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49344600000011

第11章 心力衰竭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心排出量低于正常

B、.心脏收缩功能障

C.动脉血压下降

D.体循环静脉淤血

E.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2.心力衰竭发病的关键环节是()

A.心率失常

B.心输出量减少

C.收缩功能下降

D.代谢失调

E.起病急,病情重

3.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

A.急性心力衰竭

B.心泵功能衰竭

C.慢性左心衰竭

D.以血容量、组织间液增多为特征的心力衰竭

E.以心脏扩大为特征的心力衰竭

4.下列哪项不属于心力衰竭的病因()

A.心脏前负荷过度

B.心脏后负荷过度

C.心肌代谢障碍

D.体力负荷过度

E.弥漫性心肌病

5.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A.呼吸道感染

B.皮肤感染

C.尿道感染

D.胃肠道感染

E.肝炎

6.下列哪种情况可出现急性右心衰竭()

A.高血压病

B.心肌梗死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肺梗死

E.甲状腺功能亢进

7.下列关于心脏后负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决定心肌的初长度

B.心脏射血所遇到的阻力

C.又称压力负荷

D.包括主动脉血压

E.包括肺动脉血压

8.高血压主要引起()

A.左心室前负荷过度

B.右心室前负荷过度

C.左心室后负荷过度

D.右心室后负荷过度

E.心肌缺血、缺氧

9.肺动脉高压主要引起()

A.左心室前负荷过度

B.右心室前负荷过度

C.左心室后负荷过度

D.右心室后负荷过度

E.心肌缺血、缺氧

10.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引起()

A.左心室前负荷过度

B.右心室前负荷过度

C.左心室后负荷过度

D.右心室后负荷过度

E.心肌缺血、缺氧

11.三尖瓣关闭不全主要引起()

A.左心室前负荷过度

B.右心室前负荷过度

C.左心室后负荷过度

D.右心室后负荷过度

E.心肌缺血、缺氧

12.下列哪项原因可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

C.维生素B1缺乏

D.动-静脉瘘

E.心肌梗死

13.关于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下列哪一项概念是错误的()

A.心输出量比心力衰竭前有所降低

B.心输出量可稍高于正常水平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

D.回心血增多

E.外周血管扩张

14.严重贫血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结构破坏

B.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C.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D.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E.心室舒张势能减弱

15.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结构破坏

B.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C.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D.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E.心室僵硬度加大

16.维生素B1缺乏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B.心肌能量储存障碍

C.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D.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E.心肌收缩蛋白大量破坏

64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17.静脉输液过多过快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供血不足

B.心肌损伤

C.心脏前负荷增大

D.心脏后负荷增大

E.心肌耗氧量增加

18.下列哪种肌节长度的心肌收缩力最大()

A.1.8μm

B.2.0μm

C.2.2μm

D.2.4μm

E.2.5μm

19.下列哪项反应已失去代偿意义()

A.心肌肥大

B.肌源性扩张

C.心率加快

D.紧张源性扩张

E.血流重新分布

20.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脏最重要的代偿方式是()

A.心率加快

B.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C.血液重新分布

D.心肌肥大

E.交感神经兴奋

21.Frank‐Starling定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

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

C.心室收缩末期压力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

D.心室收缩力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

E.心室收缩力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呈正比

22.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心肌向心性肥大()

A.心肌梗死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严重贫血

D.脚气病

E.高血压病

23.心肌离心性肥大的主要原因是()

A.心脏后负荷增大

B.心率加快

C.冠脉血流量增加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E.心排出量增加

24.心功能不全时,在血容量增加的代偿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脏器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5.下列哪种疾病伴有右心室前负荷明显增大()

A.高血压病

B.室间隔缺损

C.心肌病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肺源性心脏病

2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心力衰竭的的原因是()

A.右心室前负荷增大

B.左心室后负荷增大

C.左心室前负荷增大

D.右心室后负荷增大

E.心肌受损

27.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的主要机制是()

A.Na+内流减少

B.K+外流减少

C.Ca2+内流减少

D.H+外流减少

E.Cl-内流减少

28.下列哪项因素与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无关()

A.肌钙蛋白活性下降

B.肌球蛋白ATP 酶活性下降

C.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

D.肌浆网Ca2+储存量下降

E.Ca2+内流受阻

29.心力衰竭时,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因素不包括()

A.Ca2+复位延缓

B.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C.心室舒张势能降低

D.心室顺应性降低

E.心肌收缩过度

30.心功能不全时,启动心率加快的代偿反应机制是()

A.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

B.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

C.心脏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

D.心房压力下降

E.心肌细胞肥大

31.引起心室顺应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容量负荷过度

B.压力负荷过度

C.心肌缺血缺氧

D.心室舒缩活动不协调

E.室壁厚度增加和室壁组成成分异常

32.关于心肌肥大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心肌肥大主要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

B.心肌肥大是较持久的代偿方式

C.心脏总收缩力增强

D.心肌肥大能有效地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E.心肌肥大的代偿功能有一定限度

33.向心性肥大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心排出量增加

B.心脏收缩力增强

C.冠脉血流增加

D.心率加快

E.收缩期室壁张力增加

34.下列哪种疾病最容易发生离心性肥大()

A.主动脉瓣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肺心病

D.心肌炎

E.高血压病

35.心力衰竭时,心外代偿方式不包括()

A.血容量增多

B.回心血量增多

C.血流重分布

D.红细胞增多

E.组织细胞利用氧能力增强

36.左心功能不全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A.组织缺氧

B.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C.肺淤血、肺水肿

D.低血压

E.体循环淤血

37.急性左心衰竭发生肺水肿的最主要机制是()

A.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体循环淤血

38.左心衰竭时临床最突出的表现是()

A.肝脾肿大

B.下肢水肿

C.反复咯血

D.咳泡沫痰

E.呼吸困难

39.右心衰竭的病人会出现()

A.右心房压升高

B.肺动脉压降低

C.肺静脉压升高

D.肺毛细血管压升高

E.左心房压升高

40.严重左心衰竭的病人,经常采取的强迫体位是()

A.侧卧位

B.平卧位

C.端坐位

D.俯卧位

E.仰卧位

41.左心衰竭病人并发右心衰竭后,可出现()

A.肺淤血加重

B.肺淤血减轻

C.呼吸更困难

D.肺循环可暂时恢复正常

E.心肌梗死

42.急性左心衰竭最严重的表现是()

A.端坐呼吸

B.心性哮喘

C.肺水肿

D.冠脉灌流不足

E.肺顺应性下降

43.心力衰竭病人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

A.端坐时下肢水肿液不易入血

B.心排出量减少和交感神经兴奋

C.肾动脉反射性扩张

D.肺动脉高压

E.肾小管细胞受损

44.心力衰竭病人使用静脉扩张剂可以()

A.控制水肿

B.增加回心血量

C.改善心肌舒缩功能

D.减轻心脏前负荷

E.减轻心脏后负荷

45.左心衰竭发生端坐呼吸的主要机制有()

A.平卧时肺淤血加重

B.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加

C.平卧时膈肌上升,胸腔容积变小

D.平卧时下肢水肿液入血增加

E.以上都是

46.心力衰竭最具有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B.心输出血量降低

C.体循环静脉淤血

D.体循环动脉充血

E.动脉血压下降

47.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48.主动脉瓣狭窄时,心脏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心率加快

B.左室肥大

C.右室肥大

D.血液逆流

E.左室扩张

49.心源性哮喘的发生机制是()

A.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

B.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

C.神经反射敏感性增高

D.平卧时胸腔容积增大

E.夜间血管紧张性降低

50.下列先天性心脏病中,出现明显发绀的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Fallot)四联症

D.主动脉瓣狭窄

E.肺动脉瓣狭窄

二、填空题

1.心力衰竭的原因可分为____、____两类。

2.心脏的负荷有____、____两种。

3.根据心脏的受损部位,可把心力衰竭分为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是____、____。

5.心肌收缩性减弱的发生机制____、____、____。

6.心肌舒张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____、____、____。

7.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本身的代偿方式有____、____、____。

8.心功能不全时,心脏以外的代偿方式有____、____、____。

9.心力衰竭时,血液发生重分布,血流量减少最为显着的器官是____,其次是____和____,而____和____的血液供应可不减少。

10.心肌肥大有两种形式:一是____、二是____。

11.高血压可以引起左室负____荷增加,导致____性心肌肥大。

12.二瓣关闭不全可以引起左室____负荷增加,导致____性心肌肥大。

13.心肌肥大的结果:单位重量肥大心肌的收缩性____,心脏总的收缩力____。

14.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三大特征____、____、____。

15.左心衰竭时导致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

16.左心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可表现为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17.左心衰竭时,体静脉淤血和血流速度减慢可引起____缺氧,肺淤血和肺水肿又可引起____缺氧。

三、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

2.充血性心力衰竭

3.心肌衰竭

4.紧张源性扩张

5.心肌向心性肥大

6.心肌离心性肥大

7.劳力性呼吸困难

8.端坐呼吸

9.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四、简答题

1.简述心力衰竭的病因并各举例加以说明。

2.简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机制,并举一例说明原因。

3.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机制有哪些?

4.试述心肌梗死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5.简述酸中毒引起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的机制。

6.简述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及意义。

7.简述心功能不全时心率增快的机制及意义。

8.何为心肌肥大?心肌肥大有几种形式?分别为什么原因引起?并述心肌肥大的意义。

9.左心衰竭患者最早出现什么症状?简述其发生机制。

10.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简述其发生机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E 、2.B 、3.D 、4.D 、5.A 、6.D 、7.A 、8.C 、9.D 、10.A 、11.B 、12.E 、13.C 14.B 、15.A 、16.C 、17.C 、18.C 、19.B 、20.D 、21.D 、22.E 、23.D 、24.E 、25.B 26.D 、27.C 、28.B 、29.E 、30.A 、31.E 、32.D 、33.E 、34.B 、35.B 、36.C 、37.C 38.E 、39.A 、40.C 、41.B 、42.C 、43.B 、44.D 、45.E 、46.B 、47.C 、48.B 、49.A 50.C

二、填空题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负荷过度

2.压力(后)负荷、容量(前)负荷

3.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4.心肌收缩性减弱、心肌舒张功能异常

5.心肌结构破坏、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6.钙离子复位延缓、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室舒张势能减少、心室顺应性

降低

7.心率加快、心脏扩张、心肌肥大

8.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红细胞增多

9.肾、肝、皮肤、心、脑

10.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

11.压力(后)、向心性肥大

12.容量(前)、离心性肥大

13.降低、增加

14.心输出量不足、肺循环充血、体循环淤血

15.肺淤血、肺水肿

16.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7.循环性、乏氧性

三、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或临床综合征。

2.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呈慢性过程时,多伴有血容量和组织间液增多以及静脉系统淤血和水肿,临床上将这种心力衰竭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3.心肌衰竭: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力衰竭称为心肌心力衰竭。

4.紧张源性扩张: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腔扩张,称为紧张源性扩张。

5.心肌向心性肥大:由于长期压力负荷过度,收缩期室壁张力增加引起心肌纤维中肌节并联性增生,使肌纤维增粗,室壁增厚,心腔无明显扩大的心肌肥大。

6.心肌离心性肥大:由于长期容量负荷过度,舒张期室壁张力增加引起心肌纤维中肌节串联性增生使肌纤维长度增加,心腔明显扩大的心肌肥大。

70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7.劳力性呼吸困难:指伴随着体力活动而出现的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

8.端坐呼吸:指患者在安静情况下也感呼吸困难,平卧位时尤为明显,故需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

9.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常在夜间入睡后突然感到气闷而惊醒,并立即坐起咳喘后缓解,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四、简答题

1.①原发性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心肌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肌缺血、缺氧: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贫血、低血压等;严重维生素B1缺乏引起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等。②心脏负荷过度:压力负荷过度: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容量负荷过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或肺动脉瓣闭锁不全。举例略。

2.①蛋白质的破坏,如:心肌缺血、缺氧、感染;②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如:缺血性心脏病、严重贫血、休克;③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如:酸中毒、心肌梗死。举例略。

3.①钙离子复位延缓;②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③心室舒张势能减少;④心室顺应性降低。

4.①心肌结构破坏;②心肌能量代谢紊乱;③兴奋-收缩耦联障碍;④Ca2+复位延缓,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5.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内的Ca2+转运,使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①H+取代Ca2+竞争性地和肌钙蛋白结合;②H+浓度升高,使Ca2+和肌质网结合牢固,导致除极化时肌质网释放Ca2+入胞质减少;③酸中毒容易发生高钾血症,H+、K+与Ca2+在心肌细胞膜上有竞争性结合作用,使Ca2+内流受阻。

6.①心率加快——功能的代偿:这是心脏快捷而有效的代偿方式;意义: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180分次/分)可提高心输出量,并可提高舒张压而又利于冠脉的灌注。②心脏扩张——功能的代偿:紧张源性扩张;意义:心肌收缩力增强。③心肌肥大——形态结构的代偿:包括心肌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意义:心脏总的收缩力增加。

7.机制:①当心输出量减少引起动脉血压下降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上的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减少,心迷走神经兴奋性减弱,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增快;②心力衰竭时,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压力上升,刺激容量感受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③缺氧刺激血管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意义:①提高心输出量,维持动脉压,保证了对脑血管的灌流;②提高舒张压而有利冠脉的血液灌流。

8.心肌肥大是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可分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两种类型。前者由于压力负荷过度,后者由于容量负荷过度。心肌肥大使心脏总的收缩力增加,使肥大心脏在相当长时间内能够维持集体对心输出量的需要。

9.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其机制主要是肺淤血、肺水肿所致:①肺的顺应性降低;②肺血管旁感受器受刺激,兴奋呼吸中枢;③肺淤血、肺水肿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使呼吸道阻力增大;④肺淤血、肺水肿导致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10.患者夜间入睡后因突感气闷被惊醒,在端坐咳喘后缓解,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其发生机制:①病人平卧后,胸腔容积减少,不利于通气。②入睡后,迷走神经相对兴奋,使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大。③入睡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神经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只有当肺淤血使氧分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刺激呼吸中枢,使通气增强,病人也随之被惊醒。

(郑绿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