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从小酷爱书法,买了很多纸和笔,整天埋头练字。他很崇拜那些著名的书法家,被他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每每在他们的作品前欣赏临摹流连忘返,于是他听从了别人的劝告,决定拜一位书法家为师,书法家见这个青年言辞恳切,且又聪慧过人,勤奋肯学,就同意收他为徒。从此,二人以师徒相称。这位青年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习了几年,感到自己的书法技艺大有长进,已掌握了书法精髓,便有些昏昏然,再不像以前那样虚心认真了,认为老师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平淡无奇,再没有可学的东西。他的老师看透了他的心思,但仍耐着性子提醒他还应该继续深造。这青年主意已定,认为自己已经精通书法,该是功成名就的时候了,没有必要再呆在这里当学徒。于是他向老师提出要去外面闯荡闯荡。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早就料到会有今天,但没有执意挽留他,只是在他要走的时候,交给他一个贴着封条的小箱子,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要离开这里了,我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你就把这个小箱子带走吧,你以后会用得着的。”说完就埋头练字。
这个青年人一心只想离开,根本没有注意老师说些什么,接过箱子,便辞别老师,踏上了归途。一路上,他心情好极了,想到自己的前途禁不住哼起了小曲,就这样,走了一段路以后,感到肩上这箱子越来越重,他心里开始嘀咕起来:“这箱子这么沉,里面装了什么宝贝?反正老师也不在身边,我打开看看。”好奇心驱使他停下脚步,把箱子取下来,喘了几口粗气,这才开始端详小箱子。他发现,箱子的封条贴得很松,于是他轻轻把封条撕开,撬起箱盖。待他睁大眼睛往箱里看时,不禁目瞪口呆。原来箱里装的不是什么宝贝,而是满满一箱旧砚台!这青年满肚子不高兴,老师送给我这些不中用的旧砚台有什么用呢?但细一想,老师学富五车,留一箱看起来无用的砚台,一定自有他的道理,于是他便细细观察面前这箱“宝贝”。箱子里一共有几十块砚台,他一块块地翻弄,突然发现,所有的砚台中间,都被磨出了一个大窟窿,非常显眼。他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满满一箱旧砚台都是老师一生勤练不辍的产物!
年轻人此时心绪翻腾,出神地盯着那一块块磨穿的石砚,他眼前幻化出老师送别时的神情,不禁回忆起平时老师那一丝不苟练功的情景,他似乎悟出了什么,默默地盖上箱盖,庄重地把箱子重新放到肩头,然后回转身,朝他来时的路走去。
书法家送走了自己的学生后,便呆坐在椅子上出神,他知道,学生的书法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想用这一箱旧砚台来教育年轻人,他相信,他的学生会理解这一番苦心。“咚咚咚”脚步声近了,接着,熟悉的身影映入他的眼帘,他一阵欣喜,“终于回来了”,他和学生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从此,这个年轻人更加虚心地向书法家学艺,并不断把老师教给的知识,融进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去,终于成了一名真正很有造诣的书法家。知之为知之,这个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学到的,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便以为大功告成,这样的人在实践中会跌跤的。故事中的老书法家并没有用大道理去教训学生,而是拿自己勤学苦练的事例去启发学生,这就带来了好的效果。书法同其他技术一样,光懂了道理不深入实践,就不会成为真正的书法家。故事中的老师的一箱旧砚台说明的就是知与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