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拯救自我
49462500000036

第36章 信仰理念篇——谁说中国人无信仰(3)

第六节提高对无形信仰的认识

不知从何年代开始,人类就把宗教信仰列入一条重要的人生追求之路。虽然“人人有信仰自由”的动听之歌唱了许多年,但由于信仰方式的不同,信仰对象不同,各宗教信仰之间、各政治党派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也斗了许多年,一直延续到现在。既然人类世界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是为了追求真理,提倡维护人权也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我认为有必要对真理、信仰与信仰方式的问题在此作一个简要阐述。

目的是为通过分析,了解国人和自己,找到拯救自我之路。

从本质意义上说,信仰“是对万事万物存在的唯一性真理坚信不疑的认定”。对此,本人认为,信仰什么或参加某一宗教组织、某一党派团体那只是个表面形式,关键在于你信仰的东西是不是真理。对于一个真正的无形信仰者来说,看似无形却有形,看似无信却有信,其深厚的修炼功底不亚于有形信仰者,有的人甚至可以说比有形信仰者更高出一筹。一个真正的持有无形信仰方式的人,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表现出无形信仰的灵魂性、精神性和人生价值。

一、无形信仰的优势特征

1.无形信仰的价值特征

一般来说,无论你是持有形信仰,还是持有无形信仰,必定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对自我人生有理念、有目标、有追求、有希望和有设定的人。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最大的价值体现在人生意义上,即不仅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而且在寻找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增添了许多光和热,丰富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由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经历等不同,故对人生的信仰、信仰方式和价值理念也存在差异。在名利并重和诸多不同需求群体复杂的社会现状下,无形信仰的价值体现在求真、求善、求美和创造人品精神价值的收益方面。

2.无形信仰的意志特征

有人说,大凡持有信仰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意志特征,即性格上坚韧不屈。对此,本人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全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其信仰者的意志而言,持有形信仰方式的人,有着不同的意志表现。如有的人表现出意志坚忍不屈,有的人则是盲目顺从,表现出一种愚昧无知和偏执愚顽,根本与自我坚定的意志靠不到边。一个真正持有无形信仰方式的人,才有这种坚韧不屈和执著的意志。

有位博友曾说,“自己相信以前有很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不然革命也不可能成功,区区小米加步枪也不可能战胜飞机坦克”。同时,他又感叹“很多老革命在改革开放以后天天在街头号啕大哭,感叹世风日下,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的……”。

为什么小米加步枪能打败飞机坦克?因为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有解放全中国的信仰,有拯救天下受苦人的信仰。为什么又出现号啕大哭的失望情绪,因为,原有的信仰被追求物欲的现实所遮掩住了,甚至于替代了。

3.无形信仰的假定特征

假定,是信仰本身特有的一种本质特点,从精神层面上分析,具有假定性质上的信仰,只是一个人对自我人生意义上的一种假想与设定。信仰的假定特征不仅渗透在有形信仰中,也渗透在无形信仰之中。有人用了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来阐述这个问题,“外国人最恐惧没信仰的人,而至于信什么,这是无关紧要的,甚至信外星人也没关系”。简短的一句话,就把信仰外衣剥掉,让信仰的假定特征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有形信仰的假定本质上看,一个人所设定的人生意义是通过组织认可、他人承认和自我认可相结合,体现出一种表象的人生意义的认可方式。对于无形信仰的假定本质,在没有组织认可、没有他人承认和理解的环境下,只有在自我鼓励、自我鞭策、自我要求、自我督导等自我管理的环境下,孤立并执著追求自我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可以这么说,从对信仰追求的角度看,无形信仰者寻求真理、付出善性和追求美好的路,比有形信仰者走得更艰难更曲折。因此,无形信仰方式是一种真正符合民主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权趋势的信仰,无形信仰的假定性在深度、广度和宽度中寻找其信仰的生命与力量。对于一个真正的无形信仰者来说,其意志将比有形信仰者更坚定,其理想追求更崇高,其人品修炼更自觉,这样才能显现出真正精神价值和体现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4.无形信仰的思维特征

无形信仰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理性思维、危机思维、角度思维、系统思维和立体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无形信仰者通过逻辑思维,提高对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认识;通过辩证思维,学会扬弃;通过理性思维,提高理智行为的控制能力;通过危机思维,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通过系统和立体思维,增强创建和睦相处环境的能力;通过角度思维,提高自我和谐与心理和谐的能力。

5.无形信仰的能力特征

无形信仰的能力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察能力;二是分析能力;三是判断能力;四是承受能力;五是总结能力。

当一个人经过了对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阶段之后,其综合能力的大小,通过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推理得到反映,通过对社会道德品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诸类现象之间的关系,对比道德原则和品质修炼的标准,结合自己所积累的品质知识和经验,抓住品质行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辨清深层次因素所在和提高自己判断能力,最后寻找和谐自我与和谐生存小环境中的最佳平衡点。

二、无形信仰方式的难点

无形信仰方式的难点在于自治与自律。虽然,以民主为基石的自由信仰是个好东西,但民主之下的自由并不是目无尊长,不是自由散漫,不是我行我素,不是毫无约束,不是口无遮拦。对于国人而言,民主和自由之下的自治与自律是我们的软肋和致命弱点。无形信仰方式的难点表现在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无形信仰方式的弊端表现在受内在自治和自律能力的制约。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信仰的摇摆性

无形信仰的摇摆性表现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无形信仰一无组织章程的制约,二无统一行为规范的要求,三无法律制度的约束,是一种在自治和自律管理下的信仰方式。从信仰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只有内部管理而没有外部监督的信仰。当一个人不能有效管理自己时,他表现出的自我行为必然被动失控。因为这个时候,社会环境就会起到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无形信仰者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面貌;而在社会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无形信仰者的人格表现形式是左右摇摆、动摇不定、忽冷忽热或者忽左忽右。

2.无形信仰的间歇性

无形信仰的间歇性表现在人性中的善与恶时隐时现。

为什么人有时能表现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善心,而有的时候又表现出一种自私自利、说话不算数、做事不负责的表现?这里就有一个受社会环境影响的问题。无形信仰的善心和求真性时隐时现的特征,也就是说,有时持有无形信仰的人会表现出一种真善美的状态,有时人性中的恶性发作,又表现出人性中的另一面。

3.无形信仰的迷茫性

无形信仰的迷茫性表现在一个人的主体信仰与核心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和裂痕。比如说,既然中国人是有信仰的,并以无形信仰的方式信仰真、善、美。但是,为什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种感觉遭遇的却是自私自利的人多、不讲信用的人多、忘恩负义的人多呢?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信仰现象带来的现实问题。因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下所选择的市场经济之路,是我们前人从未遇到过的新现象,没有完整的理论依据,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高手引导和指点,只有以摸着石头过河方式,先破再立,走走闯闯摸索着前进。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替代了社会综合发展和均衡发展的要求。经济被人为地戴上了高于一切的桂冠,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集团、企业以及个人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不断刺激着人们对物质、财富、名誉和地位的欲望,人们对功利的追求急功近利,人性中的自私赤裸裸表现。一种政治是虚的、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票子是实的观念左右着人们,导致人们决心要去掉虚的、扔掉远的、抓住硬的、捞到实的行为不断出现。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一些持有无形信仰的人,当不能有效开展自治与自律行为时,必然在日常行为中缺失了自己的主体信仰。然而,人之为人,因为人还是有思维的,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即便如此,对于无形信仰者来说,其核心信仰还是保存着并未丢失。比如说,从鸦片战争到现代的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等大事件中就显现出由于在无形信仰者身上还保存着核心信仰,所以中国人在面对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善与恶的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也还是能清楚分析和正确判断的。

4.无形信仰的依赖性

无形信仰方式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在于对社会环境过于依赖。这种对社会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受政府管理国家的政策导向影响、受社会文化和教育状况的影响、受社会道德品质环境影响、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等。

因过度的依赖社会这一外部环境,促使无形信仰者的摇摆性、间歇性和迷惘性不断交替出现。为此,持有无形信仰方式的人,经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和自我困惑之中。如从人性上看,人性中的善与恶争斗不息;从人格上看,人格中的本我与自我纠缠不停;从人品上看,人品中的品质修炼与品质流失不知所措;从思维上看,思维中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忽左忽右;从行为上看,理智行为的控制能力与失控状况束手无策。

总之,一个真正的无形信仰者,既是一个对真理执著追求的人,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既是一个拥有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的人,也是一个有理智行为能力的人;既是一个坚持持有自己人生信仰的人,也是一个有明确的自我人品理念的人;既是一个能为自己设定人品修炼标准的人,也是一个能自觉展开个人品质修炼的人;既是一个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也是一个能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负责任的人。

第七节谁说中国人无信仰

一、有人指责中国人无信仰

关于指责“中国人无信仰”这句话,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听到。有西方国家的一些人在指责我们,更有不少中国人自己在指责国人。有人说,缺乏信仰的民族,绝对只能是一个愚昧的民族。也有人说,外国人听说中国人没信仰的时候,都觉得心里发毛。还有人建议强调宗教在社会构建中的核心功能。有人认为,“当西方人在上帝面前因自身的罪恶而恐惧得发抖之时,中国人却在‘指鹿为马’的权贵面前恐惧得发抖。如果要分析其中的种种原因……最最深刻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人缺乏真正的信仰精神……”确实,西方国家把宗教信仰看成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甚至“把信仰与人的概念结合起来作为判断人之为人的标准之一”。

我们都清楚当一个人有了信仰,其生活才有目标和意义,才能真正说得上活得充实和健康。所以有人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还活得好好的,就是因为他们的信仰没有流失,他们的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宗教信仰上的完整的资本主义。正是由于有信仰,因此他们知道利益最大化(赚了很多钱)以后,利益应该怎样分配(钱怎么花)才是正义的。(生产财富)赚钱不是错,只要生产(赚)得合法、合良心。同样,分配财富(花钱)也可能不是错,只要分配(花)得公平正义”。

从信仰的角度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仰对象是什么?即信奉什么理想信念。二是采取何种信仰方式?即通过什么渠道保证你的信仰得到实施。事实上,宗教从一开始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信仰方式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把信仰方式与信仰对象混淆起来,将中国人的信仰问题狭隘地理解为宗教信仰。对此,以这种狭隘信仰观评价中国人,所得出中国人无信仰这一结论,本人认为是片面的和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错误论点。多年来,西方国家的某些人站在片面的角度,仅仅是从信仰方式的表象上评价中国人的信仰问题。最可笑的是,更有不少中国人也跟后面摇旗呐喊,指责自己的国人无信仰,甚至得出一个无信仰的民族,是一个无希望的民族之结论。这种内外呼应的叫卖声,本人感到实在是太刺耳了,对此,也不能苟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至今,资本主义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扩张和经济渗透,呈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不仅仅是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宗教信仰体系和明确的信仰对象问题,更关键的一点是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支撑着。

对于中国而言,谁说中国人没信仰?中国人也有信仰。

绝大多数中国人持有无形信仰方式,信仰的对象是真善美。

中国人的信仰是几千年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产物,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自发而成的自我信仰体系。这种自我信仰体系最大的缺憾在于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环境的制约,受制于与其相配套法律体系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制约,受制于生存小环境的制约,受制于自我治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