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49456400000029

第29章 个人终生奋斗的赞歌 约翰·克利斯朵夫

作者:罗曼·罗兰

国别:德国

背景搜索

罗曼·罗兰(1866-1944年),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罗曼·罗兰从小喜欢音乐,并喜爱阅读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

罗曼·罗兰作品中包含了各种体裁:戏剧、传记、小说、日记、文学评论、回忆录等。在19世纪末期写出了大量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剧本,如《狼群》。后又撰写他所熟悉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传记,主要有《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6年)和《托尔斯泰传》(1911年)等。罗曼·罗兰在大战前夕回到故乡克拉姆西,创作了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年)。大战爆发后,罗曼·罗兰写了一系列反战文章,结集为《超脱于混战之上》(1915年),并于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战后他开始接近社会主义和苏联,创作了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3年)。二战期间,他抱病完成了《贝玑传》和《伟大的贝多芬》等著作,1945年1月2日去世后被安葬在克拉姆西。

而使罗曼·罗兰享誉世界的则是他在1912年完成的著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书中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历尽坎坷成长起来的天才音乐家,又是一个为追求健全的人类文明而奋斗的英雄。他出生在德国,年仅6岁就轰动乐坛,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可是出生卑微家庭的他从小就深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平,并有了反抗社会欺压的意识。少年时代的克利斯朵夫就已经浑身傲骨,他不愿向权贵低头,厌恶那些表现出一副卑贱样子的人,不愿看到人们把艺术当成享受的玩物,因此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打击。后因为救一位被士兵调戏的姑娘而出了人命,不得不逃去法国巴黎。

到了巴黎以后,他发现巴黎文化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虚伪,感到十分失望。为了让艺术保持永远的纯洁和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克里斯朵夫对法国文艺界的很多大师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可是,他的反抗是孤立无援的,理解并能支持他的只有朋友奥里维。克利斯朵夫很同情底层的劳动人民,可是他身上带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并且他对艺术作用的错误看法,使他不懂得团结人民,没有与人民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无法从他们那里获得精神支持。朋友奥里维在五一节示威斗争中被踩伤死去,克利斯朵夫深受打击,非常痛苦,从此他开始过隐居生活。晚年的克利斯朵夫心境变得平和,并开始反省自己的一生。他向现实社会妥协,不再坚持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看法,并开始醉心于宗教音乐创作,在内心和谐恬静中死去。

作品解读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多达十卷的长篇小说,描绘了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克拉夫特的一生。前三卷《黎明》《清晨》和《少年》叙述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小城里,像贝多芬一样很早就经受了各种不幸和痛苦。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他们要把他训练成能够光宗耀祖的大音乐家,他因此不得不被迫在父亲的戒尺下每天练琴。父亲酗酒成性,母亲只得常常出去给人帮佣以贴补家用。主人家的少爷、小姐欺负他,他奋起反抗,却被主人和自己的父母痛打了一顿。后来祖父把他练习弹奏的各种曲调整理出来,题为《童年遣兴》献给了雷沃博大公爵,使他得以举办音乐会并得到赏识,被任命为宫廷音乐会的小提琴手。祖父死后家境困难,他除了工作以外还要在有钱人家里当钢琴教师,他与学琴的弥娜小姐相爱,但是遭到了弥娜母亲的冷酷阻挠;他爱上了年轻的寡妇萨皮纳,她又不幸患感冒去世;最后他与女职员阿达相爱,不料她竟然用极为庸俗的手段来刺激他的嫉妒心,从而毁掉了他们的爱情,使他心灰意冷,最后在当乡村货郎的舅舅的教育下才振作起来。

第四卷《反抗》和第五卷《节场》是对德法两国文化艺术界现状的批判。克利斯朵夫发现德国的音乐界充满了虚伪,甚至对贝多芬以外的德国古典音乐都深感不满,因此常常发表文章予以抨击,结果遭到批评界的围攻。他在宫廷乐队里也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最后因顶撞大公爵而被赶出了乐队。有个法国女演员说巴黎是自由的地方,他听了以后非常向往,正巧他在乡下的一次舞会上发生的殴斗中打死了一名调戏少女的士兵,于是匆忙逃离德国来到巴黎。结果他发现法国的文艺现状同样虚伪和庸俗,充满了铜臭和精神卖淫的风气,艺术成了社交界和官场捞取资本的手段,总之整个巴黎文艺界就像乱糟糟的集市一样。克利斯朵夫感到无比失望,甚至指名道姓地批评了当代的一些著名作家,因此又陷于孤立的境地。当他病倒后发高烧的时候,是邻居的女仆不求回报地精心照料才使他恢复了健康。

接下去的三卷是《安多纳德》《户内》和《女朋友们》,着重描写了克利斯朵夫的友谊和爱情。《安多纳德》描写了安多纳德和奥里维姐弟俩从童年到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克利斯朵夫在德国的时候,有一次曾在剧院门口偶然邀一个法国女子看戏,而且因此连累她失去了家庭教师的职务,这个女子就是安多纳德。后来他与她在法国重逢并互相思念,其实她就是奥里维的姐姐。她一直爱着克利斯朵夫,但不幸的是因病去世了。她的弟弟奥里维因此设法在一次音乐会上结识了克利斯朵夫,这两个崇尚自由的年轻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户内》写克利斯朵夫与奥里维合住一套房子,互相照顾,并且通过奥里维认识了普通的法国人的善良和正直,最后大力促成了奥里维的婚事。《女朋友们》写奥里维一度为爱情疏远了克利斯朵夫,但是妻子跟着情夫跑了,他们又恢复了从前的友谊。克利斯朵夫见到了从前向他学习钢琴的葛拉齐亚,两人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友情。她这时已经成为奥地利的伯爵夫人,因此利用自己的地位来使他走红,成为著名的大音乐家。但是她不久就随丈夫到美国去了,所以他在兴奋之余,又为自己得不到人们的真正理解而痛苦。

在第九卷《燃烧的荆棘》里,克利斯朵夫经受了最后的考验。他对19世纪末的形形色色的主义和思想虽然表示怀疑,但为了找到真正能接受他的音乐的听众,他还是接近了工人群众,参加了一些平民集会。在五一节的示威游行中,群众与警察发生冲突,奥里维为救护他人而被人群踩在脚下受伤致死。愤怒的克利斯朵夫在打死一个警察后逃往瑞士,并寄居在朋友勃罗姆的家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琴声唤醒了勃罗姆的妻子阿娜长期被宗教信仰所压抑的情欲,因而与他发生了关系。他感到无比痛苦与羞愧,在自杀未遂后隐居在汝拉山上的一个山村里埋头创作。第十卷《复旦》写他在10年后重逢新寡的葛拉齐亚,想和她结合,而她虽然爱他,却担心婚姻会影响他们纯洁的爱情,因此婉言拒绝了。他在她的劝说下重返巴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这时他虽然驰名世界,但心境已趋平静,在听到葛拉齐亚去世的噩耗时也异常镇静。他把晚年的爱给了奥里维的儿子乔治和葛拉齐亚的女儿奥洛拉,像慈父一般促成了他们的婚姻。在他们出发去度蜜月之后,他在病榻上回顾了自己一生经历的奋斗和考验、友谊和爱情,对一切都表示忏悔和宽恕,认识到只有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才是人类欢乐和幸福的源泉。他的灵魂已被一生的痛苦所净化,他直到临终都在心里谱写着一曲生命的颂歌。

约翰·克利斯朵夫为了追求心中理想的艺术而奋斗终生,他身上强烈的反抗意识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地奋斗的英雄气概让人感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经历,使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和生活的力量;平民阶层的社会地位使他同情下层人民,希望能帮助他们。但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他又对统治阶级抱有一定的幻想,并对人民的力量抱着怀疑态度,对艺术的作用有着过高的估计,导致晚年的他不再斗争、对自己的敌人也妥协了。他的形象,代表和反映了十月革命前整整一代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精神面貌,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妙文精粹

他唤起各式各样的梦境,一个比一个荒唐。他的思想已经积聚了多少时候没有用过,心中装满的宝藏膨胀得要爆起来了。可是一切都乱七八糟,他的思想好比一个杂货栈,或是犹太人的骨董店,稀有的宝物,珍奇的布帛,废铜旧铁,破烂衣服,统统堆在一间屋里,他分辨不出哪些是最有价值的,只觉得全都有趣。其中有的是互相击触的和弦,象钟一般奏鸣的色彩,象蜜蜂般嗡嗡响着的和声,象多情的嘴唇般笑盈盈的调子。有的是幻想的风景、面貌,各种热情,各种心灵,各种性格,文学的或玄学的思想。有的是庞大的无法实现的计划:什么四部剧、十部剧,想把什么都描写为音乐,包括各式各样的天地。还有的(而且是最多的)是暧昧的,闪电似的感觉,都是突然之间无缘无故激发起来的,说话的声音,路上的一个行人,滴答的雨声,内心的节奏,都可成为引子……许多这一类的计划只有一个题目;大多数只有一二行,可是已经够了。他象小孩子一样,把幻想中创造的当做已经真的创造了。

然而他活泼的生机不容许他长时间的以这种烟雾似的幻梦为满足。梦幻的占有,他觉得厌倦了,他要抓住梦境……可是从何下手呢?这一个跟那一个都显得一样重要。他把它们翻来覆去,一忽儿丢下,一忽儿又捡起……不,可是不能重拾的,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一个梦决不给你连抓到两次;它随时随地都在变,在他手里,在他眼前,在他眼睁睁的瞧着的时候已经变了。必须赶快才好,可是他不能,工作的迟缓使他惶惑。他恨不得一天之中把什么都做完,但连最小的工作他也觉得困难得不得了。最糟的是他才开始工作已经在厌恶这工作。他的梦过去了,他自己也过去了。他做着一桩事,心里就在懊恼没有做另外一桩。只要他在美妙的题材中挑定一个,就会使他对这个题材不感兴趣。因此他所有的宝藏都变成毫无用处。他的思想,唯有他不去碰它的时候才有生命;凡是他能抓握到的都已经死了。这真是当太尔式的痛苦:仰取果实,变为石块;俯饮河水,水即不见。(当太尔为神话中里第国王,因杀子飨神,被罚永久饥渴。)

为了苏解他的饥渴,他想乞灵于已经获得的泉源,把他从前的作品来安慰一下……可是那种饮料简直受不了!他喝了第一口便连咒带骂的唾了出来。怎么!这不冷不热的东西,这种乏味的音乐,便是他的作品吗……他把自己的曲子重新看了一遍,心里说不出的懊丧:他莫名其妙,不懂当初怎么会写出来的。他脸红了。有一次,看到特别无聊的一页,他甚至转过身去看看室内有没有人,又去把脸埋在枕上,好似一个害臊的儿童。又有几次,他的作品显得那么可笑,以至他竟忘了是自己的大作……

“嘿!该死的!”他叫着,笑弯了腰。

但他最受不住的,莫过于那些他从前自以为表白热情、表白爱情的喜悦与悲苦的乐曲。他从椅子上跳起来,仿佛给苍蝇叮了一口,用拳头打着桌子,敲着脑门,愤怒得直叫,用粗话来骂自己,把自己当做蠢猪、混蛋、畜生、小丑。最后他喊得满面通红的去站在镜子前面,抓着自己的下巴,说着:“你瞧,你瞧,你这蠢东西,你这蠢驴似的嘴脸!你扯谎!让我来教训你!替我去投河死了吧,先生!”

他把脸埋在面盆里,直浸到闭过气去,然后他脸色绯红,眼珠望外突着,象海豹一般直喘大气,也顾不得抹一抹脸,就奔向书桌,拿起该死的乐曲气冲冲的撕掉了,嘴里咕噜着:“去你的吧,你瞧,混蛋!该死的家伙……你瞧,你瞧……”

他这才觉得松了口气。

这些作品里使他最气恼的是谎话。没有一点东西出于真正的感觉。只是背熟的滥调,小学生的作文:他谈着爱情,仿佛瞎子谈论颜色,全是东摭西拾、人云亦云的俗套。而且不只是爱情,一切的热情都被他当作高谈阔论的题目。——固然,他一向是力求真诚的,但光是想要真诚还不够:问题是要真能做到;而一个人对人生毫无认识的时候,又怎么能真诚呢?靠了最近六个月的经历,他才能发觉这些作品的虚伪,才能在现在和过去之间突然看出一条鸿沟。如今他跳出了虚幻的境界,有了一个真正的尺度,可以测验他思想真伪的程度了。

既然痛恨从前没有热情就写下来的作品,再加上他矫枉过正的脾气,他就打定主意,从此不受热情驱策决不写作。他也不愿意再去捕捉自己的思想,发誓除非创作的欲望象打雷似的威逼他,他是永远放弃音乐的了。

他这么说着,因为他明明知道暴风雨快来了。

(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托尔斯泰与罗曼·罗兰

1886年,罗曼·罗兰看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以后非常感动。但是托尔斯泰的某些文学见解让他感到疑惑。

于是他写信请托尔斯泰解惑。罗曼·罗兰在信中对托尔斯泰说,他生活在一个人人自私和不讲道理的社会里感到很苦闷,希望能得到帮助。

当时罗曼·罗兰并没想过托尔斯泰会回信,因为托尔斯泰是世界著名的作家,而他只是个无名小卒。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托尔斯泰寄来了长达38页的信。在信中,托尔斯泰对他说,艺术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它把人类团结在一起,换言之充满人类之爱的艺术家才有希望作出有意义的贡献。这封信犹如“一扇开向无穷宇宙的门”,使罗曼·罗兰得到了一种生活的启示,让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与目标。以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链接二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罗曼·罗兰曾就读和执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世界著名大学之一,是专门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795年,但是改组、封闭过多次。1808年,拿破仑一世发布敕令重建该校,主要用来培养国立中学教师,在1810年正式开始招生。

1845年学校改名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分文、理两个学科。文科专业主要包括古典文学、哲学、历史、现代文学、现代外语、地理、社会科学等。理科则有数学、化学、生物、物理、地质等专业。

无论在哪个时期,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总是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为法国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如对生物学有卓越贡献的亚雷斯和巴斯德,存在主义的领袖人物萨特,坚持自由主义的雷蒙·阿尤,担任过总统的蓬皮杜,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生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等等。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世界上独有的,它培养的学生总是充满了激情,反对僵化,努力推动法国政府的改革与完善。经过多年的磨炼,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至今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仍保持着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由于在数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已享誉全球。学校培养出8位世界性数学奖——菲尔兹奖得主,4位以色列沃夫奖得主,和一位挪威设立的数学界大奖——阿贝尔奖得主。令人惊讶的是,该校的塞尔教授是世界上唯一一位领到上述三个奖项的数学家。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法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对人们来说,这里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