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尔基
国别:苏联
背景搜索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年),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俄国中部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一个木工家里。在高尔基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只上过两年小学,10岁就开始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累。他曾经当过学徒,拾过破烂,也曾当过跑堂、看门人、搬运工等。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以后就踏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95年,他发表了《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1897年发表《因为烦闷无聊》,1898年发表《二十六个和一个》《福玛高尔杰耶夫》。1901年,他在杂志上开始发表短篇,但因为受到书报检查机关的阻挠,杂志只刊登了结尾部分——《海燕》。20世纪初,高尔基开始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小市民》《底层》《敌人》。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1934年,高尔基主持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做了名为《苏联的文学》的报告,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1936年逝世。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缩写。这三部作品是高尔基的创作中最宝贵的珍品之一。
在这三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中,高尔基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线,塑造的是一个努力寻找生活意义和新的生活道路的人物,他的内心充满了激烈的冲突。小说的情节丰富多彩,富有童话和传奇色彩,小说中的人物具有特异的鼓舞人的精神力量。而其中那些景物描写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读来有极强的音乐感。
作品解读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小说的主人公阿辽莎成长的三个阶段。《童年》描写的是小阿辽莎在外祖母家的生活状况;《在人间》描写的是阿辽莎“在人间”所遭受的苦难;《我的大学》描写的是阿辽莎在喀山时代的社会活动。这自传体三部曲通过对主人公阿辽莎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的描述,向读者生动地展现出俄国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和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无情地揭示了沙皇俄国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社会黑暗,同时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小市民的空虚无聊和庸俗自私。
《童年》
阿辽莎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不久,他的外祖母和母亲带着他乘坐轮船,去尼日尼投奔外祖父家。外祖父开着一个不大的染坊,生活还算宽裕,但是为人残酷、专横而又吝啬。当时阿辽莎的两个舅舅正在闹分家,为了分财产,他们经常争吵不休、酗酒,甚至大打出手。外祖父家弥漫着仇恨的气氛,有时,小孩子也成了他们发泄的对象。
有一次,阿辽莎好奇地想亲手染一块布,不怀好意的表兄怂恿他把过节用的白桌布染成了黑色,结果被喜怒无常的外祖父狠狠地揍了一顿。这在阿辽莎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最初的伤痕。阿辽莎的母亲为生活所迫,改了嫁。在周围这个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一个人使他感到了深深的爱和温暖,外祖母成了阿辽莎最知心、最亲近的人,她对这个成了孤儿的外孙特别疼爱,在每件事情上都小心地庇护着他,还经常讲一些童话和民间故事给他听。外祖母那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故事给小阿辽莎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一天夜里,外祖父的染坊突然失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这场大火把染坊化为灰烬。外祖父没有了染坊,只能搬家了。搬家后阿辽莎结识了“好事情”先生,“好事情”先生衣衫褴褛,不修边幅,身上老是有一股化学药剂的味道。他少言寡语,对阿辽莎却非常和蔼。他要阿辽莎好好学习识字,以便把外祖母讲的那些美丽的故事记录下来。阿辽莎则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向这位大朋友倾诉,可是好景不长,其他的房客和外祖父都认为“好事情”先生搞歪门邪道,最后干脆把他撵走了,气得阿辽莎大骂:“你们都是混蛋!”
不久阿辽莎搬到了继父家里,开始上学,但是阿辽莎不能忍受继父欺负自己的母亲,于是,他操起一把水果刀向继父刺去。这件事情之后,阿辽莎又回到了外祖父家里,这时的外祖父已经家道败落了,他变得更加吝啬,喝茶放茶叶的时候也要一片一片地数。
不久,母亲也死去了。外祖父已经不能养活阿辽莎了,于是就把他送去当学徒。
《在人间》
这本书叙述的是破了产的外祖父把阿辽莎送到鞋店当学徒,被烫伤。伤愈后,又到了远房的亲戚绘画师家做学徒。一年后,他又来到轮船上做工,从此走上了一条艰辛的生活道路。他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民,对他们受奴役、被压榨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并逐渐养成了坚定而顽强的性格。在轮船上,他遇到了厨师斯莫雷依,斯莫雷依教阿辽莎用书丰富自己的心灵,为他打开了一扇崭新世界的大门。他不顾雇主的百般刁难,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他在书籍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
《我的大学》
这本书叙述的是阿辽莎在喀山的生活。16岁时,阿辽莎抱着上大学的幻想,背井离乡来到了喀山,但他的幻想破灭了。他住进了“大杂院”,做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面包小贩等,进入了一所有着广阔天地的“社会大学”。他与社会各阶层的人交往,充实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由此走上了一条积极的人生道路。
妙文精粹
《童年》第四节
夜里睡觉,我躺在一张大床上,裹上了好几层大被子,谛听着姥姥作祷告。
姥姥跪着,一只手按在胸口上,另一只手不停地划着十字。
外面酷寒刺骨,冷得发绿的月光透过窗玻璃上的冰花儿,照在姥姥那长着善良的大鼻子的面孔上,她的两眼像磷火似的明亮。
绸子头巾在月光之下好像是钢打铁铸的一般,从她头上飘下来,铺在了地板上。
姥姥作完祷告,脱了衣服,叠好,走到床前,我赶紧装着睡着了。
“又装蒜呢,小鬼,没睡着吧?听见了没有,好孩子!”
她一这样讲,我就知道下一步会怎么做了,噗哧一声笑了,她也大笑:
“好啊,竟敢跟我老太婆装相!”
她说着抓住被子和边儿,用力一拉,我被抛到空中打了个转儿,落到鸭绒褥垫儿上。
“小鬼,怎么样,吃了亏吧?”
我们一起笑很久。
有的时候,她祈祷的时间很长,我也就真的睡着了,不知道她是怎么躺下的了。
哪一天有了吵架斗殴之类的事,哪一天的祈祷就会长一些。
她会把家务事儿一点不漏地告诉上帝,很有意思。
她跪在地上,像一座小山,开始还比较含混,后来干脆就成了家常话:
“主啊,您知道,每个人都想过上好日子!
“米哈伊尔是老大,他应该住在城里,让他搬到河对岸去住,他认为不公平,说那是没有住过的新地方。
“可他父亲比较喜欢雅可夫,有点偏心眼儿!
“主啊,请您开导这个拗老头子吧!
“主啊,您托个梦给他,让他明白该怎么给孩子们分家!”
……
《在人间》第九节
为这突然迸发出来的看书的热情,我受到了许多难堪的屈辱、侮蔑和恐吓,想起来真是又伤心,又可笑。电影《在人间》海报(1982年)
我把裁缝妻子的书看得很宝贵,生怕被老婆子扔进炉子里烧掉,因此尽力不再去想这些书,每天早上我去小铺买下茶的面包,就在那里借一些五彩封面的小书回来看。
店老板是一个一见就令人没有好感的青年,厚厚的嘴唇,汗淋淋白苍苍的虚胖脸,长满瘰疬瘢和污斑,眼睛也是白洋洋的,肿胖的手又短又笨。他这个铺子,是这条街上青年人和轻佻的娘儿们夜间聚会的场所。我主人的兄弟也几乎每天晚上到那里去喝啤酒,玩纸牌。吃晚饭的时候,常常派我去叫他,在店后面一间窄小的屋子里,我不只一次瞧见那位傻里傻气的红脸的老板娘,坐在维克托或别的青年人的膝头上。
老板好像并不把这种事放在心上。还有他那个在店里帮忙做买卖的妹子,无论唱歌的、当兵的和一切爱这玩意的人去搂抱她时,他都满不在乎。铺子里货物很少,他说因为开张不久,所以还没有配齐,其实那铺子秋天就开了。他拿一些春宫画片给穷人和顾主们看,拿一些秽亵的诗给那些喜欢这类诗的人抄。
我花了每本一个戈比的租钱,向他租了米沙·叶夫斯季格涅耶夫的无聊的小书来看,这是很贵的。可是那些书一点趣味也没有;就是《古阿克》(又名《忠贞不屈》)、《威尼斯人法兰齐尔》《俄罗斯人和卡巴尔达人之战》(又名《一个死于丈夫墓头的美人伊斯兰教徒》)等等这类书籍,也不能使我满意,常常引起我难堪的愤慨:觉得这些书是用难懂的文字,谈着令人难信的事情,简直把我当傻瓜一样捉弄。
……
《我的大学》
为了不在他家吃饭,我早上起来就躲出去,要是碰上刮风下雨,就到那个大地洞里避一避,听着洞外的倾盆大雨和狂风怒吼,闻着动物尸体的腐烂味儿,我突然顿悟:上大学——美梦而已,如果我当初去的是波斯,一定比这儿强。我开始发挥我的想象力,幻想自己变成了一个白胡子法师,可以让一粒谷子长成苹果那么大,一个土豆长到一普特重,我在为所有受苦受难的人民寻求出路,我想拯救他们。
我当时很热衷于幻想伟大的冒险事业,因为苦难的生活需要幻想来调剂。苦难的日子多么漫长。我的幻想已经成癖了。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望好运降临,生存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
为了填饱肚皮,我经常到伏尔加河码头上做事,在那儿挣到十五至二十个戈比容易些。因此,我就加入到那些搬运工、流浪汉和无赖的队列中了,我感觉自己仿佛一块生铁投进了燃烧的炉火里,每一天都有不深刻的烙印打在我的心上。
那些举止粗野、坦率鲁莽的人群,在我眼前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我因为有过去的一些经历,很容易和他们步调一致,加上我读过的波莱特·哈特的作品以及其他通俗小说,更加深了我及他们敢爱敢恨天不怕地不怕的潇洒人生态度的欣赏,我迫不及待地想融入这个热情的群体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
(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意味深长的笔名:最大的痛苦
虽然高尔基仅仅读过两年小学,但是他通过自学掌握了许多知识。他十分喜爱文学创作,只要有空就练习写作。在他24岁那年完成他的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投递到当地报馆。当时的报纸编辑认真阅读了这篇作品,非常欣赏,便通知作者到报馆去面谈。当穿着破烂的高尔基站在编辑面前时,编辑十分吃惊,因为这样寒碜的作者与这部出色的小说实在是很不相称。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总要有个名字才行啊。”高尔基想了想,说道:“那就叫马克西姆·高尔基吧。”
在俄语里,“高尔基”是“痛苦”的意思,“马克西姆”则是“最大的”的意思。从此之后,他就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最大的痛苦”做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链接二 高尔基故居
高尔基故居在莫斯科市中心卡恰洛夫街6号,这是一栋灰色的两层楼房,原先是俄国的富翁里亚布申斯基的私人住宅。现在门前钉着一块牌子:“阿·马·高尔基于1931年至1936年曾在这里住过。”
高尔基在1931年5月从意大利返回自己的祖国,俄国政府将这套住宅分给他使用。其实高尔基对这样的现代派建筑并不喜爱,他对其建筑外形和建筑内部的装饰都不钟爱,但是考虑到俄国政府对自己如此关心,便住了下来。高尔基生命中最后的5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高尔基的卧室、工作室和书房都被安排在一楼。工作室里的所有东西都被摆放得井井有条,在窗口旁摆放着一张写字台,上面铺着绿色呢子。因为高尔基的身材高大,又患有肺病,不能够伏案工作,所以他的写字台要比一般的桌子高。高尔基的写字台没有抽屉,有关工作的东西都摆放在桌子上。因为高尔基觉得一旦将纸张放进抽屉里,就会很久无人问津。而且高尔基认为打字机的声音会影响句子的节律,所以他不喜欢使用打字机。他的手稿上的字迹十分清晰、工整,这表现了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
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2点是高尔基的工作时间,他不希望任何人在他工作中来打扰他。在这座住宅内,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剧本《叶戈尔·布雷切夫和其他》《多斯季加耶夫和其他》以及一系列政论性的文章。每日吃过午饭之后,高尔基会稍稍休息一下,在园子里进行些体力劳动。下午5点他再投入工作中,当时,他担任着13个刊物的编辑,凡是有他签名的稿件,他都会从头到尾仔细阅读。每天他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人士的来信,一般是他亲自回信。他一生共写了近2万封信,有8500封保存在高尔基档案馆中。每次他退稿或寄书给青年作者时,也都亲自包扎好,并写好地址,然后请别人送到邮局去。高尔基当年用过的剪刀、绳子、胶水等现在还陈列在工作室的橱柜里。
高尔基对中国有着比较特殊的感情,他曾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刻多次声援中国人民进行的正义事业。在高尔基工作室右侧的玻璃柜中还陈列着高尔基保藏的一些东方艺术品,其中就有很多中国牙雕和其他工艺品。
高尔基的卧室不大,墙上悬挂着一幅风景画,一张单人床摆放在中间,床头上有一个挂钩,这是用来吊挂电灯的。床头左上方的墙上安装着一个小小的书架。高尔基生前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塔尔列著的《拿破仑传》,他只读了一半就去世了。
在高尔基的书房中,共有1.2万册书,其中有3000本上留有高尔基看书所做的记号和眉批。
高尔基故居在1965年5月28日正式被列为纪念馆,至今接待了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参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