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管理概论
49473400000041

第41章 物流成本管理(3)

三、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国内外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1.美国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历年来,美国权威物流成本核算机构在计算物流成本时即采用下述公式,该公式也是其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改进的结果,具有普遍性,也是我们的重要参考公式:

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8.1)

其中:

存货持有成本=利息+税、折旧、贬值、保险+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油料管道运输+航空运输+货运代理相关费用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计划制定及相关财务人员发生的管理费用

2.日本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日本估算物流总成本的公式中的一些比例和比率需要获取专家的帮助进行估计。

物流总成本=运送费+保管费+物流管理费(8.2)

其中:

运送费=营业运送费+企业内部运送费

营业运送费=卡车货运费+铁路货运费+内海航运货运费+国内航空货运费+货运站收入

保管费=(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流通库存余额)×原价率×库存费用比率

物流管理费=(制造业产出额+批发、零售业产出额)×物流管理费用比例

3.我国国内一些学者根据我国成本资料的现状提出的公式

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成本(8.3)

其中:

运输成本=钞货运量×运价

库存成本=钞库存量×各项费率

管理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管理费率

由于该公式中的运价、各项费率、管理费率均是估计出来的,偏差率较大,需要在参考国外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

(二)物流成本核算的一般方法

1.按支付形态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

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态记账。从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总额,也可以了解什么经费项目花费最多。

对认识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虑物流成本管理应以什么为重点,十分有效。下面以A公司为例,作出按形态划分的物流成本计算表。

2.按功能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

分别按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来核算物流费用。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哪种功能更耗费成本,比按形态计算成本的方法能更进一步找出实现物流合理化的症结。而且可以计算出标准物流成本(单位个数、质量、容器的成本),进行作业管理,设定合理化目标。下面仍以A公司为例,作出按功能划分的物流成本计算表。

3.按适用对象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

按不同功能的物流成本来计算,不仅实现了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分别掌握按产品、地区、顾客的不同而产生的物流成本,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按适用对象来计算物流成本。由此可以分析出产生物流成本的不同对象。

按支店或营业所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对比,用来了解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

按顾客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标准单价计算和按实际单价计算两种计算方式。

按顾客计算物流成本,可用来作为选定顾客、确定物流服务水平等制订顾客战略的参考。

按商品核算物流成本是指通过把按功能计算出来的物流费,用各自不同的基准,分配各类商品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各类商品的盈亏,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进货和出货差额的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积的交叉比率。

4.采用ABC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

物流ABC是一种新型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意思是活动基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

该方法适合于物流领域的计算方法,故称之为物流ABC。其运用程序如下:

(1)明确导入物流ABC的目的及对象。在运用物流ABC计算成本之前首先要明确其目的,即为了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计算什么样的成本。

(2)调查作业流程和物流中心布局。对作业流程和物流中心布局的细致了解是做好以下各个环节工作的基础,通过调查,制作出作业流程图和中心布局图。

(3)界定作业环节。物流中心是生产服务的场所,在一个企业有多个物流中心的情况下,不同的物流中心,其构造和作业方法也不一样,同样是散件货物拣选,在费用上也是有差异的。物流ABC一般是以物流中心为单位导入的,为了使不同的物流中心之间具有可比性,首先要界定作业环节范围。例如,前面所提到的散件货物的拣选,只是指从货架上取出货物的作业环节,还是包括为拣选而发生的移动。两种不同的界定下作业活动内容是大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制作一部“作业环节定义集”,来统一作业环节。作业环节的定义要与物流ABC导入目的相吻合。

(4)计算各个作业环节的单价。界定了作业环节后,以此为基础计算成本前,要计算各个作业环节的单价,这是物流ABC的关键之一。单价确定下来了,以后的事情就变得容易了。所谓作业环节单价,是指在所界定的作业环节上,处理一个单位的成本,例如散件拣选情况下,拣选一个物品的成本。

(5)确定费用分担比例。要制定出不同环节的作业单价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需要有充足的成本数据。这里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投入的各种费用(如人工费、设施费、水电费等)分配到具体的作业环节上。例如人工费分解为拣选人工费、捆包人工费等;拣选人工费又要分解成散件拣选人工费和整箱拣选人工费等;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诸如水电费、机械设备费等也要分摊到每一个作业环节上。

(6)掌握计算对象(顾客类别等)类别划分的各个作业环节的处理量。

(7)用各个环节的处理量乘以单价得出作业环节类别成本。

(8)合计各个环节类别成本得出计算对象类别成本。

四、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难点问题

1.物流成本核算对象难以确立、物流成本计算内容难以归集

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些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如果只计算其中一部分费用和计算全部费用差值是很大的,企业的成本核算需要先明确成本对象,否则成本计算就毫无意义。如企业每一会计期间,要发生几十乃至成千上万笔费用,如果把这些发生的耗费堆积在一起,只能表示企业的耗费而已,这种费用信息的有用性受到限制。因此确定成本对象的目的是要以成本对象来归集费用,而用于归集费用的成本对象要有归集费用的“容器”,否则费用就无处可归。有形成本对象,其自身就是归集费用的天然“容器”,费用能够明确地、可辨认地归集到这个“容器”中。而物流服务这种无形成本对象与有形成本对象相比,具有无实体性(是指人们无法直接感觉到该对象的存在)和瞬时性(是指该对象不能存储到未来),这两种特性意味着无形成本对象无处归集其费用,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正是一种无形的成本对象,只能人为安装一个“容器”以归集费用,这是物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必须解决的问题。

2.成本核算期间难以确立

成本核算期是归集费用到成本对象的时间范围。成本核算期有的与会计期间一致,有的与会计期间不一致,这就导致成本核算期间难以确立。如制造业是按产品的生产周期或公历月份,种植业按一个轮作周期,服务业一般按公历月份等作为成本核算期。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合同导向的物流服务,合同签订的时间随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依赖关系而有长短之分,如与客户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所签订的契约型合同,有的长达5~6年,合同的营运周期出现跨会计期间的情形,若以营运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也就是要等到该项合同履行完之后才能提供其成本信息,不符合财务会计的及时性原则。再说,物流企业有的服务合同是短期“门到门”的运输+仓储+配送业务流程,甚至不到一个月就履行完合同,特别是当物流企业提供适时制配送,或者自动补货则是即时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若以营运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实务中是很难达到这个即时成本信息要求的。

3.成本核算计量单位确立

物流企业的成本对象即服务合同由于涉及的业务功能属性差异大,导致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业务数量标准。以物流业务功能中的运输业务为例,就单一的运输环节一般以运输周转量为计量单位,而就仓储业务环节以仓储面积为计量单位,所以对于整个服务合同很难找到统一的计量标准。因此,物流企业可以仅计量服务合同的总成本,在企业管理需要的时候,计算出服务合同中所涉及各个业务功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4.按照现行会计核算制度,计算物流成本难度很大

由于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准则等对物流成本未予以单独反映,物流成本被列入不同的成本费用项目中,如在“材料采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等账户中进行核算,无法掌握物流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按照现行会计核算制度,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物流费用归集在原材料成本中,生产的产品从工厂运到商业部门的物流成本归集在主营业务成本,自运运输费用和自用保管费归入营业费用,与物流有关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传统的会计体系,就不能提供足够的物流成本数据。如果要把这些由“原材料”、“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核算的与物流有关的费用划分出来,并单独汇总核算,在操作上难度很大。

5.物流成本的控制是系统性的,个体最优不等于总体

最优物流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物流系统内部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单项物流活动成本降低很可能导致其他部分成本增长,甚至有可能导致总成本上升。例如,采用批量运输、整车装运,降低了运输成本,却可能造成库存成本增加;节省包装费用,就会降低产品的保护效果,给储存、装卸、运输带来效率的下降,甚至损坏商品造成更大损失。物流成本的控制并不是简单地削减成本,而是要着眼于投入产出的关系,以及对企业整体的带动性,即要将物流成本的增加与带来收益的增加相比较。

第四节 物流成本控制

一、物流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内容

1.物流成本控制的概念

物流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物流作业过程进行规划、指导、限制和监督,使之符合有关成本的各项法规、政策、目标、计划和定额,及时发现偏差,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使各项费用消耗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事后进行分析评价,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实施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修订并建立新的成本目标,促进企业不断降低物流成本,达到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2.物流成本控制的内容

物流成本控制按控制的时间来划分,具体可分为物流成本事前控制、物流成本事中控制和物流成本事后控制三个环节。

(1)事前控制。是指在物流活动或提供物流作业前对影响物流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审核,确定目标物流成本。它是物流成本的前馈控制。物流成本事前控制主要涉及物流系统的设计,如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物流设施、设备的配备,物流作业过程改进控制,物流信息系统投资控制等。

(2)事中控制。是在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中,随时对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以保证物流成本目标的实现,它是物流成本的过程控制。

(3)事后控制。是在物流成本形成之后,对实际物流成本的核算、分析和考核,揭示问题,查明原因,为以后进行成本控制和制定新的目标成本提供依据。

二、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

物流成本控制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一般来说,物流成本控制应包括以下几项基本程序。

1.制定成本标准

物流成本标准包括物流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物流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往往比较综合,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要求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定物流成本控制标准时,可采用指标分解法、预算法、定额法等,在采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物流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综合平衡,必要时,还应进行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2.监督物流成本的形成

监督物流成本的形成是指根据物流成本控制标准,对物流成本所形成的各个项目,进行经常的检查、评价和监督。检查内容既包括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又包括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因此,物流成本日常控制要与企业整体作业控制结合起来。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包括:物流相关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物流相关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和物流相关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只有将物流成本日常控制制度化、自觉化,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具有群众基础。

3.及时揭示出现的偏差并进行纠正

揭示物流成本差异即核算确定实际物流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分析差异的成因,明确责任的归属。针对物流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