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掌握与人相处的技能
创建和睦相处的生存小环境,是衡量我们是否具备良好社会适应程度的基本标准。那么,我们如何学会与环境相处呢?如何创建一个利人利己的和睦相处环境?本人认为必须坚持三结合原则,即为人之德、为人之道和为人之谋原则。同时在此原则下,学会运用以法相托、以德相托、以道相托、以技相托和以利相托的与人相处的技能。
1.以法相托与人相处
以法相托与人相处,指以法律和法规为准绳与人相处。
一是以法律为依托,遵纪守法、自治自律和提醒帮助,不能推波逐流;二是以人权为依托,尊重他人,让人讲出不同意见的话,尊重他人合法的人权自由,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三是以安全为依托,避免伤害他人;四是以尊严为依托,既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五是以洁身为依托,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2.以德相托与人相处
以德相托与人相处,指以道德为基石与人相处。坚持以为人之德这一做人基本良知与人相处,表现在本人的《自我管理学》中提出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之中,包括“诚实守信、尽心尽责、勤劳勇敢、爱心互助和感恩图报”这五个方面的内容。
3.以道相托与人相处
以道相托与人相处,指坚持为人之道与人相处。在和谐自我的理念下,在遵循法度的基础上,坚持尊重他人、保持距离、承认差异和区别对待的与人平等相待原则和与人友善相处的方法;坚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利益共同的相互依存关系,实现人与人相处中互惠互利。以道相托与人相处必须在德的前提下展开,在自己基本良知的衬托下实行其一系列道的规范化。这个道一不是为了别人而设计,二不是为照亮他人的引路灯,却实实在在的是为了你自己。
4.以技相托与人相处
以技相托与人相处,指以为人之谋的技巧和艺术与他人相处,即必须学会团结更多的力量,学会释放诚意欣赏他人,学会承认和关注他人,学会捕捉与人共处的和谐因素之灵感,尽可能团结多数人,修炼火眼看准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善于平和谦让他人。当你与他人对话时尽可能做到平和,在语气上注意不伤害他人,在用词上避免过激过猛,在态度上尽量平易近人,在感情上真实而不虚伪等等。二是善于关心欣赏他人。与人友善相处,欣赏他人也就是说必须给他人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你周围的人或者相对弱势的人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哪怕是不中你的意,最好也让他人尽量表达出来,让别人把话说完。三是善于理解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釆取角色对换的方式换位思考。同时,避免强迫他人接受你的观点和做法,既要尊重别人不想做的事或说的话,也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领域不受你的侵犯。四是善于坚持基本良知。与人和睦相处,并不等于舍弃一个人的良知,放弃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你为迎合他人舍弃自己的良知而去附和其意,就是反映你已与之同流合污,也只能达到虚假和睦而不是实质上的和睦,其结果,最终是自我不和谐。当与一个人的良知相背离时,你可以保持沉默,在沉默中把持自己的良知不受侵犯,在沉默中坚持做人清白的原则。五是善于对人释放诚意。释放诚意也就是始终不渝地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向他人表述。如在表述过程中传达你的诚意,在传达中阐述你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阐述中明确表示无妨碍或威胁他人的安全,在明确中再一次释放你的诚意,描述最终双赢的良好结果等。
5.以利相托与人相处
这里的利,包括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两个方面。以利相托与人相处,指以利益为基础与人相处。本人在《和谐自我跨越行难》一书中曾阐述“追求自我利益的特性,集中表现在经济人特有的利己本质。也就是说经济人待人处事是以有利于自己的利益或如何取得最大化的利益为主要目的”。由于经济人受这一本质特性制约,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在双方相处过程中,基本上围绕这一特性展开。有的人采取损人利己的方式与人相处,有的人采取利己大于利人的方式与人相处,也有睿智的人以利人利己的方式与人相处。比如说,在语言沟通交流过程中,一个是“和蔼可亲、问寒述暖”关心你的人,另一个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人;在精神生活及沟通中,一个是“关心、欣赏并尊重”你的人,而另一个却是“冷漠、自大并藐视”你的人等等,对于绝大多数人一定会选择前者相处而不是选择后者相处。
自我和谐就是一个人通过自治和自律行为,提升自我人生的责任感;通过对内协调对外适应,创建相对利己的和睦生存小环境;通过和谐自我修行,寻找自己生命存在真正的价值意义。
第五节善于与自己沟通
一、何谓与自己沟通
所谓与自己沟通,也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说服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走出困境。自我沟通也可称之为内向沟通,整个行为过程只有“自己”一个人,即自己向自己发出外部遭遇到的人与事等信息,同时自行传递、自我接收和自我理解和处理。自我沟通是拯救自我的重要手段,首先要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冷静反思,整理心情,处理坏心情垃圾,抛弃过去的痛苦,消除曾受过的伤害,学会舍弃和用阿Q精神说服自己等。
二、了解和认识自己
所谓了解自己,就是要找出隐藏于自己心灵中最深最疼痛之处。从本质上说,了解自己就是重新认识自己。当你面对必须与自己沟通的局面时,实质上也说明了你心灵空虚的程度,已经陷入绝境。这种绝境已经超越了本我的承受能力,处于自我承受能力的极限边缘。了解自己并重新认识自己,必须用理性思考找出隐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情绪如此不安,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心理如此紧张,是什么原因对自己产生巨大杀伤力。
这天,林女士约我喝茶,对我述说了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并希望我给予她帮助和指点。林女士的母亲是我的忘年交,87岁的老友于三年前过世。之前,林女士夫妇、女儿女婿与老外婆祖孙三代一直共同生活在一起。自从母亲去世后,林女士与女儿之间的冲突与摩擦日益增多。在我看来,原本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无非就是因不同的生活理念、不同的看法和观念而说出不同的话语。但是,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和琐事,影响了林女士的情绪和身体健康。为了母亲的健康,为了避免冲突和矛盾,女儿与女婿曾经搬出分住了近半年。在与女儿分住的那些日子里,林女士却又感到空虚和牵挂。之后,女儿与女婿又搬回来与其同住。然而,当住在一起,那些为了几句话而产生摩擦和矛盾又困扰着她们。从林女士的诉说看出她非常在乎女儿,这是真正埋在她心灵最深最疼痛的心病根源。林女士最在乎什么?在乎女儿与她讲话的态度与语气。林女士最疼痛什么?最疼痛女儿在一些小事上与她顶嘴,不欣赏不鼓励她。据我所知,林女士对母亲非常孝道,母女之间的关系如同朋友,无话不谈。即便如此,她与母亲之间,为一些生活琐事,也经常出现一些小摩擦和矛盾。然而,这些矛盾和问题一般很快就消除了。我对她说:“这是大妈站在母亲的位置上,作为一个母亲对女儿的宽容,不与你计较和较真而已。”我的这几句话,林女士点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