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49546300000094

第94章 毕姥爷就是这样忽悠晕了

2009年春晚,小沈阳的一席话“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噢;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噢。”嬉笑之间隐喻了对人生的总结,这句话被赋予了深刻哲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口头禅。小沈阳更是了得,到处作秀,影视留影,歌坛留声,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赵本山继他的《卖拐》《轮椅》之后,又忽悠出了一座高峰,成功地推出了他的徒弟小沈阳,可谓后继有人。

近日,拜读《百喻经》的时候,看到有一则寓言“老妪捉熊”,觉得有些眼熟。

寓言的大概意思是说:有个老妇人,走累了睡在树底下,突然来了一只身体强壮的熊,张着血盆大口要吃老妇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老妇人醒了,爬起来绕着树跑,熊就绕着树追着老妇人跑。老妇人因年事已高,累得跑不动了,就被熊隔着树抓住两只手,熊和人环抱着树,熊怎么也吃不到老妇人,但谁也无法脱身。

这时,有一个年轻人路过,老妇人就忽悠年轻人说,你来帮我抓住熊,我们杀了它分着吃熊胆。年轻人相信了老妇人,就过来帮助她抓住熊,老妇人乘机松开了手,丢下年轻人独自跑了。年轻人陷入和熊的搏斗之中不能自拔。

仔细揣摩,是否和《卖拐》《轮椅》有些相似之处呢。

只不过范伟一次是被忽悠瘸了,另一次是被忽悠瘫了。两次都犯了同一个毛病,就是轻易相信别人,结果令他伤心之至。

而小伙子被老妇人忽悠着陷入困境,生死难说。赵本山的高明在于巧妙的借助了佛教的经典故事,又一次把小沈阳忽悠到了全国人民的面前,成了红得发紫的鼎鼎大名的笑星。

其实,这是艺术的必然,借助忽悠,赵本山师徒鞭挞了社会上一些丑恶的忽悠现象。

可见忽悠之功效不可小瞧。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位产品推销员无意中认识了我老婆,左一个大姐又一个大姐叫得比老婆的亲妹妹还亲热,老婆被感染得一个劲地夸她热情、懂礼貌、有教养。

我问老婆:是觉得你好她才这样和你亲近的?老婆沉默了一会说,也不是,她要我买一些她们公司的洗涤用品。

我说你可当心,别上当了。老婆不屑地说你把别人都看得那么笨,谁也不是弱智。

既然老婆都这样说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这件事就撂在一边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天回到家里,看到老婆满脸不高兴,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用了她认识的那个妹妹介绍的产品,把一件羊绒衫洗坏了。我说你赶紧找她呀,老婆说怎么打电话她也不接。我说认了吧,谁让你听人忽悠呢。熊是笨死的,人有时也能笨死。

老婆一脑门子的官司,叨咕着说:这人咋啦,蛮老实的一个人,咋就说话不算数呢,说好的保证质量的。

这只是推销员忽悠消费者的一件小事,就整得老婆好几天不痛快,搞得家里阴云沉沉,弄得我也小心翼翼,生怕触动了老婆哪根神经,再把满脑子的不痛快发泄到我的身上来。

反过来想,赵本山与小沈阳师徒那样的大忽悠,能把毕福剑这样精明的“毕姥爷”都给忽悠晕了,那些小忽悠们也是深得师父真传,忽悠老婆这样善良的中年女人还不是小菜一碟。也难怪老婆要上当,你到商场看看,那些售货员精得跟猴似的,见了像老婆这样的中年女人,一概叫姐,嘴那个甜啊,好像她们所推销的服装就是专门为老婆这些女人量身设计定做的,穿在身上立刻就腰若细柳貌似貂蝉。被蛊惑的那些中年女人一个个像着了魔似的,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少女时代,欲罢不能。

忽悠就是这样伪善地不经意地麻醉了人们的嗅觉,当你明白时,已经像范伟一样,思维被忽悠“瘸了”,行动被忽悠“瘫了”;像毕福剑一样被忽悠晕了,把小沈阳带到了《星光大道》的舞台上。

这只是戏剧化、生活化的忽悠。那些有权势的忽悠们才厉害呢,贪官忽悠老百姓,民脂民膏多少被鲸吞,还大言不惭地讲廉政和道德;强势群体忽悠弱势群体,三鹿毒奶粉忽悠垮了全国奶制品产业,忽悠出了多少结石宝宝;骗子忽悠傻子,搞传销的骗子忽悠多少参与传销的傻子倾家荡产。

损失惨重,教训沉痛。忽悠是非常可怕的,如果社会视忽悠为笑料,那是法律的缺失,如果正义视忽悠为笑料,那是心灵的混沌。

作为草根阶层,不论怎样的麻木,也不应该容忍良心玷污,一旦良心被忽悠,整个社会道德可能就会沦陷。

寓言的佛教解法是:因贪心而轻信,因轻信而受害,这是所有的贪婪者的通病和下场。为了求利益而附和佛法,反而受到损害;只有真心信仰,才会真修实学,求得利益。

今天读来,仍然具有震撼力!

老妪捉熊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更有异人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为熊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