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笔者曾经搞过一项调查:请同学们列举出影响我们课堂学习效率的因素。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有以下因素影响课堂学习: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说话,影响别人听讲;搞小动作,玩东西,看课外书,东张西望;对某个学科不感兴趣,偏科;心情烦躁,把课下的不预习就听课;上课睡觉,吃东西等。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些因素是哪些“责任部门”失职造成的?大家清楚地看到是大脑失职,眼、耳、手、口,各“部门”也没能与大脑很好地配合,各“部门”准备工作不充分。经过这样一分析,解决的办法就很清楚了:“明确各部门职责,奖惩分明,确保课堂效率”,这是大家的一致意见。既然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按照下列方案行动吧!
(1)做好课前准备
①知识上的准备就是要按照预习的计划做好课前预习。
②物质上的准备即要准备好书、本、文具等。
③精神上的准备,也指心理上的准备。一是要在两分钟铃响时主动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及时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下一节课上来;二是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心态。
④身体上的准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物质基础,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吃好早点,课间不做剧烈运动,晚上不开夜车,确保充沛的体力。
(2)专心听讲
所谓专心是指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和一切学习活动紧跟课堂。上课要专心听讲这是同学们在小学就知道的事情,关键是如何做到专心听讲,这是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的一道难题。前面我们分析过了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因素,从这个分析中我们发现要做到专心听讲,就要管理好眼、耳、手、口、脑这些职能“部门”,最好的办法还是明确职责。好!让我们来看一下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①眼睛的“职责”。看书、看本、看板书、看实验演示、看老师的手势动作及表情、手眼配合记笔记等,总之,你要学会用眼睛观察。职责明确后我们发现,原来眼睛”在课堂上的任务还是挺多的,根本无暇东张西望,看别的东西。那就让它尽职尽责吧!
当我们分析到这里的时候,有些同学对“看老师”提出质疑,觉得这项“职责”很好笑。这时,一位同学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化学家,在给他的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带来一瓶液体。化学家请同学们注意看他做试验,他先将食指伸到液体中,然后将自己的中指悄悄地放入口中,接下来他请同学们重复他的动作。
一位同学走上讲台,他先将自己的食指伸到液体中,然后不假思索地将食指又放入口中,继而,这位同学露出难堪的表情。同学们诧异,发生了什么事儿?原来,化学家带来的是一瓶尿液。”故事讲完了,大家听后流露出厌恶、恶心的表情。是的,化学家的做法实在是不很高明,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试验,让他的学生们刻骨铭心。从此,他的学生们学会了在课堂学习中如何用眼睛观察,哪怕是老师细小的动作变化,也深深理解了化学家的用心。这个小故事也同样警醒着我们每一位同学:一定要让自己的眼睛在课堂上尽职尽责,千万别闹笑话。
②耳朵的“职责”。耳朵是听觉器官,在课堂上要听老师讲课,听同学们的发言、提问等。
这里特别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耳朵容易“偏听偏信”,只听老师的,不听同学的。课堂上只要有同学发言耳朵就“偷懒”,嘴巴这时就会来钻空子。其实,同学发言中往往蕴涵着宝贵的思路和方法,因为同学们的年龄相仿,思维水平接近,其他同学的奇思妙想最容易被我们吸收,有时比老师讲得还要简练,更易被我们理解。所以,做到专心听讲,一定要管好耳朵,千万别让它偷懒。
③手的“职责”。记笔记、做练习、做实验、翻书、拿本、举手发言等。
很可惜,手最容易“惹是生非”了,不是吗?拿书的一会儿工夫,顺手拿出了一本卡通书,不仅自己不尽职责,还招惹得眼睛、大脑跟着过来看热闹,你可得好好管住自己这双手。不然,就会“出卖朋友”。
④口的“职责”。背诵、朗读、讨论、发言、交流看法、提问等。
嘴巴的职责并不难做到,关键是“该出口时就出口”,可不该出口时,千万别无事生非。不然,它就会把大脑带出去玩儿了,想把它叫回来,就要花费时间,影响课堂专心听讲。
⑤大脑的“职责”。想问题、思考、理解、记忆等。
大脑在你一不小心时,就会开小差儿,到头来什么也没学会。做到专心听讲,就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深入理解,但这可是说到容易做到难啊!
综上所述,做到专心听讲,就要管理好眼、耳、手、口、脑这些部门,使其各司其职,才能逐步进入良性循环,效率自然会很快得到提高。
(3)思路清楚
保证课堂上思路清楚就要做到理解老师刚才讲的内容,清楚老师现在讲的内容,知道老师将要讲的内容。注意学习老师得出结论的思路与方法,以掌握学习方法为主。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思路与解题方法,不满足现成的答案,要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能力的还可以超前思考,领先于老师和同学们。
(4)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应注意的问题
①把握学科特点。进入中学,学习科目逐年增多,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说来,可以将文化课分为文科类、理科类、实验类等,文科类偏重于形象思维,主要的工夫要花费在字、词、句、段、篇章上,要在听、说、读、写中掌握语言文字。因此,在文科类的课堂上要认真听,大胆说,重点提高读写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科类偏重于抽象思维,主要的工夫要花费在理解分析过程上,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实验类的课程要做到仔细观察,把握事物特征,掌握操作方法,勤于动手,重点做好记录,否则,只是听与看,而不愿动手操作,就不能学好此类课程。
②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升入中学,由于课堂容量加大,课上记笔记的时间很紧张,有些同学由于不适应中学的课堂学习,常常会在课上出现听讲与记笔记之间发生矛盾的现象,往往顾了听,顾不了记;顾了记,可听又没听明白。要处理好听讲与笔记之间的矛盾,可以参照下列做法。
详记与略记结合。对老师讲课中的思路、要点、论点、典型事例、重难点、图表、数据要详细记录。自己在课前预习时所作的预习笔记中已经记录的内容,或是书上的原话可以略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听讲。能够完全听懂的,理解上没有丝毫困难的内容可以详记;听不懂的内容,则应先集中精力听,把这部分知识弄明白,笔记可以暂时不记,听明白后进行补记。避免只把笔记记得一字不落,课后自己却什么也看不懂的现象。
清理战场清点战果——课后要复习
同学们都听说过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吧。狗熊笨得可笑,跑到玉米地里去掰玉米,伸出左手掰一个夹在右夹肢窝里,又伸出右手掰一个夹在左夹肢窝里。当它再次伸出左手时,很不幸,夹在左夹肢窝的那个玉米掉在了地上。它不假思索,仍然按部就班地重复着它的动作。就这样,它每掰下一个玉米,就同时丢掉一个玉米,掰了整整一天,它只得到一个玉米。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过的知识,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淡薄或遗忘的,有人将它形象地比喻为农服的颜色。假如在学习上我们不注意复习巩固,也会边学边丢掉,就像那笨得可笑的狗熊。
道理人人都明白,可真正学习起来,仍然是有一大部分同学不情愿拿出时间来复习,理由是太麻烦,写作业不就是复习吗?可是真正写作业时,又丢三落四想不起来,左翻书,右看笔记的,更是麻烦,反而耽误了更多时间。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砍柴固然重要,磨刀才更不容忽视,为砍更多的柴,我们就不应吝惜时间去磨更锋利的刀。
李若愚就不像那些怕麻烦的同学。他认为:“课后复习不可忽视,每天写作业前先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放学后回到家,我并不像以前那样拿出书本就写作业,而是先回忆一下一天所学的知识,把课上所学的知识过一遍‘电影’,检查一下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弄明白了,课上老师讲授的难点重点是否都掌握了,在复习中一定要弄懂。歌德说得好:‘你没有理解的东西是无法占有的。’把一天所学的知识都复习一遍后再写作业,使所学的知识在做作业中得到巩固。”
(1)尝试回忆
尝试回忆就是做作业前先用一点时间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下回顾。即不打开书本,独立地把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回想一遍。我给它起了个俗名叫“过电影”。这样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如果回忆得不好,就可以及时弥补。
具体回忆的内容是:今天课上老师讲了些什么问题,哪些自己已经懂了,哪些还不完全懂,甚至根本不懂,还有哪些没记住,这样做有四点好处。
①及时检查当天听课的效果。若回忆得好说明预习和听讲的效果好,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如果回忆不起来,就可以及时找出原因,加以改进。
②提高记忆能力。尝试回忆一次就像从电脑中调出一张存盘的内容一样,每调出一次就能使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强化与巩固,这对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特别是在刚刚学习过新知识后的一天之内,效果会更加明显。
③增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凡是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就证明没有掌握好,或是没理解,因为理解了才便于记忆,不理解的内容忘得最快。通过尝试回忆提高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可以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
④培养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课后直接写作业,不回忆也不看书看起来很省事,但不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要追寻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寻找回忆线索,很费脑子,但是坚持下来,可以锻炼我们的记性,还可以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2)看教科书
教科书是由教育部门组织专人负责编写,最能体现教学大纲以及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要,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抓住教科书,也就抓住了基础和根本。
有些同学认为教科书一看就懂,挺简单的,没什么,总认为要提高自己就需要各种参考书、习题集,而忽略了教科书,因此,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容易抓住重点,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学们很可能会发问,应该怎样看教科书呢?首先,要在全面过目的基础上,把时间花在回忆不起来、记不清或印象模糊的部分内容上。其次,看书时可用彩笔把书上重点的内容、新的概念或容易忽略的部分画出来。最后,在书的四周空白处记下简要的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提示性的语句,以便以后系统复习时能迅速抓住要点,回忆关键内容。
(3)整理笔记
这是把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的过程。一般在当天阅读教科书之后进行。笔记是为自己学习服务的,必须具备个人的特点,应该用自己的话独立总结出每课的要点。力求做到:语言简练、重点突出、通俗易懂,需要时一目了然,能迅速抓住要点,回忆出关键内容。在整理笔记时建议同学们,采用一个笔记本,在每页的左侧记预习笔记,右侧记课堂笔记,下边记课后笔记,对课上记得不清,理解不好,以及本课的重点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准确地表达在笔记本上。
平时整理好了笔记,就像准备好了组建知识大厦的原材料,在系统复习时就可以大大加快组建知识大厦的进程,到那时一看笔记心中就有数了。因为笔记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内容精练并记录着有关的旧知识和容易出错的问题,省去查书和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和重新记忆的时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特别提醒:应根据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掌握程度来决定笔记的详略,花时间整理笔记,但不能占时过多,可以使用符号代替文字,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巩固战绩以利再战——每天写作业也要有讲究
向中学生提问是否会做作业,你们一定会觉得很可笑,可要仔细追究,很多同学又会简单地回答:“老师怎么要求就怎么写呗!”
与升入中学后的同学们交流对做作业的看法时会发现,有的同学是“听话型”的学生,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写;有的同学是“完成任务型”的,看见作业就写,写完作业就玩;还有“应付型”的同学,明天哪科老师要收作业,就写哪科作业;更有个别同学赶不完作业就抄同学的。这样做是否真正达到完成作业的目的了呢?我们能说他们会做作业吗?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做作业也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一方面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上课是否真正听懂,真正弄清楚了,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做作业将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思维能力,而对作业中的问题,必然会引起思考,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到的新知识可以巩固,思维能力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迅速提高。
明确了为什么写作业,再来研究怎样做作业。
第一,先复习,后写作业,减少写作业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