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拯救自我
49462500000005

第5章 谁来拯救你(2)

二、人性、人格、人品与救我

救我,也就是指拯救自我。自我是什么?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上看,自我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节器。

当前,社会道德品质环境日趋恶化,物欲满世界的横流造成全球道德环境污染。经济国和经济人疯狂追求本我的利己利益,其不择手段已描绘出一幅幅不堪入目的画面。人性在物欲中退化,人格在物欲中失衡,人品在物欲中丢失。如若想对世界或社会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和理性索求,只有从我们自身做起。通过每一个体的自我品质修行,增加自我协调能量,提炼出健康的自我,对本我过于贪婪的欲望进行合情、合理和有效地控制。通过自身的品质能量,增强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后,促使本我、自我与超我达到相对的统一,才能找到本我的欲望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点。

三、自己救自己的作用

自己拯救自己,就是提倡一个理性的自我,减少自己犯小错的次数,避免犯大错的行为发生。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说服自己、鞭策自己、修复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自己拯救自我的过程,是一个承受苦难和痛苦的炼狱过程,也是一个反省和领悟的修炼过程。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控制本我、提炼超我、赎回自我的修行过程。通过拯救,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良知;通过拯救,维护住自己做人的基本品质;通过拯救,修炼出自己做人的良好品质;通过拯救,提炼出自己做人的优秀品质。拯救自我主要作用有:

1.控制与修复自己

拯救自己,就是提倡一个理性的自我,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控制带有强迫性控制自己过度的欲望,控制自己的焦虑,控制自己的浮躁,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绪,控制自己不安分的心思。在控制过程中,展开修复。拯救自己,必须用自己的能力修复自己,修复自己人格的缺陷,修复自己人品的不足,修复自己缺少的善良之心,修复自己贪婪的欲望,修复自己失落的情感,修复自己浮躁的心态,修复自己火爆的脾气,修复自己焦虑的心理。

2.说服与鞭策自己

拯救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理性说服自己。说服自己宽容大度,说服自己包容他人,说服自己原谅他人,说服自己淡泊知足,说服自己关爱他人,说服自己尽心尽责。同时,拯救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理性鞭策自己。鞭策自己坚强不屈,鞭策自己勤劳勇敢,鞭策自己睿智好学,鞭策自己爱国爱家,鞭策自己忠于祖国孝敬父母,鞭策自己诚实守信,鞭策自己感恩之心。

3.付出与赎回自己

拯救自己,也是救赎自己,通过对自己的救助赎回自我,赎回自己的良心,赎回自己的良知,赎回自己的精神,赎回自己以往的快乐,赎回自己人生的价值。在此,“赎”的前提是付出,必须先付出才能赎回。付出自己的努力,付出自己的精力,付出自己的精神,付出自己的财物等。通过支付自己的善良、爱心和宽容大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所犯的过失赎罪。付出必须围绕以诚相待、以智慧相待的信念行事。

4.完善与提高自己

自我拯救的过程,是一个帮助自己修复而完善自我的过程。帮助自己认清社会发展趋势,帮助自己修炼自我人品,帮助自己重视自我生命和生命存在的价值,帮助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度,帮助自己走出困惑健康自我。帮助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自我人格,维持自己做人的基本良知,修炼自己的良好人品,提炼自己的优秀人品。总之,拯救自己,就是要用自己的智慧促使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

包括,提高自己的心理平衡能力,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自己的修复能力,提高自己的和谐能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博弈能力。

第四节自我拯救为求生存

人类为了求生存,面对血腥和残忍、灾难和危机、苦难与折磨时,一次次地采取自我拯救行动。几千年来,为了求生存,人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斗争中寻找真理,在困惑的心境中寻找路径,在挫折和痛苦中寻找出路。挫折与坎坷,考验着人们求生存的信仰和信念意志;痛苦与磨难,增强了人们求生存的应对和承受能力。

自我拯救,提高存活能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人类已经步入了一个必须自我承受、自我应对、自我调节和自我提炼的拯救自我年代。当灾难降临时,挫折和苦难不仅考验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存活能力。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这首国际歌,重新回荡在我们耳边时,真得让人感慨万分。

为了求生存,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自己斗。为了求生存,人们不仅要与天地斗,即与地震、雪灾、旱灾和水灾多种自然灾害斗,还要与人祸斗,即与全球金融危机、股市暴跌、房屋倒塌事件、桥梁倒塌事件、毒奶粉事件、煤矿事故以及各类病毒性传染病斗争;不仅要与人斗,即与身边所发生的人事纠纷、邻里冲突、婚姻危机、家庭问题以及劳资关系等各类冲突争斗,还要与自我斗,即与自己的人性、人格和人品斗争。自我拯救是手段和方法,为求生存。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小时候经常唱的一首儿歌,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她说我是个好孩子,爸爸他也常常夸奖我”。这首在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的儿歌,短短的四句歌词唱出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然而,却也不知从何时起,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忘却。

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无意中形成了下一代人的依赖思想,培养了他们的依赖习性。社会画了个圈,要求社会成员在圈子里活动;学校画了个圈,要求学生不得超出红线;家长们画了个圈,让孩子们不得超越这个圈子。在社会的大圈、学校的中圈和家长的小圈的层层包围下,要想突围难度是相当大的,即便你突围了,但肯定要违规会受罚。

那么最佳选择是什么呢?只有等待,也许等待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活下去就得自己承受痛苦

经常有人说“活得真累”、“活得真没意思”。为什么?

因为磨难和痛苦正缠绕着他们。事实上,对于一个活着的人来说,承受痛苦是你人生的必然,而没有痛苦却是偶然的。每个人活着都得承受生活带给你的挫折、磨难和痛苦,痛苦的感觉是非常公平,它不会因你拥有巨大的财富而消失,也不会因你有多大的官位而避开,更不会因你贫穷而照顾你。最大的区别在于,痛苦的根源为什么而起。富有的人痛苦有的源于婚外情,有的源于市场竞争压力,有的源于子女不争气等;走仕途之人的痛苦有的因升迁而起,有的因贪财色而起,有的因权力之争而起,也有的因家庭子女矛盾而起;贫穷之人的痛苦在于因贫而生、因穷而起,也有的人因受贫病交加的生活折磨而产生的痛苦。当一个人出现人穷志短苗头时,其内心的痛苦是很难解除的。总之,一个人活在世上,承受痛苦是必然的,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

三、无论好坏日子是自己过的

活着,就得过日子,过日子就是为了活下去。日子有好过的时候,也有难过的时候,时好时坏的日子才算得上真实的过日子。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来说,过日子的办法和习惯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有的人穷日子当富日子过,有的人在富中受煎熬,有的人穷中“穷开心”。王女士家,每个月的日子是这么过的,当工资到手后,上半个月大吃大喝,花钱像流水;后半个月节衣缩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无论左邻右舍在背后如何议论她家,无论谁去提醒她或给她提个好建议都是徒劳的,因为王女士有自己的观点,她说,“无论好坏日子都是自己过的,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对于王女士无序安排家中的生活本人并不赞同,但王女士“日子是自己过的”这句话,却一语道破了每个人对自己的选择应承受的生活底线。

四、像地震中自救的勇士那样

有人说,自己救自己,说说容易,现实生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不容易是因为人们日常所遭遇的困难、挫折、矛盾并不是与生命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还是有退路的。一个人如果被逼到没有路可走时,这时,人的自救意识,与寻找活下去的意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紧密配合。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自救勇士。

——清清是汶川蓥华镇初中一年级的女学生,在汶川地震中,她被埋在了教学楼的废墟下,令人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女子崔昌会被困216小时获救,吃蚯蚓野草维系生命。一架海事救援直升机在巴蜀电力金河电站引水隧洞的工地,救出14名被困的受伤工人,其中,38岁的女伤员崔昌会独自被困在临时工棚附近。由于没有食物和水,为了不连累两名没受伤的工友,她“逼”走了他们。此后,她靠一个梨子、蚯蚓、野草和尿液维持生存,被困216小时,直到获救。

——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钟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要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名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就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同时也把受伤的康洁带到了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