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赏析
梁茂春
辛沪光是对我国管弦乐创作做出贡献的屈指可数的女作曲家之一。她是50年代中期登上乐坛的青年作曲家。她写出成名作交响诗《嘎达梅林》时,才是一位二十二岁的大学生。《嘎达梅林》是50年代我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
辛沪光1933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西省万载县,195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江定仙、陈培勋等教授的指导下,正规学习了五年。毕业前又随苏联专家阿拉波夫,托多诺娃学习了作品分析及和声课。五年的专业学习为她的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作为学习的总结,她交出了毕业作品——交响诗《嘎达梅林》,这是她刻苦学习和辛勤创作的结晶。
《嘎达梅林》完成丁1956年,1957年5月由中央乐团管弦乐队在北京首演。此后它即在我国交响乐坛上久演不衰。
交响诗《嘎达梅林》取材于我国蒙古族的一段历史故事。
嘎达梅林这位蒙占族民族英雄,为了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曾率领自已的同胞,和反动统治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勇敢斗争。最后由于寡不敌众,起义遭到失败,嘎达梅林惨遭反动派的杀害。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在蒙古族人民中间到处传颂,人们对他十分怀念和尊敬,他们编写了优美动人的民歌和长篇叙事歌谣来歌颂这位民族英雄。辛沪光在深入学习了蒙古族民间音乐之后说:“这悲壮而宏伟的史诗,激起我强烈的共鸣,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好像活现在我的眼前,使我产生了对这位英雄的爱戴与尊敬,对人民反封建统治、争取幸福自由的深刻同情,对反动王爷军阀的深恶痛绝,这就是我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巨大动力。”(辛沪光:《谈谈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创作体会》。载《音乐论从》第四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4月出版)
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强大的动力,这就是辛沪光这位汉族青年对蒙古族音乐和蒙占族人民的真诚的、执著的爱。这种真诚、执著的爱,不仅成为她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强大动力,也已由她此后半个世纪的创作和生活所证实了。
辛沪光采用了东蒙民歌《嘎达梅林》作为这部交响诗的基本素材,运用了很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写成了这部单乐章的作品。
乐曲开始的12小节是缓慢的引子,由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轻声演奏出微微颤动的背景音乐,第一小提琴毒出徐缓悠长的旋律——那是放慢了速度的民歌《嘎达梅林》的第一句中的材料。这段引子形象地点出了故事的发生地——内蒙古美丽辽阔的大草原,而故事的主人公则是英雄嘎达梅林。呈示部的结构比较特别,它不像传统的奏鸣曲式呈示部一般只有两个主题(主部和副部),而是由三个对比鲜明的主题构成的。第一主题由双簧管独奏:
例71
这个主题优美、深情,它表达了人民对草原故乡的热爱和赞颂,也表现了人民在封建王爷、反动军阀压迫下的痛苦和压抑,具有一定的悲剧性格。辽阔无垠的草原是英雄嘎达梅林成长的土地。这第一主题是作曲家根据民歌《嘎达梅林》抒情的因素发展、创作而成的,主题结束的那几个音,尤其可以看出两者间的“血缘”关系。
第一主题呈示之后立即进行了展开变奏,而后又在第一小提琴上呈现了完整的第一主题。因而它存呈示部中占了较大的篇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叹息、祈求等复杂的感情。
猛然间不协和音打破了草原的平静,第二主题突然闻人。在骚动不安的音型背景上,出现了刻画反动统治者专横暴虐形象的第二主题,它由低音铜管和低音弦乐奏出:
例72
这个粗野、凶暴的主题一出现,便形成了紧张的气氛。接着,它与变形的第一主题交织在一起,在不同调性上做了发展变化,表现了人民群众与反动势力之间的激烈搏斗。
呈示部第三主题由小号、长号响亮地奏出,这是刻画嘎达梅林号召人民起来战斗的英雄性主题:)
例73
这个主题是民歌《嘎达梅林》开始部分典型音调的发展,作曲家在这里强调了嘎达梅林英雄性格的一面,表现他率领人民与敌人作殊死斗争的坚定意志。
由呈示部第三主题直接引人了乐曲的展开部。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主题。在马蹄“嗒喏”的节奏陪衬下,单簧管和小提琴先后奏出奔腾跳跃的战斗主题:
例74
这个主题是对民歌《嘎达梅林》的快速处理,并且扩充了调式关系,因而旋律变得跌宕起伏,显得挺拔而倔强。它发展得越来越激昂,犹如起义大军正风驰电掣般杀向敌人。音乐声中,反动形象的主题(即呈示部第二主题)也时隐时现,与战斗性主题及呈示部变形的第一、第三主题相重叠、缠绞在一起,使乐曲潜伏着紧张与不安,形成了战斗性、戏剧性的效果。
展开部的结束与再现部的开始重叠在一处,也就是说,再现部是突然闯人的。当第一主题在木管的三连音和丰满的和声烘托下,由弦乐组以两个八度齐奏出现时,情绪较呈示部更为激越与舒展。这里显示了雄伟浩瀚的气质,表现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热烈的向往。第二主题经过了很大的压缩,由大管在低音区轻声奏出,显得十分诡诈阴险。第三主题则更加沉雄坚毅,表现了人民义无反顾的战斗决心。音乐逐渐推向悲剧性的高潮——嘎达梅林被敌人围困,一记沉闷的锣声,表示他最后壮烈地牺牲。
接着便是全曲规模较大的结束部。这里先由铜管乐器奏出深沉悲壮的悼歌——人民在悲痛地悼念自己的民族英雄。中提琴声部奏出民歌《嘎达梅林》的曲调,这是这首民歌第一次在作品中以原型完整地出现:
例75
然后又四次在不同声部重复这一主题,音量一次比一次加强,织体一次比一次丰富,直到发展为整个乐队的全奏。它形象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英雄的崇敬、爱戴和歌颂。最后又出现了辉煌灿烂的第一主题和雄伟壮丽的第三主题,这象征着人民群众在踏着先烈的血迹继续前进。
统观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全貌,我觉得它在音调的安排、处理、发展上特别成功。这部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表情作用,使之在刻画音乐形象、讴歌民族英雄、抒发内在情感方面,成为最重要的手段和因素,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响诗的全部旋律材料,都是建立在一首短小的民歌《嘎达梅林》基础上的。民歌《嘎达梅林》就像一粒种子,孕育出了交响诗《嘎达梅林》这棵大树。而民歌的原型,一直到交响诗的结束部才“登台亮相”。辛沪光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了精细处理民歌旋律素材的杰出才能。
此外,这部交响诗的结构清晰而有创造性(它采用奏鸣曲式而不受奏呜曲式的束缚),和声、复调手法以及乐队配器手法简洁而洗练,在学习两方创作技法并与我国音乐传统相结合方面,作得自然而成功,适应了我国听众的欣赏习惯。
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成就,反映了50年代我国管弦乐创作上带有普遍性的特征——如注重音乐的标题性,注重音乐的民族风格和群众性。在创作技法方面,主要是对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的音乐技法的学习与借鉴,以及受到苏联乐派的直接、深刻的影响。
在中、外音乐史上,交响乐这类体裁,好像仅是男人们的世界,很少有女作曲家厕身期间,做出突出成就的女作曲家就史少。我们的辛沪光是一位勇敢的女作曲家,从交响诗《嘎达梅林》开始,五十多年来她不断地在管弦乐创作领域辛勤耕耘,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管弦乐《草原组曲》(1963年),马头琴协奏曲《草娘音诗》(1980年),舞剧音乐《蒙古源流》(1987年)等.每部作品都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历史有关系。这就回到了本文前面的那个论点:作为一位汉族作曲家,辛沪光诚挚地热爱着蒙古族音乐,并愿为挖掘和发展蒙古族音乐贡献她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