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49439600000039

第39章 丽水(3)

三、教科研的成效及影响

近年来,全校教师累计有课题103项,其中省级5项(省重点课题二项),市级24项,县校级74项,全校教师课题实验报告或论文在全国级发表、交流或获奖14篇,省级37篇,市级92篇。在实施以科研为先导型的战略发展过程中,学校被评为丽水地区教科研先进单位和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是省教育科研200强学校,并以此为依托,树立了良好的服务意识,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的积极参与,不断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和科研能力,带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推进了学校内涵的发展。

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

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创建于1964年,前身为云和镇第一小学,2004年升格为县属实验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1856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拥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室、舞蹈室、实验室、书画室、250米标准塑胶跑道、室内篮球场等教学设施。现有班级36个,学生1900余人,教师100余名。

2006年,在均衡教育的背景下,组建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采取集团内部的“管理统筹、师资共享、文化融合”举措,实现了城乡学校互动联盟发展,形成以城带乡、全面均衡的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4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享受教育为工作出发点,以“童话校园求真知,本真教育塑真人”为办学理念,创建师生健康成长的“童话”乐园,以人为本,求真创新,历练“德艺并举、个性鲜活、和谐共进、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培养“视野开阔、个性灵动、主动发展、追求更优”的学生,努力构建科学完整的满足师生真实需要的优质教育,为师生实现幸福的人生奠基。

在4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方针,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为确保教科研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学校制定了《江滨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江滨实验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条例》、《江滨实验小学校本教研制度》、《江滨实验小学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等相关制度。特别是在近十年来,学校以三年为一周期开展学校主导性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一轮,2000-2004年,开展《欠发达地区城镇小学人文教育的研究》,被立项为市教科重点课题、省教科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获得省三等奖、市一等奖;第二轮,2004-2007年,在人文教育基础上开展《“享受教育”的策略研究与实践》,被立项为市教科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市重点类一等奖;第三轮,2007年起,在深化和总结“人文教育”和“享受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童话精神引领下的本真教育的实践》,被立项为市教科重点课题、省教科规划课题。同时,在“享受教育,回归本真”的理念引领下,开展《走进云和木制玩具文化校本行动研究》、《“彩色之旅”少先队活动化课程研究》等课题,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课题研究网络。

同时,学校以《童话精神引领下的本真教育的实践》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求真德育”、“阳光心育”、“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做真德育,做实教研,做强科研。为此,学校成立教科室、学术委员会、集团学科大组、德育科研处等机构,开展“相约教研”、主题德育教育、特色教育等活动。先后成立了“亮眼睛”摄影社团、“金话筒”小导游社团、“神笔马良”小画家社团、“啄木鸟”环保社团等团体;精心打造“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以及“国防教育夏令营”等活动;开设书法、美术、摄影、舞蹈、科技、乐器演奏等技艺类课程。同时,学校利用“云和木制玩具城”的资源优势,开展“走进木制玩具文化”、少先队“彩色之旅”等综合实践活动,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木头人爱唱歌》、《木头人爱运动》、《木头人爱创造》。

在课题的带动下,在科研的促进下,教师迅速成长,学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近五年来,教师课题在省、市级获奖共53项,论文获奖有230余篇;造就了省教改之星4名,省名师培养对象1名,市、县学科带头人15名,市、县教坛新秀12名,市优秀教师2名。学校也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学校、省城镇示范小学、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雏鹰红旗大队、国家英语实验学校、市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市校本教研先进学校……

缙云县实验小学

一、学校概况

缙云县实验小学前身为五云书院,创建于明嘉靖乙酉年(1525年),1906年废科举后改名为五云学堂。于1963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要首先办好的30所重点小学之一。学校占地面积307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15.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8个,学生2760余名,教职工132人。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国际象棋传统教学会员学校、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浙江省百年名校100强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省示范性小学、省首批校本教研示范校、省文明学校、省科研兴校200百强学校、省首批创新教育试点学校,先后被确定为中央教科所写字教学基地、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浙江省书法教学试验基地、省11所“轻负担高质量”试点学校之一。

二、教科研历史及现行主要制度

一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策略,重视以规划作引领,以制度作保障,抓过程,优方法,提成效。在制定了《缙云县实验小学2001-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及《缙云县实验小学2006-2010年教科研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条例》、《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缙云县实验小学教师教科研工作年度考核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

学校于1964年就曾被评为省教育先进集体,特别是1993年被命名为实验小学以来,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学校立足教学实际与教师科研水平,从各学科的单项实验研究入手,引导教师逐步树立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优化教学实践。1994年即进行以高效率低负担为特征的“让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整体改革实验。1995年开始进行学校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96年开始重点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校又重点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此外,学校一直重视发挥实验小学在教育科研上的辐射作用,积极探索支援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一直重视以教育科研为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科研的成效及影响

正是学校在科研强师、科研兴校之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能够在点上突破,实现教师个人在科研实践中快速成长;面上普及,教师群体在成果推广中分享成功;滚动推进,办学品牌在科教科学上越打越响。到目前为止,学校已连续三届共4项成果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连续三届获省名师名校长优秀成果奖,共有8项科研成果在全国级获奖,30项成果在省级获奖,101项成果在市级获奖,出版专着5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学校已5度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3度被评为省实验学校研究会先进集体。2002年被评为省科研兴校200强学校,2006年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全省有重大贡献的13所学校之一。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将与时俱进,勇立潮头,为科研兴教作出新的探索,以科研兴校赢得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