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totles,公元前384—322年),在承认音乐的社会作用的同时,又认为音乐教育可达到道德教育,消遣闲暇和精神方面的享受的目的。“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从此可知,各种和谐的乐调虽然各有用处,但是特殊的目的宜用特殊的乐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但是在集会听旁人演奏时,我们就宜听激昂的乐调。因为象哀怜和恐惧或是狂热之类的情绪虽然只在一部分人心里是很强烈的,一般人也多少有一些。有些人受宗教狂热支配时,一听到宗教的乐调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一种治疗和净化。这种情形当然也适用于受哀怜、恐惧以及其他类似情绪影响的人。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音乐对人的性格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应该列入青年的教育课程里,音乐教学是适合这种年龄的,因为青年人不会自愿地努力学习不能引起快感的东西……从音乐的本质角度来谈音乐的教育作用,正因为音乐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而人们倾听音乐时,和谐的音乐与人们心灵中的和谐相契合,心情又随着它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情受到锻炼,就可以在遇到现实类似事物时,能表现出爱憎适当,也就是能正确判断,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钟子林、何乾三:《音乐美学文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43页)“人们都承认音乐是一种最愉快的东西,无论是否伴着歌词。缪苏斯说得好:‘对凡人来说最快乐的事是歌唱。’人们聚会娱乐时,总是要弄音乐,这是很有道理的,它的确使人心畅神怡。从这一点着眼,我们可以断定音乐是青年人应该学习的,因为和一切无害的娱乐一样,音乐不仅符合人生最高目的,而且使人得到松散。人往往很少能达到他的最高目的,但是经常需要休息和消遣,这不是为着最高目的而只是为着娱乐,所以人时常从音乐那里得到休息和娱乐,完全是很自然的事。”(钟子林、何乾三:《音乐美学文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在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在和谐的乐调和节奏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的契合或血缘关系,所以有些哲学家说心灵就是和谐……”(钟子林、何乾三:《音乐美学文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页)
18世纪中叶,德国的鲍姆加通创造了一个新词“Aesthetica”,并以其命名了美学这门学科,为美育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为美育奠定了学理上的基础,使美育理论成为一种可能。
同时期的法国思想家、作家卢梭以自然教育和感觉教育理论与其音乐表达人的情感的音乐美学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音乐教育观点和主张。另外,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强调美感给人带来的精神的快乐。其著名论断是:“身体的锻炼使人冷酷,推理的科学使人孤僻,音乐是二者的折中。”(廖家哗:《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第8页)
纵观从毕达格拉斯、德漠克利特、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的等西方的音乐审美教育,都是以追求人的自身完美和谐,以理性为中心,确立崇高的道德精神。虽然没有明确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但其研究确实涉及到了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这一核心本质问题。正如有人说,中国先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母,古希腊文化也是欧洲文化精神之母。确是如此,当我们追寻从音乐教育到音乐审美教育的历史足音时,我们可以自信地发现,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先秦和西方的文化精神中,关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历史为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充足的基础和理由。
(三)关于音乐审美教育本质的研究
廖家骤先生在他的著作《音乐审美教育》中,指出了“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才真正揭示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指明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正确方向。强调审美教育要与人类整个实践活动联系起来,通过音乐等方面的审美教育,实现人的内在自然建造”;“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总之,那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认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步步地发展起来。”其论述不仅阐明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也总结了音乐美存在的客观性和音乐美感的主观性。
在曹理先生所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中,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性质有如下定义: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人类自身的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在贺志朴先生的著作《艺术教育论》中,则把音乐包括其中的艺术教育定义为“是审美意象的教育,情欲观念的教育,观照与操作结合的教育。”
在廖家骅先生所著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则把音乐审美教育定义为“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体现了对音乐教育的依存;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在曹理先生的著作《音乐学科教育学》中,定义了“音乐教育的最基本性质,就是它具有审美性,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显然,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论证上,各家在逻辑起点上并不一致,对本质的论述或是从内容上来确认,或是从活动方式来论述,或是从特点上来评价。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是要回答音乐审美教育是什么,也就是说要回答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与社会上其他各种活动之间质的区别。正像柳海民先生在他的著作《教育原理》中所表述的:“对教育本质的清醒认识,科学回答和准确的把握是属于教育观的问题。”因此,应以对其属加种差的定义描述来揭示其本质。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本质规定。可以说,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现有的文献中对音乐、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之间的概念和定义及其本质界限的厘清和表述,不很明确。
(四)关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研究
曹理先生在他的《音乐学科教育学》中,将音乐教育置于学校音乐教育范围之中,从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德、智、体三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的角度,论述音乐教育功能“是音乐社会功能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其包括更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有序性,其教育效率比自发的音乐活动有明显的增值效应”。其具体表述为:
1、音乐教育的主体效应: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佳方式;是最方便的方式;是有效手段;
2、音乐教育的协同效应:包括辅德、益智、健体;
3、音乐教育的文化效应:音乐文化的传承。
在较多的论著中,都是如此:如邵祖亮先生著述的《中学音乐教学法》;李泯先生著述的《音乐教育基本原理》;郁正民先生主编的《中学音乐教学论》;谢嘉幸先生著述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等等。
但也有少数论述是从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角度来着重论述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教育作用。如廖家骅先生的《音乐审美教育》中提出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对感知、记忆、情感、联想、想象、兴趣、意志、理解等方面的效用。但这也仅仅是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个性心理特征和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与音乐教育之关系,并没有打破普通心理学的学科定义概念和内容系统的框架。
还有学者则从审美心理结构协调完善和人格健康整合的角度来分析审美教育的功能。如滕守尧先生在其著作《审美心理描述》中提出的观点。他指出审美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起审美的心理结构”,即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形象力:透彻的理解力。并将审美教育定义为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对应方式的教育——提出了美育的最大功能是通过心理结构完善,获得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完善。
(五)关于音乐审美教育研究和发展的大社会、大哲学和大教育背景的研究
这方面的论述和研究主要集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四本书):《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的使命》、《从现在到2000年的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杜时忠先生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姚全兴先生的《生命美育》、卡西尔的《人论》、涂艳国先生的《走向自由》、王义高先生的《当代世界教育—各国教改趋势》、邹志辉先生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新视野》、王铁军先生的《现代教育思潮》、高青海先生的《哲学的奥秘》、夏甄陶先生的《人是什么》、普斯的《经历艺术》、毛家瑞先生的《素质教育论》、蔡立勇先生的《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金生兹先生的《理解与教育》以及相关的论文100余篇。
主要论述和研究的问题是:
1、二战后,在美苏两霸之间的竞争;各国掀起的以现代教育为基础、以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为支柱的建设热潮;冲破国界的现代信息、现代交通和互联网络前所未有的发达;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的背景下,诸多教育思潮此起彼伏,并实质性的影响着各国的教育改革及对策。出现了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教育的经济取向思潮、终身教育思潮、教育个性化思潮、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思潮、教育的全球价值取向思潮、教育国际化思潮、教育信息化思潮。
2、二十世纪教育是在由近代向现代转变的时期。在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作用下,教育改革剧烈而频繁。由于受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两大哲学思潮的影响,20世纪的教育改革,在发展走向上,同样也沿着两条主要线索进行的:一是以适应外在的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为目的;一是以适应内在的受教育者自身精神、道德的需要为目的。特别是从80年代开始,教育改革的思想从学会生存走向学会关心,要求把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放在人的需要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方面上,注意受教育者的需要,引导受教育者去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全球生态危机。
当代社会体制和国际秩序的改革与调整已成为必然趋势,新科技革命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社会后果,已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些都促使不同的哲学和教育思潮开展了对人的自身生命意义的发展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王铁军先生的《现代教育思潮》、郭声健先生的《艺术教育》、毛家瑞先生的《素质教育论》等著作中,都论述了当代教育多极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科学与人本追求处于统领地位等特点都在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特别是通过教育,树立体现“人的意义实现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的观念。目前,在当代社会条件下,重视人的因素,不仅仅是处于一种社会功利的目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核心就是强调“发展是为了弘扬人生的意义”。正像亚斯贝尔斯在他著作《什么是教育》中所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是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
人与音乐是紧密相连的,因为音乐形成与生命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从音乐中可以显然自身。苏珊·朗格(德1828—1875)在《情感与形式》中阐明,人类的生命形式由四个基本特征,即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这些特征都可以在艺术形成中相应地找到。这就证明了艺术形式和生命形式之间有同构关系。“与其说艺术影响了生命的存在,倒不如说它影响了生命的质量,无论如何,这种影响是深邃的。”
当代社会,不懂音乐的人,由于受到自身修养的限制,其艺术需要是难以得到满足和强化的,因而其音乐的需要难以保持长久。一旦没有了这种本能需要,就会感到生活中还是缺少了什么。艺术(包括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尺度,艺术需要的满足与否,保持与否,是衡量当代人类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
审美对人和社会发生的作用,就是审美的功能。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功能对人(主要是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就是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