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爷爷只有先回乡下了。爷爷走后,女孩子竟然慢慢好转起来,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帮妈妈做事,照顾弟弟,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父母很高兴,给学校请假让她休养一段时间。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女孩子已基本恢复正常,父母非常高兴。
一天,爷爷在乡下接到电话,也很高兴,带了一些家乡土特产来看孙女。在城里居住的表姑一家来访,表姑父是某大学老师,与女孩子交谈后夸赞她聪明灵秀。
父母本就很敬重当大学老师的表姑父,女儿得到肯定让他们很是骄傲,一个劲地教育女儿要向表姑父多请教,以后要好好学习,当表姑父这样有知识的文化人。
吃过饭以后,全家人送表姑一家出门后,就在小区周围随便走走。没想到在开心聊天的过程中,女孩子又开始发作,大哭大闹,浑身抽动,跟前面的表现判若两人。安抚了好久她才平静下来,第二天一早就送到了医院,同时,惶恐不安的父亲给孩子的表姑父打电话求助……
压抑渴望多年的女孩子,在学校被老师训话以后,是真的受到刺激了,表现出很强烈的身体症状。由此却意外得到父母多年不见的特别关注,当一直认为失去了的父母之爱一旦找回来,女孩子再也舍不得放弃,多年的渴望眼看可以变成现实,女孩子一心想趁此留在父母身边生活、上学。
后来,在父母身边出现的一些状态,有时是因为嫉妒弟弟,想得到公平,有时是想得到父母的关爱,有时是为了让父母不把自己送回乡下……多数时候是自己故意装的。所以,当爷爷说到回家上学的事情时,女孩子又失控了。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女孩子完全恢复了健康,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在其表姑父的建议下,送到一熟人的打印店学习打字。幸运的是,两个月后,因为成都市政府新政策的出台,女孩子可以跟城市的孩子一样,只交很少的学费就可以在城里读书,父母重新租了一个大一点的房间,让女儿和儿子一样,都在城市里上学了。
半年后,女孩子和妈妈特意提着一堆土特产来工作室感谢我。女孩子面色红润,健康而快乐的样子非常招人喜爱。
不懂孩子的爱,如何爱孩子
这些年,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留守儿童的出现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性问题。我的一个朋友去农村资助贫困孩子时,有个6岁的小男孩对她说:“阿姨,请你告诉我爸爸妈妈,我可以挖草药挣钱了,他们回来我能养活他们了。我想爸爸妈妈了,一定要他们回来让我养活,阿姨,求求你了,一定要告诉啊……”根本不知道孩子父母在哪个城市打工的朋友,只有流着泪水使劲点头答应。
“不乖女孩”的心结
暴躁的小公主
第一次看到这个7岁的女孩子时,印象很深刻。她精力旺盛,手脚都不闲着地满房间乱转,小脸上眉头皱得紧紧的,一脸的烦躁表情,对别人说的话根本不予理会。
家长反映: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上课的时候随时会大喊大叫。在同学当中很不合群,总是孤独一个人,没有朋友,也没有人愿意跟她一起玩,还很容易跟别的同学起冲突。
老师也不喜欢她,总是给家长投诉她的不良表现:在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说话太尖酸刻薄,喜欢骂人,常常跟同学发生肢体冲突。不听老师的招呼,自以为是,情绪反常不平稳,总是会突然在课堂上大吵大闹。
家长认为老师不喜欢孩子,可能是因为没有送孩子去上她的补习班;跟同学的关系不好,是因为有一个女孩子特别坏,总是要欺负她。
女孩子跟几个孩子一起参加情商技能训练,几乎每一次都会在课堂上出状况:比如突然叫喊着说要喝水,而且立刻要喝;突然又哭天抹泪地说自己的笔坏了;跟坐在一起的同学争吵等。任何要求得不到满足,她都会大喊大叫,大声哭喊。而妈妈却很少阻止她,只是在一旁看着,不着急,也不生气。
女孩子说话时很少看人,一直都很烦躁,想做什么就要立刻去做,否则就不愿意。或者在做事前就谈条件,稍有延迟就开始耍赖。妈妈始终被其控制,没有任何办法去引导或帮助孩子。
第一次做沙盘时,她反复做好又反复推翻,最后的结果是一塌糊涂,没有交出一个完整的沙盘画面。嘴里一直在不停地抱怨:
“你想要什么样的啊?你到底要什么样的啊?”
“你要我做什么样的?你说嘛,我真不知道。”
“我做不好怎么办?我什么都做不好的。”
“我做坏了怎么办?你要我赔吗?”
“你要这个做什么?你怎么跟我们老师一样烦人?”
“这是作业吗?你要打分吗?多少分及格啊?”
第二次来,我依然告诉她:“在这里做沙盘或者画画都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想做成什么样子都可以。”
“可是我不喜欢做什么破沙盘,可以做别的事吗?”
“喜欢画画吗?”
“那你给我看看别人画的画好吗?”
“好啊,别人做的沙盘模型也有画册,你慢慢看吧。”
女孩子边看边批评:“这个是什么呀,画得好丑……哎呀,这个太好笑了,好幼稚呀……这样的画也行吗,如果是我们老师肯定会批评的……”
“在我这里小孩子不需要画很漂亮的画,也不分对错和好坏,只要你喜欢,画成什么样子的都可以。”我再次认真地重申一遍。
女孩子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好像放心一些了。
“那我先去看看沙盘吧。我只是看看啊。这么多玩具都可以随便用吗?”看她的样子似乎把第一次的事完全忘记了,而是第一次接触沙盘。
“哎呀,是谁把这个娃娃摔坏了?真不乖!真坏!哎呀,这个桌子的腿也断了,是谁搞破的?怎么办?”她大喊大叫、表情夸张地看着我。
“有的东西不太结实,如果拿的时候不小心,就会损坏或者摔到地上,所以我会告诉每个小朋友,取放的时候小心一些就行了。”
“那我怎么用啊?太坏了,应该要他们赔一个新的。”她满脸谴责地举着两个坏玩偶。
“东西用久了都会损坏的,不会有人故意破坏。没有关系啊,你可以把摔坏的娃娃当残疾人模型用,也可以在沙盘里安排一个木匠来修理坏桌子啊。”
“可以这样吗?好吧,那我试试吧。”她的语气突然间轻快起来。
女孩子似乎终于满意了,安心开始做沙盘。也许她已经得到了内心想要的答案:画不好画不会被批评,不小心搞坏了玩具也不会受罚……既然是安全的,那我愿意“试试”。
她害怕被抛弃
女孩子的妈妈因为一些个人的成长经历,无力感很强,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上,经常表现得束手无策。而爸爸痴迷电脑游戏,下班回家除了吃饭,其他时间几乎都耗在了电脑前面,对家务和女儿的事很少过问。
有一次,女孩子在沙盘上,摆了一只公鸡和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告诉我那是哥哥和妹妹在一起玩耍。过了一会儿,她莫名其妙地变得烦躁起来,使劲地把公鸡深深地埋进沙里,并且堆成一个小沙包,然后把小天使放在顶部,站在旁边仔细欣赏。
看着看着,她突然狂躁地一把打翻小天使,抓起沙子不断往天使身上洒,然后冲出沙盘室大吵大叫:“妈妈,我要回去,你答应带我去公园的,你答应我的,快点走……”
把她安抚下来以后,我问妈妈:“你还有一个孩子吗?”
妈妈哭了,在女孩子之前,有一个男孩子,非常讨家人喜欢,却不幸在1岁多时夭折了,这一直是爸爸妈妈心里最大的痛,也是两人关系之间的阴影。
“女儿知道吗?”
“我告诉过她,曾经有一个哥哥。”
“关于哥哥,你是怎么给她解释的?”
“我说是他不听话,所以爸爸妈妈不要他了。”
妈妈的动机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孩子那里接收到的信息却是:如果我做得不够好,爸爸妈妈会像对待哥哥一样不要我了。带着这份很深的恐惧,又受到年龄和能力限制,孩子不知道如何做得更好,所以随时处于烦躁不安的状态,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辅导几次后,孩子已经跟我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但时不时会突然给我一个考验:“张老师,我给你出个谜语好吗?我最最讨厌一个字,谁都猜不到是什么,妈妈也猜不到,你知道是哪一个字吗?”
“乖。”
我也不知是否正确,当时是凭感觉脱口而出。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非常激动地冲过来,一把搂住我的脖子又笑又跳:“我最喜欢张老师了,别人都猜不到,你一下就猜到了,我太喜欢你了……”
“那你要告诉我,为什么最讨厌‘乖’字?”
“因为我就是个不乖的孩子啊。”
孩子说得轻松无所谓,我听了心头却很沉重。这又是一个被贴了“标签”的孩子,才7岁的孩子,只是一张未经描绘的白纸而已,却被身边重要的成人有意无意地定型为“不乖的孩子”,最可怕的是孩子轻松地认可了,也难怪她在学校或培训班里,总会以“坏孩子”的形象和身份去做事,因为她本来就是“不乖的孩子”。
孩子越来越喜欢跟我说心里话,情绪慢慢开始稳定。
……
“张老师,我告诉你爸爸为什么总打我,这是秘密,好吗?”
“那你告诉我吧,为什么?”
“爸爸不喜欢我看电视的时候把声音开得太大,我却故意把电视声音放大。”
“你故意这样做想得到什么呢?”
“我要他追我呗,我一看到他过来就跑,爸爸就追,追到了就打我。”
“有跑赢的时候吗?”
“没有,每次我刚跑到门口,还没有来得及穿上鞋,就被爸爸抓住了,嘻嘻。”
孩子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伤心,也没有不高兴,反而显得很开心。我明白了:孩子是故意用捣乱挨打的方式引起爸爸的关注。
……
“张老师,你有丈夫吗?”
“有啊。”
“你有爱情吗?”
“有啊。”
沉默。
我等了一会儿问她:“然后呢?”
“好啊,有了爱情你就有了生命的全部。”
“如果没有爱情呢?”
“那就只有生命的一半呗。”
“是谁说的?”
“我说的呗。”
我不能确定她如此成熟的话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过了一会儿又问她:“爸爸和妈妈之间有爱情吗?”
她不说话,用手做成沙漏反复操作。突然间轻轻叹了口气:“唉,可能有吧,妈妈经常说爸爸把她骗来就不管了。”
不懂孩子的爱,如何爱孩子
孩子感觉不到爸爸的关注,也不明白父母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爸爸的冷漠、妈妈的无力,让孩子一点也感受不到安全和支持。所以,在很多时候,她需要把自己武装成小刺猬一样到处惹事,以此来证明自己可以保护自己。同时,在内心深处,又特别渴望父母之间能够有她理解的、像生命一样重要的“爱情”,使自己能得到家庭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儿童中期就开始产生的自我防御机制,使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困难归咎于外在的世界。当孩子用合作性的方式没有达成满足需求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转而以破坏性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并且达成目的。
有的孩子在不断被批评或否定面前,会选择沉默或者无为来逃避被评判,渐渐变得自我封闭、没有自信。有的孩子会选择攻击性言行争取权利,比如此个案中的女孩子,由于没有很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交生活,又没有被父母和老师很好地关注与引导,她为了自我保护,发展出具有攻击性和敌意性的行为,来应对现实当中的压力和失败。
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自我防御机制对个体有益,但过度使用则可能带来问题,如信念或者行为的扭曲。这种方式虽然缓解了对安全缺失的恐惧感,但是,当这些防御机制失效时,结果会导致个体更加频繁地产生更大的焦虑。
家长能够在这方面帮助孩子的,除了更多的关注和耐心,还要学习一些相应的知识,有效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释放压力,用更积极正向的态度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
“我才是罪人”
越大越黏人的孩子
12岁的女孩子是妈妈骑自行车带着来的。天气很热,母女俩都是汗津津的,进入有空调的咨询室,一个劲儿地说“好舒服、好舒服”。
女孩子有癫痫病,确诊已经有两年了,以前经常会发作。服用中药治疗了快一年,现在情况已经有明显好转,但是每个月还是会至少发作一次。病情发作的时候浑身发抖,有时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一些话,多数时候都是在叫妈妈爸爸,持续时间最长也就十多分钟。
女孩子很黏妈妈,无论是进咨询室还是填写咨询表格,一直抓住妈妈的手不放开,也不愿意单独去做事。我同意她们母女可以共同在咨询室做辅导。妈妈分明有点烦累,却强赔笑脸地坚持忍着。
我跟女孩子开玩笑:“你放开试试,妈妈不会飞走的,我保证。”
她犹豫了一下,放开了手,脸上有点不太高兴。
妈妈解释说:“不知道为什么,越大越黏人。宝贝,你最爱妈妈了,是不是?”
女孩子像个小小孩一样点点头,高兴起来了。她从随身斜挎的小花包包里,先是找出一个彩色小发卡别在头上,实际已经有几个五颜六色的小发卡,横七竖八地别在她的短发上面了。接着,她又拿出一本漫画书旁若无人地看起来,好像眼前的事跟她毫无关系。
妈妈也把她当作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自顾自地开始介绍女儿的情况:“我以前带她去找过心理咨询师,那个心理咨询师每次都不许我进去,只把孩子带进去做治疗,还给她做催眠治疗。孩子吓得不行,有几次她都说那个老师让她看到鬼了,有两次搞得孩子的癫痫都发作了。我很生气,就再也没有去了。……说起来很惭愧,我欠这孩子的太多了。宝贝,妈妈说了你不要生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