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马丁·伊登
4903700000005

第5章 (1)

第三章 (1)

马丁?伊登拾级而下,自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棕色的薄纸和一撮墨西哥烟叶,再把它们娴熟地卷成一支烟,然后深深地把一大口呛人的烟吸入肺部。“天啊!”他慢悠悠地吐出,高声叫道,这声音里夹杂着敬畏和迷惑。“天哪!”他又嘟哝一句,“天哪!”他边叫着,边把硬领从衬衫上扯下来,塞进口袋里,然后敞着背心,大摇大摆地满不在乎地走着,稀里胡涂地依稀觉得似乎在下雨。他仍心醉神迷,刚才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重映。

他终于遇到了这个女人。因为他生性不习惯于想女人,所以过去他很少往这方面想,而他内心深处是一直期盼女人的。而且一个朦朦胧胧的知觉告诉他,他会在未来某个时候与她不期而遇的。今天就是。她坐在他的身旁,他仿佛觉得她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他穿过她的双眸,看到了一个纯洁美丽的灵魂。这灵魂的外在表现——这双美眸、这肉体同样是美丽的。他并未把她的肉体当作肉体,这对他来说是第一次,她的肉体就是有那么一些与众不同。他并不把它当作一个容易遭受体内种种疼痛折磨的肉体。她的肉体不仅是灵魂的装束,还是她灵魂的流溢,是她自身优美与纯洁的结晶。她的神性,使他震憾,使他从甜蜜的幻想中惊醒,他开始思索,作长时间冷静的思索。

过去他是无神论者,从未信过神,也从未感受过神的每一句话,每一条线索和每一个暗示。他总是好心地嘲弄虔诚的牧师和他的那套灵魂不朽的说法。他一直坚信,没有什么来世和前生,生命就在现在,就在此时此刻,死后便是永无止境的黑暗。可他现在动摇了,因为他看到了灵魂。看到了她不朽的灵魂,那永远也死不了的灵魂,他所结识的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没给过他灵魂不朽的启示。可就在他注视她的第一眼,她把这条珍贵的信息传递给了他。他走在路上,满眼全是她那张白皙、美丽、敏感的脸,总是挂着怜爱温柔的笑容。他想,只有灵魂才会这么笑,单纯到无法想象的地步,而这份纯洁使他感到震惊,给了他当头一棒。他能辨识好坏,但纯洁,在他的生命记忆中,是一片空白。如今,在她身上,他看出了纯洁正是善良与洁净的最高境界,它们的总和便是永恒的生命。

他的勃勃雄心迫使他迅速去把握这永久的生命,他配不上她,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那天晚上能见到她、结识她,与她共进晚餐,便是幸运的奇迹,不是靠功劳换取的。他自认为不配有这么好的运气。但他的心境从本质上是虔诚的。他温顺、谦恭,满怀对自己的渺视和贬低之情,他想,有罪的信徒们也许就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忏悔的,而他确信自己也是有罪的。这正像温顺又卑贱的人们坐在忏悔座上,忏悔是为了看到他们未来光辉灿烂的生活一样,他也看到了通过占有她而达到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占有是虚无缥缈的,与他所知晓的那种完全不同。他又展开瑰丽的想象,仿佛她与他一起攀登高峰,寻求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分享美好而崇高的事物。这是他纯洁得没有任何粗俗成分的幻想,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自由自在的精神上同志的关系,对这种关系,他无法作出更加明确的想法,他也就不再去想它。他根本没有考虑过感情会篡夺理智的地位,他被这种从未体验过的感情弄得浑身颤抖,内心狂跳不已,他放任自己在感情的海洋上快乐地漂流,那里,感情本身就变得崇高、神圣不可侵犯。

他像个醉汉一样在街上摇摇晃晃地走着,并狂热地叫嚷着:“天哪!天哪!”

街角站着个警察,用怀疑的眼光盯着他,接着留意到他像水手一般摇晃的走姿。

“你从哪儿喝的?”警察开始发问了。

马丁?伊登这才清醒过来,不,从海洋中回到地面上。他就像一种流动着的机体,能快速适应环境,流进并注满各种角落和缝隙。遭到了警察先生的一顿臭骂,他立刻恢复了本来面目,清楚地意识到现在的处境。

“这不错,不是吗?”他笑着回答,“我没觉得自己在大声讲话。”

“你马上就要开始唱歌了!”警察作出了判断。

“不,那当然不会。劳驾,借个火,我得搭车回家了。”

他点着了烟,向警察恭敬地道了声晚安,然后继续走去。“这不是把你搞糊涂了吗?”他压低声音嘲笑道,“那家伙还当我喝多了呢。”他骄傲地微笑着,沉思起来。“噢,我想我是醉了。”他又自言自语,“是一个女人的脸让我醉了。”

他顺利地搭上了一辆开往伯克利的名叫电信之路的无轨电车。车上挤满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笑着叫着,大声地唱着歌,并连声喊着大学啦啦队的口号。马丁?伊登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大学里的男生,他们同她一样,上着大学,有着一样的社会地位,可以轻易地结识她,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天天看见她。他感到奇怪,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围着她坐,与她待在一起,谈天说地,而却不好好珍惜,偏跑出来,挤在电车上寻欢作乐,真是不可理喻。他的思绪越扯越远。他注意到一个眼睛细小得只剩下一条缝,嘴唇向下搭拉着的小伙子。这家伙肯定不是个好东西,他这样想,我,马丁?伊登可比他强多了。要是在船上,他准是个小偷、牢骚鬼、爱嚼舌头的人。这种想法令他很是安慰,这似乎使他和她的距离拉近了。

于是,他大胆地开始把自己与这群大学生比较:自己肌肉发达,体魄强健,这一点的确比他们强,可自己干瘪的脑袋与他们装满丰富知识的脑袋相比起来就逊色得多了。这种比较的最终结果令他很泄气。但转念一想,头脑有什么用呢?他们能做的事,他也能干;他们一直从书本上去了解生活,那是不实际的,而他正分分秒秒地切实感受着生活。他的脑袋也同样充实,装满了知识,不过这是另外一种与他们不同的知识罢了。在他们中间,有谁会把短索打上结,会掌舵或者远望呢?一想到这,一连串危险、英勇和劳累的场面便展现在他面前,令他回忆起生活过程中的种种失败和困难。但无论如何,这对他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总有一天,他们也将不得不开始这种生活,像他一样苦度时光。正好,当他们奔波于这种生活时,他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生活复杂的另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