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疾病临床诊疗
4891800000029

第29章 消化系统疾病(5)

1.急性病毒性肝炎肝脏肿大、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和嗜酸性变性,形成点灶状坏死;坏死区肝细胞再生,汇管区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网状支架和胆小管结构正常。小叶轮廓清楚。黄疸型病变较非黄疸型重,有明显肝细胞内胆汁淤积。急性肝炎如出现碎屑状坏死,提示可能转变为慢性。甲型和戊型肝炎时,存汇管区可见较多的浆细胞;乙型肝炎时汇管区炎症不明显;丙型肝炎有滤泡样淋巴细胞聚集和较明显的脂肪变性。

2.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理改变主要按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G)和分期(S),炎症活动程度分为0-4级()、纤维化程度分为0-4期(S),见表3-3。

3.重型肝炎①急性重型肝炎:发病初期肝脏无明显缩小,约1周肝细胞呈大块坏死或亚大块坏死或桥接坏死,坏死肝细胞占2/3以上,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无纤维组织增生,也无明显肝细胞再生。肉眼见肝体积明显缩小,由于坏死区充满红细胞而呈红色,残余肝组织内淤胆而呈黄绿色,故称为红色或黄色肝萎缩,网状支架塌陷。②亚急性重型肝炎:

肝细胞呈亚大块坏死,坏死面积小于1/2,肝小叶周边出现肝细胞再生,形成再生结节,周围被增生胶原纤维包绕,伴小胆管增生,淤胆明显,肉眼见肝脏表面大小不等的结节。③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基础上,出现亚大块或大块坏死,多数病例可见桥状及碎屑状坏死。

4.肝炎后肝硬化①活动性肝硬化:即肝硬化伴明显炎症,假小叶边界不清楚。②静止性肝硬化:即肝硬化结节内炎症轻,假小叶边界清楚。

5.淤胆型肝炎除有轻度急性肝炎病变外,还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肝细胞内胆色素滞留,出现小点状色素颗粒。严重者肝细胞呈腺管状排列,吞噬细胞肿胀并吞噬胆色素。汇管区水肿和胆小管扩张,中性粒细胞浸润。

6.病毒携带肝组织正常约占10%,称为非活动性携带。轻微病变占11.5%-48.2%,称为非特异性反应炎症,以肝细胞变性为主,伴轻微炎症细胞浸润。其他病例表现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病理改变。由于病变分布不均匀,取材部位对病理诊断可能有一定影响。根据HBV标志物不同,可分为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携带者。

以上病理改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约为40%-80%,可能与肝脏代偿功能强及肝组织病理改变恢复慢等因素有关。

四、临床表现

各种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相似,临床分为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慢性肝炎(再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型肝炎(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淤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一)潜伏期

甲型肝炎为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为1-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为2周至6个月;丁型肝炎为4-20周;戊型肝炎为2-9周,平均6周。

(二)临床经过

1.急性病毒性肝炎各种病毒均可引起,病程6个月以内。甲型、戊型一般不转变为慢性,成年急性乙肝10%-20%转为慢性,而丙肝为50%-80%、丁肝约70%转为慢性。

(1)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绎过阶段性明显,可分为三期,病程为2-4个月。

黄疸前期:甲型、戊型肝炎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约80%体温在38-39°C,一般不超过3天。乙型、丙型、丁型肝炎起病相对较缓,仅少数有发热。少数患者有头痛、四肢酸痛等,类似感冒。此期土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尿色逐渐加深,肝功能异常主要是ALT升高。本期持续1-21天,平均5-7天。

黄疸期:巩膜、皮肤出现黄疸,但症状好转,发热减退、肝大,有压痛及叩击痛,于1-3周内达高峰,持续2-6周。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胆汁淤积性黄疸表现,肝大,质软,边缘锐利。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脏增大。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5周。

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至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肝脾可以回缩。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远多于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表现与黄疸型相似。

可有肝区疼痛、肝大、轻微压痛或叩击痛等。恢复较快,病程多不超过3个月。有些病例无症状,容易被忽视。

急性乙肝起病较慢,常无发热,但很多病例实际是在慢性带毒状态基础上的急性发作。急性丙肝表现与乙肝相似而较轻,可无症状,无黄疸型占2/3以上。多无发热,血清ALT轻度或中度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常低于50mol/L。急性HDV感染可与HBV感染同时发生或继发于HBV感染(重叠感染),其临床表现与HBV感染状态相关。同时感染者HBV复制常短暂,因此HDV的复制受影响,其表现与急性乙肝相似,多为黄疸型,有时可见双峰型ALT升高,分别表示HBV和HDV感染,预后较好,极少数发展为肝衰竭。重叠感染者HB-sA;与HDV核心成分充分装配,使HDV大量复制,因此病情较重,部分发展为暴发型肝炎,此种类型多可向慢性化发展。急性戊肝临床表现与甲肝相似,但黄疸前期较长,平均10日,症状至黄疸出现后4-5日可缓解,病程较长。淤胆症状较常见,尤其妊娠后期合并戊型肝炎容易发生重型肝炎。HBV慢性感染重叠戊肝时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一般认为戊肝无慢性化过程,也无慢性携带状态。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和肝组织学检查均发现,3%-10%的戊肝患者病程可超过6个月。

2.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携带状态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慢性肝炎主要见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根据临床表现不同,临床分为轻、中、重度。

(1)轻度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尿黄、肝区不适、肝脏轻微增大、触痛,可有脾脏轻度肿大。部分无症状、体征,肝功能仅1项或2项轻度异常(表3-4)。

(2)中度慢性病毒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明显或持续的乏力、食欲下降、腹胀、尿黄、大便稀溏等症状,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肿大,ALT和(或)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增高。白蛋白)32/L,胆红素(TB)正常值5倍,PTA40%-60%,CHE2500U/L,四项中有一项,即为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

3.重型肝炎占全部肝炎的0.2%-0.5%,但病死率甚高。所有肝炎病毒均可引起重型肝炎,甲型、丙型少见。

(1)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但病情发展迅速,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和谵妄、昏迷等。体检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性脑病n度以上(按,度划分)。黄疸迅速加深,酶胆分离,肝浊音界缩小,有出血倾向,PTA40%,中毒性鼓肠、腹水、肝臭、肝肾综合征(HRS)、肝肺综合征等。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一般不超过3周。

(2)亚急性重型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等中毒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每天上升17.1n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明显鼓肠、出血倾向,肝性脑病H度以上,腹水、HRS,肝性脑病出现相对较迟。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本型病程较长,可达数月,容易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

(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见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下列发病基础: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②慢性HBV携带史。③无肝病史及无HBV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如A/G比值下降或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④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⑤慢性乙肝或丙肝,或慢性HBV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时应具体分析,应除外甲型、戊型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

4.淤胆型病毒性肝炎亦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以肝内淤胆为主。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相似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黄疸较深,持续3周以上,或8-16周或更长,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肝大。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PTA60%,7-谷氨酰转肽酶(7-GT或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等升高,ALT初期升高,其后可降到正常。大多数患者可顺利恢复。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淤胆者预后较差。

五、诊断

乏力、纳差、厌油、肝区不适、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是提示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线索,确诊依赖于病毒病原学检测。诊断内容包括病因、临床类型及有无并发症。

(一)确定病因

(1)甲型肝炎。发病前是否到过疫区,是否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及饮用污染水;多发生于冬春季,儿童多见。

(2)乙型肝炎。输血、不洁注射史,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家庭成员中有无HBV感染者,尤其是婴儿母亲是否为hbsa;阳性等有助于乙肝的诊断。

(3)丙型肝炎。有输血及血制品、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母亲为HCV感染者等病史的肝炎患者应疑丙肝。

(4)丁型肝炎。同乙型肝炎,我国以西南地区感染率较高。

(5)戊型肝炎。基本同甲型肝炎,暴发以水传播为主,多为成年人患病。

(二)肝炎病毒学检测

肝炎病毒不是病毒分类学上的名称,它是特指专门引起肝炎的一组病毒。目前公认的人类肝炎病毒主要有5种,分别是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virus,HA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新近发现的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Gvirus,HGV)及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均可由非甲非戊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肝炎患者血中检出,但这些病毒在人类肝炎中的病原学作用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1.甲型肝炎病毒

(1)致病性。HAV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患者,HAV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如牡蛎、毛蚶等)可造成散发或大流行。甲肝的潜伏期为15-50天,平均28天。病毒在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前5-6天就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粪便排毒可持续2-3周,随着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清和粪便的传染性逐渐消失(图3-3)。典型的甲型肝炎常有明显的黄疸前期、黄疸期及恢复期,甲型肝炎预后良好,不转成慢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少见。IgM在感染急性期和恢复早期出现,IgG在恢复后期出现,并可维持多年,且对同型病毒再感染有免疫力。

(2)微生物学检测。

1.标本直接检测:①电镜检测病毒颗粒。应用电镜直接检测病毒在临床上并不实用,因为粪便标本中的病毒浓度极低,且容易被其他颗粒性物质掩盖而干扰电镜的观察。采用琼脂糖浓缩病毒法、聚乙二醇沉淀法和超速离心浓缩法可提高标本中的病毒浓度,从而提高病毒的检出率。一般认为,标本液中达到107个病毒/ml病毒颗粒时,电镜检查最为合适。

免疫电镜技术(IEM)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病毒颗粒表面抗原结合,通过标记的抗体或形成病毒一抗体免疫聚集物,从而区分病毒成分与形态上相似的颗粒,免疫电镜的敏感性为105-106个病毒/ml,因而成为鉴定HAV的首选方法。②抗原检测。采用硝基纤维素膜(NC)作为非特异性抗原捕获的高效固相载体,即NC-ELISA法,可以提高HAV抗原的检测水平,能检测到1ng的HAV蛋白,相当于1.5X104个病毒颗粒。③检测核酸。核酸杂交:核酸杂交方法检测HAV-RNA比RIA或ELISA检测HAV抗原的敏感性高出4-10倍。HAV特异性单股。RNA探针的点杂交技术已经用于检测环境中的HAV。RT-PCR:通过对扩增后的PCR产物进行分析后发现,来自于不同地方的分离株在RNA序列上存在15%-25%的差异,而将各分离株分为7个基因亚型。

2.抗体检测:①HAV-IgM的检测。HAVIgM的检测是目前急性甲型肝炎最为常用和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是捕获法,该法可以消除血清中RG的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②HAV总抗体的测定。所测定的:/包括IgM、IgG和IgA。HAV总抗体在急性期为阳性并持续呈阳性,若HAVIgM阴性而HAV总抗体阳性表明既往有HAV感染,并获得免疫力。在新近接受输血患者、新生儿6个月以内)以及频繁免疫球蛋白接受者体内都有可能出现HAV总抗体阳性。采集患者早期和恢复期的血清,采用ELISA或其他方法检测双份血清中HAVIgG或总抗体,如果特异性抗体的效价有明显升高,也表明近期感染。

2.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frs,HBV)是引起人类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属嗜肝病毒科,正嗜肝病毒属。

(1)致病性。HBV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其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据WHO预测,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口曾经感染过乙肝,2000年调查显示全世界共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以亚洲和非洲占绝大部分。

HBV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侵入机体,传染源是HBV的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HBV的传播途径大致可分为血液、血制品、性及母婴传播。HBV感染的潜伏期较长,大多数为6-16周。80%-90%的人感染HBV后不出现临床症状。少数感染者首先出现HBsAg抗原血症,然后出现急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大部分的感染者6个月内清除病毒,但有5%-10%的感染者成为持续感染者或慢性肝炎。有部分HBV持续感染者可发展为原发性肝癌。

(2)微生物学检测。

1.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临床实验室目前主要依靠血清学的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以及抗HBc,即俗称“两对半”,诊断HBV感染。血清学方法以RIA和ELISA最为敏感,由于RIA存在核素污染问题,目前ELISA更为常用(表3-5)。

表3-5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原理

血清学方法

检测原理(RIA或EIA)支持系统类型

吸附的试剂

标记或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