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夹心法小珠,微孔抗-HBs
HBeAg夹心法小珠,微孔抗-HBe
抗-HBs夹心法小珠,微孔HBsAg
HBC-IgM夹心法、改良)小珠,微孔抗-IgM
抗-HBc竞争结合法小珠,微孔HBeAg
抗-HBe竞争结合法小珠,微孔抗-HBe
抗-HBs抗-HBeHBsAg抗-HBc抗-HBc抗-HBe
2)前Si抗原检测目前主要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Si抗原。前Si抗原是HBVDNAS区的PreSi基因编码产物,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前Si抗原不仅是HBV感染的标志,还是HBV复制的标志,在HBV感染、复制的早期即可检出。在部分发生Pre-C区变异导致HBeAg阴性的血清仍可检出前Si抗原,其检出灵敏度高于HBeAg,且比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前Si抗原可用于献血员的常规筛选检测,以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3.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作为一种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PT-NANB)于1974年由Prince等首先报告。由于HCV基因组在结构和。
3.核酸检测:血清中存在HBVDNA是诊断HBV感染的最直接证据,可采用核酸杂交法或PCR法定性或定量检测。
采用PCR技术可以在HBsAg出现前2-4周检出HBV-DNA,可以检测出低至10个HBVDNA/ml血清。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方法是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PCR检测不仅可诊断HbsAg阴性的HBV感染,对于HBV感染者的传染性判断、研究HBV基因变异以及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4.病原体直接检测: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薄膜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虽然不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检测HBV相关抗原或病毒颗粒,HBcAg存在于靶细胞核内和胞质中,目前的检测技术尚不能在血清中检出HBcAg,而免疫组化等方法可在组织切片上检测到。
5.检测结果的分析(图3-4):①血清中HBsAg的存在表明有急性或慢性乙肝或为无症状携带者:在典型的HBV感染中,HBsAg在ALT水平发生异常的前2-4周和出现症状或黄疸的前3-5周即可检出,而HBVDNA可在HBsAg出现之前检出。若HBsAg出现6个月以上则认为已向慢性乙肝转化。②抗-HBs是HBV感染后主要的保护性抗体,它的出现说明病毒基本清除,是乙肝痊愈的临床标志。③抗-HBc主要是IgM抗体,通常在ALT水平开始升高时出现,其抗体滴度的相对升高(大于1:1000)为急性感染的证据。随后,不论疾病痊愈或转为慢性,升高的滴度则均会降低。④HBeAg是HBV复制指标之一,在潜伏期与HBsAg同时或在HBsAg出现数天后就可在血清中检出。HBeAg持续存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周,如超过则提示感染转为慢性化。HBeAg转阴一般表示病毒复制水平降低、传染性下降,但Pre-C基因突变可产生HBeAg阴性的HBV感染。⑤抗HBe可呈阳性,病毒仍复制活跃,病变持续进展。对于HBsAg阴性的暴发型肝炎应特别注意抗-HBcIgM和HBVDNA的检查。
表型特征上与人黄病毒和瘟病毒相类似,199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归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1)致病性。HCV感染面广,呈全世界分布,发展中国家感染率高于发达国家。我国HCV感染率为3.2%,欧美国家感染率为0.5%-2%。HC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也可能存在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家庭内接触传播。但是有将近半数的感染传播途径不明确。HCV病程复杂,既可有急性输血后肝炎又可以呈慢性无症状携带,还可与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其重要特征是感染极易慢性化并可发展为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
(2)微生物学检测。
1.核酸检测:①RT-PCR检测HCVRNA。先将从被检标本中提取的HCVRNA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用外引物进行第一次扩增,再用第一次PCR扩增产物作为模板,用内引物进行第二次扩增,即可使标本中极其微量的HCV检出,此称套式PCR(nestedPCR)。RC-PCR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用于HCV的定性。②b-DNA法测定HCVRNA。利用固定的寡聚核苷酸探针捕捉靶RNA,随后与支链DNA(bDNA)二级探针杂交。bDNA与酶联三级探针结合,随后加入酶底物,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靶RNA的量成正比。bDNA法属于信号扩增,易于操作,适合定量检测HCVRNA。
2.HCV抗体的检测:抗HCV是HCV感染后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故检测抗HCV可用于HCV的病原学诊断。主要方法有ELISA和条带免疫法(stripimmunoassay,SIA),其中SIA是确认试验。
3.检验策略及结果分析(图3-5):用来自HCV基因组克隆的抗原,以EIA或SI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可进行HCV感染的诊断。如果两种方法呈阳性,HCV感染的可能性很高,应进一步进行肝酶水平测定或肝活检。患者标本中发现HCVRNA可以提示HCV活动性感染。在血清抗体转为阳性和ALT水平高峰出现之前,病毒感染量就达到高峰。血清产生抗体之后,血清病毒载量降低,经常可低于RT-PCR可检测的最低限。因此,EIA或SIA血清学检测阳性而HCVRNA阴性不能排除HCV感染,应该随访。HCVRNA检测也可用于SIA结果不能确定的HCV感染。抗体阳性而多次RNA检测阴性可能提示感染已经消除,在HCV感染患者中有10%-20%的发生率。
4.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HDV)属于沙粒病毒科8病毒属,于1977年由意大利学者Rietto发现,曾被称为8因子。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复制时需要有嗜肝病毒如人乙型肝炎病毒的参与。
(1)致病性。HDV是引起与HBV相关的急性和慢性肝病的亚病毒病原体。HDV感染和疾病的模式在不同的流行地区有所不同。在美国,HDV流行率低,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静脉吸毒;在希腊和意大利的部分地区,流行率高,主要通过家庭传播;在发展中国家,20%或以上的HBsAg携带者感染HDV。由于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只有在HBV存在于肝内或同时侵入肝内才能建立感染,根据与HBV感染的关系,可将HDV感染分为同步感染和重叠感染两种类型。
(2)微生物学检测。
1.HDAg的检测:HDAg外被HBsAg包裹,当用去污剂(tween20或NP40)裂解后才被释放出来。HDAg主要存在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和胞质内,可用免疫组化检测。
2.HDVRNA的检测:可用核酸杂交和RT-PCR法。检测HDVRNA最敏感的方法依赖于PCR方法进行扩增。其基本方法与检测HCVRNA的方法相同。该方法可测出0.ipg肝组织内的HDVRNA。
3.HDVIgM和HDVIgG的检测:用EIA或RIA检测血清中的抗HDV,包括IgM、IgG和HDV总抗体,以协助急、慢性丁型肝炎的诊断。一般情况下,同步感染时HDVIgM呈一过性阳性,随后出现HDV-IgG,或者是出现一过性HDV-IgM而后不产生HDV-IgG。重叠感染时则为持续HDV-IgM阳性和产生持续高效价的HDV-IgG,或者是随肝组织损害程度而出现HDV-IgM的波动。最好的方法是当患者有急性肝炎,其血清中有HBsAg和抗-HDV时,测定抗-HBc的抗体类别有助于区别同步感染和重叠感染。因为在同时有急性HBV和HDV感染时,能检出HBc-IgM,而在慢性HBV感染之后,再发生急性HDV感染时,抗HBc主要是IgG类。
5.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ns,HEV)是目前经肠道传染的戊型肝炎的病原体,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最新的国际病毒分类系统将HEV的分类地位确定为野田村病毒科中的戊型肝炎病毒属。
(1)致病性。HEV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可能也会通过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该病毒能引起世界范围内戊型肝炎散发或暴发流行,戊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急性重型肝炎并不多见,但在孕妇中例外,且死亡率达10%-20%。
(2)微生物学检测。
1.检测方法。①ELISA。采用夹心法。急性期血清HEV-IgM阳性或恢复期血清HEVIgG滴度比急性期血清高4倍以上,提示HEV感染。②免疫电子显微镜。用于检测急性期患者的粪便及胆汁中病毒抗原,因需要特殊设备且敏感度低,临床较少使用。③免疫荧光法。用荧光素标记从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提纯的HEV-IgG,可检测肝组织中戊肝病毒抗原。
④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应用基因重组病毒多肽作为抗原建立蛋白印迹试验检测血清抗-HEV。本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其他方法高,可用作戊型肝炎的确诊手段。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RT-PCR)。检测胆汁、血清和粪便中戊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VRNA)。
2.结果的解释:在做出急性、新近或者过去HEV感染时,应考虑以下几点。①临床标本(粪、胆汁、血清)中存在HEV,表示HEV急性感染(主要在潜伏期末或黄疸的第1周)。如未检出HEV,不能排除急性感染,因为许多患者检测不到病毒。对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低危险区的患者,须慎重解释阳性PCR结果,特别注意检测甲污染的可能性。②抗-HEV,HEV-IgM表明急性或近期感染(感染几个月内);然而用重组的多肽酶免疫技术检测HEV-IgM,暴发区的许多患者结果阴性,因此没有检出这些抗体不能排除急性感染。以重组多肽抗原检测抗-HEV,其特异性还不完全清楚;HEV-IgG是HEV感染唯一的特异性标志。它们几乎在所有的急性感染患者中均可检测到,但不能确定感染何时发生;在急性戊型肝炎期间,抗-HEV的抗体效价几乎总是最高。很少出现急性期和恢复期之间抗体水平的升高。没有检出抗-HEV不能排除过去感染。
6.庚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1)致病性。HGV主要经血传播,但也可能存在着其他非肠道传播的途径。有关HGV的致病性目前仍有较大争议。HGV感染常合并HBV、HCV或其他病毒感染,故有学者认为HGV可能是一种辅助病毒。多数临床病理研究表明,肝脏可能不是病毒复制的主要场所,HGV可能不是专一嗜肝病毒。
(2)微生物学检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ELISA法检测HGV抗体,采用CHO细胞表达的HGVE2包膜抗原的EIA试剂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另一种是用RT-PCR法检测HGVRNA,探针和引物来源于5,UTR、NS3和NS5a,两套引物的PCR平行检测可消除病毒变异而引起的假阳性。
大多数EIA抗体阳性患者HGVRNA阴性,反之亦然,提示两者呈负相关。检测血清中HGVRNA可以诊断急性和慢性感染。疾病的康复与RNA的消失以及HGVE2抗体出现有关。
(三)确定疾病临床类型
根据起病情况、症状、体征、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资料,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慢性、重症等临床类型。
(四)明确有无并发症
严重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继发感染等。
六、鉴别诊断
(一)以黄疸为主要表现
需与溶血性、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鉴别。
(二)以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鉴别。
1.其他病原体CMV或EB病毒感染、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阿米巴肝病、急性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都可引起肝脏炎症,应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查加以鉴别。
2.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用过损肝药物的历史,停药后肝功能可逐渐恢复。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有助于鉴别。
3.酒精性肝病长期嗜酒史,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4.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ACAH)等。PBC主要累及肝内胆管,ACAH主要破坏肝细胞。可根据肝功能检测的特点和自身肝病抗体检测的结果或肝活检结果进行诊断。
5.脂肪肝及妊娠急性脂肪肝脂肪肝常继发于肝炎后或身体肥胖者,血中甘油三酯多增高,超声检查有较特异发现。妊娠急性脂肪肝多以急性腹痛起病,或并发急性胰腺炎,黄疸深,肝缩小,严重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症,尿胆红素阴性。
七、治疗
根据不同病原、不同临床类型及组织学损害等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其中抗HBV和抗HCV的目的是持续抑制或清除体内病毒,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HCC,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急性肝炎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期应隔离至起病后第3周,症状明显者及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辅以适当药物,用药宜简不宜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损害肝脏的药物。本病多为一种自限性疾病,除急性丙型肝炎外,一般无须抗病毒治疗。急性丙型肝炎(无黄疸型)可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疗程24-48周,可减少慢性化率。
(二)慢性肝炎
1.一般治疗适当卧床休息可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助于病情改善,活动量以活动后不觉疲劳为度。禁酒,饮食应保证热量需求,适量蛋白质及维生素。保持心情平和、愉快,对治疗有信心和耐心,切勿乱投医,慎用有损肝功能和增加肝脏负担的药物。
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针对HBV或HCV感染者)、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对HBV或HCV感染者而言,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1)抗病毒治疗。
1.HBV抗病毒治疗:HBV患者在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及肝脏炎症时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常常难以取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故目前不主张对这类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应定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