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一定要知道的沟通艺术
49062400000024

第24章 选择时机,把握分寸--领导与上级沟通的语言艺术(3)

由此可见,在与上级沟通中,适当的时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并不一定完全在办公室内进行,因为上级一天到晚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有时候,在休闲中也可以解决大问题,但要注意场所和时机的选择。然而,有时候又会难免出现这种情况,一些问题难以沟通,且实际上根本不是合适的时机,却由于时间限制必须马上沟通,怎么办?此时,我们仍然可以像耿申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上级创造好心情,制造“好心情效应”。

领导一定要记住,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与上级沟通时,都不能太鲁莽,而是要把握好谈话的时机,这样的沟通才有效果。下面,就为你提供三条建议:

1.与上级沟通要选择恰当的时间

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对上级说,效果会截然不同:在上级紧张工作时,你不要说;当上级正焦急时,你也不要说;当上级正盛怒或者情绪低落时,你更不能说。一般来说,与上级最佳的谈话时机,是在上级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时。人的心境不一样,对外界信息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你要选择上司心情好的时候去和他沟通。比如说上司取得了荣誉,大型项目有了进展,上司又添置了一处新房等。

2.与上级沟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

场合不同,人的心理和情绪往往不同。例如,庄重的场合说话不能太随便,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如果场合是喜庆的,说话就可以欢快一些。当然,你还要学会判断,你和上级关系的亲密度,如果和上级的关系不是很亲密,就更不能太随便了。

3.充分利用说话的机会

很多时候,上级都会给你机会发言,如每周例会、领导调查等,此时你必须充分利用它。特别是在会议上,如果你能提出新的见解,引起大家的兴趣,上司肯定会对你另眼相看。

向上级汇报工作时的语言技巧

在人类社会中,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能力是决定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要通过语言传达上级的指示、为公司制定规章制度讨论实施方案、协调上下级关系、向上级汇报工作等,这些都离不开语言。在这些工作当中,其中向上级汇报工作,是非常需要语言技巧的。

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与领导沟通的一种常用形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上级了解某一方面的工作情况,而是要通过汇报工作让上级对你有所了解,给上级留下一个好印象,从而达到同上级沟通的目的。

在职场上,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被委以重任,如果一个人有才干但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也可以成功,但相对于那些既有才又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来说,成功来之不易。因为领导的才干,要通过言语谈吐充分地表露出来,有了良好的表达,才会让上级进一步了解你,并给予你重任。而让上级了解你的才干最为便捷也最为直观的途径,就是你抓住他汇报工作的时机。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先讲自己多么辛苦,做这项工作克服了多少困难,最后才完成了这项工作。工作结果汇报可能只占了一分钟,但工作过程却占了半个多小时。

范阳刚从专业人员晋升为人事经理,在管理技能方面尚有欠缺,特别是沟通技能上。老总对范阳最大的不满,是范阳向他汇报工作的时候,不知其所云。

这一天,又到范阳汇报工作,老总决定帮他改掉那种浪费时间又讲不清楚重点的毛病,当他进入办公室后,总经理就对他说道:“范阳,我一会儿有事得出去,你汇报工作时尽量简短一些。”

范阳会意地点点头,说道:“今天我就向您讲三件事。第一个是关于公司最近人员变动情况,最近公司人员变动比较频繁,就说生产车间吧,这几天电工走了1个,机修工走了1个,行车工走了3个,包装工走了2个,仓储走了4个。昨天财务部的会计小严,向我无意中透露了她也打算离职了。第二个是关于绩效考核的事情,上个月的绩效考核结果已经出来了,汇总表也出来了,您有空看看,总体来看,上个月的考核结果还是不理想,大家打分都没有拉开差距,最多也就差6分。而且各部门经理在对待考核工作的态度上也不太好,他们虽然把人力资源部下发的表格填满了,写得也密密麻麻的,可是没有真正履行辅导的职责,确切地说,是没有帮助员工进一步认识到绩效考核指标的内涵,也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员工来提升技能。我觉得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公司绩效考核工作的推进,时间久了有可能又会流于形式了,所以先跟您汇报一下,希望您能抽时间也关注一下这个问题。第三个事情是关于本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前段时间您让我找几家培训机构,我遵照您的吩咐,已经找了好几家,也列了一些培训科目,现在请您过目。”

老总听后皱着眉头说道:“听你一下子讲这么多,说实话,我真没记住多少。现在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你说的第一个事情是员工离职问题吧,你作为人事经理,应该早就分析出这么多员工离职的原因了吧。”

范阳回答:“我最近是太忙了,虽然对这事很着急,但还没和相关部门经理沟通,我下去调查一下,再和您汇报。”

老总十分不满地说:“既然这个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了,你为什么不腾出时间调查原因?你知道吗?我要的是答案,而不是事实的陈述。所以,请你抓紧时间对这个事情进行研究,赶快提出解决方案,明天就给我。你说考核效果不理想,这个事情好像不是最近才发生的吧,有什么应对策略吗?是经理的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要求你们做培训,你们做了吗?”

听着老总一连串的问题,范阳额头开始冒汗了,只得搪塞:“这些事情挺复杂的,我和他们沟通过好几次,但是他们总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逃避,恐怕还得您亲自出面来解决呢。”

老总火气更大了:“我出面,我出面,什么事情都让我出面,我有那么多时间吗?如果什么事情都我亲自去做,我还花那么多钱请你们这些职业经理人干什么?就像你,连汇报工作都这么没有主次。你知道什么叫汇报工作吗?就是让你们告诉我工作结果,而不是把一些困难推给我帮你们处理?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有事还要出去,你赶快去解决以上问题,解决完了再向我汇报。”

范阳汇报工作之所以惹恼老总,就是因为他不懂得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技巧。相信没有一个上级,会喜欢这样啰唆的汇报方式。那向上司汇报时应该怎样呢?应把握好以下六个关键点:

1.汇报时要明确目的

汇报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切忌啰啰唆唆、拉拉杂杂地汇报。如果没有汇报前的准备,就无法有组织地叙述,有重点地表达,有逻辑地推论。这样就会影响汇报水平以及上司对你个人工作能力的评价。最好事先思考:这次汇报应该达到什么目的。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也是要汇报的主题思想。最好能对一个问题提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供领导参考。可以说,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你的汇报就成功了一大半。

2.汇报时要抓住重点

根据汇报目的和上级的要求,选择重点内容,并找准切入点。有的人其实也非常重视汇报工作,总想抓住机会把所有工作都一股脑地倒出来,唯恐上司对自己了解得少,汇报时不分主次,面面俱到,结果适得其反。选择重点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领导最想听、最关心的内容。二是自己认为最能表现成绩的内容,或者说最出色的工作。三是有自己特点的内容。如果说汇报的目的是“主线”,那么汇报的重点就是“主干”。

3.汇报时要表达得体

这需要你根据汇报的要求和重点,首先做认真准备,列出提纲或形成文字材料。汇报时如果没有特殊问题,就不要过多解释。特别是有时间限制时,更要严格把握,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把该汇报的内容都说出来。其次尽量使每句话都有分量,繁简适度,表达得体,既不过时,也不浪费机会,让人听后有一种新鲜感和透亮感。

4.汇报时灵活把握

有时在你汇报当中,上级会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汇报内容的增减、对一些问题的关注程度、汇报时限的变化等。遇有这类情况时就要调整汇报思路,这也是应变能力的考验。其对策有二:一是如没有排列顺序,要注意抢占“最佳点”,即选择最好时机汇报。一般来说,先说比后说强,既能“先入为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有时间保证,免得“白准备”。二是如被排列到靠后而又面对新要求时,一定不要再照本宣科,要选准重中之重,用最佳切入点、最精练的语言,把最重要的问题汇报好,在被动中求主动,若处理得好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汇报时要实事求是

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你无论怎么切入,怎么加工润色,都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尽量把要汇报的工作,建立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之上,一定不能凭主观想象来随意编造,更不能弄虚作假欺骗上级。这既是一个领导的职业道德问题,也是个人的人格问题。

6.汇报时要全面阐述观点

上级与下级之间,不可能总是水乳交融。当你汇报工作,遇到与上级观点不一致时,要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必要时也可以坚持己见,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对上级的意见指责或攻击,更不能当面反驳,这容易与上级造成冲突。你可以说:“这件事我是这样看的……”,“我认为我的看法可能是正确的,希望您考虑一下”等。

劝谏上级时要使用的语言艺术

所谓对上级的“劝谏”,其实是一种善意的批评,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没有谁喜欢被人批评,而上级和普通人一样,都是爱面子的。所以说领导劝谏上级是一门语言艺术。

对于领导来说,劝谏上级时,不仅要讲究方法的正确运用,而且还必须注意语言表达的技巧。可以说,表达方法是劝谏的前提,它是劝谏成功的基础,把这个基础打好了,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表达技巧,方法设计不好,劝谏就很难成功,方法设计好了,不注意表达技巧,劝谏也不可能成功。只有周密地设计好方法,劝谏才有可能成功,而周密地设计好方法,再加上表达的技巧,劝谏就一定能够成功。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齐宣王一直想建造一座气派华丽的宫殿,其面积超过了百亩,整个宫殿有三百多个门。

因为宫殿工程浩大,所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相当大。齐宣王建了三年也没有建成。对于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朝中群臣都想让齐宣王停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治理国家上,但没有人敢向齐宣王进谏。

春居思前想后,决定去拜见宣王,让他停止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见到齐宣王后,春居问:“荆国国君,把先代圣王的礼乐废弃了,改成轻浮放荡的音乐,请问荆国称得上有君主吗?”

宣王说:“等于没有君主。”

春居又说:“众多的臣子没有一个人敢进谏,请问荆国算得上有臣子吗?”

宣王说:“等于没有。”

春居又接着说:“现在您修建大宫殿,面积超过百亩,宫殿有三百个门,凭齐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建了三年还建不成。群臣却没有一个人敢于进谏,请问大王算得上有臣子吗?”

宣王沉默片刻说:“等于没有臣子。”

春居这才说:“我请求回避了。”说完快步走了出去。

宣王连忙招呼:“春子回来!你为什么对我进谏得这么晚呢?我马上停止修建。”

春居能成功地劝谏齐宣王,使用的就是语言艺术。他劝谏的语言艺术表现在,劝谏齐宣王时,并没有直接指出齐宣王的错误,而是以另外一个故事开头,让齐宣王自己得出荆国国君不君、臣子不臣的结论。因此等后面齐宣王自己的话一出来,齐宣王要得出自己没有臣子的结论也就很自然了。而得出这一结论的却不是要他责怪臣子,而是要他反省自己的行为。当春居达到这个劝谏的目的后,就立即转身离开,干净利落,欲擒故纵,齐宣王是何等聪明的人,哪能不立即改正错误呢?由此可见,高明巧妙的劝谏,都是利用语言的艺术,既能让被劝谏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让劝谏者很容易就达到劝谏的目的。

毫无疑问,高明的劝谏需要熟练运用语言技巧。劝谏不成功,就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能说会道的谏臣,比干、文种、伍子胥、贾翊、晏子、魏徵等,他们都有一身正气,犯颜直谏;有的审时度势,旁敲侧击;有的独辟蹊径,启发诱导。但他们劝谏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在职场上,会劝谏的领导不仅能把上级说服,而且通过劝谏,还能够融洽自己和上级的关系。而不会劝谏的领导,因为不讲究方法,更不懂得表达的语言技巧,就有可能把本来融洽的关系弄僵。

杨晓年轻干练,性格也很开朗,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做销售,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职位不断升迁,三年后便成为公司的销售主管。

半年前,公司扩大后成立了分部,就调他到分部任副经理。他刚上任没多久,总经理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杨晓,你经验丰富,能力又强,现在公司有个新项目,你就多费心盯一盯吧!”

听到上级的表扬,又被委以重用,杨晓非常高兴,发誓一定要在这个项目中做出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