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求知重行
48936700000017

第17章 农夫评画

也许大家会以为种地的农夫,似乎与名画无缘,但这个故事讲述的确确实实是一个种地的农民和一幅名画的故事。在宋代的时候,出现了许多画家,其中有一些还是闻名后世的大家,收藏画也成为一些文人官僚墨客的时髦风尚。当时有个官僚叫做马知节,他就收藏了很多名人字画。在他所珍藏的画中,他最喜欢一幅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隔一段时间就要展开这幅画欣赏把玩,每次都赞叹不已,爱不释手。画上的牛也像善解人意,主人一打开画卷,便像真牛一样跃然纸上,大眼圆瞪,牛角向前,争斗不已。有一天,天气格外的好,马知节就把自己珍藏的字画拿出来,在厅堂前一幅幅地展开晾晒,把那幅《斗牛图》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正在这时,一名来交租的农夫走了进来,连叫几声,马知节都心不在焉的,始终目不转睛地盯在《斗牛图》上。农夫也把目光投向了这幅画,他先是漫不经心地看了看,突然,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起来,前后左右,换了几个角度。马知节以为是这幅自己最喜欢的名画吸引了农夫,便露出得意的神情。谁知,看了一会,农夫竟摇了摇头,并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农夫这一笑,使马知节感到诧异,他本来是想听听农夫的称赞的,不料,农夫的脸上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他很气恼,就问道:“你笑什么?”农夫一听马知节问他,便觉得自己有点冒失,连忙解释说:“没什么,没什么,我不过是感到这幅画上的牛样子很特别,我还从没看过这样的牛。您千万不要怪罪我。”马知节听了,感到农夫话里有话,就继续问他:“你根据什么说这画上的牛很特别,它特别在哪呢?”农夫一看马知节没有怪罪他的意思,便大着胆子说:“本来我是不懂画的。但这幅画,画的是我最熟悉的牲畜,我们农夫每天都同牛打交道,真牛的生活习性我们最熟悉不过了。可这画上的牛同真牛相差太远了。”“这牛画得像真的一样,怎么能说同真牛有差距呢?”马知节一听更糊涂了,心想,我就是看这幅画上的牛真是太逼真了,才收藏它的,现在,你竟说牛画得不像,我倒要听听你怎么说。就对农夫说:“你说说看,差在哪里?”农夫又看了看那幅画,慢慢说:“牛在搏斗时,总是用力将尾巴夹在两腿中间,憋足了劲相斗,在这种时候,即使最强壮的大力士也不能把牛的尾巴拽出来。可你看,这幅画上相斗的牛全扬着尾巴。这不是搏斗时的牛,却叫《斗牛图》。所以,我看这幅画画得不好,同实际不符,尽管牛画得很像,但生活习性没画出来,也就引人发笑了。”农夫一边说,一边指指点点。还一再邀请马知节到田野里去转转,看看真正相斗的牛。马知节听了农夫这一番话,由刚开始很轻蔑农夫到很赞佩农夫。他没想到,名画的价值在一位真正的鉴赏家——农夫的评判下降低了。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十分感谢农夫的坦言相告,并对农夫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了解给予了称赞。

中国古代曾有过一种说法叫做“韩马戴牛”,其中的“戴牛”就是指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的牛,可见影响之大。可“戴牛”却被一介农夫看出了纰漏,连封建官僚马知节听了农夫的话,也不得不点头称是。这说明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深入实际,对客观事物做细致的观察研究才会得出真知。脱离实际,靠主观假设和猜想去创作,不研究客观事物,就是名家,也会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