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投桃报李传递阳光:懂得感恩
48888500000011

第11章 学会尊重(3)

公元前585年,郑国不敌楚国的进攻,求救于晋国。晋将栾书奉命前去救援,使楚军退兵回国。后栾书又去攻打蔡国,蔡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只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军救蔡。晋大将赵同和赵括向栾书请战,准备率兵攻打援蔡的楚军。这时,栾书的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阻止说,此次与楚军交战,胜了也不光荣,败了则会令人羞耻,于是建议收兵回国。栾书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军中有人对此持异议,认为辅佐栾书的有十一个人,只有知庄子等三人主张收兵,而主战的人占多数,因此应按多数人的想法行事。栾书回答:“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多数。知庄子他们是贤人,他们的正确意见便能代表多数人的想法。”于是,他下令退兵回国。过了两年,栾书率兵攻下了蔡国后,又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又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攻打楚国,而去攻沈国。栾书又一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栾书能正确听取部下的意见,时人便称赞栾书以从善如流的意思说:“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又自然。”

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孟子曾经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他主张多方听取意见和亲身考察相结合,很有点从善如流的气度。要真正理解一个人,比较全面地认识他,就不能过于轻信一己的眼光。在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的尤其是多数人的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仔细考虑自己对人的观察有无片面之处,有无意气用事,有无失之公允。当然,对别人的意见,甚至是多数人的意见也不应全无分析、人云亦云,要“听”、“察”结合,既不偏听,也不失察。孔子这样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憎恨的人,必须审察;大家都喜欢的人,必须审察。他的意思就是决不能人云亦云,以众人的是非标准来决定自己的判断,而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经过理性的判断,不偏听偏信,然后做出结论。这才是辩证的观点。

孔子曾说过“小人党而不群”的话,小人结党营私,他的同党肯定都说他的好话,这个人难道就是好人了?如果不能客观的去考察一个人,而是偏听偏信,会导导致领导之路越走越窄。

因为偏听偏信而致国家危亡的例子还真是不在少数。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唐太宗向魏征征求意见,问他怎么做就算是明君。魏征就跟他说了这段话,他用尧舜的例子说明兼听则明,而用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的例子说明偏听则暗。正是因为听了魏征的话,太宗也成为一代明君。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真的是为政者需切记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

叔孙豹在鲁国做宰相,地位尊贵而专权独断。他所宠爱的一个侍仆名叫竖牛,这个人也经常擅自盗用叔孙豹的名义发号施令。叔孙豹有个儿子叫仲壬,竖牛嫉妒他,并想杀了他,就故意带仲壬—起到鲁国国君的住处去游玩。鲁君赐给仲壬一个玉环,仲壬接受了,但是不敢佩带,就让竖牛向叔孙豹请示。竖牛没有真正请示,却骗仲壬说:“我已替你请示过叔孙老人家了,他允许你佩带玉环。”于是仲壬就佩带了。随后竖牛趁机对叔孙豹说:“为什么不带仲壬去见见君主呢?”叔孙豹说:“小孩子哪能见君主。”竖牛说:“仲壬本来就多次见过君主了。君主赐给他一个玉环,他已经佩带上了。”叔孙豹就召见仲壬,见仲壬果然佩带着玉环,于是勃然大怒,立刻杀了仲壬。

仲壬的哥哥叫孟丙,竖牛也嫉妒他,也想杀死他。叔孙豹给孟丙铸了口钟,钟铸成后,孟丙不敢擅自敲钟,让竖牛向叔孙豹请示。竖牛没有帮他请示,又骗他说;“我已帮你请示过叔孙老人家了,他让你敲钟。”孟丙就敲了钟。叔孙豹听见钟声后说;“孟丙不请示我就擅自敲钟。”于是愤怒地把孟丙赶走了。孟丙出逃到了齐国。

一年后,竖牛假装替孟丙向叔孙豹谢罪,叔孙豹就让竖牛召回孟丙,竖牛没有真正去召人,却慌报叔孙豹说:“我已召过他了,孟丙很恼怒,不肯来。”叔孙豹听了十分气愤,派人杀了孟丙。

两个儿子已死,叔孙豹患病,竖牛就独自侍奉他,把近侍们支开,不让他人进入,对人们说:“叔孙不想听见人声。”竖牛不给叔孙豹东西吃,活活把他饿死了。

叔孙豹已死,而竖牛并不发讣告,把叔孙豹财库里的贵重珍宝搬迁一空,然后逃往齐国。

所以韩非子说:听了自己所一味偏信的人的话,结果父子都被人杀了,这就是对他人的话不加验证而招来的祸患。

人是矛盾的结合体,真正做到理解人并非易事,但如果遵循了“辩证观察”、“坦诚相见”、“设身处地”、“从善如流”的方法,手中就掌握了一串“开”人的钥匙,就会减少许多“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感叹,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并真诚理解,既可望、又可及,使主体和客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学会尊重他人

一、从小处学尊重

广东有句俗话:“一样米养百样人”。讲到具体的人,都是有差别的,不可能千人一面。和我们在一起的朋友、生活中所面对的人,绝不会是铁板一块。籍贯有南有北,家景有丰有欠,学识有深有浅,经历有繁有简,职务有高有低,能力有强有弱,性格有刚有柔,交际有宽有窄,待人有开有合,觉悟有先有后,等等,总之,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思想情绪也会有波动、有变化,甚至判若两人。人有差别,哪里都一样,一万年也如此。不承认人的差别,就不会懂得尊重人。

开朗、自信和强势的性格对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自立自强有好处,但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才是今后真正得以立足的关键。只有尊重别人,才可能正视别人的意见,才有可能接受别人的建议。

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对你的尊重。所以,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与朋友、同学的交往中,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尊重朋友。即使朋友们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应该谅解。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只要相互能多给对方一些尊重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就会越处越深。反之,你的朋友只能是越来越少。总之,多给予别人一分尊重和理解,你就会多获得一束灿烂的阳光。

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去尊重别人,自己想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因此,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引导孩子在态度上尊重别人

比如老师讲课,他人发言他人谈话时,要注意倾听。

教育孩子要从生活细节上尊重别人

比如孩子如果蓬头垢面,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站着和别人交谈时,不要连连跺脚;与老师、长辈交谈时,勿跷二郎腿。别人办喜事,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办丧事,就不要兴高采烈。类似上述的这些要养成习惯,都需要从小训练。

1.守时也是一种尊重

和别人约好时间做什么,准时赴约。要在学校,对于老师安排的集体活动要准时积极地参加。

2.尊重孩子的权利

孩子平时读什么书,唱什么歌,课余时间怎么安排,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建议,但绝不可以把个人喜好强加到孩子身上。同样地,在学校,孩子不能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和活动,如果孩子自己不去学习还影响别人,这就是不尊重别人学习权利的表现。

3.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孩子学会尊重,很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尊重普通的劳动者。孩子经常出现倒剩饭、乱洒水、乱扔瓜皮纸屑的行为,都是不好的表现。父母应让孩子适当地参与劳动,当他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时,才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尊重他人的意愿

孩子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愿和想法,凡事不要强迫别人。尤其是当同学的想法跟自己的想法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要强行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意愿。

要和孩子多沟通,多谈话,自尊心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关注自己的人格,看重自己的能力,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的心理。自尊心是孩子的一种重要的道德心理,是孩子好学上进、积极进取的动力来源之一。有自尊心的孩子,有羞耻心,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誉,自重、不轻浮,不做于自己的名誉有损害的事情。自信心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人品,相信自己的价值的心理。自信是自尊、自强的前提,有自信心的人,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对学习有着很高的兴趣和明确的动力,他们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能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能够微笑着去面对他们所遇到的成功和失败,因此他们往往情绪乐观,不会产生抑郁、自卑、焦虑、猜疑等消极心理。因此,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无疑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大有好处。

要懂得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1、董进宇博士说:“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家长守着外人批评孩子,是最伤孩子自尊、最令孩子反感的批评方式。当孩子感觉父母不尊重自己、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时,就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引起孩子的抵触逆反,或表面接受背后反抗,或变本加厉。

5.成长伴随犯错

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和打骂更有作用。 2、也许大家都看过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教育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陶行知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地哭了,他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面对王友的错误,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用充满赏识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诚实守信、尊众师长、为人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陶行知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教育,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改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愿望。相信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会给广大父母一些有益的启示。现实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错误并不难,难的是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对孩子的赏识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要想找出孩子在错误中的优点,必须首先了解孩子犯错误的过程,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发现孩子的优点。如果陶行知不对王友用泥巴砸同学的过程进行调查,他就不会知道事情的起因是那几个同学欺负女生,也就不会发现王友为人正直、敢于打抱不平的优点。

另外,必须对孩子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给予赏识。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母就不应该再穷追不舍,而应该鼓励和肯定孩子敢于认错的勇气。