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网上不良信息泛滥,污染了社会风气,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灵。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互联网空间,网络中既有积极的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同时又有大量的黄色、暴力、反动言论等有害信息掺杂其间。因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原因,我们很难对不良信息进行彻底的剥离。与一般信息相比,这些不良信息对处于成长阶段、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具有更强的诱惑力。美国史密森博物馆是全美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其网站一周内的访问量不过30万人次。而色情刊物《花花公子》网站一周的登录量却高达470万人次,是前者的17倍,访问者中青少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国内有研究显示,近43.3%的学生在上网时都有意无意地接触过网上的色情信息。很多调查证明:青少年性犯罪与网上色情信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而接触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和动机。
(3)网络活动导致了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异化。网络的不断扩张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向以网络为中介的方向转移,造成了个体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疏离。人的心理趋向封闭,社交能力下降,对个性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网络沟通的虚拟性干扰了青少年对自身社会角色的正确认知,使青少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青少年一般都始终如一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在网络交往中则不然。网络上有着各不相同的虚拟情境,当这些情境发生重叠时,青少年会感到无所适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2~20岁的青少年面临的困惑是“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矛盾。角色混乱就是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有些青少年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还没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当网络切断了青少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时,他们会以为网络中的“他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他人”,网络所虚拟的现实就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从而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造成自我角色认同的混乱。
(4)网络管理和监督的乏力,导致了严重的网络犯罪和网络过错行为。互联网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在给人们提供足够便捷的同时,也正在成为网络犯罪的温床。在网上制造、传播病毒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危害国家公共安全、侵犯财产、妨碍社会秩序、肆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网络犯罪在西方十分普遍,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时有发生。一些人通过网络发布恶意的反动政治信息,在思想意识领域制造混乱。甚至还有人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想出各种办法,突破层层保密网,直接进入极核心的计算机系统的“神经中枢”,进行无声无息的破坏。这不但严重地制约着网络自身的发展,而且毒化着社会的道德风气。
2.青少年网络品德问题的表现
教育心理学中对品德心理领域的探讨,其范围通常涉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观等心理学问题。所以网络环境中的青少年的品德心理问题具体来说是道德认识紊乱、道德情感沦丧、道德意志瓦解、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价值观模糊。
(1)道德认识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掌握的一系列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从这些道德概念和观念中逐渐形成的观念体系。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知觉、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潜在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明辨是非善恶,作出道德选择,从而调控行为。
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等特点以及网络规范刚刚发展,常常造成青少年道德认识紊乱。首先,网络规范不健全或网络规范的宣传力度不够。青少年在接触网络之前,根本没有接受过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对网络中的道德规范认识模糊。比如,有些青少年认为黑客行为并不违背道德,只要不是蓄意破坏,展示自己高超的技术是可以的。但黑客总是非法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窥视他人的网络隐私,即使不把隐私散布、公开,也还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就如在现实生活中窥探他人隐私一样。另外,网络规范本身也是不健全的,通常一些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以后才会引起关注并促使人们制定相应法则。所以一些网络不道德行为可能并没有被纳入到规范中或还处于争议阶段。这些都会造成青少年对网络道德认识不足。其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网络上充斥着各国、各民族的社会思潮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信息多元化造成青少年偏离我国主流道德观念的引导,导致他们在道德选择上的迷茫。最后,网络的隐匿性,降低了青少年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青少年即使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在隐匿的情况下,摆脱了现实的诸多束缚,责任感降低,对自己的行为放宽道德评价尺度,从而在自觉的决策过程中放纵自己。
(2)网络环境中道德情感沦丧。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机。高尚的情操是一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个体需要在沟通彼此情感的人际交往中,通过移情体验来不断培养高尚的情操。移情产生的条件主要有:第一,对他人情绪表达的知觉;第二,对他人所处情境的理解;第三,相应的情绪体验的经验。
在人—机—人这样的网络环境中,青少年实际上是在跟机器打交道,而机器本身是没有情感的,所以,人与机器之间不可能有情感的交流、分享。而且青少年经常把时间耗费在网络上,人与人直接的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大大减少。也许有人会说,通过网上聊天也可以交流感情。且不论交流信息的真实性,我们通过聊天所获得的只是屏幕文字所表达的信息,与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交流大相径庭。实际生活中对别人的情感表达,仅仅借助于语言所获得的很少,更多的通过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获得。在网络中却看不到他人的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这就进一步说明网络环境无法满足移情产生的第一个条件。另外,在网络中,所接触的绝大部分是陌生人,青少年对他们所处的现实情境不可能有很真实的了解,又怎么能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处境,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呢?例如,不少青少年在聊天论坛中谩骂、侮辱别人,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情绪。其实发泄或攻击别人的行为,不论对别人还是自己都是心灵的伤害,是一种情感扭曲的表现。
(3)网络环境中道德意志瓦解。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的能动作用,是人们运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矛盾并支配自身行为的力量。
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断乳期”,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受到挫折,他们过多地利用网络进行QQ聊天,发泄情绪、排遣抑郁,或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形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进而导致心理性异常症状,并伴随产生生理性不适:时间失控,精神依赖,躯体依赖,不上网情绪低落等。网瘾在伤害青少年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瓦解了青少年的意志品质。青少年的自律意识不强,自控力差,受“电子海洛因”的引诱,很难用理智去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当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失控,产生了自责、懊悔的情绪,但又无力自拔时,便会更加放纵自己,以摆脱现实。
(4)网络环境中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行为不只是从品德形成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单个的心理成分,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Rest把人的道德行为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解释情境、作出判断、道德抉择、履行道德行动计划。可见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过程其实是网络道德认识紊乱、网络道德情感沦丧、网络道德意志瓦解的必然外在表现。网络道德行为失范主要有以下表现:传播和观看色情信息、知识侵权、金融偷盗、制造和传播病毒、网络犯罪等。
3.青少年网络品德心理的教育
构建良好的网络道德,最根本的是培养青少年健全的网络品德心理。网络不是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毕竟操纵网络终端的是活生生的人,只是他的思想、情感是和互联网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培养青少年网络品德心理是相当重要的。
(1)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网络道德认识。开展青少年网络品德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认识。尽管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没有言明从一个人的道德判断中一定能预见他未来的行动,但道德观念上的成熟可以预示道德行动上的成熟。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认识,要让他们清楚地了解网络上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但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对网络化时代的青少年并没有太多成效。我们可以在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之外,利用网络本身来对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
(2)加强情感教育,培养网络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激发和推动力量。道德情感冷漠的人不会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和准则,更不会因体会到他人痛苦的情绪体验而作出利他的道德行为。现实生活中,面对活生生的人,青少年尚且表现出冷漠的道德情感,何况在没有束缚力的网络中。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要注重运用乐情原则、冶情原则、融情原则,来培养青少年的各种情感。我们也可以模拟情境,让青少年处于受网络道德问题困扰的境地,促使他们学习体会他人的处境,培养其道德移情能力。
(3)建立网络契约,锻炼网络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直接决定着网络道德问题发生与否。网络使青少年变成信息符号背后的假面人。“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想法使传统德育构建的意志防御阵线崩溃。
(4)学会自我调节,杜绝网络不道德行为。现代社会学理论把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看做是影响个体自身行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我调节过程能增强人的行为的内部动机,从而使其受到影响;有利于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习惯。对于已经有网络问题的青少年,我们除了可以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来消除其行为习惯,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自控能力,使之掌握一套在网络道德行为中独立自主地处理道德行为问题的方法,包括:①自我监督。观察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作出自我分析。②自我评价。依据一定的网络道德规范评价自己行为的性质。③自我强化。以自我评价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自我作出反应,可以是自我奖赏、自我鼓励,也可以是自我谴责、自我否定。
(5)注重个性与创新人格的培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过,计算机给人类带来了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肤色、性别和家庭收入不再是判断一个人的标准,而智慧——如何在电脑屏幕上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才是判断一个人的标准。如果经过教育,我们的孩子能具备这种价值观,那么,他们就会尊重自己和彼此尊重,这样,我们就能保证在21世纪,我们将拥有更巩固的家庭、更稳定的社区和更强大的国家。在网络时代,在开放的时代,在文化多元的时代,我们要注重青少年个性的培养,完善其道德品质。这样即使他们进入了网络的汪洋大海,也会心中自有航向。形成和谐成熟的个性、创新的人格,将会使青少年正确把握信息和机遇。
首先,要注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个性成长的奠基作用。
其次,家长需提高自身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家长在竭尽全力为子女进入信息社会提供条件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数字化生存能力的提高,从而加大了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削弱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父母必须认识到,要教育好子女必须首先教育好自己。这一点,国外新兴起的“亲职教育”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国外,家庭教育这一概念已逐渐被亲职教育所代替。所谓亲职教育,是一门教导父母如何了解与满足子女身心发展要求,尽到父母的职责,以帮助子女有效成长、适应与发展的学问。亲职教育被认为是家庭教育的内涵和精髓,也是其内在基础。施欣欣在《亲职教育ABC》一书中列举了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
亲职教育至少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在家庭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中,父母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父母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所以,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自身的“教育”,其次才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孩子生活的时空和过去已有很大的不同,父母应不断更新观念,增长知识,加强道德修养。
第二,家庭教育中应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突出教育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性特点,注重鼓励和引导,采取辅导的方式,而不像传统家教那样注重训诲和管理,采取训导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