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1.物流成本管理的宏观意义
(1)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总体竞争能力。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成本水平,进而影响到产品成本。对我国工商企业而言,改进物流管理,对于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商品价格。物流成本是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物流成本的大小对产品价格的高低具有重大影响。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导致物价相对下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性,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水平。
(3)有利于节约大量社会财富。物流费用的降低,意味着在实物流动过程中劳动耗费的减少,由此,生产领域的劳动就可以相应增加。同时,在物流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定量的物质损耗,实施物流成本管理可以减小财产损失和商品损耗,这不但节约了物流费用,而且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4)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以物流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可以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现代物流企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物流成本管理的微观意义
(1)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通过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使得物流成本降至最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2)有利于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增强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物流成本管理,改善物流流程,削减不必要的物流环节,减少低效率的作业,提高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物流成本的设计,既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的大小和它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地位,提高企业内部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从中发现物流活动存在的问题。二是可以根据物流成本计算结果,制订物流计划,调整物流活动并评价物流活动效果,以便通过统一管理和系统优化降低物流费用,从而大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4)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物流成本的降低,首先意味着增强了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物流成本就是用金额评价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也是企业可以挖掘利润的一片新的绿地。通过对企业物流总成本的分析,从长远的角度看,在企业具体操作中,可从以下几种途径来降低物流成本。
1.通过采用物流标准化进行物流管理
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订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订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个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物流标准化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统一规范,如现有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能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2.通过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来削减成本
实行供应链管理不仅要求本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也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正因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仅要求企业中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要加强成本控制,同时采购部门等各职能部门也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可以确保企业利益,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3.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降低物流成本
要实现企业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的效率化的交易关系,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一方面,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要正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由此建立起战略的物流经营系统。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将企业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这可以从整体上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使混杂在其他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不会把成本转嫁到其他企业或部门。
4.从流通全过程的视点来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本企业的事情,即追求本企业的物流效率化,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用户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亦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渠道的发展和要求而定。例如,有些厂商是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的,因此,很多物流中心是与批发商物流中心相吻合,从事大批量的商品输送,然而,随着零售业界便民店、折扣店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厂商必须适应零售业这种新型的业态形式,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活动。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投资就有可能沉淀,同时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动化的设备。显然,这些投资尽管从企业来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从整个流通过程来看,却大大提高了物流绩效。
5.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成本
对于用户的订货要求应尽量在短时间内满足,但是,随着配送产生的成本费用要尽可能降低,特别是多频度、小单位配送要求的发展,更要求企业采取效率化的配送,这就必须重视配车计划管理,提高装载率以及车辆运行管理。通过构筑有效的配送计划信息系统就可以使生产商配车计划的制订与生产计划联系起来进行,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也能使批发商将配车计划或进货计划相匹配,从而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和进货成本。
6.通过削减退货来降低物流成本
退货成本也是企业物流成本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往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随着退货会产生一系列的物流费,退货商品损伤或滞销而产生的经济费用以及处理退货商品所需的人员费和各种事务性费用,在存在退货的情况下,一般是商品提供者承担退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而退货方不承担商品退货而产生的损失。因此,容易很随便地退回商品,并且由于这类商品大多数量较少,配送费用有增高的趋势。不仅如此,由于这类商品规模较小,也很分散,商品入库、账单处理等业务也很复杂。由此,削减退货成本是物流成本控制活动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7.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企业把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减少商品周转过程的费用和损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线,实现零库存,降低成本。
8.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业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第三节 物流成本的核算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
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物流费用的汇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物流环节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项物流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可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1.通过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可以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物流活动计算企业各种物流活动的成本,如实反映物流活动过程中各种损耗的水平,认识物流成本管理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有利于发现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加强物流管理。
2.通过进行成本核算可以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进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时,还需要利用资源动因将作业消耗的资源价值合理地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去。这为比较资源的实际利用和需要利用之间的差异提供了依据,从而评价出资源利用效果,促使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通过物流成本核算可以协助企业决策物流活动是否需要外包企业外包物流,首先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然后是为了强化核心业务,第三是为了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首先注重行业与运营经验即服务能力,其次注重品牌声誉,第三注重网络覆盖率,最后注重较低的价格。如可以通过比较本企业发生的某项较大额物流成本与该项物流作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将要发生的成本,来选择自营还是外包该项物流作业。
4.核算物流成本有利于与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可以正确地观察成本的变化情况并与其他企业、其他行业进行比较。
同时为使得企业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向高层管理者提供物流情况,了解并评估物流部门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企业还可以使用物流成本建立物流变化或改善物流状况的模型。
二、物流成本核算的对象
物流成本的大小,取决于评价对象、物流活动的范围和采用的评价方法等。评价范围和使用的评价方法不同,得出的物流成本结果也各不相同,也就导致了不同的成本评价对象与评价结果。
1.物流成本对象
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是指企业或成本管理部门,为归集或分配各项成本费用而确定的、以一定时期和空间范围为条件而存在的成本核算实体,物流成本对象的选取,主要取决于物流范围、物流功能范围、物流成本费用范围和物流成本控制的重点。
物流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从各个生产经营过程来看,时间上具有联系性,空间上具有并存性。因此,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需要从其发生期间、发生地点和承担实体三个方面合理划分。这就形成了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成本费用承担实体是指发生并应承担各项费用的特定经营成果的体现形式,包括有形的各种产品和无形的各种劳务作业等。就物流企业来讲,其成本费用承担实体,主要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物流活动和物流作业。
成本核算期间是指汇集生产经营费用、核算生产经营成本的时间范围。如制造业是按产品的生产周期或公历月份,种植业按一个轮作周期,服务业一般按公历月份等作为成本核算期。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期间按其物流作业性质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确定方法。
成本核算空间是指成本费用发生并能组织企业成本核算的地点和区域(部门、单位、生产或劳动环节等)。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空间的划分一般是指物流活动范围、物流功能范围以及物流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选取。
2.明确物流范围
物流范围作为成本的核算领域,是指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的长短。通常所说的物流范围一般包括原材料物流和企业内部物流,即从工厂到仓库的物流、从仓库到顾客的物流这样广泛的领域。明确物流范围是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前提,因为在物流领域从哪里开始到哪里为止,作为物流成本核算,对物流成本大小影响是不同的。
以生产企业为例,可把物流范围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供应物流,是指从原材料(包括容器、包装材料)的供应开始,到购入者(生产企业)进货阶段为止的物流。
(2)企业内物流,是指从成品运输、包装时起,到最终确定向消费者销售为止的物流。
(3)销售物流,是指从确定向顾客销售到产品出厂,让渡给顾客为止的这一段物流。
(4)退货物流,是指伴随已销售的制成品退货而发生的物流。
(5)废弃物流,是指随制成品的包装、运输容器及物料用器等物资的废弃而发生的物流。
确定物流功能范围。物流功能范围是指在物流诸种功能中,把哪些功能作为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物流功能可分为包装、运输、保管、装卸、流通加工、情报信息流通、物流管理等七种活动。作为会计核算项目,又可划分为运输开支、保管费开支等委托费和本企业物流活动中支付的内部物流费;内部物流费进而又可分为材料费、人工费、加工费、管理费和特许经费等。这些项目代表了物流成本的全部内容。
正确确定核算科目的范围。核算科目的范围是指在核算物流成本时,把核算科目中的哪些项列入核算对象的问题。在核算科目中,既有运费开支、保管费开支等企业外部开支,也有人工费、折旧费、修理费、燃料费等企业内部开支。这些开支项目把哪些列入成本核算科目,对物流成本的大小是有影响的。企业在核算某一物流成本时,既可实行部分科目核算,也可实行全部(总额)成本核算。另外,还可按费用发生的地点核算外部费用和内部费用,其中内部费用存在一个费用分解问题,即把物流费用从其他有关费用中分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