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成功与否,全看你“心之所向”。给大脑正面的刺激,即“良性的心理暗示”,大脑就会活跃起来,产生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力量。
当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妨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做好”。把这样振奋人心的口号喊给自己,你会觉得信心百倍。
鲜花的智慧
一位和尚,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端,其中一个水桶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那个完好无缺的水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庙中;但是有裂缝的水桶在到达庙中时,却永远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和尚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来到庙中。当然啦,好桶对自己能够运送整桶水很感自豪;那破桶呢?它对于自己的缺陷非常羞愧,并为自己只能完成一半任务而感到非常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和尚说:“我很惭愧,必须向您道歉。”
“为什么呢?”和尚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呢?”
破桶回答道:“过去两年,因为水总从我这边一路直漏出去,所以我只能送半桶水到达您的庙中。我的缺陷使您付出了全部的劳动却只能收到一半的回报。”
和尚真诚地宽慰破水桶,充满爱心地向它说:“一会儿在我们回去的路上,我希望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和尚又挑了两桶满满的水,折返回庙中。走在山坡上,破桶眼前一亮,正如和尚所言,它看到芬芳的花朵,开满路的一边,并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它极度兴奋。但是,当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
破桶再次向和尚道歉,和尚说:“你有没有注意到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的那一边却没有花开。”
“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来,你就可替我一路上浇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庙里的餐桌。如果不是你这样子,庙中的桌子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呢!”
能力永远不会贬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十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三百多个人,他问:“谁要这十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十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过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十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或受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于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你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拿破仑的孙子
当你相信时,它就会发生。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当你迈出自己,也就意味着迈向成功。
在美国,有个叫亨利的身世不详的青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却依然一事无成,整天只会坐在家里唉声叹气。
有一天,他的一位好友兴高采烈地找到他说:“亨利,我看到一份杂志,上面有一篇文章讲的是拿破仑的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而他私生子的特征几乎和你一样:个子很矮,讲一口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但是他愿意相信这是事实,在他拿起那份杂志琢磨半天之后,他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
之后,他对自己的看法竟完全改变了,以前,他叹息自己个子矮小,而现在他欣赏自己的正是这一点——个子矮小有什么关系!当年我爷爷就是以这个形象指挥千军万马的。”过去,他总认为自己的英语讲得不太好,而今他以讲一口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而自豪,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这样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难’这个字!”就这样,凭着自己是拿破仑的孙子的信念,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仅仅三年,他便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后来,他派人调查自己的身世,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然而他说:“现在,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
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就不能等待别人来发现,来了解,应该积极地表现自己。
黑色气球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小时候他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事:
一天,一群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躺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戏,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自卑。
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回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小孩,立即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
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或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和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那个黑人小孩便是基恩。
心也是一个容器,你用自信充满它,它会带你飞向你自信的天空,与别人的一样精彩绚丽。
不要掉入“自圆心理”的旋涡
在一所小学里,为了引起班里的孩子写作文的兴趣,语文老师想了很多贴近孩子生活的作文题目,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一次,老师尝试改变了命题的方式,改为故事接龙。他先起了个头:“大家还记得‘龟兔赛跑’里的那只小兔子吗?这一天,乌龟在森林里散步,又看到了兔子,兔子对乌龟说……”接下来,让孩子们往下写。这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拿起了笔。等作文交上来以后,老师自己也大吃一惊: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么丰富,有写兔子和乌龟在网上进行虚拟比赛的,有写兔子和乌龟去参加奥运会的,有写兔子变得谦虚而乌龟变得骄傲的……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而且写得既有童趣又特点鲜明。
其实,故事接龙利用的就是人们力图把一件事情做完的“自圆心理”。德国心理学家蔡戈尼克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她交给一些人二十二种不同的任务,有一半任务要他们坚持完成,完成后才结束;另一半任务则在中途打断,不让其完成。允许完成和不允许完成的任务的出现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让他们立即回忆刚才做了些什么任务。结果未完成的任务平均被回忆起68%,完成的任务平均被回忆起43%,这种对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对完成任务的记忆保持得更好的现象就称做“蔡戈尼克效应”。
心理学研究说明,人们总是千方百计想把事情办好,办得有始有终。每当干好一件事,或达到一个目标,心理上就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说,“自圆心理”是自我实现的内动力,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导向。
我国古代诗人贾岛因《题李凝幽居》诗第四句中的一个字是用“敲”还是用“推”而苦思冥想拿不定主意,于是骑着驴在路上反复做着推敲的样子,以至于碰到了京兆尹都不知道回避。这就是“自圆心理”生动而形象的反映。报纸杂志也常利用读者的“自圆心理”,于文章标题中创设些“不完形”,以在读者心理产生内在的紧张力,从而刺激读者一睹为快。比如有篇新闻标题为《“鬼子”进村》,读者都奇怪现在的年代哪来的鬼子,往下读才知道原来是到处游荡的冶炼小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