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一定要知道的沟通艺术
49062400000018

第18章 把握契机,运用技巧--领导成功沟通要掌握的策略(1)

对于领导来说,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与人沟通。沟通不是说服,因为说服是单向行为,而沟通则是双向行为,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这需要双方都应当积极投入交流。所以,领导要想成功地与人沟通,就得掌握策略,在与别人沟通时把握契机、运用技巧,在自己说话的同时也让对方多开口,这样才有助于你们的交流,让沟通顺利进行下去。

成功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

由于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所以,我们要想与人成功地进行沟通,以达到感情上的互通,就必须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心理要求。人人都渴望平等,都想成为公司或社会中真正的一员。所以,任何抬高和贬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沟通礼仪中,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最重要的。所谓平等,就是我们在与对方沟通时要以礼貌待人,礼尚往来,既不盛气凌人,也不卑躬屈膝,同时用这种态度来感染对方。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与对方的沟通变得随意自然、亲切热情,使你们能成功地沟通下去。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领导与他人的沟通。

身为组织或单位的领导,不能因为自己身份、地位特殊,而在与他人沟通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用这种心态和任何人沟通,都注定要失败。因此,领导一定要明白:在工作和生活中,无论你和什么样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都要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也只有在平等原则下与人交流,才会使你们的沟通变得顺畅。

萧伯纳是英国着名的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世界着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有一次他应邀到苏联去访问,访问期间,他在莫斯科街头散步时,见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和蔼可亲的萧伯纳就和这个小女孩儿玩了起来。两个人一玩起来就忘了时间,眼看天色渐渐黑了,萧伯纳就提议结束玩耍,劝小女孩赶快回家。

在分手时,萧伯纳笑着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是和伟大的萧伯纳一起玩的。”

小女孩听了,也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苏联女孩儿安妮娜一起玩了。”

听了小女孩的话,萧伯纳暗暗地吃了一惊,从小女孩的话中,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刚才说话时的傲慢,连忙向小女孩道歉。

这件事对萧伯纳的影响很大,正是这件事,让他悟出,一个人,无论你的位置有多高,无论你的成就有多大,但在别人面前,你永远是一个与对方平等的人。

后来,萧伯纳每次回忆起这件事时,都会感慨万千地说:“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应该永远谦虚。”

萧伯纳的故事告诉我们,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成功的沟通,一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你是组织或单位的“一把手”,要学会在尊重的前提下与人沟通,在互相尊重的氛围里干事创业。惠特曼说过:“不尊重他人,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不尊重。”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针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心理学上把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尊,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另一类是来自他人的尊重,具体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赏识等。对于领导来说,要想成功地与人沟通,就得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贵在热情、真诚

在交往中,要热情、真诚。热情的态度会使人产生受重视、受尊重的感觉。相反,对人冷若冰霜,会伤害别人。如果过分热情,会使人感到虚伪、缺乏诚意。要给人留面子。所谓面子,就是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失去自尊心对一个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伤害别人的自尊是严重的失礼行为。维护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例如,有一次,列宁下楼时,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却对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等女工上楼后他才下楼。在一位普通工人面前,列宁放下了领导的架子,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体谅和尊重。

2.要充分理解他人

沟通需要了解,有了解才能理解,有理解才能谅解,才能消除隔阂与歧见,相互尊重,才能沟通成功。领导要做到理解他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换位思考,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事情时要多想想,如果自己处在他人的位置,是否也是这样说、这样做,或不该这样说、这样做,体会对方的感受。作为领导,不能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是时时把自己当成下级,以下级的身份、心理和处境想一想,这个部署安排、这次批评表扬会产生什么效果,会带来什么影响。领导都希望下属少犯错误,而下属更希望自己不犯错误。当下属出现差错时,领导若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安慰,对于下属来讲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它既体现领导对下属的关怀爱护,又更好地赢得下属对领导的尊重敬仰,从而通过加倍努力工作回报领导的宽容、理解和信任。例如,三国时期,常胜将军赵云在天水关一战中被姜维挫败,丞相诸葛亮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主动检讨自己的失误,主动承担失败的责任,并宽慰赵云,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与信任,使赵云备受感动,此后对诸葛亮更加尊重,对蜀国也更加忠诚。

3.要多替别人着想

尊重体现在为别人着想上。这就要求领导要允许他人表达思想,表现自己。当别人和自己的意见不同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当你和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时,也应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由。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应该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而尊重他人便是做人的基本美德,一切不文明的行为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将心比心,凡事不仅替自己想,也要替别人想;你有自尊,别人也有;你尊重别人,爱护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爱护你。

沟通中要善于制造回味无穷的话题

领导在与人沟通时,要想使沟通更为成功,可以让对方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这是人与人沟通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要善于在谈话时制造回味无穷的话题。

据权威统计,一个领导者的成功,70%以上取决于他的沟通能力及人际关系能力。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为非凡的领导者,一定要练习公众演说,练习与人沟通的能力,要了解人的思考模式及人性的规律,从而有效传达指令给更多的人,合力达成设定的目标。

人际交往中成功沟通就在于双方选择的话题。这要视对方情形而定,不符合对方需要的话题,再好也不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只有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才有助于你们的交流,使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

1988年10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首都北京,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当时他们的谈话就是从谈天说地开始的。

邓小平同志先说:“这几天北京的天气很好,这也是对贵宾的欢迎。当然北京的天气比较干燥,要是能借一点伦敦的雾,就更好了。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伦敦有雾。在巴黎时,听说登上巴黎铁塔就可以望见伦敦的雾。我曾登上过两次,可是很遗憾,天气都不好,没有看到伦敦的雾。”

菲利普亲王见邓小平同志对英国的天气这么熟悉,不由得感觉万分亲切,连忙说道:“伦敦的雾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现在没有了。”

邓小平同志风趣地说:“那么,借你们的雾就更困难了。”

亲王也笑了,说道:“可以借点雨给你们,雨比雾好,你们可以借点阳光给我们。”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双方的领导人都在谈论“天气”、“雾”、“雨”和“阳光”,看似与所要谈的正题无关,实际上,正是这些关于“天气”的话题,令双方都感兴趣,从而在无形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为接下来的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当菲利普亲王所说的“伦敦的雾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现在没有了”时,从他言谈间流露出的是对英国工业历史悠久,以及对采取环境治理产生的成效显着的自豪,同时也对邓小平同志这个话题充满兴趣。两个领导人“借”雾、“借”雨、“借”阳光之类的言辞,委婉而巧妙地传达着互助有利、友好合作的诚意。这样的聊天,不能不令交谈的双方回味无穷。

领导要想使谈话留有余味,必须使用最优美的言辞。不管是谁,只要说出的话能够让人回味无穷,个人的魅力就会得以展现,陌生人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你吸引,从陌生人变为朋友。下面,就为你提供一些闲谈的技巧:

1.沟通时要慎重地选择话题

作为领导,要想与人成功地沟通,就必须注意话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更要选择安全的话题,例如,谈一谈天气状况、文化动态、交通堵塞、特价、环境问题、社会或城市的毛病等,要记住,千万不要涉及他人的收入、小道消息、私生活等,要避开办公室的有关公事,另外,最好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只顾自己高兴,而冷落了他人的参与,这是不礼貌的,也是缺乏交际技巧的表现。

2.在对方说话过程中要适时发问

当对方说话时,你要适时发问,可以引起交谈按照某个目的继续进行、调整交谈的气氛,同时,我们必须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场合、关系来决定你的提问,而使问题更得体。精妙的提问能使你获得需要的信息、知识和利益,并且证明你十分重视对方的谈话,从而激起对方的兴趣,向你提供更多的消息。

3.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对方的反应

成功的沟通需要顾及对方的感受。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注意察言观色,当你提出问题后,如果对方表现出避而不答或转移话题时,那么你就要巧妙地寻找其他话题,最好根据对方的反应,尝试着换一个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来讲。

4.沟通时要机智幽默

与对方沟通时,要注意礼貌对人,不要出语伤人,要注意机智幽默。闲谈中临场发挥的特点,决定了双方都要注意高度的机智性和灵活性。幽默的领导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

沟通时多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作为领导,要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最具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沟通工作做好。艾森豪威尔将军曾说:“我宁愿说服某个人与我同行,因为我一旦说服他,他就会紧紧相随。要是我恐吓他,那么只要他怕我一天,就会留在我身边一天,但最后还是会一走了之。”由此可见,领导要想获得人们的支持,就得通过与更多的人成功沟通来获得支持。而在沟通时,如果你多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将更有助于你们之间顺利地交流。正如卡耐基所说,如果你要使人喜欢你,如果你想让他人对你产生兴趣,你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实际上,领导能否影响到别人,靠的就是一种沟通能力的展现。这种能力表现在,不但让别人喜欢听你讲话,而且还让对方乐意跟你讲心里话。这就需要领导与人交流时,要多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当你和别人进行沟通时,如果你不断地听对方讲话,同时你再问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那他一定会对你非常感兴趣,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谈论关于自己,如果你和人接触时总是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那你们之间的相处就会非常容易,继而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领导在与人沟通中,要想办法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既让别人受益,同时也让自己受益。那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呢?就是试着去了解别人的兴趣所在,并且与他谈论他最感兴趣的话题。

一位房地产公司的总裁助理接到一项任务,需要请一位特别着名的园林设计师为本公司的一个大型园林项目担任设计顾问。在别人看来这项任务很简单,只要和这位设计师见个面说一说大致情况即可,但这位助理却深知这位着名设计师已退休多年,而且他性情孤傲,并不是随便可以请来的。助理为了能顺利完成任务想了很多办法,还特意对他进行了一番调查,才知道这位老设计师平时有作画的爱好!为了博得这位设计师的欢心,他便到书店买了几本关于中国美术方面的书籍,花了几天时间认真研究一番。

他来到老设计师家中,老设计师对他态度非常冷淡,这时他看到老设计师的画案上放着一张刚作完的国画,边欣赏边赞叹道:“老先生的这幅丹青,景象新奇,意境宏深,真是好画啊!”老设计师听他对画有些了解便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见此,他又接着说:“老先生,您是学清代山水名家石涛的风格吧?”这下,更激发了老设计师的兴趣,他的态度也早已从冷淡变成了兴奋,话也多了起来,这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了。之后,助理在对所谈话题进行了有意的挖掘之后,慢慢转移到了园林设计项目上,终于,老设计师被说服了,担任了该公司的设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