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食品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繁衍、国家安危、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但是食品中有可能含有或者被污染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为了规避食品风险,即使在食物供应极其贫乏的远古时代,人们也不会主动食用对自身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含有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的食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控制食品风险和保障食品安全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各种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例如英国的“疯牛病”(BSE)、比利时的“二英”、日本的“雪印”牛奶等大规模中毒事件,都对各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普遍从食品安全法律支持、监测、风险评估和预防、信息交流等方面改进和加强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其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不足,同时缺乏科学、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综观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2000年后我国的食品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安全的问题仍然相当严峻。卫生部相关统计数字表明,1999年以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中2005年的食物中毒情况最为严重(如表1‐1所示)。但由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上报和统计系统尚不完善,使得能够获得的统计数字比实际发生数偏少。目前,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约为1万人,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至少在10万人左右(徐晓新,2002)。
浙江省1993-2002年的食物中毒统计数据也能说明近10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发生率的变化情况。浙江省1993-2002年上报食物中毒起数和死亡人数有下降的趋势,但在2000年以后有所反弹。这种反弹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逐步完善了重大食品中毒事件的上报渠道和制度;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放心菜工程”等重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影响我国食品卫生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仍是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导致的中毒人数最多,从1985-2003年我国食品中毒致病因素分析来看,若考虑到统计口径上的差异,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微生物性重大食物中毒起数和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仅就2002年和2003年的数据相比较来看,2003年的微生物性中毒事件和中毒人数比例的上升幅度均超过了一倍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数据也显示,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3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另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工艺要求操作不规范,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的应用等也是引发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因为生产企业未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微生物杀灭不彻底,导致了辽宁海城256名学生豆奶中毒事件的发生;江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一些面粉生产企业无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过量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在抽检的44批次面粉中,有19批次产品严重超标,合格率仅为43.2%。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以对我国食品出口影响为例,据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向我国卫生部透露,2000年8 月至2001年1月,美国FDA共扣留了634批我国出口的食品。其原因是:杂质、食品卫生差、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色素问题、标签不清、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徐晓星,2002)。
到2001年11月29日为止,日本从我国进口的3.25万批蔬菜中,检测出96批残留农药超过其食品卫生规定的限量。我国的畜禽肉(特别是冻鸡)长期因兽药残留问题而出口欧盟受阻,茶叶由于农药残留问题而出口多国受阻,输韩鸭肉因含有禽流感病毒而受阻,酱油由于氯丙醇污染问题而影响了向欧盟和其他国家出口。卫生部门的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出口到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的茶叶、蘑菇、肉类等农产品由于出现食品卫生问题,纷纷被进口国退货。货物被扣或退货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绿色壁垒”给我国蔬菜等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达100亿~120亿美元。
因此,我国必须在对现存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和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形成对安全食品的供给和需求的激励机制,以此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水平。
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对生产的安全控制行为以及政府对企业采取安全控制行为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消费者对食品风险的认知、对食品安全相关追溯信息的需求和搜寻行为以及对政府管制行为的选择等。食品质量安全的准公共品性质确立了政府在食品质量安全供给方面的基础地位,但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供给效率的有效手段(周应恒等,2003)。食品市场是典型的“柠檬市场”,消费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高质量的食品被低质量的食品从市场上“驱逐”出去,使得市场安全食品的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以较低的质量安全信息管理成本揭示较多的质量安全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包括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风险分析体系、食品安全信息交流体系以及消费者教育等)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因此,在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搜寻行为、追溯意愿等特征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的要素和特征对提高我国食品质量水平,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问题的提出
2000年以来,一方面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内某些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以来,消费者逐渐丧失和降低了对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的信任和信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度也产生了怀疑。为了保证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得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更多信息,减少食品风险发生的概率,切实保护公众的安全消费和健康生活,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和制度建设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至2005年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食品标签管理体系、食品质量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收集与交流体系、食品风险预警体系、食品信息可追溯体系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时间较短,基础薄弱,因此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另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乏对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的系统研究。从现有研究文献看,专门针对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及相关政策体系进行研究的学者总体偏少。目前国内关于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研究一般集中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HACCP 认证、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等单个体系中,而且主要是从借鉴国外实施经验的角度出发提出对我国的政策建议,鲜有综合论述和实证分析方面的研究。
1.3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3.1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上的不足和缺陷,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行为、信息搜寻行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需求,生产者参与农产品追溯制度的意愿和行为以及农产食品加工企业实施HACCP 认证动因分析等为立足点,探求影响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结合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的经验,提出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1.3.2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根据上述研究目的,本文拟解决如下基本问题:
(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说明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信息管制的基本原理。
(2)综合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总结与借鉴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
(4)以生鲜蔬菜为例,运用描述性统计、Logit 模型以及因子分析法等计量工具,研究消费者对安全农产食品的风险认知、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及消费者对政府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制的需求。
(5)以生鲜蔬菜为例,分别研究影响消费者和农户对生鲜蔬菜信息追溯行为和追溯参与意愿的因素。
(6)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农产食品加工企业实施HACCP认证的动因。
(7)提出完善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的相应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