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49439600000038

第38章 丽水(2)

二、教科研历史及现行主要制度

青田县第二中学一直重视教科研工作,教科研工作起步早。1992年9月,青田县第二中学在青田率先实施“科研兴校”战略。1992年10月,在青田率先成立教科研指导小组,为全面推进教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2000年8月,在青田率先设立教科处,专门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教科处成立后,认真总结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经验,探索了教科研工作机制,充实了“科研兴校”战略内涵,为推进青田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和引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000年10月以来,青田县第二中学先后出台并实施了《青田二中教育科研制度》、《青田二中科研课题管理和成果奖励办法》、《青田二中优秀论文评审推荐制度》等8项制度,实现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新世纪之初,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更是步入了“校本教育科研”的轨道,即教科研工作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到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相结合。凡是要向上一级部门推荐评比的论文,都要经过教科处下属的“学术管理委员会”评审。教师的各类教科研成果,作为教师晋职、评优的重要依据。教科研管理规范,各类教育科研档案齐全。

三、教科研的成效及影响

近年来,青田县第二中学教科研成效显着,社会影响好。2005年9月,青田县第二中学被评为第一批“丽水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2005年12月,被评为第二批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2006年4月,被评为“丽水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学校的教科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经验多次在省市县交流,并得到广泛的好评。教师发表的论文和获奖的课题,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教师在省市县发表或获奖的论文:

2004学年143篇,2005学年217篇,2006学年175篇,2007学年161篇,2008学年121篇。在省市县获奖的课题:2004学年12项,2005学年17项,2006学年10项,2007学年7项,2008学年8项。同时,每年投入20余万元巨资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2004学年外派教师参加省市县教科研活动163人次、2005学年289人次、2006学年291人次、2007学年252人次、2008学年265人次。2004学年以来,共编辑《教师优秀论文集》5本,《研究课三案集》5本,印发《青二中教育科研》151期。

青田县第二中学作为省示范初中、县龙头初中,还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004年以来,承办或协办省市县教研活动62次,送教下乡116人次,向兄弟学校分发《教师优秀论文集》、《研究课三案集》1500余本,季祖彬、丁红慧等老师的课题成果——校本课程《魅力青田》在全县推广使用,并被中国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地方校本课程全国一等奖。

遂昌县实验小学

一、学校概况

钱瓯之源遂昌矗立着一所教育的摇篮——浙江遂昌县实验小学。浙江遂昌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06年,至今已经历百年风雨的洗礼。一百年风雨历程,一百年精神追求。现有教职工95人,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84人。遂昌县实验小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核心教育理念,致力于实现“五化”、创建“五优”、打造“三特”的办学目标,打造“优质、均衡、人文、科学”的基础教育,把“创建学习型校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兴业强师之道。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坚持以“教育创新、深化教研、锐意进取、服务教学”为学校教科研思路,在学校总体规划指导下,强化教育科研的核心地位,树立群体科研意识,进一步落实“科研先导”、“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的学校发展策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和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坚实的社会办学合力,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浙江遂昌县实验小学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学科四结合实验成员学校、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国家级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国家级少先队研究实践基地,省文明单位、省示范小学、省科研兴校200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体育达标工作先进集体、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省先进家长学校、省“百年名校”100强、省首批和谐校园、省校本教研特色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突出学校、省雏鹰红旗大队、省少先队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省体育教育特色学校、市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市体育基地学校、市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二、教科研历史及现行主要制度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铸就了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升了学校的品味。

为了继承与发扬学校优良的教科研传统,学校提出“潜下心来做课题,教研成果比实效”的教育科研工作思路以及教科研四大制度:

1.“课题研究五会制度”。课题申报前召开课题申报会,确保选题的可行性;立项后召开课题开题会,确保分工的合理性;研究过程中每月召开一次问题分析会,确保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结题前召开成果鉴定会,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

2.“获奖课题成果三转化制度”。课题负责人要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成论文、讲座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行动指南,以此来验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科研管理五有制度”。有课题、有方案、有实施、有记载、有总结。为落到实处,学校还印发了“课题实验记载本”,强化管理,参评的成果必须“五有”俱全。

学校的管理全程化、规范化、科学化。

4.“教科研保障制度”。一是理念保障,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先导”的观念。实践证明,观念的转变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内在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教育的现代化。二是管理保障,在教育科研中,学习是永恒的旋律。三是经费保障,科研经费是为了满足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经常性支出的费用。从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投入近十万用于教育科研活动。因此,学校的科研发展经费保障,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