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学习篇
48965600000007

第7章 卧思亦可增智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白天遇到的费神耗时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到晚上卧而不眠闭目而思的时候,往往灵机一动,迎刃而解,而且这时想出的办法一般都无懈可击,美妙绝伦。闭目卧思更是“爬格子”的人理清思路妙笔生花的绝妙时刻,当你冥思苦想无从下笔的时候,当你突然思路中断难统全文的时候,只要闭目而卧,智慧的大门就会被一一打开,令你文如泉涌。

凡人如此,古今中外的名人也不乏其人其事。哲学家笛卡儿在一天中卧思的时间长达16小时,著名的《方法论》就是他的卧思之作,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约有一半的构思和初稿是在卧思中进行的。美国剧作家柯汉只有在隆隆行驶的火车卧房里,才能文如泉涌,进入最佳创作状态。与他相似的还有一位美国作家—卡玻特,如果他不躺下来,就什么也想不出、写不出。我国隋朝诗人薛道衡,写诗作文,必于一个不放任何杂物的空房子里,面壁而卧,闻室外有人则怒。“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每次写作之前,先磨墨数升,饮酒数杯,然后用被子蒙头构思,起来后提笔挥洒,一气呵成。文人杨朴,做诗喜欢卧草丛中苦思,想出好的诗句,便一跃而出,遇之者无不惊骇。齐白石古稀之年的传世之作,据说大多数腹稿都是卧思,而棋圣聂卫平,每逢重大比赛的前夕,总爱闭目养神,或躺或倚,制订方案,并多次在重大比赛中克敌制胜。

科学研究表明,卧思是一种承上启下、最大限度地开发潜意识、开拓智慧的最佳思维形式。人的思维可分为三种类型:睁眼思维、梦思维、临界思维。睁眼思维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如声音、光线、气味的干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呈随机性,有时还近乎荒唐。而临界思维,即卧思处在睁眼思维和梦思维的临界状态,正是这一特殊状态,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一,排除了外界事物对大脑的综合干扰。脑研究专家指出,人脑每10秒可接受1000万个信息,其中400个来自视觉,500万个来自皮肤,100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和味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异常集中,便于挖掘思维的潜力。第二,大脑营养充足。正常成年人脑血流量保持在相对水平,即每分钟750毫升。但有报告认为,静卧时脑血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时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精神状态最佳,记忆能力最好,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第三,大脑细胞活动步调一致。脑电图显示,这时绝大多数细胞的电活动相同。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放电,正常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的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思维的深度,可见,卧思益智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不过,这种思维的出现只在片刻之间,所以对此应尽快笔录或录音,否则,将会与之失之交臂。

恩格斯曾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让我们抓住卧思这一思维中的奇葩,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