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是春秋末年晋国人,他才艺超群,但自感美中不足的是驾车的本领很一般,为此他拜当时有名的驭手王良为师学习驾车的技术。俗话说“名师手下出高徒”,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仔细,赵襄子终于掌握了驾车技术。他对自己驭术的提高很满意,渐渐滋生出骄傲的情绪,有一天竟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同王良进行驭车比赛。王良没想到赵襄子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感到赵襄子确实大有长进,便同意了他的要求。他俩连续进行了三场比试。出乎赵襄子意外的是,尽管每次比赛前都做精心的准备,而且每次比赛都换一匹骏马,势在必赢,可是每次比赛的结果都令赵襄子感到沮丧,因为他的马车总是落在王良的后面。
几天以后,赵襄子还是郁郁寡欢。心里想:驭术上我已经进步这么快,而且每次比赛准备又都那么充分,怎么还是输呢?一定是王良有什么绝招没有教给我。想到这,他很气恼,找到王良,埋怨他说:“我向你学驾车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相交亲如手足,你说已把全部技能教给我了。但比赛三次我都输了,事实证明,你还留着一手。”
王良听完,又看了看赵襄子的神情,心平气和地说:“你不必生这么大的气,你想得不对,事情并不是这样的。你学驭心切,我既然答应了教你,就不会留一手,我的技术确实毫无保留地传给你了。”
赵襄子一听急忙反驳:“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那为什么我总是输给你呢?”
王良摆摆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你确实在我的教授下掌握了驾车技术,但是,你还不会灵活地运用技术,你把技术用死了。”王良顿了顿,看了看赵襄子进一步说:“驾车最重要的是使马的身体安稳地套在车内,只有稳才能快,不然的话,东摇西晃,怎么能快呢?马跑起来后,驭手便要用心去指挥和调整马的方向和速度。驭手和马要保持一种默契,使动作协调,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跑得快。在比赛的时候,也要注意把学到的驾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驾车的过程之中,一心不可二用,不能光为比赛而比赛。”王良又停下来,看着赵襄子若有所思的神情,知道还没有彻底说服他,于是接着说“:你同我比赛的时候用心不一,不是一心驾驭,总是想着输赢,精力分散。这样就势必导致你在落后的时候,一心要超过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唯恐我追上来,心里紧张到极点,人和马步调就不协调,步伐也容易乱了。”
赵襄子听了,感到确实是说中了自己的要害,便频频点头,心中的怒气惭消。王良见状就趁热打铁继续说:“驾车比赛,总有先后,心理要放松,要平衡,如果把先后看得过重,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比个高低上,哪里还有精神去指挥和调整自己的马匹呢?这当然会影响速度,也是你落后的原因啊!”
听了这一番话,赵襄子回想比赛的前后经过,感到老师说的确实中肯、深刻,不由得对王良心服口服。
从此,他照老师的话去做,果然技艺大进,他驾驶的马车跑得更快了。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知识的获得绝不是头脑里清楚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任何的患得患失和浮躁都于事无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没有掌握纯熟的知识和技艺,就想在实际运用中得胜,这是办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