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网络心理
49626100000037

第37章 青少年网络道德心理(4)

(1)社会学习理论的启示。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社会学习与观察学习几乎被看成是同义词。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发生是学习的结果。学习行为可分为本人行为后果引起的学习和他人示范过程引起的学习两类。网络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影响则属于第二种类型。社会情境中大多数的行为是通过观察示范过程学会的,人们在观察示范过程时或者产生心理的潜移默化作用,或者是心理的定向作用。人们在社会观察中形成了有关新行为如何操作的观念,这一起码的信息在以后会成为他们行动的向导。网络借助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以贴切的话语、交互的行为、现实化虚拟,使青少年获得更生动、更全面、更形象的印象。网络主体青少年可以通过即时的联系和互动式的沟通,彼此之间在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上发生更直接、更有效的相互影响。所以,榜样在网络里得到了细化、得到了放大而变得更为具体,更具有示范性、模仿性。

(2)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理论的启示。哈贝马斯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即客观的世界、社会的世界、主观的世界。与三种世界相联系的社会行为又可分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戏剧行为作为人类社会交往行为之一,其交往目的重在自我表现,其结果是通过自我表达形成关于活动者本人形象的行为。网络交往具有明显的戏剧化色彩,网络之所以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具有魔幻般的吸引力,原因就在于网络交往的平等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电脑设备和其他网络技术手段为交往者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现实交往行为中的“沉默的螺旋”不再起作用。交往者不必担心因自己的观点与众人不同而成为众矢之的,也不必顾虑因语言不当而陷入困境。交往者可以通过网络舞台,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可以尽情地虚拟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任何角色。正是由于戏剧化行为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使得社会监督和道德约束机制被大大地弱化。同时,交往者的责任观念和道德承担意识也随之消弭,进而为网络道德过错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网络交往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交往角色的混乱,这加深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3)社会期待理论的启示。社会期待理论认为,媒介呈现的社会组织对青少年观念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确立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形式中的规范、角色、登记、约束机制等内容常常通过媒体的描述得以呈现。无论这种描述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受众都会吸收它们,使它们成为人们学到的有关群体成员预期行为的社会期待。这种期待逐渐成为受众对某类群体的比较固定的认识,其结果是使人们明白了当他加入某个群体时就会被期待做什么。媒介作为社会期待的来源必然影响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行为。

在网络活动中,媒体描述和呈现的含义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网络开放性与自由性的影响,源于不同政治主张和宗教信仰的观念与资讯鱼龙混杂,极容易影响交往者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进而左右交往者的社会行为。

3.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教育的契机

网络现实说明网络对社会道德教育及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具有消极的影响,然而网络作为一柄“双刃剑”,在向社会道德教育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凭借其独具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当今的社会道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也为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1)互联网独特的技术与信息优势为网络的社会道德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以“第四媒体”形式出现的互联网具有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跨越时空的广域性使互联网构建了无限广阔的媒体空间;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于一身的特性使其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媒体化,更加丰富、生动,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双向交互还彻底改变了人们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更能体现交往的个性化特征和自主选择意识。

基于互联网的基本特征,社会道德教育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支撑,我们可以构建系统的、层次化的、全社会范围的社会道德教育体系,这大大增强了社会道德教育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同时,生动丰富的媒体呈现形式也使德育的方式与途径的变革成为可能。借助媒体手段,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道德教育的灌输模式,活化呆板、抽象的教学内容。加之互联网强大的开放性信息资源优势,互联网将把社会道德教育引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技术空间。

(2)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强势吸引,将极大地提高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教育实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依恋网络的程度也日益加深。这其中固然存在青少年“网络依赖”和“痴迷网络”的潜在威胁,但青少年对网络的空前热情和强烈的兴趣也为当前收效甚微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当前的社会道德教育困境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在于社会道德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对青少年形成足够的感召力,难以从内心深处调动学生参与道德教育过程的兴趣与愿望,从而使道德教育演化为尴尬的“独角戏”、“打冷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能够在内容上做适度的调整,注重道德教育呈现形式的审美化改造,适当地借鉴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交往形式,同时,还可以对青少年的网络活动施以正确的引导,互联网无疑是一种最具有隐性课程开发潜力的社会资源。

(3)互联网上交往方式的改变和交往空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论及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夸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给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事实上,网络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和人格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网络交往大大扩展了青少年的交往范围和信息渠道。BBS讨论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和自我体验。与他人的互动交往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来源于与他人的交往,他人是一面镜子,人们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网络也有此功能。网络中许许多多的人构成了网络镜子,青少年从网络之镜中认识自我,扩大了他们自我认识的社会参照范围,“网络之镜”促使自我形象清晰。自我实质是社会性的存在,自我依赖于人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一系列社会化媒介而发展起来,一个人的自我是在其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不仅每个人都要以他人作为自己的镜子来认识自我,而且人的自我观念也是在别人的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其次,网络虚拟世界为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预演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场所,不仅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而且也弥补了独生子女家庭交往封闭和缺少同伴交往的缺憾,这些通过角色预演而获得的丰富生活体验将成为他们日后道德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开放的网络环境和网络活动的自主选择性也与现代民主教育理念有一定程度的契合。它们都强调通过自己的理智努力达到人格的完善。青少年的网络活动可以促进他们领悟自主选择的权利,培养他们道德承担的意识,为他们最终形成道德自律人格创造条件。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存留取舍以及对社会道德的冲击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这柄“双刃剑”毕竟掌握在人的手中,相信凭借理智的选择和科学的态度,人类能够利用这柄双刃剑为我们的社会道德教育服务,为人类的发展与幸福服务。

4.如何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历史上的教育家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们或通过实践和言论,或通过著书立说,提出了许多优秀的理论方法,例如,环境熏陶法、言传身教法、迎头棒喝法、感化教育法等。在前人的基础上,今天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教育方法。然而,虚拟网络社会的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有着本质的不同,其道德教育的方法需要有所借鉴与创新。根据网络社会道德的状况、特点和性质以及道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以下几种道德教育的方法在网络社会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