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49493000000007

第7章 读懂孩子,才能与孩子快乐共处(1)

孩子的很多言行都暗藏玄机,

只有读懂了他的这些小心思,

你和他的相处才不会那么劳心费神,

而你们也会拥有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

原来,这是孩子的求救信号

情景再现:

玖玖一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养成每天晚上按时睡觉的习惯了。妈妈只要给她洗漱完毕,把她放到床上,小家伙就会悄然入睡。然而,有一天晚上,到了睡觉的时间,她却一直不肯入睡,嘴里哼哼唧唧的,使劲踢腾着小腿。玖玖妈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唯一的可能就是她尿尿了,可小家伙在上床之前刚刚尿过呀!不过,无奈的玖玖妈还是觉得应该检查检查。这时玖玖妈才发现纸尿裤比平时系得紧了点儿,于是她重新给玖玖系好纸尿裤,穿好衣裤。结果,小家伙立刻不再哭闹,很快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虽然玖玖才一个多月,但是她已经懂得用踢腿的方式来告诉妈妈,她感觉不太舒服。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许多原生态的“信号”,如上文中的玖玖一样,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这些信号,就无从理解他。因为缺乏理解,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正确的回应,他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而一旦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期望中的回应,他与人正常交流的热情就会下降,转而以哭闹或其他任性的行为来坚持自己的需求,试图以此获得父母的理解与回应。

事实上,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孩子的各种行为就会发现,即便是刚刚出生一个来月的婴儿,也会有很多表达自己需求的特别方式,但这些需求往往是最不容易被家长发觉的。这时的孩子还不会说话,父母怎么知道他是热还是冷,是高兴还是难受,是饿了还是饱了。不要着急,孩子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他可以用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信号。

哭闹是孩子最共同的“语言”,想必很多家长都对此感到束手无策。刚出生几周的婴儿,哭闹表现最为明显,原因也最单纯,正是家长观察小宝贝需求的最佳时机。婴儿如果哭闹,多半是因为饿了、尿布湿了等生理因素。而随着身体发育渐渐成熟,能够做翻身、坐、爬等动作时,孩子对外界的互动需求也有所提高,此时孩子的哭泣行为更让爸爸妈妈费解,也许是他不安于现状、产生好奇心,也许是想和父母与世界产生互动的开始。当孩子瘪起小嘴,满脸委屈的时候,这就是要开哭的先兆。至于孩子是肚子饿了要吃奶,或尿布湿了要人换,还是寂寞了要人逗,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了。这些问题,都会使父母感到精疲力竭。

我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我家宝宝实在太闹人了,比任何一家宝宝都会哭,我们被折腾得够呛。有时候宝宝并不饿,尿布也是干的,看起来也没有生病,但就是哭个不停。什么原因呢?我总结了一下,这些宝宝往往具有以下这些特点:喜欢被人抱,即使睡觉时也一样,一放下就像受到惊吓似的醒来;精力旺盛,哪怕被抱着也常常不安分地扭动;非常认生,很难睡得安稳,对环境很敏感;要求多,得不到满足就哭闹不休,而好不容易起效的安抚方式过一会儿又不管用了。

面对这种宝宝,你可以尝试这些方式:温柔地抚摸宝宝的头、后背或胸口;坐在宝宝身边,轻轻地拍拍宝宝;用柔和的声音,轻声细语地与宝宝交谈,或者轻轻哼唱歌曲,表明你在他身边,会照看他的;你还可以试着用婴儿背带把宝宝“穿”在身上,和妈妈随时在一起容易使宝宝获得满足,特别是贴在妈妈胸口,听着妈妈的心跳声,能对宝宝起到安抚作用。当然,如果你动了很多脑筋,用了很多办法,宝宝还是哭个不停,你也不必慌乱。每个宝宝都会哭的,你不可能每天每次都做得完美无缺,每次都能让宝宝感到舒舒服服的;但是如果你发脾气,宝宝是会感受到的。

哭闹是婴儿沟通的方式,家长不必太过自责,认为自己没照顾好宝宝。哭声其实就像我们的口语沟通,只是孩子还不会说话,哭闹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婴儿的哭泣行为,其实也是自我语言训练发展的基础。所以,当宝宝的哭声抑扬顿挫、响亮且有节奏感时,不必担忧,那只是宝宝在告诉你:“我的身体很健康!”下次宝宝哭泣时仔细听他的哭声,慢慢去熟悉他的哭声及其中透露出来的讯息。宝宝哭闹,并不等于说你是个不称职的爸爸或者妈妈,只要你尽力就可以了。当然,应对宝宝哭闹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多贴近他,多多照看他。

一个被父母理解、获得最大满足感的宝宝,通常也是最乖巧的宝宝。因此,父母要学会观察揣摩孩子的心理需求,以最适合他的方式来应对他的各种行为。当孩子把奶头或奶瓶推开,将头转向一边,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时,多半就是已经吃饱了,父母就不要再勉强小家伙吃东西了;当宝宝常常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嘴巴,乱咬乱啃,不给就大闹,也许是因为正在长牙的缘故;若是宝宝玩着玩着,眼神变得涣散,还时不时地打哈欠,也不太理睬爸爸妈妈,就表示他困了;如果看到孩子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而且目光发呆,可能是他要大便;在每次小便之前,宝宝则通常会出现咧嘴或是上唇紧含下唇的表情。大多数宝宝在吃饱穿暖、尿布干净而且还没有睡意的时候,会自得其乐地玩自己的嘴唇、舌头,比方说吮手指、吐气泡什么的,而且这时的宝宝更愿意独自玩耍,不愿意别人打扰。

父母了解孩子的这些基本生理需求,还远远不够。很多父母把孩子对自己的需要简单地理解为物质方面的需求:吃饭、穿衣、买玩具等,却往往忽略了孩子最大的需求,即情感上、精神上的需求。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一切听从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花费应有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满足孩子对自己的依赖需要。试想一下,你给予孩子的是否真的就是孩子需要的?高档玩具也许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玩具,而那些简单组合式的玩具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家长的包办代替并不能真正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每个孩子都有特定的需要,如拥抱、吃奶、抚摸等。有些孩子只要得到适当的安抚就能满足;有些孩子却要时常被抱在怀里才会减少哭闹。根据孩子的适应性、情绪状态、趋避等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气质类型:其一,容易型:这样的孩子容易适应环境,情绪愉快,可以主动和周围的人交往;其二,困难型:这样的孩子较难适应环境,负面情绪多,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消极;其三,迟缓型:这类孩子适应环境缓慢,情绪反应一般,对新刺激慢慢感兴趣,逐渐活跃起来,俗称“慢热型”。由于气质类型的差异,孩子对关注、爱抚和刺激的需求水平也不同。如果得到了满足,他们就能在身心发展上发挥最大的潜力。那么,孩子究竟有哪些心理需求呢?

被爱、被接纳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传统的育儿经验告诫我们:不要对婴幼儿的哭闹立即做出回应,否则会把他惯坏。但我觉得,每一个母亲出于天性,都无法做到,总是孩子一哭闹就立马又哄又抱。事实证明,那些在出生头几个月,哭声得到妈妈积极回应、需求总能得到满足的宝宝,在1岁多时,其语言表达和认知沟通能力比那些妈妈反应迟缓或哭声根本得不到妈妈回应的宝宝更强。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哭泣等需求信息置之不理,将破坏孩子和父母的信赖关系。因为对于思维意识尚未建立的宝宝,哭泣是他们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父母对哭泣等需求的敏感度会影响宝宝今后是否能形成一种好的性格特质,若父母对宝宝的各种行为迅速地做出回应,能及时发现宝宝的问题,从而更能读懂宝宝发出的需求信号,增加对他的了解,加深亲子间的默契,亲子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同时,父母的及时回应也能让孩子感到自己总是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有助于孩子变得更加温和。所以,响应孩子的各种需求不仅不会宠坏他,还能让他学会如何有效地沟通,而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各种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时,他就会安心地信赖周围的一切。即使有时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但父母的回应至少令他知道自己没有被人忽视。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父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父母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只有能感受到爱的孩子,才会学习如何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

孩子需要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小孩喜欢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当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冷落时,可能会很敏感地认为大家都排斥他,都看不起他,产生“大家都不喜欢我”“妈妈爸爸常常吵架,是不是讨厌我了”“这个家好像不是我的”诸如此类的感觉。久而久之,他就会对家庭和集体产生排斥心理。

孩子还需要自尊心和成就感。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父母应多给予孩子表扬及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当儿童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滋味时,父母适当的鼓励会成为促使他继续去尝试的主要动力。

另外,孩子还有满足好奇心的需求。儿童对于他不曾看到过的或不曾听说过的事物,会主动去问、去摸、去看,这样就产生了学习。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父母要给孩子灌输相应的规则。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情时,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才能体会到自由成长的秩序感。

要点回顾  你知道吗?

1.宝宝特定的生理需求有哪些?

宝宝特定的生理需求有拥抱、吃奶、抚摸等。

2.为什么说哭闹是孩子最共同的“语言”?

哭闹是婴儿最简捷的沟通方式,哭闹不仅是他情绪表达的方式,也是他自我语言训练发展的开始。

3.孩子在情感上的需求有哪些?

被爱、被关怀的需求;安全感的需求;自尊心和成就感的需求;满足好奇心的需求。

不懂孩子,他才从“天使”沦为“魔鬼”

情景再现:

我有过这样一次经验,计划了很久,咬牙买了昂贵的票,准备带儿子去看国外大马戏团的演出。当然,我这么做,也是源于自己小时候就想看一场马戏表演,这种渴望至今还埋藏在心底。可是,当我们在喧闹的看台就座,演出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儿子却开始又哭又喊,吵着要回家。当时,我责怪儿子“太不乖了”。可是事后我从心理学的角度仔细想想,发现这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了。孩子的心思很单纯,也许他只是觉得那里很吵,再看到每个人都穿着奇怪的衣服跳来跳去,就像看到了小怪物,很害怕,所以他急切地想回家。

由此可见,当我觉得儿子不乖的时候,关注的并非孩子本身,而更多的是自己,换个说法,就是“带这个孩子累不累啊”。与其说我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倒不如直接说我想要一个让自己更省心的孩子。

父母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家宝宝真乖,真听话。”的确,在传统育儿观念的影响下,有的家长会把“乖不乖”作为评定孩子好坏与否的标准。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很乖,父母觉得孩子不乖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观念有问题。这些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比如没机会接受教育的父母会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没钱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多赚点儿钱。父母自身未能实现的愿望会披上对孩子殷切希望的美丽外衣而转化成对孩子行为的干涉和控制。

作为父母,在抱怨孩子总是“不乖”,总爱顶嘴的时候,有没有问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天使般的孩子突然变成“小恶魔”了呢?

第一,父母不懂孩子真实的想法。从我带儿子去看马戏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了解孩子心理是相当重要的。让孩子处在他认为安全的、好玩的地方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和想一件事。同样在生活中,很多父母自认为会让孩子高兴的东西或事情其实往往会吓着他们。

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就需要多花点儿心思先帮孩子解开心结。如果你打算带孩子去参加某些隆重而且热闹的活动,你可以给他看一些与他将要面对的场景相关的录像、书籍等,还要耐心地给他讲讲他将会遇到些什么状况。等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他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第二,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天性。好奇与反抗是儿童典型的性格特征,但很多父母不了解这一点而怪罪孩子。

牛牛的爸爸跟我说,牛牛2岁就开始出现不听话的现象,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皮”了、“犟”了。他讲了一件小事来说明牛牛很顽皮。他工作一天很辛苦,下班回来想看会儿电视,刚坐下来牛牛就跑过来凑热闹了。他先是陪爸爸坐了一会儿,见爸爸不怎么搭理就按捺不住开始到处“巡视”起来。不一会儿,牛牛就来到了电视机前,试图去碰开关。当爸爸反应过来为时已晚,电视“啪”的一下关上了。牛牛爸爸板着脸用严肃的语气告诉他:“不可以碰电视!”而他却像没听见似的没有停下,还饶有兴致地把电视机一次次打开又关上。“他让我很生气!他现在怎么变得这么不乖了?”牛牛爸爸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