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业推广协同和发展理论
49327200000003

第3章 农业推广理论的研究概况

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是从农业推广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后来,逐渐引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运用多学科、交叉学科对农业推广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与农业推广问题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使农业推广学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论。本章将重点介绍目前世界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推广学理论。

2.1“技术传输”理论

“技术传输”理论是农业推广最早出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推广工作者与目标客户(农民)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技术传输关系,推广工作被看成是一种简单的干预手段,像“标枪”一样,把知识和动力投向目标客户,以此来传输知识。推广工作所关心的只是如何改善“干预”手段,重点在推广方法上,即如何通过有效的示范、培训等手段达到推广的目的。不过,策略地使用干预媒介和方法仍然是推广过程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干预仍然是有效地改变农民自愿行为的一个关键要素。但早期的技术传输理论忽视了农民在技术传输进程中的作用,把农民作为技术传输中的劳动力和被动的技术接受者,而没有把农民作为技术决策与应用的主体技术扩散者。

早期的农业推广采取的是一种简单的技术传输模式,这种模式的农业推广工作是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进行的简单的技术传输,因为干预仍然是有效地改变农民其自愿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

早期农业推广的“技术传输”注重技术在技术传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技术作为一种资源是诱导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因为唯有技术的进步,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综观农业发展史,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早期农业推广的“技术传输”忽视了农业推广的本质是一种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为了达到所预想的目标而从事的工作,忽视了农民在“技术传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很显然,农民的地位和作用决不应该只是技术的被动接受者,仅作为“技术传输”中的劳动力和工具,而应该作为技术决策与应用的主体和技术的扩散者。

2.2“双向沟通”理论

由于早期农业推广的“技术传输”,无论是农民的采用率和成果转化率都不理想,都未达到推广的预期效果。虽然农民相信会从创新中获得收益,但他们仍然拒绝变革。究其原因,是因为目标客户个人或团体(农民个人或农民群体)与推广信息和方法之间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也就是说,推广的新技术及方法不适合选定的目标客户的需要。为此,农业推广实践提出:推广过程应该是双向沟通的过程。推广过程就是要强调解决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双方的问题。

鉴于上述理由,进入20世纪70年代,农业推广学理论由早期的“技术传输”发展到双向沟通阶段。双向沟通被看作是推广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并成为推广模式的核心,由此便形成了“双向沟通”理论。该理论认为:双向沟通中的“信息”与“方法”是推广过程中的两大要素,共同决定着推广工作的成效,但有时“方法”比“信息”更重要,因为信息是客观存在的,而同一信息可能会得到不同农民的不同反应,因此必须通过沟通做好人的工作,才能使其更好地利用信息。

2.3“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又称“革新传播”理论。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杰斯(F.E.Rogers Beth)在研究、总结瑞安和格鲁斯“采用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并由此理论得出了创新扩散的“进步农民策略”。这一理论的提出,促进了推广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农业推广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农业技术创新采用及扩散理论是农业推广的重要理论基础。农业创新,如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只有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4“目标团体”理论

罗杰斯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定,即认为“采用者群体”是同质性的,也就是说这一群体里的所有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都是一致的。而事实上,同一群体中农民在心理特征、年龄组合、小组行为规范、获得资源的能力以及获得信息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并非“同质”,而是“异质”性的,即推广人员所推广的“创新”对这一群体中的一部分农民是适合的,而对另一部分农民则不一定是适合的。因此,农业推广应该将似乎是同一群体中的人根据各种因素分成有着不同特征的不同群体,而在每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中,人们之间是相同或相似的,然后将这些不同的群体作为不同的“目标团体”,由此而提出了“用户导向”式推广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推广目标的确定要面向那些在资源、生产目的及机会方面相同的农民,不仅方法,而且信息都要适应目标团体,这就要求农业研究的推广人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认真设计自己的农业科技成果,以适应所指定的目标团体。这就是“目标团体”理论。

2.5“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

“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认为,在农业推广工作中,研究、推广和目标团体应被视为一个系统内的连锁因素,从而形成了“研究亚系统-推广亚系统-用户亚系统”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此三者的联系机制是信息沟通。

农业推广学理论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达到了需要将推广看作是信息与知识系统的一个部分的程度。

2.6 “混合体”理论

20世纪90年代,人口、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和多变的社会,农业推广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农业推广学理论发展有关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概念——“混合体”理论被提出。该理论认为:农业推广并不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唯一因素,除去农业推广之外,还有科学研究,农民的地位及积极性,农业投入供给、价格、市场、信贷、土地、劳力、资本、教育,可用资源的占有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服务系统等。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混合体”,共同影响和推动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

2.7 “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在农业推广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研究、推广、用户三个亚系统)是推广的核心,但是这个核心如果没有与其相适应的支持系统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协调,那么推广将是困难的并且很少获得成功。为此,德国着名农业推广专家阿布列希特(H.Albrecht)提出了“农业推广框架”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农业推广实践工作中,存在着一个有组织的“农业推广框架”,这个框架包括农业服务系统(指农业推广员、推广机构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目标团体系统(指农民、农民家庭及所处的生存空间),而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使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从而形成了农业推广的工作范围。生存空间就是这两个系统外部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农村区域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与渗透,影响着工作绩效和产出。农业推广框架理论所要研究的是这个“框架”里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这些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