无数事实说明,因高情感和高思维而产生的高科技并不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幸福和欢乐。恰恰相反,在具有强大威力的高科技条件下,假如缺乏高道德的人,利用高科技手段为所欲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将是难以想象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自有网络以来,各种破坏性的、报复社会与他人的犯罪活动屡有发生。“熊猫烧香”、“灰鸽子”让人深受其害。从聊天的低级趣味,到黑客的恶作剧甚至犯罪,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道德有什么用?”“网络社会存在道德吗?”在这个价值多元、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难免有人这样问。答案不言自明。互联网不能成为“互骂网”、“互乱网”,要成为高科技条件下的文明网。显然,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网民,是网络社会对全体网民的一个基本要求。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网络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一书的作者马克·斯劳卡说过,“作为一个梦想,这些想法无疑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是现实——那些创建网络的理想主义者们完全没有预料到——却是极其恐怖的:在这个杂糅的世界,每一种潜在的价值都变成了它自己的阴暗面;自由,成了种种恶习和折磨他人的自由;匿名,成了肆无忌惮的色情电话匿名;而脱离物质躯壳的解放,成了折磨他人虚拟躯体的邀请函。当真实世界用各种检查制度和权衡措施把住邪恶之门时,人性中的所有恶魔,却在极短时间内跳到赛博空间里重新开张营业。显然,网络的设计者们忽视了一个简单的事实:自由仅仅存在于某种限制之内,道德仅仅在现实世界中才有意义。天堂里没有伦理道德,地狱也同样如此”。“赛博空间的创建者的初衷是建立一个精神理想国,或者说建立一个人们以诚相待的试验性的世界。可是他们发现,自己眼前呈现的反而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抽象空间。因为人们可以自由地侮辱他人,而不用承担任何后果,不用感到任何羞耻,所以,游荡在赛博空间里的人们几乎带着某种激情为所欲为。‘怒火之战’——污言秽语大杂烩——充斥着各个讨论区,‘网络礼仪’被束之高阁”。所有这些都说明,如同现实社会需要道德一样,网络社会也离不开网络道德。

2.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教育的影响机制分析

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教育问题的出现,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社会道德教育的关注,特殊社会背景下的道德教育也再次被寄予了“救火”的厚望,所以我们要深入探讨并阐明网络的社会道德机制。它不仅仅是网络社会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我们制定网络社会道德教育具体实施方案与干预策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网络道德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探讨不多。目前,关于网络社会道德教育影响机制尚无针对性的理论,但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都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探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