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业推广协同和发展理论
49327200000014

第14章 协同发展农业推广的作用(1)

7.1农业推广可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7.1.1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于第二、三产业

1.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90747亿元,其中农业总收入25491.7亿元,占28.09%。9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累计509435.6亿元,农业总收入101517.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到了19.93%。2000-2004年的五年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为541104.7亿元,农业总收入累计83993.4亿元,农业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90年代的接近20%下降到了15.39%。200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2321亿元,农业总收入为22718亿元。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07亿元,农业总收入为24700亿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农业总收入为28910亿元。2005-2007年,农业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更是下降到了11.96%。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2.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由于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跟不上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变得越来越小。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GDP增长的因素分析,在1979-2003年浙江省的GDP增长值中,有55.0%的贡献率来自于第二产业,37.0%来自于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仅为8%。到了2004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度增长了14.3%,但第一产业仅增长3.7%,对年度新增GDP的贡献率仅为7.3%。2005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度增长12.4%,第一产业仅增长1.6%,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第一产业的增长率远低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下降。

3.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由于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逐年下降,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据对浙江、福建等地农民收入来源的调查显示,尽管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已越来越小。2000年,福建省的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的比重已由90年代初的六成以上,下降到不足四成;而浙江省近年来的农民人均总收入中,纯农业收入只占了20%左右。

这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民收入出现的新特征,农民的收入结构已发生了较大改变。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收入增长可能还将继续呈下降趋势,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7.1.2发展农业推广,可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所谓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就是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整体、协调地发展。只有把大量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使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和各产业占GDP的比例相符合,才能减小贫富差距,更协调地发展一、二、三产业。

1.协同发展农业推广,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

协同发展农业推广,通过对农业组织的创新和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可发展农业加工业、增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边际收益等。这样,必然能促进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得到转化。

2.协同发展农业推广,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通过充分利用农业推广资源,发挥农业推广人员作用,推进实施“阳光工程”,注重培训实效,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需要,对农民加强职业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努力把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服务管理融为一体。

通过协同发展农业推广,必能促使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扩张,实现剩余农业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能一步到位,让中国农民转眼之间成为现代城市的市民也不现实,需要逐步地、分阶段地转移,实施“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即进行劳动力的差异性梯度转移和地区性梯度交叉转移,也就是从低层次耗散结构向高层次耗散结构发展,随着农业内部的不断发展,逐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最终实现地域、职业、人员素质等真正意义上的转移。

7.2农业推广可促进城乡统筹协同发展

7.2.1农业推广与劳动力管理协同发展,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我国的大部分农民工在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后,普遍采取临时性、季节性的方式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大部分也是在1年之内,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据广东省企业调查队调查,在广东外来工较多的企业,职工年流动率一般在20%以上,高的甚至达到50%。不少打工者一年换两、三个企业的情况属于普遍现象,且外流现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流动人员中,技术工人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外流比例占总外流人数一半以上的企业占47.2%。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正常的职工年流动率应该控制在10%以内。我国过高的从业人员流动性,不仅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生产工艺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不利于劳动者自身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

要降低农民工的流动率,减少流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社会治安、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

一是要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把市场机制作为调节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手段。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和结构升级,促进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要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适应和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的发展。

二是在搞好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目前,我国的人事劳动局等公共就业服务组织虽然已经越来越重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但对于日益增加的剩余劳动力来讲,还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中介所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将为更快地传递劳动就业信息,更好地组织转移劳动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网络。

将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的建设任务交给农业推广机构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农业推广工作人员长期在基层工作,比较了解基层的情况,建立劳动力供需网络,有利于信息快速传递和人员管理,可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带来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所以,若能将农业推广与劳动力管理协同发展,便定可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7.2.2农业推广和结对扶贫协同发展,可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利用农业推广部门对基层的熟悉了解优势,可组织城乡进行结对扶贫,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信息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传统农民提供加快分工、分业、分化的有效途径。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区域发展,在鼓励城市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欠发达农村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展区域协作,引导和鼓励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农村的资本与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使发达城市成为欠发达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使欠发达农村成为发达城市加快发展的新的空间。

同时,在农业推广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山区、老区和海岛的扶持力度,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把下山移民、海岛移民与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力非农化的进程;要进一步加大欠发达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子。

城乡要协调发展,城乡必须双向和谐互动,国家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要为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消除二元结构,加速乡村人口城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工农联盟。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重塑并加强国内的工农联盟,的确是一个至关重要、值得研究和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7.3农业推广可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

农业推广部门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农民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广大农民的全面发展,以推广农业技术、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重点,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农技推广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公益事业。目前已基本形成的以县市级农业服务部门为主体,以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以乡镇、村组农技队伍为基础,上下贯通、专群结合、功能配套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兴农。当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由资源型增长转向科技型增长,农业新技术逐步取代常规技术,而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更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总体上仍较低,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显得十分盲目,一时难以适应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农业推广的发展,不但要推广农业新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还要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新型的“以人为本、自下而上”的农业推广理念的树立,不仅可以改变现行的、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动的推广方式,而且可以改变农业推广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也就是说,农业推广应由单一向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转变成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农村科技示范户,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应由单一的产中技术服务,转变成产前市场前景分析、产中田间技术指导、产后加强销售系列化服务,形成全程跟踪服务的新格局;应由单一的政府和农业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农技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农技服务,转变成放开农技服务领域,创新农技服务形式,实现农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社会化;应由单一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变成实行名、优、特等多种经营服务。这样,在农业推广事业本身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也可使农技推广目标与农民需求目标相一致,大大提高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协同发展农业推广必定能推动城乡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民的利益,切实保障全社会的稳定团结。

7.4农业推广可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

在农业推广的发展过程中,推广部门和人员在选择推广内容时,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

第一,农业推广要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通过认识、解释、反演、推论等方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把人的发展与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

第二,农业推广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通过舆论引导、观念更新、伦理进化、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政府规范、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

事实上,全球所面临的“环境与发展”这个宏大的命题,其实质就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调控和协同进化;而所面临的另一个宏大命题“可持续发展”,它实质上也主要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