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拯救自我
49462500000006

第6章 谁来拯救你(3)

五、自救意志支撑着生命活力

一个人生命的活力,与自救的意志、追求生命的意义、寻找活着的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汶川大地震中,一部分活下来的,就是用“活下去的理由”,在自救的意志的支撑下,与死神奋力抗争,最后生命的活力在自救意志的支撑下得以存活。

——北川女子龚天秀,以一个“想见到儿子成才的母爱”的信念,坚定自己救自己的意志,为了活下去,砸自己的腿、喝自己血,在被困3天后而获救。地震发生后,龚天秀与丈夫都受了伤。龚天秀的丈夫在临终前要求她坚强点,并关照她,“我们还有一个娃,去年刚大学毕业。要把娃看严一些,要娃走正道”。龚天秀说:“当时想死了算了。但是一想到老公对我说的话,我就要活下去……我摸了一块砖头,使劲砸右小腿,小腿被砸烂了,开始流血……我用嘴接着喝。喝了一些血,有力气了,我接着喊……喊不出来了,我就砸腿,然后喝一些血,接着喊……要不是为了娃,我宁愿不出来,死在里面,也不愿砸自己的腿,太痛苦了。我是一秒钟、一秒钟地熬。” 第五节拯救自我为求发展

前面,我们提到了自我拯救,就是自己救自己,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下面,我们再谈谈拯救自我求发展的问题。

按拯救的方法分,一是自救,二是他救。拯救的对象分有救自我,救他人,其中,救自我可分救自我人性、救自我人格、救自我人品;救他人可分救他人人性、救他人人格、救他人人品。按拯救他人的对象又分救处在危难之中的人,救犯了罪或犯了错的人,其中,第二类对罪犯进行他救的同时,这类人本身必须进行赎罪和自救。

一、救危难之人体现人之善性

小吉万说,他很爱妹妹。因为11岁哥哥张吉万爱妹妹,在这个生命意义的支撑下,为逃生,只有11岁的哥哥,背着3岁妹妹咬紧牙关,一直走了10多个小时。2008年5月16日下午5点,在北川县城核心现场,有一股从背后深山逃出的人流。他们的眼神充满对亲人的依恋,生怕再次分开。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当小吉万背着妹妹出现在记者镜头前时,这个小哥哥已经背着妹妹走了10多个钟头,面对记者的镜头,小吉万说,因为“他很爱妹妹”。

二、救犯错之人展现人格升华

按照词典解释,拯救意指“援助使脱离危难”。拯救又包含了“从罪过中得到救赎”。同时,拯救又有“支援、帮助、救援和赎回”等含义。根据词意并结合拯救人类这一话题,有两种情况解释拯救的含义:第一种是正处在危难之中的人,需要得到援助;第二种是人虽然犯了罪,但还是需要得到救援,同时人必须用自己的行为来赎罪。也就是说,拯救的对象是对处于危难之中两类人的救援。前者是对由于他人原因使其处于危难之中人的援助,后者是对危难制造者的救赎。前者是无罪的受害者,其受难情况是被动的;后者是罪孽深重者,他既是灾难制造者,也是灾难责任者,其受难的情况是主动的。犹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少日本战犯,他们既是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却也是国家战争的替死鬼和受害者。对于前者的援助是通过爱心来实现的,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对后者的救赎是通过宽容而达到的,展现出人品上的一种睿智。

事实上,先抛开犯罪话题,就犯错而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唯一区别的是,所犯的错误是大还是小,是经常犯错还是偶尔犯错。如果说拯救是一种帮助,那么拯救自我就是帮助自己不犯大错、少犯小错。如果说受难体现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困惑之中,通过陷入困境、掉进火坑、误入虎口、坠落苦海、面临灾难等形式表现的话,那么拯救自我就是帮助自己走出困境、跳出火坑、远离灾难、逃离虎口和脱离苦海。

在后面第四章的两个案例中,陆女士对于处理与那位保姆债务的心理自我挽救,是属于第一种拯救范畴,必须继续坚持自己良好的人品理念,用宽容与大度包容保姆,通过理性思维,依靠法律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理智行动。对于成先生如何走出保姆的挟持泥潭进行自我挽救,既有第一种自我挽救性质,也有第二种他人帮助挽救性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成先生停止自己婚外情的行为,挽救自己对家庭和妻子不忠诚不负责的行为(应归属于第二类自我挽救);二是将过去发生的事与妻子沟通,并取得妻子的原谅;三是夫妻达成共识后,果断地辞退这位挟持东家的保姆,最终解决东家被保姆挟持的问题,理应归属于第一类自我挽救。

如果说,自我拯救研究的是一种拯救的方法的话,那么,拯救自我就是拯救的终结,是拯救的主要目标。为了求发展,人们在矛盾的争斗中寻找真理,在困惑的心境中寻找路径,在黑暗的逆境中寻找光明,在挫折和痛苦中寻找出路。坎坷与磨难,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行;拯救与升华,与人格的提升和人品的提高同步。挫折与坎坷,考验着人们求生存的信仰和信念意志;痛苦与磨难,增强了人们求生存的应对和承受能力。

第六节抛弃幻想全靠自己

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个人的人格失衡在于自我功能衰竭。因此,结合实际设定生活的目标,锤炼意志为信念而执著,丢掉逃避竞争现实的幻想,冷静反思有助于完善自我;战胜自己的胆怯和懦弱,注重人生价值做有意义的事,完善自我又有利于增加人之善性;修炼人品走出痛苦的阴暗,在道德人品支撑下,坚持自我实践和完善,在自我健康下,有效地控制本我之恶习。

一、你没时间耗在抱怨与等待上

社会改革是缓慢的,你没时间耗在抱怨与等待上。在我们社会现阶段,由于社会转型和经济改革的速度日益加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经常听到人们不停地抱怨声音,抱怨社会不公平,抱怨贫富不均匀,抱怨社会医疗,抱怨学校教育,抱怨收入过低,抱怨社会治安,抱怨房价过高的问题等等。从社会存在的现实来看,在抱怨声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是事实,并没有过错。然而,要提醒的是,中国社会目前的现状,单靠抱怨是解决不了的。因为,社会改革的进程是缓慢的,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并不能一下子解决。

如果我们都把时间消耗在抱怨和等待上,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发展自己的大好机会。

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环境改变上

当你没有能力改变环境时,只能去适应它。大多数人习惯于等待,等待环境改变,给自己带来有利的条件。事实上,这种概率是极小的。就说我们做股票吧,2008年的金融风暴,几乎全世界的股民都被套住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人们都在期盼经济形势快点转好,股票可以解套。对于多数人来讲,趴下、等待、煎熬,而也有少数睿智者,不断做“短差”以降低成本,自己救自己,由亏损到盈利。许多人都在等房价下调,期望房价最好是一泻千里降下来,以便买进一套便宜又满意的住房。然而,等待归等待,是否真正能降到你的心理价位,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三、找人诉苦并非安全

生活中,谁都有烦恼和苦闷,谁都有不顺心的时候和事情。一般人们喜欢找朋友倾诉一番,诉诉苦,倒倒苦水,将心里的烦恼事一股脑儿的往外倒。这本是件非常平常的现象。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人品问题,人的责任感欠缺,向人诉苦时,你得先了解一下对方的人品和习性再定论,说还是不说,说多说少,应该以人品和人格而定。

四、在撤退中拯救自我

讲述一个“一位容易受伤的售货员”的故事,从中感悟出“在撤退中拯救自我”。

记得那年春节前的某一天,我去菜市场想买虾油卤,准备自己做卤鸡。当我走进一家油盐酱醋专卖店,问起有没有虾油卤买时,一个年近20岁的女售货员,嗑着瓜子爱理不理地说:“没有。”“什么时候有货?”我不甘心地继续问,“没有。”“什么时候进货?”“没有。”“能不能对你老板说说,让他进点货来?”“跟你说没有就是没有,你这个人烦不烦!”

这位姑娘显得非常不耐烦了。“你这是什么态度?有你这样做生意的吗?”“真不知道你们老板是怎么聘用你的。”我被这位售货员呛得也有些生气了。哪知这话音刚落,一连串的骂声就像机关枪似的放了出来,“聘不聘我轮不到你管!你算老几?你这个老太婆,老不死的,怎么不去死,你出门就会被汽车撞死”等等恶毒语言。看见前面这位口吐白沫、激动万分的姑娘,突然之间,我感到非常好笑。心想我才50多岁,难道真有这么老吗?回去要好好照一下镜子,看看是否真得像她说得这么老了。与此同时,脑子里在思考是否要实行自卫反击战。人格中的本我向我招手,要求我给予有力的回击,而人格中的超我通过自我,强行地将本我人格压住,提醒我必须冷静下来。我犹豫了片刻,立刻冷静下来。因为,人格中的自我提示我一个非常清楚的道理,即当与一位非理性思维、失去理智控制的人论理说道,必须要特别小心谨慎,千万别刺激或起哄她。否则,不但徒劳无益,而且你也与她一样,成为一个非理性思维的人。这时,理性思维提醒我得赶快撤退,我转身就离开了那种场面。虽然那姑娘的叫骂声在我身后继续响着,我还是毫不犹豫赶紧撤退跑人。

事后,我反思一下,不是我不会用感性思维与她对骂,而是我已经习惯用理性思维处理重大事情和突发性的事件。再一想,这位姑娘属于感性思维偏强型,这种类型的人心理素质相当脆弱,由于缺少包容,显现出很容易受伤。一个“聘用”两字就刺激了她,让她有一种受到伤害之错觉,必然会爆发出非理智的言行。面对一个失去自控能力的人,考验我的心胸与肚量,考验我是否与她一般见识。最终,本人以主动撤退而逃过了一场吐沫大战带来的伤害,此刻回想,深感及时撤退这招确实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