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农业推广的协同发展观点的提出背景
6.1.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六大基本挑战:
一是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二是能源和自然资源超常规利用的压力;三是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四是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五是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六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的实现。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有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一是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起来,其实质就是为了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二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要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有效协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1.发展的含义
“发展”这一术语,最初虽然由经济学家定义为“经济增长”,但现在它的内涵早已超出了这种规定,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刻也更为丰富的新层次。《大英百科全书》对于“发展”一词的释义是:“虽然该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语,但是一般说来,发展被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改善。”
可以看出,所谓发展,强调的是动态上的量与质的双重变化。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更把“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该书认为:“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应该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它包含着经济和社会的有效的变革。”在这里,发展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以人的理性需求为中心(以人为本)和社会领域中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变革中。
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研究人员戴尔和库伯(Daly andCobb,1990)在他们合着的一部书中,进一步建议:“发展应指在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中,经济体系的质的变化。”这里,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保持着某种动态均衡,被强调是衡量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最高原则。在一种更为普遍的意义上,一些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的定义:“发展是在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行为轨迹。发展作为正向矢量将导致上述复杂系统朝向日趋合理、更加和谐的方向进化”。该定义强调了发展的不可逆性、进步性、正向性以及关联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性。
在西纳索为法国着名学者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所写的序言中,引入了奥古斯特·孔德在19世纪所总结的名言:“就其实质而言,发展这一术语对于确定人类究竟如何实现真正的完美,有着难以估量的优势……”这里,显然把发展与文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他们对发展问题的关注预示着传统经济学及其所应用的分析方法,将发生某种根本的变革。必须强调指出,发展,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
2.科学发展是协调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正是由于全社会对“发展”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持续发展的思想才得以形成,这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
科学发展观揭示“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运行本质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第一,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观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真正地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是否在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第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第三,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可用以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
持续度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呼唤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呼唤整体的协调。
6.1.2协同学的提出
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于1969年在一次“理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的。这一理论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一个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总在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都属于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就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即:当它的某个参量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通过非平衡突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成一种有序的状态。
这种有序的新结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得以维持。这种需要耗散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有序状态的结构,叫做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论指出,系统总是自发地朝着熵增加的方向退化。
要维持一种有序的结构,就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负熵(能量流和物质流)。
可以说,农业推广系统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典型代表。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由辅导子系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目标子系统(农民)组成。对目标子系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不断地为农民提供新知识、新信息、新产品和新技术(负熵流),才能使目标子系统保持有序结构。对于推广组织本身而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存在着年龄、知识结构老化(熵增加)的问题。因此要想保持一种有序的结构,就必须不断引进人才,并且使推广人员经常参加业务培训以更新知识,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要使系统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就必须打破僵死的平衡,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状态。
耗散结构内部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在临界点附近,控制参数的微小改变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系统的性质。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只有不断地根据自身变化和环境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有序地发展。
2.协同学原理
协同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共同工作。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着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Haken)创立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开放系统从有序到混沌的演化规律。
协同学理论认为:由许多子系统组成,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是协同系统。协同系统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协同系统的状态可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当系统逐渐接近于发生显着质变的临界点时,变化慢的状态参量的数目就会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这些为数不多的慢变化参量就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且能够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故称序参量。那些为数众多的变化快的状态参量就由序参量支配,并可将它们消去,这就是多元素合作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普遍规律。
协同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用演化方程来研究协同系统的各种非平衡定态和不稳定性(又称非平衡相变)。
协同学与耗散结构理论及一般系统论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
为了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需要,我们将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原理结合起来,并简单归纳出以下几点:(1)只能在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中,即与外界环境存在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在内部结构协同作用时,当表征该系统的某一物理量达到某个特定阈值时,才能形成“活”的高度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
(2)在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中,由于系统要维持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可能形成一种负熵流,从而产生一种促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间更好协同作用的力量,这种力量称为促协力。
(3)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总是存在协同作用力的,但这种协同作用力可为正,可为负,可为零,也可大可小。协同作用为正时可促进系统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耗散结构的形成;协同作用力为负时,会破坏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造成系统混乱或走向无序。协同学理论认为,协同与竞争既对立又统一,成为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动因。系统中有序和无序这两种变量可用熵来度量。系统越“乱”,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但系统不能没有熵,没有熵,系统就会缺少发展的动力。
由熵促成无序,在减熵的作用下又有序化,系统便不断发展。要使系统中协同与竞争都自觉地发生积极影响,推动系统的演化发展,就必须使系统处于开放状态。
6.1.3协同学理论对农业推广的作用
根据协同学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我们不仅可以把农业推广体系当作一个系统,而且也可以把农业推广过程视为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而且有序的自组织系统。这样,用自组织即协同学理论去系统分析农业推广过程,便可以构成农业推广的一个新视角。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运用系统理论对其进行考察。把协同学理论引用到农业推广,是解释农业推广过程中的主体性、探究性、交际性、对话性等内容的切中时弊的新视角。因为农业推广的对象是农民,农民的头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农业推广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农业推广内容更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合理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人与人、人与自然这两个不同的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