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49106600000067

第67章 敢于发现弱点

【原文】

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庄子·骈拇》

【译文】

所谓的聪明者,不是指那些能够认清别人的人,而是指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我所说的视觉敏锐的人,不是说能看得清别人,而是要能够看得清自己。

【解读】

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聪明,不是在意别人所说的,而是在听到别人的说法后反省自己是否有过错,对于别人不好的话语我们在听到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是否真的有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的问题存在。如果问题确实存在,就不能躲避问题,否则会引起别人对你更大的误会。

美国伊利诺伊州众议院的议员康农很善于处理这类问题。在他初任众议院的议员的时候,当众讲演时,言辞流利的新泽西州代表斐普士说:“这位从伊利诺伊来的先生,恐怕是口袋里装着燕麦来的吧?”

斐普士意思是讽刺康农还未完全脱掉农村带来的气息,全会场的人听了,顿时哄堂大笑。

面对让人窘迫的场面,康农自有他的处理办法。他虽相貌粗野,但是心里却很明白,他坦白的承认斐普士先生所说的,虽然是嘲弄,但这也是事实,因而他从容不迫地回应说:“我不仅在口袋中装了燕麦,而且头发里还藏着草籽,因为我是西部人,难免会有些乡土气,可是我们的燕麦和草籽,却能带来最好的收成。”

这一看似自贬身份的反驳,却名闻全国,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一名敢于面对自己弱点的大英雄。为此大家恭敬地称呼他为“伊里诺伊最好的草籽议员”。

康农说:“对付嘲笑这种的事情,你既不能躲闪,也不能害怕,你愈躲闪、愈害怕,他便愈会攻击你,使你日夜不宁;你若迎头痛击,反而能被你所克服,而无所施其技。就好像在旷野里遇到狗一样,狗若见你有怕它的意思,它越是肆意的咆哮,你若用转身来对付它,它反而停止了狂吠,还有可能向你摇尾乞怜呢。”

此时,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像康农那样,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承认事实,而这些无关大体的小弱点,正是能体现你自己诚信忠实的性格来。自己的缺点,本就是想要努力改进的事情,哪里还怕人家被道破呢?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头脑清晰的人,决不会以完人自居,他知道自己有许多的缺点需要改进,而别人的批评,正可以把这些不自知的缺点都揭露出来。我们的脸皮,不可太薄,一经受批评,言中了你的缺点,便神经过敏,而不能镇定自若,这是最大的缺点;但如果脸皮太厚也不行,漠然无动于衷,而不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能很好的改进自己的缺点,这也是不对的。”

生性懦弱的人会被嘲笑的力量压弯笔直的脊梁;而生性刚强的人,则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嘲笑看作是一种完善自我的力量。

一个叫雷丰齐的人,平时经常穿一身很不合体的蓝色运动服,如袈裟般的套在他骨瘦如柴的身体上,一副高度的近视镜架在稍显高耸的鼻梁上,走路的时候还习惯侧身,而且两只手像是胳臂脱臼了似的,有气无力地垂在双肩下。即便是在走路的时候,全身也始终不停地颤抖。说话对他来说算的上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工作,三句两句还可以应付的来,要是一口气说上十几二十几分钟,便开始上气不接下气,再往后就会满头、满脸的汗珠。他是一个有着二十几年病史的小儿麻痹症患者,而有谁又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考上了大学,并在文学这块园地上培育出了属于自己鲜花硕果呢。

有一次,他接受了某报社记者的采访。

记者问:“你这样辛苦的工作,不感觉到累吗?

雷丰齐答道:“当然累,但我还是要活着啊!”

“活着?”

“是啊,不仅要吃、穿、喝,还要有精神和思想啊!”

记者问:“那么,你的直接动力是什么呢?”

雷丰齐:“是生命、理想,还有我的尊严!”

记者问:“尊严?”

雷丰齐:“是的,一个残疾者的尊严!一个不被人嘲笑的残疾者的尊严!”

记者问:“你如何看待别人对你异样的眼神和极具蔑视的嘲笑呢?”

雷丰齐说:“我经历这种的情况太多了!但我总是把它们当作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的动力,所以接受的这些东西越多,我的动力就越足!”

记者问:“你是怎样对待别人泼给你的嘲笑之水的呢?”

雷丰齐笑着回到道:“就当作对我的生命的洗礼喽。”

也许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持有的人生态度吧!不论你的身体健康与否,至少在精神上应该拥有这样的健康。拥有了好的心态,才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那么快乐也就会时刻伴随在你的身边。第一章做人不必太精明

【原文】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庄子·天地》

【译文】

自认为自己很愚昧的人,并非是最大的愚味;自认为自己受到了迷惑的人,也并非真的遭受了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是一生也不会明白过来的;最愚昧的人是一辈子也不会变清醒的。

【解读】

在庄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很多人都追逐大“道”,在路边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论“道”的人,他们对“道”往往是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得“道”了。而一些很有学问和修养的人,却始终觉得自己很愚钝,既不与人勾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别人。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无知的人反倒来取笑他,背后议论他,并还以为自己的聪明得逞了。

庄子认为,一个知道自己愚昧、迷惑的人,本身来说就是处在一种清醒的状态。换句话说,用愚昧、迷惑来掩饰自己的聪明,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作为老子哲学范畴的“道”,是那种“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拂之不得”的似糊涂非糊涂、似聪明非聪明的境界,人们依于道而行,做到“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才能终有大成。

我们要做到“巧中有拙,拙中有巧,”用大智若愚的心态来存活在当今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做人要带一份憨、一份痴,不“害”人也不要被人“害”。

庄子的逍遥处世学哲实在是明智之举,这样做不但保住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表面上看似带一份憨、一份痴,而实际真正聪明的人自古就有很多。

商朝末期,纣王通宵欢乐,忘记了当时是什么日子,问左右的人也都不知道,于是就派人去问箕子,箕子暗自想到:“身为一国的主人,而让一国的人们都忘记了日子,国家就很危险了。一国的人都不知道,而现状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也就变得更加的危险了。”

于是箕子便对使者推辞说自己也喝醉了酒,也记不清当前是什么日子了。

陶觉说:“做人须带一份憨、一份痴;不憨不能犯大难,不痴无以处浊世。凡患得患失之人,正是太聪明耳。”

这正如喝酒一样,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情况,愚者和装愚者的表现也是截然相异。打“醉拳”的拳师,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用来迷惑对手的,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都是致命的招数。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上,不涉宏旨,无关乎大局,而“精”却“精”在了节骨眼上,事关一生的命运安危。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都不喜欢卖弄自己的聪明,以免让别人窥视出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扮有一份憨,带着一份痴,“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让别人看透自己的内心。

从前,斗鸡的赌博游戏在各国的宫廷里十分流行。帝王将相们在酒足饭饱以后,无所事事,常常用斗鸡来消磨时光,从中取乐。

齐国的国君特别爱好斗鸡,虽然他自己也饲养了一些斗鸡,却因为驯养得不好,每次比赛总是失败。于是齐王便下令张榜招募驯养斗鸡的能手,纪沽子是一个专职驯养斗鸡的专家,远近闻名,他应招去给齐王驯养斗鸡。

纪沽子刚驯养斗鸡十天的时间,齐王便迫不及待地催问:“驯养成了吗?”

纪沽子回答道:“还不行。这鸡没有什么真本领,却很骄傲,仗着傲气,跃跃欲试。”

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怎么样?现在成了吧?”纪沽子说:“还不行啊!它听到其他鸡的叫声,见到其他鸡的影子,反应还是特别的迅速。”

齐王说:“怎么,反应迅速不好吗?”

纪沽子说:“反应太迅速,说明它取胜心很切,火气还没有完全的消除。”

又过了十天,齐王再一次问道:“怎么样了?现在难道还不成吗?”

纪沽子说:“现在已经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呜叫着向它挑衅,它好像没听到似的,神态自若,毫无变化。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突然情况,它都不惊不慌,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好像是木头做的一样,它已具备了斗鸡的一切特性了!别的鸡看到它的这副模样,是不敢与它斗架的,遇到它就会掉头逃跑。”

齐王把这只鸡带到斗鸡场上,果然是每斗必胜。

现实中,“憨”的用法并不难,难的是对世态和人情的理解上。因此,对于那些对人性、人情没有深刻认识的人来说,一般是不敢使用这个方法的,即使用了,也会心存疑虑,畏畏缩缩的,总担心送出去了就收不回来了。结果,自然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真正有勇气的人才敢“憨”。当“傻子”的时间越长,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对于商人来说,赚得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合法,可以无所不为。更何况现在的“憨”还是“实在”的代名词!

有大智慧的人才肯“憨”,主动当“傻子”是善于抓住心理弱点的智慧。当你自愿的表现出有点“傻”时,别人既喜欢和你在一起以此来衬托出自己的聪明,又不用担心你有深藏的企图。在所有的商人都在力求更精明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智慧。

只有把目光放远大者才敢“憨”。很多商人在交易过程中只是看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有小便宜就占,有小亏就躲,这样的人也只看到了暂时,而别人也看出了这种人的贪婪和精明。在商场之战中是没有人愿意和太精明的人合作的,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很傻,总让别人占便宜毕竟是一件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的事情。反倒是甘愿吃点小亏的人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者。能保持相对长久的合作关系,如此这般,自然也就能获得丰厚长远的利益。

在政治风云中,当有危险要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扮一份憨,带一份痴,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

古代军事大师孙膑,在遭到庞涓的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从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佯狂诈疯,使庞涓放松对他的警惕性,然后再想办法逃脱。

一些庞涓派人给孙膑送晚餐,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在地,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是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狱中查看,只见孙膑早已是痰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疯狂的真假,命人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在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仍是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要比以前大大的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乱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每天重复不止。

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相信孙膑是真的疯了,这才放松了警惕,使孙膑得以逃出魏国。

“扮憨、带痴”,历来而又被推崇为高明的御人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是真的傻瓜,而是大智若愚的人。孙膑以“卖傻装憨”才骗过庞涓,最终保全了自己,成就了大事。

我们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谁也不愿意做一个糊涂的人。但是有时候还真的需要一点“难得糊涂”的精神。因为这种“糊涂”才是顶级的聪明。其实有的时候,一点点的“装糊涂”和人情味比十足的“太精明”更容易得到丰厚的回报。表面上看似你“憨”,其实最大的赢家仍然还是你!

“扮憨、带痴”还有很多的用处。

比如,有人想要找你帮忙做事,而你心里实在是莫大的不愿意去帮他,而对方又死缠烂打。这时你就可以信手拈一话题把这事岔开。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话题,那就插科打诨,扯扯闲篇,逗人哈哈一笑,有时也是可以的。

对于使用此方法的人,我们也并非没有办法对付。

生活中有的人遇到有人上门求他办事,心中便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和对方侃侃而谈,越扯越远。或者对方故意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消耗见面的时间,最终还是拒绝、搪塞你的要求。这样的人我们是最难说服他的。如用一般的手法,就会中对方的计。但一味的沉默,就等于承认对方占了上风。对付这类棘手的人物,我们要先干扰他的决策。最好的办法是很频繁地说“有点道理”“是这样的吗”之类的话来打岔,或是故意注意别的东西。这些动作会打乱他的思考,使他纰漏百出,从而获得插话的机会。

这样的心理技巧在西方议会争论时常常会被使用。官员们在议会所说的话,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议员也不是很容易就能破坏他们的逻辑思路。有经验的议员会先扮一份憨、带着一份痴听对方的发言,赞成对方所说的一切事情,并审时度势,抓住发言的机会打断他的一连串话题,使其思想原则上发生崩溃,从而说出真心话,占有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