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管理概论
49473400000048

第48章 现代物流技术与标准化(5)

商品项目代码由3~5位数字代码组成,由获得厂商识别代码的厂商自己负责编制,一般根据本企业生产研发产品的顺序依次给码。

为了保证条码识读设备在读取商品条码时的可靠性,我们在商品标识代码和商品条码中设置校验码。校验码根据X13~X2的数值按一定的数学算法计算而得,用来检验条码识读的准确性。

(三)条码技术的识读

条码技术的识读原理可以概括为:首先由条码扫描器的光源装置发出光线,照射到条码符号的图形上,条码符号中的深颜色的区域吸光率较高,反射率较低,浅颜色的区域吸光率较低,反射率较高,收集反射回来的光线,并成像在光电转换器上转换成电信号,考虑到信噪的影响,例如条码边界反射光线区模糊、漫反射、扫描距离等都会造成收集到的电信号不够规则和明显,需要通过放大电路放大条码电信号再经过整形电路整形、滤波,尽可能准确地将边缘恢复出来,形成方波信号,再经过译码器的翻译解释,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读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再将获得的“数字信号”作为检索词,调用数据库中的商品信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识别。

(四)条码技术的应用

条码技术目前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贸易、物流、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工业制造、建材家具、珠宝玉石、金融贸易、票证管理、电子商务、海关报关、税务报表、保险等领域,已成为全球通用的标准语言。例如,汽车制造公司为满足汽车召回制度要求,需要对整车关键零部件的装配信息(零部件的供应商、组配物料、生产班次等信息)实现自动采集、自动识别、信息的可追溯,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对同批的其他零件进行处理。这就需要采用条码技术系统对装配数据进行采集和自动识别。

二、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2007年,科技部联合15部委共同编写的《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射频识别技术实施进程分为培育期(2006-2008年)和成长期(2000-2012年)两个发展阶段。

(一)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

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当带有信息的标签进入射频识别范围内的磁场后,天线发出射频信号,感应标签芯片中存储的信息,并传至读写器进行信息的读取,解码,然后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送至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还可以将信息系统的命令通过读写器写入标签芯片中。

1.标签

标签通常用来存储被识别对象的相关信息,并嵌入或黏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来区分不同的被识别对象。根据标签的工作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主动式标签和被动式标签。根据标签的读写方式不同划分,可以分为只读型标签和读写型标签。根据标签的供电方式不同划分,可以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根据标签的工作频率不同划分,可以分为低频标签、高频标签和微波标签。还可以根据射频识别标签的形状和载体不同划分,分为盘形射频识别标签、玻璃射频识别标签、塑料外壳射频识别标签、钥匙扣型射频识别标签、手表型射频识别标签和智能射频识别标签等。

2.读写器

读写器是向标签发射信号,读取或写入信息的设备。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比较高的有YW-201、YW-601U和YW-601R等。

3.天线

天线主要负责在标签和读取器之间传递信息。天线一般可以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机械天线、电调天线和双极化天线。

(二)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能同时处理多张卡片等特点。所以,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如自动生产线、供应管理、销售跟踪、包裹处理、身份标识、商业自动化、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安全检查、铁路调度、仓储管理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应用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修订版)GB/T18354-2006规定,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由一组卫星组成的、24小时提供高精度的全球范围的定位和导航信息的系统。它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导航定位系统,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导航、定位、勘探测绘、工程施工、农业、林业、电力、军事等都用到了GPS。

(一)GPS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服务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工作卫星组成的,其中,21颗用于导航,3颗用于备用,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连续同步观测到至少4颗卫星,实时提供定位与导航服务。

2.操作简便

GPS的接收机客户端,主要根据客户需求接收和传递空间卫星信息。该客户端设计了几百种不同的类型供用户选择,同时,自动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界面越来越友好,操作越来越简单,日趋于自然语言,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3.应用广

GPS的优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GPS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应用于海陆空军事技术的导航定位,而且应用于生活中的测量、测速、导航、跟踪、定位、调度、通信、智能遥控、导航、救援等。

4.保密性强

由于GPS采用了扩频技术和伪码技术,使得GPS发送的信息不易受信噪干扰,保密性能强。

(二)GPS的功能

GPS的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定位

通过GPS工作卫星,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查询到车辆的具体位置,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迅速确定用户的位置,实现快速救援。例如,沙漠中迷路、探险时遇到各种紧急情况等均会用到GPS。

2.导航

导航是GPS的首要功能,用户可以使用GPS的导航接收机客户端,接收空间卫星发出的有关标识物的行进速度、目标位置坐标、前进方向、时间等信息,如果将行驶路线与电子地图匹配,能更好地指示合理的行驶路线,帮助用户寻找最佳路径。

3.控制

GPS的对讲设备有语言功能,可以实现指挥中心与GPS终端的语音或短信通信,有利于工作中心及时了解并控制作业过程,实现有效管理。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及任务状态,临时调度,实现合理运作。

(三)GPS的组成

GP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部分。空间部分是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工作卫星组成。运行速度为3800米/秒,运行周期11小时58分。

每颗卫星可覆盖全球38%的面积,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世界各地任何时间可见到至少4颗以上卫星,实时为用户进行定位导航服务。地面监控部分主要监测空间卫星是否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卫星上的时间是否一致等,并进行信息的传递。

用户部分,主要用来接收卫星传来的信息,一般包括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和用户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等)。

(四)GPS的应用

GPS技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多模式、多用途、多机型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业。

它已经融入了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1.陆上应用

陆上应用,主要包括陆上车辆定位与导航、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景点导游、野外勘测与探险、应急反应与救援、高精度时频对比、大气物理观测、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农业监测、生态研究、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

2.海洋应用

海洋应用,主要包括船舶远洋导航、海上救援、水下地形测量、海底寻宝、水文地质测量等。

3.航空应用

航空应用,主要包括航空运输路线导航、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救援等。

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修订版)GB/T18354-2006规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由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地理空间数据、系统维护和使用人员四部分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可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

(一)GIS的组成

1.计算机软硬件环境

GIS的组成部分中,核心的部分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环境是GIS系统实现的载体和工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计算机主机、存储器、传输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环节是开发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计算机程序,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存储、分析、显示地理空间数据。

2.地理空间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反映了GIS的地理内容,是最基础的系统组成部分,包括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等各种数据。

3.系统维护和使用人员

没有一个环节能无人进行,系统的实现既需要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的专业人员,也需要系统的最终用户。系统维护和使用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构成因素,决定了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二)GIS的工作流程

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首先需要向系统输入数据,可以使用扫描仪或键盘等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然后对地理数据进行存储、加工分析和转换,可以使用网络分析、三维模型分析、数字地形高程分析等模型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使用“分层”技术,将地图中的不同构成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再将不同的“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属性主题的地图,方便使用者的调阅和查询。最后将地理信息输出,在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或通过绘图仪、打印机等输出设备输出报告、表格、地图等式样。

(三)GIS的应用

GIS的应用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基本应用和物流应用。基本应用主要包括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管理与模拟、基础设施管理、商业选址、应急响应、交通管理等内容。

GIS应用在物流环节,主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功能合理组织物料活动,分析物流过程,解决路线选择、仓库选址、车辆调度等问题。例如,将货物从多个配送中心运往多个客户,可以借助GIS进行路径和地址分析,通过模型计算从哪个配送中心给哪个客户调运最合理,哪几个客户可以顺路顺序配送。

第四节 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全球物流大通关的必要前提,是科学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效率、成本、效益有重大决定作用。

一、物流标准化的概念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统一整个物流系统,形成全国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