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进步一点点
49036000000004

第4章 每个善良都值得尊重

认识自己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

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小书。这本书给他带来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再度站起来。

当他找到作者,说完他的故事后,那位作者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绝无能力帮助你。”

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分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于是作者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镜子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向前走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

几天后,作者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来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来是很成功的样子。“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3000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了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还风趣地对作者说:“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活着为的什么

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都知道,只是常常忘了——这才真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见面了。那天,一辆小车开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叫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晴,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老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无人闻,无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了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

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病好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她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F·奥斯勒)

愿世世为矮人

心灵的改善,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有一次,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议会议席上,罗慕洛和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激辩。他讥刺维辛斯基提出的建议是“开玩笑”。突然之间,维辛斯基把他所有轻蔑别人的天赋都向他发挥出来。他说:“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

在维辛斯基看来,这就是辩论了。罗慕洛承认,自己的国家和他的相比,不过是地图上的一点而已。他自己穿了鞋子,身高也只有1。63米。

即使在罗慕洛家中,他也是矮子。四个儿子全比他高七、八厘米。就是自己的太太穿高跟鞋的时候,也要比他高寸把。他们婚后,有一次他太太接受访问,曾谦虚地说:“我情愿躲在我丈夫的影子里,沾他的光。”一个熟识的朋友就打趣地说,这样的话,就没有多少地方好躲了。

罗慕洛身材矮小,和鼎鼎大名的人物在一起,常常特别惹人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麦克阿瑟将军的副官,将军比他高20厘米。那次登陆雷伊泰岛,他们一同上岸,新闻报道说:“麦克阿瑟将军在深及腰部的水中走上了岸,罗慕洛将军和他在一起。”一位专栏作家立即拍电报调查真相。他认为如果水深到麦克阿瑟将军的腰部,罗慕洛就要淹死了。

罗慕洛一生当中,常常想到高矮的问题。他但愿生生世世都做矮子。罗慕洛承认,年轻的时候也穿过高底鞋。但用这个法子把身材加高实在不舒服——并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不舒服。这种鞋子使他感到自己在自欺欺人,于是他再也不穿了。

其实这种鞋子剥夺了他天赋的一大便宜。因为:矮小的人初时总被人轻视;后来,他有了表现,别人就觉得出乎意料,不由地佩服起来,在他们心目中,他的成就就格外出色。

有一年罗慕洛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辩论小组,初次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因为矮小,所以样子不像大学生,而像小学生。一开始,听众就为罗慕洛鼓掌助威。在他们看来,他已经居于下风,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居下风的人得胜。

罗慕洛一生的遭遇都是如此,平平常常的事经他一做,往往就似乎成了惊天动地之举,因为大家对他毫不寄以希望。

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罗慕洛以无足轻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说。讲台差不多和他一样高。等到大家静下来,罗慕洛庄严地说出这一句话:“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全场顿时寂然,接着爆发出一阵掌声。罗慕洛放弃了预先准备好的演讲稿,畅所欲言,思如泉涌。后来,他在报上看到当时自己说了这样一段话:“维护尊严,言辞和思想比枪炮更有力量……唯一牢不可破的防线是互助互谅的防线!”

这些话如果是大个子说的,听众可能客客气气地鼓一下掌。但菲律宾那时离独立还有一年,罗慕洛又是矮子,由他来说,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天起,小小的菲律宾在联合国大会中就被各国当作资格十足的国家了。

矮子还占一种便宜:通常都特别会交朋友。人家总想卫护他们,容易对他们推心置腹。大多数的矮子早年就都懂得:友谊和筋骨健硕的力量一样强大。

早在1935年,大多数的美国人还不知道罗慕洛这个人,那时他应邀到圣母大学接受荣誉学位,并且发表演说。那天罗斯福总统也是演讲人。事后他笑吟吟地怪罗慕洛“抢了美国总统的风头”。

罗慕洛相信,身材矮小的人往往比高大的人富有人情味而平易近人。他们从小就知道自视决不可太高。身材魁梧的人态度矜持,别人会说他有“威仪”。但是矮小的人摆出这种架子来,大家就要说他“自大”了。

一个人有没有用,和个子大小无关。反之,身材矮小可能真有好处。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矮子。贝多芬和纳尔逊都只有1。63米高。但是他们和只有1/52米高的英国诗人济慈及哲学大师康德相比,已经算高大的了。

谢谢你的五分钱

回住处的路上,我看见许多人胸前都佩着这个小小的脚印。到处都有女孩子冲我们说“谢谢”。我觉得她们的笑容溶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个,不由分说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皮鞋来,另一个则彬彬有礼地发问:“小姐,您是哪国人?喜欢渥太华吗?”“小姐,在你们国家里有没有小孩患小儿麻痹?谁给他们付医疗费?”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这个有生以来头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从近乎狼狈的窘态中解脱出来。我们像朋友一样聊起天来。擦完鞋,我问该付多少钱,他们说:“给多少都行。”“5分也行。”其中一个补充道。

当我把加元放到他们胸前的布袋里时,他俩争着用稚嫩、优美的童音大声说:“谢谢您,非常感谢!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去你们美丽的国家旅游。”

一边说一边把一个红白两色的脚印形纸牌别在我的衣服上,并告诉我:其他孩子们见到这个标志就知道你已经捐过了,不会再给你擦鞋了。回住处的路上,我看见许多人胸前都佩着这个小小的脚印。到处都有女孩子冲我们说“谢谢”。我觉得她们的笑容溶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些十字路口处或车站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满头银发,身穿各种老式军装,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徽章、奖章,每人手捧一大束鲜花,有水仙、石竹、玫瑰及叫不出名字的,一色雪白。匆匆过往的行人纷纷止步,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内,然后向他们微微鞠躬,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我看了一会儿,有人投一两元,有人投几百元,还有人掏出支票填好后投进木箱。那些老军人们毫不注意人们投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为纪念二次大战中参战的勇士,募捐救济残废军人的烈士遗孀,每年一次;认捐的人可谓踊跃,而且秩序井然,气氛庄严。有些地方,人们还耐心地排着队。我想,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正是这些老人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包括他们信仰自由在内的许许多多。

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可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感到的只是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毕钦)

灵魂的救助

成功,是靠自己干出来的。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

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上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女主人又递给乞丐二十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留给我作纪念吧。”说完他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这庭院。那妇人把乞丐引到屋后,指着砖堆对他说:把砖搬到屋前就给你二十元钱。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了,不知是不屑那二十元还是别的什么。

妇人的孩子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对他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可就不一样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那堆砖也就在屋前屋后来回了几趟。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这个庭院。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左手,后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来人俯下身用一只独手拉住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是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妇人已经记不起来是哪一位了,只是淡淡地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妇人连同她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妇人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伤心地坚持着:“夫人,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什么是人格,那房子是你教育我应得的报酬!”

妇人终于笑了:“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是的,所有的哲学家对人格的认同都是一致的:第一是劳动,第二是思考。可是我们放眼望去,或者巡视周遭,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两条基本品格呢?那些为人父母者是不是清晰地知道孩子在成人之前应该教给他什么呢?

(佚名)

只要心中有爱

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纯如天然。

这是一个没有太阳的冬日的早晨,刺骨的寒气悄悄地渗进候车人的骨髓,他们都是黑人。他们时而翘首远方,时而抬头望着哭丧着脸的天空。突然,人群骚动起来,是的,车来了,一辆中巴正不紧不慢地开了过来。奇怪的是,人们仍站在原地,仍在翘首更远的地方,他们似乎并不急于上车,似乎还在期盼着什么。他们在等谁?难道他们还有一个伙伴没有来?

真的,远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身影,人群又一次骚动起来。身影走得很急,有时还小跑一阵,终于走近了,是个女人,白种女人。这时,人群几乎要欢呼了。无疑,她就是黑人们共同等候的伙伴。

怎么回事?要知道,在这个国家,白人和黑人一向是互相敌视的。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亲近?

原来,这是个偏僻的小站,公交车每两小时才来一趟,且这些公交车司机们都有一种默契:有白人才停车,而偏偏这附近住的几乎都是黑人。据说,这个白种女人是个作家,她住在前面三英里处:那儿也有一个车站。可为了让这里的黑人顺利地坐上公交车,她每天坚持走三英里来这里上车,风雨无阻。

黑人们几乎是拥抱着将女作家送上了车。

“苏珊,你好。”女作家脚还没站稳,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抬头一看,是朋友杰。

“你怎么在这儿上车?”杰疑惑地问。

“这个站,”女作家指了指上车的地方,“没有白人就不停车,所以我就赶到这儿来了。”女作家说着理了理怀里的物品。

杰惊讶地瞪着女作家,说:“就因为这些黑人?”

女作家也瞪大了眼:“怎么,这很重要吗?”

我们也惊讶了,继而又明白了: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纯如天然。女作家正是因为没有种族等级观念,正是将“黑人”与“白人”都单纯地看作“人”,才会如此自然地做着让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难”事。

(林昔)

福特让位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通常一意孤行的结果只能导致失败。怎样从其他人的建议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亨利·福特是闻名遐迩的福特汽车制造公司的创始人。他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这种流水作业法后来被称为“福特制”,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他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汽车制造业都有巨大的影响。然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存在着鲜为人知的艰辛,福特公司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福特公司技术研究所内部,曾为汽车内燃机是采用“水冷”还是“气冷”发生过激烈的争论。由于福特本人就是一名蒸汽机技术师,且一直从事“气冷”式内燃机的研究和开发,所以开发出来的汽车都采用“气冷”式内燃机。他刚开始时,刚愎自用,将自己对“气冷”式内燃机的偏爱,带入到市场运作中。对公司技术人员提出的“气冷”式内燃机存在的明显缺陷置若罔闻。

然而,这个方案很快便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在美国举行的一级方程式冠军赛上,一辆由福特公司生产的“气冷”式赛车,在跑至第三圈的时候,突然失去控制,赛车撞到围墙上,车体支离破碎,油箱爆炸,驾驶员也被当场烧死。此次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但政府下令公司进行停业整顿,而且也引起一些民间组织的强烈不满,甚至号召群众自发抵制福特公司的产品。

此后几个月里,福特公司汽车销量大减。而福特仍然拒绝修改技术方案,公司技术人员对提案的屡次被拒感到非常气愤,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被认可且公司的前途更是一片渺茫,因此集体提出辞职。一时之间风声鹤唳,群情激奋,公司面临即将解体的危险。当时公司的副总经理向福特进言:“您觉得在公司是当总经理重要,还是当一名技术人员重要?”“当然是前者。”福特沉默后回答。经过这位副总经理的分析和规劝,福特决心收回以前的决定,并同意按照技术人员的提议,开始进行“水冷”式汽车的研发。后来这几个技术人员被委以重任,开发出的产品使汽车销量大增。

这件事对福特的触动很大,他开始意识到群策群力的重要性。以后的岁月里,他“广开言路,察纳雅言”,事业果然蒸蒸日上,他独创的流水作业的工作方式,为日后工业生产模式提供了范本,终成为一位对汽车发展史有巨大影响的人物。

随着公司的日渐壮大,福特也到了迟暮之年。一天,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与福特交谈时说:“公司里的中层领导都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了,您是否该考虑培养接班人?”这话委婉地表明了让福特辞职的意思。福特听了这位管理人员的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且说:“您说得对,多谢您提醒我,确实该退下来了,我立即就去辞职。”

福特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要求他的子女及其主要管理者也应当多听取下属的意见。在他的思想引导下,他的后继者们又将福特公司带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今,福特已经成为了传奇的代名词,为人们所传颂。

小角色大演员

人的地位不分贵贱,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一样,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积极的、高贵的心。

十岁的妮可喜欢表演,她最喜欢的演员是当时最著名的一位男演员。她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职业演员和最喜爱的男演员合作出演一部戏。

凑巧的是妮可所在的学校正准备编排一部名为《和睦的家庭》的舞台剧,于是妮可激情万丈地去报名,并且成功地被录用了。妮可把这次演出看做是自己的处女作,把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在钻研表演上。然而当剧组决定角色的那天,妮可铁青着脸回到了家。妮可的父母连忙询问她出了什么事。原来剧组把主要角色都分给了别人,妮可只被分到饰演狗的角色。妮可认为这是其他人给她难堪,然而,现在决定退出也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这件事后,妮可变得郁郁寡欢。细心的爸爸察觉到了女儿的不快,他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通过朋友找到了女儿最喜欢的那位演员,将情况和他说了,那位演员听后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并要亲自来帮忙说服妮可。

一天后的下午,这位演员来到了妮可家,妮可看到自己的偶像,当然高兴万分,对他所说的每句话更是深信不疑。他告诉妮可,他曾在学校出演话剧时饰演过一棵树,不仅没有台词,连动作都没有一个。他还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以后的一段时间,妮可积极参加每次排练,她练得很投入,为演好角色还专门买了一副护膝,方便在地上爬来爬去练习。演出的那天,学校的礼堂里座无虚席。演出开始不久,随着主角的陆续出场,妮可也穿着一套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来。这时许多观众都将目光集中到她的身上,因为妮可将狗的蹦蹦跳跳和摇头摆尾的形态表演得惟妙惟肖。许多人被此吸引着。紧接着妮可又将狗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的神情表演得更是出神入化。此时,观众们已经不去关注主角们说什么台词了,他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妮可身上,而妮可的精彩表演不断延续,台下的笑声也是此起彼伏。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的掌声经久不息。那天晚上,妮可成为真正的主角和明星,她以精湛的演技,赢得了当晚的最佳演员奖,而为她颁奖的正是她的偶像。

其实,生活中我们都在各自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但都是生活这个舞台不能缺少的。

你不能削弱我的志气

轻易满足的人很难充分发展自己。有时,要战胜一种不适当的自满心,唯一的方法是受一次重的打击。

斯泰里16岁的时候,在一个大五金商号里做店员,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一个职位。他的前途是光明远大的,他努力工作,各方面尽心学习,自己盼望着成为一个成功的五金销售员。他以为自己是上进的,但是其上司却看法不同。说:“我不要用你了,你是绝不会做生意的。你到铸造厂去做一个工人罢。你那种蛮力,除了做这种工作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途。”

对于一个年轻人的侮辱,还有甚过于此的吗?被炒鱿鱼,这是何等的打击!然而他却始终以为自己工作得很好。那么,他是否预备到铸造厂去呢?他受了很大的打击,他的首次冲刺失败了,但是他决定要重整旗鼓,决心要得到胜利。

“你可以辞退我,但是你不能削弱我的志气,”他对那残酷的经理反抗说,“有一天如果我还活着的话,我也要开一个像这样大的五金店。”

他的话并不是一时气愤的发泄。这个青年因第一次的失败而驱使他不停地努力,一直到他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制品商之一。

如果没有经受这次打击,恐怕斯泰里永远是一个平庸的销售员而已。在受到打击之前,他以为自己的工作是很好的——这种自满心态足以消灭他的上进心。他在那个粗鲁的经理面前所受的打击,正是促使他上进的必要推动力。

被揭穿的谎言

连上帝也会去帮助诚实而勇敢的人。

左琴科上学读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教师把每次提问所得的成绩写在记分册上,他们打上分数,从5分到1分。

左琴科进学校的时候,年龄还很小,上的是预备班。当时他才7岁。

对于学校的情况,左琴科一无所知,因此,最初3个月里他简直是懵懵懂懂。有一次,老师布置他们背诗。可是,左琴科没背会那首诗,他压根儿没听见老师的讲话。因为坐在他后边的几个同学不是用书包拍他的后脑勺,就是用墨水涂他的耳朵,再不就揪他的头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左琴科坐在教室里总是提心吊胆,时时刻刻提防着,生怕坐在后面的同学再想出什么招儿来捉弄自己。

第二天,仿佛与左琴科作对似的,老师偏偏叫他起来背那首诗。

左琴科不仅背不出来,而且都没想到过世界上会有这么一首诗。

教师说:“好吧,把你的记分册拿来!我给你记个1分。”

左琴科哭了,他还是第一次得1分。不过他并不清楚,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课后,他的姐姐廖利亚来找他一起回家,看了他的记分册。

她说:“左琴科,这下可糟了!老师给你的语文打了1分,这事儿真糟!再过两个星期就是你的生日,我想,爸爸不会送照相机给你了。”

左琴科说:“那可怎么办呢?”

廖利亚说:“我们有个同学干脆把记分册上有1分的那一页和另一页粘在一起,她的爸爸用手指舔上唾沫也没能揭开,这样也就没有看到那个分数。”

左琴科说:“廖利亚,这不好吧!。”

廖利亚笑着回家了。而左琴科呢?忧心忡忡地来到市立公园,坐在那儿的长凳上,翻开记分册,怀着恐惧的心情盯着上面的1分。

左琴科在公园里坐了很久,然后才回家。已经快到家了,他才突然想起,自己把记分册丢在公园里的长登上了。他又跑回公园,可是记分册已经不见了。起先他很害怕,继而又高兴起来,因为这下他可没有记着1分的记分册了。

回到家里,左琴科告诉父亲,记分册被他搞丢了。廖利亚听了他的话笑了起来,并对他眨眨眼睛。

第二天,老师知道左琴科的记分册丢了,又给他发了一本新的。

左琴科翻开这本新的记分册,指望上面没有一个坏分数,但在语文栏内还是有个1分,而且笔道更粗……

左琴科顿时十分懊丧,简直气极了,就把新的记分册往教室里的书柜后面一扔。

两天以后,老师知道左琴科的这本记分册也丢了,又给他填了一份新的,除了语文有个1分外,老师还在上面给左琴科的品行打了个2分,并且说,一定要把记分册交给他的父亲看。

课后,左琴科见到廖利亚,她说:“如果我们暂时把记分册上的那一页粘起来,这不算撒谎。一个星期以后,等你生日那天拿到了照相机,我们再把它分开,让爸爸看上面的分数。”

左琴科很想得到照相机,于是就和廖利亚一起把记分册上那倒霉的一页的四角都粘了起来。

晚上,爸爸说:“喂,把记分册拿来!我想看看,你不至于会有1分吧?”

爸爸打开了记分册,但上面一个坏分数也没有,因为那一页被粘起来了。

爸爸正翻阅着左琴科的记分册,楼梯上突然传来了门铃声。

一位妇女走进来说:“前几天我在市立公园散步,就在那里的长凳上看到一本记分册,根据姓氏我打听到地址,就把它给您送来了,让您看看,是不是您的儿子把它搞丢了。”

爸爸看了看记分册,当他看到上面有个1分,就一切都明白了。

他没有骂左琴科,只是轻轻地说:“那些讲假话、搞欺骗的人是十分滑稽可笑的,因为谎言迟早是要被揭穿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左琴科站在爸爸面前,满脸通红。他沉默了好久说:“还有一件事:我把另外一本打了1分的记分册扔到学校里的书柜后面了。”

爸爸听了没有生气,他的脸上反而露出了笑容,显得很高兴。他抓住左琴科的双手,吻了吻。“你能把这件事老老实实说出来,这使我非常非常高兴。这件事可能长时间内没人知道,但你承认了,这就使我相信,你再也不会撒谎。就为这一点,我送给你一架照相机。”

全部的力量

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该伸手帮忙,当自己有困难时,还要学会请别人帮忙。

一个小男孩儿在起居室里玩耍,用手操控着玩具小汽车,游走在沙发、地板、家具之间,仿佛自己是在翻山越岭。

当小男孩儿想要让自己的汽车来一次高速滑行时,不知怎么回事,汽车一下子冲进了放在墙边的沙发下面,不见了。男孩儿并不气馁,而是趴在地上,把小手努力伸到沙发下,想要把小汽车拿出来。可是,沙发对于一个小男孩儿来说,已经相当大了。由于沙发下面太深太宽,小男孩儿摸索了半天,还是没有拿到小汽车。

但是,小男孩儿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汽车找出来,于是他打量一下大沙发,开始用手推,用肩拱,左右摇晃大沙发,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可是,沙发纹丝不动。一直伫立在原处。男孩儿累得气喘吁吁,双手也变得红肿起来。

终于,小男孩儿再也忍不住了,大哭起来。其实,这件事的整个过程都被小男孩儿的父亲透过起居室的窗户看得一清二楚。就在小男孩儿哭泣的时候,父亲忽然出现在小男孩儿的面前。

父亲温和地对小男孩儿说:“儿子,你为什么不用尽你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呢?”

小男孩儿十分委屈地说:“但是,我已经用尽我的全部力量了。”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说,“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因为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啊。”说完,父亲弯下腰,抬起沙发的一边,示意儿子去拿角落里的小汽车。

法拉利和宝马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最近,每当库克驾驶着蓝色的宝马回到公寓的地下停车场时,总能看见紧贴着他的泊位停放着一辆黄色的法拉利。为了避免撞到这辆法拉利和旁边的水泥柱,库克不得不来来回回倒几趟车,才能勉强挤进他的停车位。

“为什么不能多给我留些地方?”库克气愤地想。

一天,库克驾着他的车比那辆黄色的法拉利早回到停车场,当他正要熄火时,那辆法拉利冲了进来。它的主人像往常一样,把它停在紧贴库克的泊位处。库克十分恼火,再加上他正患着感冒,头疼得厉害,又刚刚收到税务局的催款通知,于是便恶狠狠地冲着那位法拉利的主人吼道:“嘿,瞧你,为什么不多给我留些地方?你离我远点!”

黄色法拉利的主人也恶狠狠地回敬道:“说话小心点!你以为你是谁,总统吗?”说完,便不屑一顾地走开了。

库克气得咬牙切齿,心想:我一定要让你吃点苦头!第二天,库克回到停车场时,正好黄色的法拉利还没有回来:库克把车子紧贴着她的泊车位停下,这样她开车进来后,便会因为水泥柱离得太近而打不开车门。

可是,接下来一连几天,那辆黄色的法拉利每天都比库克早回到停车场,弄得库克为停车吃尽了苦头。

有一天,库克在调整车的反光镜以免被水泥柱撞坏时,真想找个机会好好教训她一下,可转念想到:这样冤冤相报下去能行吗?到底该怎么办呢?突然,库克灵机一动,马上有了一个好主意。

第二天早上,黄色法拉利的女主人刚坐进她的车子,就在挡风玻璃上发现了一个信封。信上写道:亲爱的黄色法拉利:那天我家的男主人向你家的女主人怒吼咆哮,显得很无礼,对此。我十分抱歉。您知道,人们的行为有时难免会不理智。不过。您也许不知道,从那天以后,他一直觉得很不安。他并不是有意向人发泄不满。这也不是他一贯的作风,只是很不凑巧,那天他收到了带来坏消息的信件。

我多么希望您和您家的女主人能够原谅他。

您的邻居:蓝色宝马。

第二天早上,当库克来到停车场时,也在车子的挡风玻璃上发现了一个信封。他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亲爱的蓝色宝马:最近,我家的女主人也很不安,因为她刚学会驾驶汽车,停车的技术还不到位。今后,我们会尝试着停得离你们远一些。我很高兴,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了;我家女主人看到您写的便条,也很高兴,相信她也会成为你们的朋友的。

您的邻居:黄色法拉利。

当库克发动汽车时,忍不住笑了。从此,蓝色宝马和黄色法拉利相遇时,他们的主人都会微笑着彼此打招呼。

热爱它,就别让它生疏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朋友拥有一家三星级大酒店,资产近千万。按理说功成名就早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可朋友不,他时常从他那宽大的总经理办公室中走出来,穿上工作服来到后厨,煎炒烹炸一番,还和厨师们共同研讨,不断增加新菜品。别人若问,他便说:“谁让我是厨师出身呢!”

我知道,这只是朋友敷衍别人的一个说法,其实在朋友心中,有着一个真正的答案。记得朋友刚创业的时候,只有一个小酒馆,朋友既当老板又当厨师,里里外外忙个不停。闲暇时,我常到他的酒馆里与他小酌。在一个细雨霏霏、酒酣耳热的深夜,朋友向我讲述了那个在他记忆里烙上深深印痕的故事。

“那时是我当学徒的第三年。我们那所学校并不是全日制学校,学员随时可以来,随时可以走。别人一般只学一年就走了,因为学一年就能拿到三级厨师证,就可以到饭店里挣钱了。只有我,在那儿学了三年,新来的学弟学妹都管我叫大师兄。我在班里成绩最好,悟性也高,我的老师,一名特三级厨师还把带新生的任务交给了我。

“可以说,我帮了我老师很大忙。那一年,他显得非常轻松。上课时,他讲理论,而实际演示则全由我来操作,他只是在一旁讲解。那一天,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时冲动,也许是心血来潮,我的老师突然系上围裙要为学员们亲自操作一番,我只好退到一旁为他打下手。从一开始,我就看出他已经有些生疏了,毕竟快一年没上灶了,我为他捏了一把汗。果然,在掂勺时,火呼着起来后,他一慌神,炒勺脱手掉在灶上翻了,他的手也被烧伤了。

“我们灭了火,他还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我扶着他上医院。处理完伤口,他对我说了一句话:记住,如果热爱它,就永远别让它生疏。自此以后,老师退休回家,再也没收过徒弟,更没对人提起过他曾是个特三级厨师。”

朋友创业不易,酒馆由小到大,由大到强,每一步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可无论怎样,他始终都没忘记自己是一个厨师,而且也是一个拥有特三级厨师证书的厨师。在朋友心中。这个身份要远比他的总经理头衔更重要。为不枉这个身份,为让这个身份名符其实,他时刻都在不懈努力,坚持奋斗着。

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朋友这样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份呢?有的人出了一本书,写了一篇好文章,混了个作家头衔后,就再难看到他的力作了;有的人,唱了一首好歌,被捧成明星,却再难听到他唱出的新歌了;更有成千上万的家长,逼孩子学琴学画学舞蹈,将来好让孩子当个艺术家,却不管孩子是否真正喜欢它、热爱它。前者吃老本,以“当年勇”自居,不求创新,不求上进;后者好高骛远,无的放矢,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潜能。无疑,这都不是真正的热爱,而是对自己及他人的一种不负责任。

“热爱它,就别让它生疏!”能为自己所喜欢所追求的事业或理想,永不放弃,执著一生,绝对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拥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鞠志杰)

禅意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态度,一种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刚从新西兰回来,他去之前每天的生活可以用纸醉金迷来形容,而且为自己的仕途之路费尽心机,但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去新西兰学习了两年。

两年之后再回来,看到他的脸上常常有淡定的笑容,不吸烟不喝酒种花养鸟下围棋性情大变,我问他,何以改变这么多?

他说,给你讲个故事吧。他在新西兰的时候,住到一家农场主家里,他们家有很多牧场,房子全是木头的,他们家世代过这样的田园生活已经一百多年了。牧场主家的房子前有一大株仙人掌,高大得可以伸到屋顶上去,又肥又大的仙人掌大叶片会在成熟之后“啪嗒啪嗒”地落到房顶上,每年都会腐蚀房顶,把房顶砸坏,牧场主每年都要修房顶,我的朋友说:“把这棵仙人掌砍掉不就行了?省得费这个事。”而牧场的主人看了他一眼说:“这是一种生活乐趣,当我听到仙人掌落到房顶的声音,当我再修房顶时,我把它当成一种乐趣。”

还有让我的朋友更诧异的事情,牧场主的牧场居然有一块最好的地是荒着的,而且什么也不种,就那么荒着,他问这是为什么?多可惜的土地啊,可以种什么长什么的,但牧场主给他的回答是:“我不能种任何东西,因为我祖父有遗嘱,他让我父亲在这块地上什么都不要种,就这样荒着,我父亲给我的遗嘱上也是这样写着的,我祖父说,有一块这样的地荒着是一种美,那是一种寂静之美。”

我的朋友听呆了,天啊,荒着居然是一种美。两年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荒着的确是一种美,禅意是一种生活态度,而那遗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遗嘱。

还有一件事,英国首相布莱尔和他的夫人到法国南部一个小镇上度假,但小镇并没有因为布莱尔夫妇的到来有什么改变——他们依然在街边喝咖啡晒大阳打桥牌。布莱尔喜欢小镇上的一家酒吧,但那家小酒吧也并没有因为布莱尔的到来而改变什么,他们早早定了休假计划,恰巧和布莱尔夫妇来的日子冲突,所以,布莱尔夫妇看到了一个挂在酒吧门口的牌子:欢迎布莱尔先生和太太,我们正在度假,假期结束后会回来,很抱歉。看到这我心里开出一朵叫禅意的花来,我想布莱尔夫妇也一定能理解这样的度假,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并不因为你是布莱尔我就放弃自己的度假计划,选择一种淡定的生活其实就是选择着快乐。

就像我终于明白,在红尘中,不必活得那样累,为了名为了利为了不必要的那些得失而苦恼而沮丧,过一种禅意的生活,那才是生活的上品。只有那样,我才能看到春天虫子的蠕动,闻到空气中花的芳香,看到天空中鸟的飞翔,我才听到隔壁孩子的哭声不再烦恼,看到别人又升了职不再眼红,并且当鸽子落到外面的空调上时不再轰它们走,我还会把它们落在空调上的粪便清理走。

我还会偶尔约上三五知己去喝喝茶,给远方的朋友写上一封手写的信,给父母买一个过冬的手炉,给爱人织一副手套,这些,都能让我感觉到幸福和快乐。

(王虹莲)

每个善良都值得尊重

对每一个卑微的善举,都应该心怀感恩。

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皮包不见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她跌跌撞撞地跑到广场派出所报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三个人,举着寻物牌,来回走动。写着“捡到棕色皮包内票据者,悬赏一万元”的牌子,像巨大的聚光镜,把人们的目光都聚集过来。她以为,重赏之下定会催生出奇迹。

天一点点变黑,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民警打来电话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皮包。她心急火燎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可是包里空空如也。她又急又上火,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而脏乱,神情漠然。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整天在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皮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儿皮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向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粗。”

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他这次的诚心。也许是听见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辩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她走上前去,蹲下身子,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我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空皮包,也谢谢你。”

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突然,身后蹿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塑料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喜地发现,塑料袋里竟是那些让她想用一万元赎回的票据。除了现金和银行卡,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曾经把拾到的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我真后悔把包给了他。所以,当今天下午我又捡到包时,我就先交上空包。倘若你也诬赖我,我就干脆让那些单据永远消失。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赏金我不要,你已经给了我比钱更贵重的奖赏,我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男孩。

善意原本就是无所求的付出,对每一个卑微的善举,都应该心怀感恩。每一个善意都该得到尊重。

(王建兰)

爱是唯一的救赎

良心上获得安定,人生才会在风云变幻中得到平稳过渡。

女孩是新来的义工,却单单指名要和刘大妈“结对子”。在我们这个社区义工站,这些像候鸟似的年轻人,飞了一拨又来一拨,也从未见过一个是做“长线”结对子的义工。我从心里怀疑她的热情和动机。

在这之前,刘大妈一直是我的帮扶对象。大妈老来得女,夫妻俩分外珍惜这迟来的幸福,谁知,曾经的温馨却被四万元钱撕裂得支离破碎。七年前,女儿因丢了单位的四万元钱竟自寻短见。女儿死后,丢失的提包从天而降,落在院里,但包内只有两万元。失女之痛让做父亲的痛不欲生,两年后也郁郁而终,大妈老来孤苦无依,又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对生活的失望让老人心里充满了怨愤,性格有点怪僻,人也变得刻薄。

告诉女孩这些,我只想让她知难而退,但固执的女孩依然想去见见大妈。路上,女孩一直沉默着,看上去有点忧郁,当问及为什么偏偏选择和大妈结对子时,她就红了脸,说:“投缘。”

当我们走进房屋的那一刻,大妈就一直怔怔地看着女孩,嘴里脱口而出:“玲子。”。

片刻,传来大妈放声大哭的声音。我猛然想到,让一个和老人女儿有几分相像的女孩时时出现在老人眼前,是不是一种残忍的伤害?正不知该怎样安慰老人,却见女孩上前就握住了大妈的手,说:“如果您愿意,以后我就是您的玲子,让我来照顾您吧。”

老人眼里掠过一丝惊喜,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对于迟暮的人也许更愿意在臆想和幻觉中得到最后的安慰。过渡没有任何障碍,进行得自然又妥帖。

过了几天我去探望大妈,顺便把这个月的善款送给她。一进门就觉得家里有了生气,墙壁粉刷一新,大妈人也变得精神起来,一口一个“闺女”叫得顺口又亲切。老人还告诉我,“闺女”和她男友过两天就搬过来一起住。

住这儿?我吃了一惊。恰在这时,女孩和男友扛着氧气瓶进来了,看见我兴奋地说:“有了氧气,大妈就不用那么遭罪了。”我问:“你准备住到这儿?”“是啊,大妈晚上也离不开人了,正好把在外面租房的钱给大妈,”女孩又附在我耳边悄悄说,“晚上,我害怕,让他来壮胆。”

见过不少义工,但从没见过这样做义工的。我忽然想起女孩当时偏偏要和大妈结对子的决绝态度,心里隐隐掠过一丝疑云:女孩对大妈的“情有独钟”难道隐藏着什么企图?

女孩的“企图”在半年后的一天终于昭然若揭。那天,我在电话里听到女孩带哭腔的呼喊:“大妈突然昏过去了,你快过来吧!”

等我匆忙赶过去时,大妈已经苏醒,女孩哭成了泪人。看到我,大妈拉住了我的手:“这些天我就想请你帮我找个律师来公证,把这破平房留给这闺女……”

我的心“咯噔”一下,女孩的“企图”真的被我言中了。

“不!”女孩大哭起来,“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得到您的宽恕,让我心安,因为……因为我害死了您的女儿。”

空气一下子凝固起来,连思维都被速冻了一般,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是这样?

“当年是我捡到了那个提包,至今我都后悔拿回了家,提包里明明是两万元,可失主在打给电台的求助热线里,却说丢了四万元。听了广播,我和父母都傻了眼,交上去怕被失主敲诈,有口难辩,不交上去,良心难安。在焦躁不安中过了两天,忽然有失主自杀的消息传来,我们的心一下子被震痛了,父亲费尽心机打听到失主的住址,赶紧把钱给扔进院子。可是间接害死人的阴影从此挥之不去,那种负罪感像勒在脖子上的绳索,让我喘不过气来,我选择陪伴照顾您,只是想减轻良心的负债,大妈,您能宽恕我的罪过吗?”

我终于明白,女孩的“企图”只是寻求良心的安抚。

难耐的沉默,我看见大妈的脸上老泪纵横,颤巍巍地伸出手,我以为会是一个仇恨的巴掌,却没有想到是一抹拭泪的爱抚:“当年,玲子是取了四万元钱,分装在两个包里,当发现车把上的提包不见时,情绪紧张,打电话时忘了身上背包里还有钱,说错了数,却没勇气改过。闺女啊,错不都在你。其实……其实玲子失恋在先,丢钱只是个引子,你不要总跟自己过不去。即便是有错,我也不怪罪你了。”

两颗被痛苦折磨的心在那一刻紧紧相拥,强烈碰撞的火花照亮了彼此曾阴暗的内心世界。

原来,这世上没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之冰,如果是用内心炽热的温暖做能量;这世上没有不能宽恕溶解的罪过之渣,倘若是用爱的琼浆做溶剂。我们会因仇恨生怨,会因过失生忧,但却会因爱而得到慰藉。而爱,是唯一的救赎。

(王建兰)

家的真相

也许有一天家会迎接我,或者我选择回家,不管怎样,我都会心平气和地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家乡最让我怀念的是下雨时的气息,还有割草机的声音以及扬起的草屑。赤足站在户外,头顶一片蓝天,震耳的雷鸣声盘旋在上空又逐渐远去——热带地区的夜晚,吃着香喷喷的烤肉;温暖的池塘边,痛饮着啤酒,然后拖着大汗淋漓的身体回到家中,和衣倒在床上;每晚都有成群的蚊子在耳边嗡作声,让人辗转难眠——这一个个不眠之夜,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可是,突然有一天,我抛开这一切,移居到了城市,去面对那种毫无生气的城市生活,成为众多如行尸走肉般麻木的城里人中的一员。我毫无目标地生活着,犹如陀螺般日复一日地为生活而奔波。

冬天,我独自躲在屋里,以求慰藉。我的室友,也就是我的朋友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他们习惯于没有思想的生活,认为赚钱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常常独自留在这个陌生的屋子里,一待就是一整夜,只听到墙壁发出些莫名其妙的声响。我坐在已被房东锁上了的电话机旁,回忆着过去的一些片断——有妈妈的声音,还有和已失去联络的好友之间的私语。我喜欢写信,但我从未打算寄出去,因为里面全是些只有我才懂得的真心话。我还会哭泣,伤心的泪水会浸染字迹,涂污心中的爱念。那时,我还只是一个临时秘书,每天只是机械地把资料输入电脑。我总是边打字边在心中质疑着这份工作的价值,并思考着如何才能发现它的价值。我的室友马克和克雷格——我的两个最要好的朋友,要到午夜时分才回来。我总是等着他们回来,并带着满心的欢喜和满脸的笑容帮他们泡茶、做三明治,然后与他们坐在一起,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与他们一起欢欣雀跃。这时的我宁愿放弃睡眠,因为我是如此渴望得到心灵的安慰,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时,这噬咬人心的孤独才能稍有缓解。

我经常喝酒,并且在工作中结交了形形色色的人,就这样,我继续游荡在一个不属于我的城市里。我可以利用工作之便在每个星期五享受到免费的酒水。每次,我都会像一支离弦之箭冲向酒吧,在那里大口大口地灌着各种各样的酒,直至酩酊大醉。这时,我才能展现出我的另一面,做我渴望做而又不能做的事。有个说话响亮、活泼好动、伶牙俐齿的女人,整晚都和陌生人说说笑笑,有时甚至很大胆地在他们面前表露出轻浮的一面。而我的灵魂,此时仿佛也远离了我,只是惊讶地在一旁观望着这一切。畅饮过后,我会踉踉跄跄地到帕拉狄昂剧院找马克和克雷格——他们俩在那里从事引座员一职。我通常在他们临近下班的时候去那儿,然后我们一起去酒吧,继续喝酒作乐。

一天晚上,我们跌跌撞撞地从酒吧回到住所。我点燃一根香烟,坐了下来。突然,一种难言的颓丧感袭上心头。我起身走进浴室,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烦躁,于是,我拿起剃须刀片,木然而缓慢地向自己的手腕割下去。此时,泪水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但刚一割下去,我又停住了,就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愚蠢——这道伤痕将会引起别人的关注,除非我闭口不言。于是,我平静地用纸巾把刺痛的手腕包扎起来,回到房间穿上运动衣,以便盖住那道骇人的伤口——因一时孩子气而自虐所带来的伤口。我躺在床上,这时听到马克和克雷格那熟悉的脚步声,我迅速地擦干脸上的泪水,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们上来了,站在我的床前,跟我逗趣。后来,我跟着他们来到楼下,一起听着鲍博·马利的《救赎歌》,这是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把我卖到商船上……”

我站在从多利斯山开往玛丽莱宝的地铁上,凝视着手腕上的伤疤,开始变得神情恍惚,仿佛我已经不是我——那决不是我。我走进车厢,身体开始随着列车而摇晃着。这座城市已让我的灵魂渐渐沉沦,并逐渐地被吞噬,我想大声呼喊我的心灵,但它却彻底地隐藏了起来。于是,连我自己都对自己的渴求产生了厌倦。

后来,情况有了改善,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我渐渐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我逐渐学会享受生活所给我的一切;我适应了这里的气候以及这里的人。有一天——一个秋日的星期六,宜人的光线从窗外射进来,我穿着睡衣,欣赏着电视节目。我走出新公寓(它并不真正属于我,只是我租来的临时栖身之所)去倒垃圾,抬头仰望着灰白的天空,深深地吸了口气。这时,我突然有一种安逸的感觉——一种浪漫而阴郁的氛围吸引了我,其实这与我的本性相宜。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再次回到屋子里时,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在微微发抖——一种让我心满意足的寒意。我为这淡淡的寒意而舒心,随后,我又为自己所能想到的取暖办法而快意——我躺在沙发上,把脚趾缩在软垫下面。电视里正播放着无聊的节目,但这也能让我很开心。因为,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生活。

终于,我又回到了家乡。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来欣赏乡间美景、感受宜人的气候和迷人的自然环境;我吃着健康的食品,听着几乎被我遗忘了的语言;在这个不属于我的农场里漫步,并参加乡间的酿酒庆祝活动;我也会涂上高防晒系数的防晒油抵挡灼人的阳光,为连续好几天的高温气候感到心烦气躁。但是,也许还不到时候吧,我始终不能完全融入这样的生活,因为那个城市——伦敦,仍然留在我心里,我和它之间的爱恨情仇仍在继续。无论我开心与否,此生注定要留在那里。我无法解释其中的缘由,但我想这是我自身的问题,与城市无关——是我需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于是,我又一次离开了——离开了我所深爱的一切,没有什么顿悟,只因为还不是时候。也许有一天家会迎接我,或者我选择回家,不管怎样,我都会心平气和地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神奇的湖泊

置身于这样的人间仙境,你可以放飞心情,从紧张的现代生活中解脱出来。

世上有很多人都喜爱听关于仙女的神话传说,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应该听说过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那里通常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当我在伊斯兰堡国立现代语大学学习俄语的时候,我们的俄语老师就经常给我们讲起在俄罗斯广为流传的关于仙女的神话传说。她常常提起贝加尔湖,她说:“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最美丽的湖泊。据说,仙女们会在贝加尔湖上翩翩起舞,来迎接到访的游客。”她还给我们讲述了爱神的故事,同时寓教于乐地教授我们俄语。因此,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上她的课,并且都向往着哪一天能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贝加尔湖的神奇和美丽。

神秘的贝加尔湖美丽、宁静,水质天然澄澈,笼罩着神话般的浪漫色彩。在它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森林。放眼远望,目光所及之处,除了蓝别无他色。无边的湖水拍打着鹅卵石的湖岸,仿佛偌大的蓝宝石顷刻之间碎成千万片。这里有草地、喷泉和花丛,但却没有什么可以和贝加尔湖相媲美。她最奇特的地方是其变化莫测的“心情”。有时,湛蓝的湖水平静而温和,而转瞬间,它又会狂风大作,卷起惊涛骇浪;有时,它宛如少女,略带羞涩地展现自己的美丽;有时,它又如同老人,不知疲倦地嘟哝个不停。总之,贝加尔湖之美、贝加尔湖之大,无论怎样夸张地形容都不为过!

实际上,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在它的中部,有的地方深度超过一英里。同时,她也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共有三百多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而流出的却只有一条。贝加尔湖的动物种类极其丰富,共有一千五百至一千八百种,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水层,很多品种为贝加尔湖所特有。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就是它的特产。

贝加尔湖周围的人类活动正变得日益频繁,例如备受争议的工业、宿营以及在南岸草地的放牧。因此,许多人都为它的现状和未来而忧心忡忡。环境保护主义者断言,日渐增多的人类活动对贝加尔湖有害无益,甚至会破坏这难得的“人间仙境”。他们要求立即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人类活动,以保护美丽的贝加尔湖。然而,对贝加尔湖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屡禁不止的非法捕猎活动以及游客造成的环境污染。

也许有人会问,贝加尔湖最为独特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于它是一个充满浪漫传说的仙境。我曾听说过许多相关的美丽传说,但下面的这个传说给我的触动最深。

据当地人讲,这里曾经有位爱神,她的职责就是向需要爱的人播撒爱的种子——又有谁不需要爱呢?她希望世界到处都充满爱。同时,她还护卫着湖边的自然环境,并且每天晚上都会来到湖边。

一天晚上,湖岸上突然来了一位男子。巧合的是,他也叫贝加尔。贝加尔是个孤独无助、渴望爱心的凡人,但女神却与他一见钟情,于是他们很快就双双坠入了爱河。爱情的力量让他们冲破仙凡之隔,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共同编织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以悲剧告终。贝加尔认为自己不过是个凡夫俗子,根本配不上超凡脱俗的仙女。他觉得除了分手,自己别无选择。一天,他突然不辞而别,没有留下任何解释。可女神却一直不停地追寻,她终于找到了贝加尔,并砍去了他的双足,让他从此无法动弹,只有这样他才不会离开她了。

面对这样的爱情结局,谁能评判是非对错?你又会想些什么呢?

我之所以想起了贝加尔湖的传说,还因为另外两大湖泊,即新加坡的多巴湖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可汗湖。它们除了周边的环境相似外,也一样都有着动人的浪漫传说。关于多巴湖的传说是:一个名为沙摩西的青年,从多巴湖里捕到了一条鱼,那条鱼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嫁给了沙摩西,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又有了孩子。然而,他们的爱情竟也免不了悲惨的结局。沙摩西无意间将妻子是鱼所变的这一秘密告诉了别人,惹怒了天神。天神们降下连绵不断的大雨,导致洪流暴发,淹没了整个山谷。沙摩西不幸遇难,他死后就化成了一座小岛。

至于可汗湖的传说,我们就更熟悉一些了。巴达加玛公主——高加索王的女儿有着超凡脱俗的美丽,波斯王子仰慕她的美貌并爱上了她。后来,王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赢得了巴达加玛公主的芳心。于是,可汗湖就成了他们秘密幽会的地方。在这里,他们相互倾诉衷肠,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这一切被帕尔巴特女王的卫兵发现了,她对此嫉妒不已,就在某一天毁坏了湖岸,存心想淹死这一对恋人。幸运的是,这对恋人最终逃离险境,躲到了附近的一个山洞——据说那个山洞至今还在。

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幻象:月光之下,仙女们和她们的恋人在湖中畅游欢舞。我一直幻想着有一天能够亲眼看见他们。我也愿意相信这些神话传说。因此,每当我面对这些神秘的湖泊时,一种浪漫之感就会油然而生。波光月影相互交织,变幻无穷,让你百看不厌。当你仔细观赏这些湖泊——贝加尔湖、可汗湖或是其他的湖泊时,你就会看到如梦如幻的美景!湖面上云蒸霞蔚,色彩斑斓,当阳光不断地变换角度时,周围群山的影子也随之变得婀娜多姿。置身于这样的人间仙境,你可以放飞心情,从紧张的现代生活中解脱出来。此刻,在我脑海中,美丽的神话传说依然不断闪现。

只要有一次机会

抓住机会,让生命释放,活得灿烂,活得精彩。

印度的米西川矿山很难生长植物,因为它满山都是坚硬的铁矿石,几乎没有土。唯有尖叶草是个例外,它就生长在铁矿山上。据当地人说,尖叶草只要有一星点儿泥土,就会想方设法抓住机会,生存下来。

我的邻居前年去印度,回来后的第二天早上,异常兴奋地敲开了我的门,手提一只鞋子,满脸惊奇地往上一举,说:你看!真是名不虚传,我的鞋底竟然长出了一棵草,这是印度的尖叶草……

我仔细端详,真的,邻居的鞋底下竟然生出一棵像绿豆芽儿一样的小青草。

原来朋友去印度时爬过米西川矿山,那天正赶上一场秋雨,因鞋子脏了,朋友便将鞋子包在了塑料袋里。也许是鞋底沾了一点点土,顽强的尖叶草竟然找上了这只鞋子,在鞋底下生根发芽,孕育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使我想起十多年前,我在西部沙漠中遇到的一件奇事。那个小村叫塔尔巴,靠近塔尔巴沙漠有一种植物叫苦艾草,它能在摄氏五六十度的气温下存活。更奇怪的是沙漠中几个月甚至半年都不会下一次雨,没有水植物靠什么生存呢?当地人告诉我,苦艾草从叶子到根,都是天下存水的最好植物,它的全身都似海绵状,存水的本领达到了极致,不要说半年下一次雨,就是一年下一次雨,它也足可以抓住机会让生命释放,活得灿烂。

就是那一次,我离开沙漠时,当地人给了我一些苦艾草的种子,说它们很有药性。我没有在意,把它们放在一只信封里,又装进纸提包。谁想,上飞机时不小心,饮料正洒在纸提包上,装苦艾草的信封也给洇湿了。回到家,我打开早已风干了的信封袋,顿时,我的眼睛瞪得老大,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信封里的苦艾草草种竟然已经长出了一层细芽儿,它们竟然成活了!而这只是因为我不小心洒上去的一点饮料,饮料也只是洇湿了信封。

当地人的话响在我的耳边,只要给它一次机会,它就一定能存活。这叫什么机会呀,仅仅是饮料湿了一下纸袋。然而它连这样的机会也不放过。

非洲的斯莫尔雨林地带因为多雨,一年四季都很难见到阳光,就是偶尔有太阳出来,对于被遮盖在雨林地带中的那些小草,也不一定就能见到阳光。其中有一种叫紫兰花的草,却总是能绽放。外来人都误以为紫兰花不需要阳光的照射,其实不然。

紫兰花的高度不到二十厘米。在雨林地带,它算是最矮的植物了,终年被它头上各种高大的植物所覆盖,一层层遮天蔽日,谁也不知道紫兰花怎样才能见到阳光。但当地人告诉我们,一年四季里,阳光总有穿透植物照射到地面的瞬间,哪怕只是一瞬间,紫兰花也能捕住机会,在一瞬间的阳光里让自己灿烂。

我国探险队员曾去斯莫尔考察,在雨林地带出没四十二天,终日阴雨连绵,不见一丝阳光。四十二天后,阳光穿云拨雾,终于照射到大地上。当时大家欣喜若狂,慌忙拿出相机拍照。一位女队员掏出小镜化妆,谁料,此时一束阳光正照在小镜上,又恰恰反射到一棵紫兰花上,紫兰花竟然借助这唯一而难得的反射,瞬间开花。当时所有在场的人一片惊呼,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场景。只要有一次机会,哪怕只是一瞬间,它也一定会抓住!

只要有一次机会一这是许多植物天然的本领。由于它们生存条件的艰苦和恶劣,它们反而被训练得比人类更为机敏,哪怕只有一次机会,对于它们也已经足够了。

人生一世,漫漫旅途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出现,但作为人类的我们,却不一定都能抓到,尽管有些机会在我们的身边逗留很长时间,但我们依然有可能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