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49106600000038

第38章 慎思明辨而后行

【原文】

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庄子·列御寇》

【译文】

你见过那些准备作祭祀用的牛吗?牛身上披着织有花纹的锦锻,给它吃上等的草料和豆子,等到被人牵着进入太庙被杀掉用于祭祀的时候,它即使想要做个没人照看的小牛,还能够实现吗?

【解读】

庄子认为,一时的好与坏都只是暂时的,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才是关键。如果像那只用作祭祀的牛一样,不知道给它披锦绣,吃上等的草料和豆子,仅仅是为了牵进太庙杀掉用于祭祀,那么结果就太过悲惨了。

所以,我们在看待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必须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为了阐明这个道理,我们来看《庄子·列御寇》中所讲的这个故事。

有一个人去拜会宋襄王,他得到车马十乘的赏赐。此人依仗这些车马,在庄子面前炫耀。

庄子对他说:“河岸边住着一户靠编织苇席为生的人家,他们很贫穷。有一天,这家的孩子潜入深渊,得到一枚价值千金的宝珠,父亲对儿子说:‘这是货真价实的宝贝啊,一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龙的下巴下面,你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这样的宝珠,一定是赶上黑龙睡着了。假如黑龙醒过来,你还想活着回来么?’现在,宋国的险恶,比深潭还要甚之;而宋王的凶残,也远甚于黑龙。你能从宋王那里获得十乘车马,也一定是遇上宋王糊涂了。一旦宋王清醒过来,你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原本看似没有危险的地方,其实隐藏着更大的危险;看似安全的地方,背后往往有很多支暗箭对着你,谁又能知道这些呢?

所以,要慎重对待做任何事情。规劝某人要谨慎做事,慎重地对待所遇到的问题,常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这不单单是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遇到麻烦首先要审慎,应沉着冷静,而不是慌张无序,鲁莽行事。沉着冷静就给自己赢得了思考的时间,留有想像的余地,进而才能使麻烦的危害性降低,甚至变害为利。要不然,遇到麻烦就阵脚大乱,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就会将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恶化事情的态势,最终导致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其次,不要不经思考就下结论,但这并不说做事情优柔寡断才好。优柔寡断是没有主见的表现,遇事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恰恰是与慎重对立的一种情况。慎重要求处事临危不乱,不要没了主张、优柔寡断,而是应该思考清楚了,当断则断,否则,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再次,分清事情的利害关系,在此前提下所采取有效的途径才能把事情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最终趋利避害。事情有缓急、轻重之分,怎么做才能使得事情有利于自己呢?要慎重地分析事情所处的环境,注重事情的细枝末节,一点一线都不放过,谨防大而无当和走马观花。

慎重行事的准则关系事情的利害关系。如果一个人分不清事情的利害关系,肯定会自取其辱,自找其害。

一只狮子,因喝水失足落入井中,百般挣扎以后不能逃脱,在井里急得抓耳挠腮。一只羚羊十分口渴,到处找水喝,发现了这口井。羚羊摇摇头问井底的狮子:“水好喝不好喝?”

狮子心中暗喜,觉得机会来了,大声对羚羊说:“这口井的水真是好喝极了,我尝遍了天下所有的井水,都没有这口井的好喝。据说这是天下第一的井水,甜美甘冽,你快下来喝吧!”

羚羊一心只想喝水,它想也未想就跳下井底,咕咚咕咚喝了一个痛快,喝完后,狮子与它商量如何出井的问题。

早就做好了计划的狮子狡猾地说:“羚羊兄弟,喝完水了,我们就得想办法上去啊。这样吧,你扶在井壁上,我踩着你的肩头上去,我到了井上再拉你上去,我们两个不就全上去了么?”

羚羊只得同意了狮子的建议,狮子踩着羚羊的肩头往上用力一窜,跳到了井沿上,狮子上去后就想转身逃离,这时羚羊就在井底大骂狮子:“你不讲信用,不守诺言!”

狮子对羚羊说:“羚羊啊,你枉自有一对优雅的犄角,如果你的智慧也像你的犄角一样漂亮优雅,你一定不会不想如何出来就跳进井里了。”

每个人遇到事情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智慧的人往往三思而行,而鲁莽草率的人往往使事情更加恶化、无序,不能分辨利害关系,就像故事里的羚羊,虽然外表优雅但终免不了进入狮子的圈套。原因在于羚羊缺少理智,没有分清事情的利害所在,狮子会白白地请它一起痛饮么?羚羊在跳井之前根本没有考虑自己跳下去以后如何上来,因此中了狮子的算计。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胸有大志的人但却没有作为,为什么呢?一方面原因是眼高手低,自身的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的志向;另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做事不谨慎,因小失大,因为忽略细节而导致失败。遇事不多加考虑就容易酿成更坏的结果,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稳扎稳打,才能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上向着理想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