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管理概论
49473400000052

第52章 物流系统与物流网络(3)

③生产物流,是从工厂的原材料入库到产成品完工入库的过程,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厂内运输(搬运)、在制品储存与管理等活动。

④回收物流,是对生产活动中的一些物料的回收和利用,包括废旧物料、边角余料等的回收利用。

⑤废弃物物流,是企业对废弃物的运输、装卸和处理。

(2)商业企业物流系统

商业企业物流系统没有涉及生产环节,相比生产企业物流系统要简单得多,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

(3)物流企业物流系统

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基本上由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系统等组成。

三、物流系统的组成

在物流系统的组成中,从组成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上看,基本上包括了物流的作业环节以及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对物流信息的处理,因此,可以说物流系统是由物流作业系统和支持物流系统运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组成的。当然,要实现这些子系统的功能,必然需要具有相应的运输、包装、通信等硬件和配套的管理软件的支撑。

1.物流作业系统

物流作业系统就是指在货物的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环节中,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将物流作业的各项功能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系统。比如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的物流作业系统,就包含着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等诸多功能环节。

如储存保管环节,也是需要装卸搬运机械、大型立体仓库、高效的仓储管理软件等密切配合,才能实现高效仓储的要求。

2.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就是指在对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过程的管理中,通过使用先进的设备和软件,收集、处理、发送各种有效信息的系统。通过实现通信信息、通信线路、通信手段的网络化,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发挥对各个功能系统的指挥、控制作用。在企业活动中,物流信息系统通常和其他的功能(如采购、生产、销售系统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活动更加通畅、透明,从而提高了物流作业系统的运作效率。

第三节 物流系统分析

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和实质

1.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

在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前,必须进行系统分析。所谓物流系统分析,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根据系统的目标要求,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目标、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搜集、比较、分析和数据处理,并建立若干备选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系统仿真实验,比较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等,将取得的综合资料提供给决策者使用。

2.物流系统分析的实质

物流系统分析作为一种决策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制定最优方案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时,要把任何对象都看做是系统,以系统的整体最优化作为工作目标,并力求建立数量化的目标函数。通过应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优化理论,建立多种方案进行比较、遴选,使方案既有定性的文字描述,又能以量化的数字来显示方案间的差异。

对于一些无法计量的问题和有关因素,可以按照科学的推理方法和步骤,运用直觉、判断及经验加以考虑和衡量,力求分析均能符合逻辑的原则和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系统分析拟订方案的费用、效益、功能和可靠性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定各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对各种因素进行优化、选优,逐级协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的综合,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最优系统。所以说,系统分析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二、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和要素

1.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广泛,既要对物流系统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又要对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分析,目的是研究如何使物流系统的整体效应达到最优化。物流系统的外部分析包括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生产状况、消费状况进行分析;内部分析主要从新系统的投资方向、工程规模、节点的选择与布局、设施设备的配置、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物流系统的具体分析内容主要有:

(1)节点的选择和布局方面。结合国家、地区的物流规划,分析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集聚区等的选址及建设数量,要对交通运输、市场状况、能源供应等进行分析,论证其建设的合理性、可行性。

(2)物资需求量、需求对象、需求构成等方面的内容。

(3)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中有关物流活动的数据,如供货情况、销售情况、市场分布等。

(4)资金管理方面。物流费用的预算控制、成本盈亏分析。

(5)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与投入。

(6)库存的管理与控制、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条件状况等。

2.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目的、可行方案、模型、费用和效益、评价基准。

(1)目的。是决策的出发点,为了正确获得决定最优化物流系统方案所需的各种有关信息,物流系统分析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充分了解建立物流系统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还应确定物流系统的构成和范围。

(2)可行方案。一般情况下,为实现某一目的,总会有几种可采取的方案或手段,这些方案彼此之间可以替换。比如可以选择不同的生产设备、工艺路线进行生产,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这些方案都能达到各自的目的,但总是各有利弊的,而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方案是物流系统分析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模型。是对实体物流系统抽象的描述,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便于处理的形式。即使在尚未建立实体物流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一定的模型来有效地求得物流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参数,并据此确定各种制约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模型来预测各种可行方案的性能、费用和效益,有利于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4)费用和效益。是分析和比较可行方案的重要标志。用于方案实施的实际支出就是费用,达到目的所取得的成果就是效益,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衡量一个物流系统实施方案是否可行,一个物流系统运行的价值大小,主要看其费用-效益比。一般说来,效益大于费用的设计方案是可取的,反之则不可取。

(5)评价基准。是物流系统分析中确定各种替代方案优先顺序的标准。通过评价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方案的优先顺序。评价基准一般根据物流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费用与效益的比较是评价各方案的基本手段。

三、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1.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

物流系统分析注重逻辑思维推理的方法,根据物流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的“为什么”,寻求各个问题的最终的、圆满的答案。这些“为什么”归纳起来就是“5W1H”,即:What,Why,When,Where,Who,How。“5W1H”的主要含义是:

(1)系统分析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做什么?(What)

(2)系统的目的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Why)

(3)系统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达到目的,即何时做?(When)

(4)系统在什么地方使用,即在何处做?(Where)

(5)系统中的哪些环节、要素发生作用,即谁来做?(Who)

(6)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做?(How)

2.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物流系统分析通常包括界定问题、确定目标、搜集资料,拟定并提出初步方案、建立模型并分析、系统评价及确认等步骤。

(1)界定问题。问题的界定对物流系统设计十分重要,主要是明确问题的性质和问题的构成范围。既要研究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因素形成的一定的本质属性,还要研究问题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物流系统的界定应充分考虑新系统的期望值、运作规则、约束和选优方案准则等因素,研究系统的目标、水平、效益和目的。要注意提出问题的片面性和全局性,尤其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将具有关联性质的、隐含性质的问题、目的分析透彻。

(2)确定目标。要确定出具体的目标来解决提出的问题。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因此确定的目标也要相应地有若干个,每个目标都要由一定的指标、标准来衡量。物流系统有总目标,也有各个子系统的分目标,要协调好各个目标,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可行性,最终确保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

(3)搜集资料。搜集分析系统时所必要的数据、资料,要保证收集的数据、资料准确、可靠。收集资料可采用调查、观察、实验、引用等方式,为系统分析做好准备。

(4)拟定并提出初步方案。系统目的明确、功能确定、数据资料收集完备后,就可以搭建系统的轮廓,拟定出多套可行方案。

(5)建立模型。为了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需要建立系统的各类模型,做进一步的分析。

建立的模型要求保持足够的精度、简单实用和尽量借鉴标准形式。通过模型的建立,可以找出系统功能和目标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确认总目标、分目标的约束条件和实现途径。

(6)系统的优化。运用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借助计算机计算和仿真技术,对各个可行方案的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计算,求出各个方案下的最优解。

(7)系统评价及确认。根据系统模型仿真得到的各个方案的解,在考虑了前提条件、约束条件和反馈的信息后,对各个方案的解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经验和知识来决定最优解,从而为选择系统方案提供足够的信息。

第四节 物流网络概述

一、物流网络的内涵

1.物流网络

目前,对物流网络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的相关学术论著从不同的侧面对物流网络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如朱道立教授从微观的企业角度将物流网络定义概括为:物流网络是指产品从供应地向销售地移动的流通渠道。缪立新教授从网络角度进行了阐述:物流网络是指实现物流系统各项功能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网络,包括物理层面上的网络和信息网络。

王之泰教授从实体的线路和结点两个基本因素来解释,提出物流网络是:线路和结点相互关系、相互配置以及其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网络。鞠颂东教授从组织、设施、信息方面将物流网络定义为:在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将物流网络定义为“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设施与信息的集合”。

鞠颂东教授对物流网络的定义基本上与《物流术语》规范是一致的,可依据此定义来理解物流网络。根据物流网络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相关性,将物流网络分为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个子网。物流组织网络是物流网络运行的组织保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物流网络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物流信息网络是物流网络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实际上,物流组织、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的运行也离不开物流结点和物流线路。因此,理解了物流结点和物流线路,就能对物流网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物流的过程中,如果按其运动的程度即相对位移大小观察,是由许多运动过程和许多相对停顿过程组成的。一般情况下,不管相同形式的两次运动过程还是不同形式的两种运动过程,期间都要有暂时的停顿,而一次暂时停顿也往往连接两次不同的运动。物流过程便由这种多次的“运动-停顿-运动-停顿”所组成。因此,物流网络结构可以看做是由执行实体移动职能的运输线路和执行相对停顿职能的物流结点两种基本元素组成。物流活动都是在物流线路和结点上进行的,在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包括:集货运输、干线运输、配送运输等。物流功能要素中的所有功能,如包装、装卸搬运、储存保管、配送、流通加工等,都是在结点上完成的。物流网络的水平高低、功能强弱取决于网络中两个基本元素的配置及其本身的质量和功能。

物流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从物流服务功能的角度看,包括运输网络、仓储网络、配送网络等;从物流网络服务范围看,有企业内部物流网络、企业外部物流网络和综合物流网络;从运作形态来看,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和物流组织网络。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越来越关注信息和资源的共享问题,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物流网络逐渐转变为增值型的物流网络,即物流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的物流网络。物流网络具备服务性、开放性、信息的先导性、外部性和规模效应等基本特征。物流网络是物流一体化的结果形态,其目标是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能力,实现物流效益的总体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