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管理概论
49473400000051

第51章 物流系统与物流网络(2)

五、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关系

在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应用中,必须详细分析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背反”现象,要考虑和平衡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制约关系,使物流系统成为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合理的、高效的、低成本的物流系统。

1.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

如果各子系统的功能不均衡,也会影响到物流系统的整体能力。比如运输能力很强,而装卸搬运能力不足,必然会造成运输工具的闲置和浪费;反之,如果加工效率非常高,运输能力不足和装卸搬运环节薄弱,也会造成车间成品、半成品的积压。

2.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制约关系

如果为了降低库存成本而采取小批量订货,则因运输次数增加而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

为保证及时供货而增加库存数量,那么就会增加库存管理费用,并且会占用更多的资金,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

3.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之间的制约关系

任何子系统功能的增加和改进都必须投入资金。如要提高包装效率,增强包装功能,就要购置先进的包装设备或改进包装技术。增加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的功能,就必须更新相关硬件和应用开发计算机管理软件。在实际中必须考虑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改善物流系统的功能。

4.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收益递减”的关系。如果要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往往也要增加。比如,为提高运输速度、做到快速供货,采用小批量运输和更加先进的运输工具,必然会增加运输成本。但是,随着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与服务内容的增加,物流所取得的收益由于物流成本的递增也会产生递减的现象,即当企业处于高水平物流服务时,增加服务成本,而物流服务水平却不能按比例相应提高。

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构成

由诸多的物流要素或物流子系统组成大物流系统,通过对物流系统中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和物质要素等各类要素的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发挥各个具体要素的功能作用,形成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物流系统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体现物流系统的功能,如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为地区、国内、国际物流系统;按其属性分为社会和企业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还可再分为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物流企业。不管哪一类系统,作为一个实体的物流系统来讲,它主要由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两个分系统构成。

一、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由物流系统的概念可知,物流系统是由物流要素或子系统所构成的。组成物流系统的要素非常多,人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分类来深入认识物流系统的诸要素。从企业经营管理、物流功能等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和物质要素等几大类,每一类中又包含着多个要素。

1.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

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由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构成。

人(劳动者)的要素,是物流系统中的核心要素、第一要素,是物流系统的主体,因为人是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是保证物流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最关键的因素。提高人的素质,才能建立一个合理化的物流系统,保证其有效运转。

财(资金)的要素,是物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物流活动中的交易、物流服务等都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建设物流系统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是保证物流系统得以运转的经济基础。

物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所传递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物品,也包括维持物流系统自身运行所需要的能源、动力等物质条件,还包括物流设施、工具、各种消耗材料等劳动对象。

物的要素是物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信息要素,是伴随物流活动发生的,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管理活动和物流业务活动中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运输量、收货量、发货量、库存量)的信息及有关的费用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等。在物流管理中对信息的管理尤为重要,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作用,及时、正确地收集、汇总、传递信息,并保证其真实、可靠,还要发挥信息反馈的功能。

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联结在-起,形成物流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标。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包括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1)运输要素。运输的主要职能是实现物料的空间位置移动,从而实现空间价值。运输是物流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在物流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运输功能主要取决于运输通道、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的选择。在实际的物流活动中,要从运输能力、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货物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利用运输工具及运输路线,以实现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目的。

(2)储存保管要素。储存保管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核心功能要素,与运输一起构成了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储存保管功能主要是通过在仓库中对货物的堆存、保管、保养、维护等活动来体现。储存保管功能主要取决于仓库的类型、功能及管理手段。对储存保管活动的管理,包括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两部分,应力求提高保管效率,降低损耗,加速物资和资金的周转。

(3)装卸搬运要素。装卸搬运功能随着运输和储存而产生,起着衔接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的作用,另外,其功能还体现在储存保管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而进行的装卸搬运活动。通常在整个物流活动中,装卸搬运出现频率最高,也是容易造成货物损坏的重要原因。在装卸搬运活动的管理中,要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合理建设、配置和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卸搬运设施和设备,以提高装卸搬运效率。

(4)包装要素。包装功能主要是为保证货物的完好、方便储运、促进销售和提高物流效率的一项功能。包装活动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对包装活动的管理,主要是根据物流方式、销售要求和全部物流过程的经济效果,来确定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

(5)流通加工要素。流通加工是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产品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对物品进行的辅助加工活动。如金属、玻璃的切割、钻孔作业,商品的装袋、贴标签、配货、挑选等作业。流通加工通过对物品的进一步辅助性加工,不仅弥补了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而且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衔接生产与需求环节,提高了商品附加价值和差异化,使流通过程更加合理化。

(6)配送要素。配送是面向城区和区域,短距离、多频次的商品送达服务,是以配货、送货形式最终实现商品的位移。配送既有运输的功能,又有自身的特点。在现代物流中,配送已不局限于送货运输,而是集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经营、服务于一身,成为物流的一个缩影。对配送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配送方式与模式的选择、配送业务的组织以及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

(7)信息处理要素。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离不开物流信息技术的保证。物流信息和运输、储存保管等各个环节都有密切关系,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物流信息使物流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系统。物流信息处理包括对与物流活动有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储存、传递和使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物流信息处理更加准确、迅速、及时,节省了大量费用,促进了物流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物流系统运作的效率。

3.物流的支撑要素

物流系统处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必然要受到其他系统的限制和制约,要确立物流系统的地位,协调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及物流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需要很多的支撑手段,如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法规、技术标准化等,这些支撑手段就是物流系统的支持要素。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决定了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和管理方式,它一方面可以规范物流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为物流系统本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条件。

(1)体制制度。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决定着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管理方式等,国家或地区能够提供政策支持,明确物流系统的管理、地位及范畴,对其进行指挥和控制,这是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有了政府政策的支持,物流系统才能确立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2)法律规章。物流系统的运行,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或人的权益问题。法律规章一方面限制和规范物流系统的活动,使之与更大的系统协调,另一方面也给予物流系统正常运行以保障,使物流系统能够规范地运行。如物流服务合同的执行、权益的划分、责任的确定等,都要靠法律规章来维系。

(3)行政命令。物流系统和一般系统不同之处在于,物流系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的安全,因此,行政命令等手段也常常是支持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要素。

(4)技术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是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保证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联结的重要支撑条件。如果包装箱尺寸与集装箱尺寸模数不统一,必然造成集装箱的空间浪费。国家制定的物流术语规范也是技术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4.物流系统的物质要素

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或手段,如物流设施、物流装备、信息网络和企业管理组织等,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这些要素对实现物流和某一方面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的功能和水平决定了物流系统的水平,其结构和配置决定着物流合理化及物流效率。

(1)物流设施。它是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包括港口、仓库、公路、铁路、航线等。

(2)物流设备。它是保证物流系统启动的条件,包括物流设施、包装设备、运输装备、装卸机械、流通加工设备等。

(3)信息设备。它是掌握和传递物流信息的物质手段,包括通信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4)组织及管理。它是物流网络的“软件”,起着联系调动、协调、指挥要素的作用,以保障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

二、物流系统的分类

由于不同物流活动的对象、目的和形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系统。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和属性,可以对物流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一)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地区物流系统、国内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

1.地区物流系统

地区物流可以按照行政区域、经济圈、地理位置等进行划分,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组织好物流活动。地区物流系统对于提高该地区企业物流活动的效率以及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福利环境,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物流中心的建设,要将物流问题与城市建设规划统一考虑。

2.国内物流系统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纳入国家总体规划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作用,使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向物流行业倾斜,制定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推进国家整体物流系统的发展。全国物流系统的构建必须从全局出发,消除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壁垒,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设施、机械的标准化,开发新技术,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使国内物流系统得以迅速发展。

3.国际物流系统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强化,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因此要促进国际经济的协作与交流,寻求在国际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国际物流系统,同时也促进了国内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按照物流系统的属性不同分类

按照物流系统的属性不同,可分为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1.社会物流系统

社会物流系统又称为大物流系统,包括石油、天然气、粮食的储运系统,以及港口的储运系统、军需物资的调运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等。社会物流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布局是否合理、渠道是否畅通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其高效率、低成本运行,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企业物流系统

企业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某些服务的一个经济实体,企业活动的基本机制是“投入-转换-产出”。生产性企业投入原材料、人力等资源,经过加工制造转换为产品;流通性企业投入人力和运输设备,转换为对用户的服务。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统称为企业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包括生产企业物流系统、商业企业物流系统和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三种不同的企业物流系统。

(1)生产企业物流系统

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按照物流活动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

①供应物流,是生产企业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要素的采购、进货、运输、储存、库存管理和用料管理。

②销售物流,是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包括产成品的储存保管、配送、发货、运输、订货处理与客户联系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