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movie and TV,why you still go to the theatre?
文赵征
20世纪初,电影作为工业文明时代以商业为目的的新传播样式流行了起来,它必然性地分流了一部分戏剧观众,这在当时引起了戏剧人的深度恐慌。他们意识到,发展了两千多年的戏剧艺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剧场要被电影院取代了!戏剧要被新的大众娱乐方式取代了!打击是沉痛的,然而发展是不可逆的,甚至随之而来了更为沉痛的打击:普通家庭开始拥有电视机了。
如今,人们有了用更低成本(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获取娱乐的手段,那么为什么还要走进剧场?在接下来的整个世纪,戏剧领域的探索都笼罩在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之下,戏剧人聪明且敏锐地意识到,比新鲜、比娱乐性,他们是无论如何拼不过以娱乐为目的诞生的电视和电影的,所以他们不约而同,或者说殊途同归地走到了一条路上,那就是对戏剧做减法,发掘剧场独有的魅力对于戏剧本质的探索,反而在危机时刻走向了高峰。
时隔百年,我们身处上世纪的戏剧家无法预知的未来世界,全球每年有10000部左右电影上映,仅中国每年播出的电视剧剧集就有12000集,除此之外,互联网给传播带来的新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的娱乐方式一个人,一部电脑足矣。我们也可以看到,戏剧作为大众主流娱乐方式的地位一去不返,但是带着两千余年的传统以及上世纪戏剧家探索印记的戏剧,如今仍然在剧场中不断上演,焕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再试图回答上世纪戏剧家也提出过的问题:
“有了电视电影,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剧场看戏?”
无法取代的戏剧本质:观演关系
戏剧和其他艺术样式最显见的区别,便是观演(观众-演员)关系了。彼得布鲁克在他的《空的空间》中说到:“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当然,布鲁克本人的实践丰富而多样,这里无非是想提出他所认为的戏剧本质观众和演员的关系。我们现在要说的独特性种种,也是基于观演关系的。
戏剧演出的现场感
戏剧作品在此时此刻,面对观众完成
在戏剧演出正式开始之前,尽管进行了长时间的排演和各部门间的反复磨合,都不能称为“作品”。待到戏开场的那一刻,场灯关闭,大幕拉开,一出戏才开始作为“作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在观众面前呈现。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他们参与了这个戏剧作品的创作和完成。这种“参与”其实是多维度的。观众的专注,笑声,哭声和分神带来的噪音都会对舞台上演员的表演造成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对于演员而言也是无意识的,演员的状态又会对观众的观赏状态进行新的影响,这种循环式的反馈效应使得每场演出都不同,且无法重复。
此外,观众的视线是由自己控制的,这点极大地区别于电影和电视剧。电影和电视的焦点,是由镜头来控制的,而话剧舞台的整个表演空间都在观众的视野范围内,观众的目光聚焦在哪里是自由的。虽然导演可以运用对于舞台焦点的把握引导观众的视线,但是也有导演充分利用这种自由,进行多焦点的尝试每个观众看到的作品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现在,这种“参与”也被许多小剧场戏剧提炼出来进行放大,或者说直接化了:观众可以现场与演员进行互动,甚至可以决定戏剧情节的走向和结局。
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现场感”,其实并非来源于戏剧的艺术真实和戏剧摹仿生活的逼真,而是来源于观演关系造成的“即时性”和“参与感”。与戏剧事件和参与事件的人物身处同一空间剧场,以及观看时间与时间发生时间演出进行的一个或几个小时,使得观众和艺术作品的关系达到了其他艺术样式不可能带来的密切程度。这种同时同地所带来的“现场感”,是观众的情感迅速带入剧情和人物的基础,也是给观众造成更为强烈的审美感受的前提。
观演关系的假定性
亦真亦幻的舞台空间
观众在被限定的演出时间里,看着固定的舞台,却对舞台上忽快忽慢流动着的时间,和舞台空间所代表的或广大或狭窄且不断变化的地点深信不疑这就是假定性。这种假定性是一种约定俗成,观众一旦坐在剧场中就开始生效,而戏剧的表现手段也是由这种假定性决定的。
编剧用有限的篇幅所讲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导演丰富而充满想像力的调度;舞台美术师在舞台上营造的环境和氛围;灯光音效的配合以及演员连续不断的表演这些有时候用来制造真实感,让观众相信这些人物的存在和舞台上的事件正在发生,有时候又被用来制造间离感,让观众得知舞台上的事情是虚假的,自己正在看戏。如果这些手段运用得成功,无疑会给在假定性条件下的观众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参与感下身临其境的满足感是其他艺术样式无法带来的。
戏剧功能的新思路
从上世纪以来,我们谈到的电影、电视对于戏剧的“取代”,其实并不是艺术样式的取代,而是作为大众娱乐方式的替代,这种替代的前提是电影、电视与戏剧社会功能的重合。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看到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社会功能。
图:依照莎士比亚时期仿建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电视通常摆放在家里,即使电视剧不一定好看,娱乐节目不一定精彩,广告每天都在重复,而且有了新的选择(在网上追剧或看视频),电视仍然不可替代。这是因为,对于很多城市人而言,看电视是与家庭成员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一起追剧、吐槽、对演员评头论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城市人交流不畅、两代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和观念隔阂等问题,客观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体验是每个人坐在各自的电脑前看视频取代不了的,“看电视”这个行为的意义大于电视内容本身。
而电影院多在商圈中,是休闲和社交的场合。与家人、男(女)朋友、闺蜜或基友一起出去逛街吃饭,在接下来的时间看个电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便是一个人看电影,在微博和朋友圈上晒的电影票和影评也赋予了这个活动社交的意义。此时,电影作为消费文化的性质就凸显出来,这也是商业大片排片最多,票房最好的原因。
那么,戏剧在当下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呢?
1.剧场启蒙和思辨的场所。
剧场不仅是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也是启蒙和思辨的场所。如今我们看到的很多话剧,由海外传入之初就带有知识分子强烈的启蒙的自觉性。在西方,戏剧也紧密地同其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状况和文艺思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强烈的启蒙性和思辨色彩。戏剧创作者对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对于大众生活的体验和关注,在剧场中通过戏剧表现手段传达给观众,引导观众对于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环境进行反思和认知。这使得戏剧区别于电影和电视,具有一种特殊的严肃性质。
戏剧起源于仪式,20世纪也存在着戏剧向仪式复归的倾向,体现为对剧场种集体无意识的重新认识和对仪式对个人精神所起的作用的多重探索。这种探索在现代剧场中的延续,也将拓展观众的观剧体验。
2.戏剧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
戏剧在当代无可避免地从大众艺术变成了一种小众艺术。受众群体的急剧缩小也赋予了戏剧一种新的符号意义:戏剧同“有文化”、“有品味”自然地联系到了一起,定期进剧场看戏的观众被认为是有文化的人,看戏这个活动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带有个人修养意味的娱乐活动。看戏不仅仅作为休闲和娱乐方式,也带有对于符号的追求的意义。
对于城市中衣食无忧,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人们来说,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多样,戏剧的符号意义无意识地迎合了这一趋势,这是今天人们仍然会进入剧场的原因,也是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剧场的原因。
3.看戏作为新的生活方式。
在波兰,许多观众为了看一出格洛托夫斯基的戏,会在周末驱车几个小时到他进行戏剧实验的乡村参与一场戏剧演出。在法国阿维农,每年七月都有持续一整个月的戏剧节活动,世界各地的观众聚集于此,一边享受度假生活一边观看每日不断的戏剧演出。
而在中国,这种将戏剧和度假结合在一起的观剧活动也正悄然兴起,天津大剧院为观众报销往返车票,使得“去天津看戏”在北京观众中变成了一件非但可行,且极其普遍的事情。乌镇戏剧节也将旅游和观剧结合在了一起,戏剧观众可以住在景区中,感受浓烈的戏剧节的文化气氛。类似地,我们目前尚想象不到的结合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也有可能出现,看戏将变成一种更为丰富和多元的体验,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终于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刻了:上世纪戏剧人所恐惧的取代并没有发生,尽管有了电视,戏剧仍然有观众,而且永远会有,这既是戏剧本身的魅力,也是观众对于戏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